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互惠偏好的多主体参与项目团队合作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主体参与的项目团队合作模式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并且来自不同主体的团队成员的行为选择策略将会直接影响到团队的合作效率,甚至影响项目成败。依据社会偏好理论,在考虑代理人互惠偏好的前提下,构建了来自不同主体的多个代理人的项目团队委托代理模型,将代理人在完全理性条件下和互惠条件下的行为选择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互惠偏好对代理人努力选择、团队绩效和项目团队激励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互惠偏好对项目团队合作和团队绩效的促进作用并非具有绝对性,但能够提高利润分享的激励效果。最后,通过案例研究对理论研究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当前经济学研究成果表明: 代理人之间的合作行为具有利他动机. 本文运用博弈理论, 将利他偏好纳入到了项目团队成员合作行为决策模型中, 建立了利他偏好条件下的项目团队多主体合作二层规划模型, 讨论和分析了利他偏好对团队成员合作努力、生产努力, 以及最优利润分享和团队绩效的影响, 得出的主要结论有: 1) 利他偏好有助于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和提高项目团队整体绩效; 2)利他条件下团队成员合作努力的大小与利润分享无关, 但与团队成员本身的素质直接相关; 3)团队成员的利他偏好会降低其生产努力, 而其他团队成员提供的合作对其生产努力的影响则因具体情况而异; 4)利他偏好能够降低最优利润分享. 最后运用数值 分析和案例研究的方法对理论结论进行了检验, 并为项目团队多主体合作提供了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3.
社会偏好是影响项目团队成员合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建立了互惠和利他偏好条件下的项目团队多主体合作模型,讨论了互惠和利他偏好对团队成员最优合作努力和生产努力的影响,并进一步深入讨论了互惠和利他偏好的相互影响。最后,通过数值分析对理论结论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存在一个互惠偏好的临界值,使得当团队成员的互惠偏好程度低于该临界值时,提高互惠和利他偏好能够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反之则不能提高团队成员之间合作;②互惠偏好对团队成员行为决策的影响与利润分享系数和协同产出系数直接相关,当利润分享或协同产出系数为0时,互惠偏好的变化不会影响团队成员的行为决策;③互惠和利他偏好对团队合作的影响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最后,针对理论结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是团队高效运作的基础.在大数据背景下,利用数据分析手段实现协同效应以团队绩效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由于协同效应的测量较为困难,现有研究中往往主要考虑团队成员的个体信息,将协同效应作为研究结果的解释因素,而未将其纳入整体研究框架中.本文选择NBA(美国职业篮球联赛)作为研究情境,对篮球团队的协同效应进行定义;并提出三种算法,从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历史角度出发量化估计团队的协同效应;基于此提出考虑协同效应的团队绩效预测方法,从而指导团队构建.实验表明,考虑协同效应的团队绩效预测方法能够解决传统方法对团队阵容构建支持不够的问题,并实现较高的团队绩效预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我国政府投资项目存在不和谐现象的现状, 揭示了其实质是长期处于缺乏监督的失控状态. 基于协同理论和跟踪审计理论, 构建了现实思维层面上跟踪审计目标体系, 通过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分析和协同分析, 表明: 各目标子系统优化未必一定提高整体绩效水平; 决定整体绩效水平提高的关键在于各目标子系统的优化是否加强整体协同; 协同度越高, 整体绩效水平越高. 提出了旨在提高政府投资项目整体绩效水平的协同审计模式, 并与审计协同进行了对比分析, 建立了协同审计评价指标, 将协同度作为定量审计评价参数, 并做以应用分析.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进一步验证了: 在政府投资项目中应用协同审计理论具有提高整体绩效水平的现实意义, 引入协同度作为定量的审计评价指标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由于科技创新团队成员个体的差异性,团队成员对于任务以及团队目标认知差异容易产生团队过程冲突.基于适度的过程冲突对团队协作较大的促进作用,研究构建了科技创新团队成员自身利益为博弈核心的过程冲突进化博弈模型,并对策略的进化稳定性进行分析(既保持适度的过程冲突).研究结果表明:团队成员选择冲突的净收益大于选择合作的超额收益时,团队成员在长期进化学习的过程中,都会逐渐产生破坏性冲突(彼此不合作);团队成员选择冲突的净收益小于选择合作的超额收益时,在成员长期的进化学习过程中,由于团队成员的有限理性,也无法借助博弈方成员的学习能力达到百分百的彼此合作,但是,通过对进化博弈结果中影响团队成员策略选择关键参数的调节,可以逐渐产生建设性冲突,达到使团队成员保持彼此合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合作网络是企业适应外部环境变革以进行开放式创新的重要方式。基于2003~2021年SoC芯片行业的联合专利申请数据,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深入剖析了合作创新网络的拓扑结构及其异质性特征,并采用CART决策树、K-Means等机器学习方法实证分析了异质性网络情境中企业创新绩效的内在影响机制与提升路径。发现企业在简单二元关系网络中其创新绩效主要受到合作深度的影响,而在复杂合作关系网络中受到结构特征与非结构特征的共同作用。中介中心度是复杂合作环境中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合作深度与特征向量中心性在资源聚集程度低的企业群中正向影响创新绩效,度数中心度在资源密集的平台型企业群中正向影响创新绩效,其他特征在两种合作网络情境中差异较小,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不明显。研究结论为相关技术研发企业进行合作伙伴选择、合理配置网络资源以提升创新绩效提供了网络嵌入路径参考,同时为数字经济时代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