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8 毫秒
1.
山西主要农产品生产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结构调整是当前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以山西省1985—2000年农业统计年鉴资料为基础,采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对山西省主要农产品进行生产弹性分析,找出对农民收入影响较大的几个因素,以探讨、分析山西农产品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对策。参4。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寒地区,地域辽阔,包括东北,西北,华北和内蒙古北部及西藏高海拔地区,是我国重要农业生产省,区。这些地区无霜期短,冬春季节气温偏低,是制约当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如黑龙江省,冬季最低气温达-30℃,无霜期只有120天左右,北部大兴安岭地区只有90-100天,低温冷害对农业生产已构成较大威胁。园艺设施是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下从事农业生产的场所,它在高寒地区发展菜篮子工程和两高一优农业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运用多指标的综合评判方法对2007年河南省18个地级区域的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18个地级市在竞争实力、竞争潜力以及综合竞争力上有着巨大的差异。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9个评估指标分析,发现影响区域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有技术成长速度、高技术实现水平、生产效率和经济形态的变化。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提高主要途径在于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及其价值的实现。同时,要注意竞争实力的提高与竞争潜力基础的夯实并举。表4,参6。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粮食生产主要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结构实际情况对影响安徽省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进行建模分析,指出主要影响因素,次要影响因素,潜在因素,为制定安徽省粮食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影响农业、职业教育的因素很多,以湖南省的具体情况为研究样本。旨在从影响湖南省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找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取农业、职业学校的招生数作为反映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的指标,另外,选取了6项社会、经济指标,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湖南省农业、职业教育发展进行了多因素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镇人口比重和人均GNP对湖南省的农业、职业学校招生数影响最大,且成正相关。表1,参8。  相似文献   

6.
基于DEA三阶段模型的两型农业生产效率——以湖南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部环境效应、内部管理效率以及随机误差这3个因素影响着农业生产效率。为了区分并测算这3种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具体作用,单独测算内部管理效率这一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具体作用,通过构建DEA三阶段模型,消除了外部环境效应和随机误差这两个外生因素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并以2008年湖南省14个市州为例,测算了两型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率,并依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相应的促进两型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将主成份分析应用于农业生态系统分类方面,可较好地解决多指标所造成的多重共线性等问题,通过主成份形成综合指标进行分类;主成份分析在农业生态系统诊断方面应用,可以综合考虑多因素关系,配合定性分析以对农业生态系统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粮食产量以及主要影响因素的统计资料,应用灰色关联动态分析的方法,分为3个10 a作为不同影响阶段,分别选取了10或者9个影响粮食生产的因素,进行了动态分析并对比了各阶段的关联度排序,结果表明:稳定一定规模的粮食面积和从业劳动力对提高河南农业生产具有必要性。此外,亟待加大农业科技费用投入,加快河南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密切关注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变化。  相似文献   

9.
主成分分析与系统聚类法在农业用地优先度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用地在土地利用中占了主导地位,是进行农业各部门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因此合理开发农业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利用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法对山东省农业用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在农业用地上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为农业用地的合理利用提供一个理论依据,并从中分析出农业用地比较合理的城市,为其他城市农业用地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些较好的例子。两种方法的综合利用能更好更科学地反映山东省农业用地的真实情况,为理论的发展和决策的实现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工具。图1,表4,参7。  相似文献   

10.
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对重庆市农业经济波动的周期性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影响农业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关联分析,找到了主导因素,为缓解农业经济波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能量关联度在分析山东省粮食生产周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张吉峰等提出的能量关联度理论,分析了山东省粮食生产主其影响因素,并讨了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波动关系。  相似文献   

12.
影响系统安全的组织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东生  李万帮 《系统工程》2007,25(12):115-119
探讨影响系统安全的组织因素问题。根据建立起来的影响系统安全的组织因素层次模型,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分析方法,以某核电站近几年的内部事件报告为例,对影响系统安全的组织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安全的组织因素主要体现在技术操作层次,对系统安全影响最大的主要子因素是标准与规程失效。同时,分析了同一主因素下的子关联情况,分析结论为预防和减少组织错误的发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太原市耕地资源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1949—2005年的统计数据,分析了太原市耕地资源动态变化过程,并选取总人口、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人均GDP、工业总产值、第三产业比例等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太原市耕地数量经历了较快增长-急剧减少-平稳减少-波状减少的变化过程,太原市各地区的耕地变化也有明显差异性;通过主成分分析以及建立太原市耕地面积与驱动力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到经济因素、人口因素和第三产业发展是影响太原市耕地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内容和分析结论对太原市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图4,表4,参18。  相似文献   

14.
根据1991-2007年沈阳市的农业统计资料,分析了沈阳市近17 a来粮食生产的变化特征,选取影响沈阳市粮食生产的11个主要因素,应用灰色关联模型对影响粮食生产的诸因素进行动态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市的粮食产量呈波动式的上升趋势;从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看,沈阳市粮食总产量和总播种面积的波动取决于玉米、水稻产量和播种面积的变化;从灰色关联分析来看,单产与粮食总产量关系最为密切,居各因素之首,其次是播种面积;机耕面积、农业实有劳动力和化肥用量等农业投入对粮食生产影响较大;作物生长季的自然条件与粮食生产的关联系数变化较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的主要途径,为今后沈阳市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系统工程的层次分析法,分析探讨了青海省“七五”期间发展粮食生产的战略决策方案,对发展青海省粮食生产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影响河北省农业产出的主要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河北省农业基本数据的计算和分析,发现影响河北省农业产出的主要因素是资金投入和良种推广,支撑农业增长的重点区域是石家庄、保定、邯郸、唐山等地市,并据此提出了提高农业产出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1995~2002年西藏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西藏的农村社会生产总值主要受农业发展的影响。种植业时农业总产值的影响最大,而从各种农产品产量和农业总产值的关联度分析,青稞和小麦的贡献率最大;畜牧业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为第2位,而猪的饲养量是影响畜牧业产值的主要因素;木材采伐对林业产值的贡献率最大,林产品次之。针对西藏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今后宜重点发展的产业为蔬菜和饲料作物种植、家禽养殖业和林产品开发。表6,参8。  相似文献   

18.
MRPⅡ中主生产计划(MPS)的柔性决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生产计划是MRPⅡ/ERP(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enterprises resources pannig)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需求多变的竞争环境下,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了,使得现行的MRPⅡ系统的生产计划缺乏动态响应性。增加MRPⅡ系统的动态响应性的主要措施是提高主生产计划(MPS)的柔性。研究了不确定性对MRPⅡ主生产计划的影响,在生产计划中引入柔性变量,提出了需求柔性和供应柔性的概念,并建立了相应的算法模型。在应用软件开发中应用所建立的理论模型,实现了主生产计划的柔性决策。  相似文献   

19.
科右中旗粮食生产的前景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粮食生产是农业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的重要指标,其增长过程和发展前景直接制约着农业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转。本文对内蒙古自治区科右中旗粮食生产的投入与产出,根据农业系统工程理论应用灰色系统理论,逐步回归方法和Logistic曲线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前景分析,寻求示来发展中值得注意的因素,为决策支持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哈尔滨农业产业化环境辨识及相关产业化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环境辨识,也就是环境因素的识别与分析过程。利用环境辨识模型,从农业产业化形成的自然,社会及内部因素相互关系角度,分析哈尔滨市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各种环境因素对农业产业化形成的作用、影响。得出:劳动力、能源、信息、耕地、野生经济林产品、政策导向六项优势环境因子;科技进步,市场需求,农产品加工、资金、交通、农业技术等11项潜力环境因子;气候、地形、地貌、水利资源等6项限制环境因子。提出,发挥优势因子,挖掘潜力因子,改进限制因子,构建以精制稻米、豆类、野生植物采集加工,蔬菜工厂化育苗及生产加工、食用菌生产、药材栽培、麻类产品、乳制品及畜产品主要农业产业化框架,逐步形成以这些产业为主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表2,参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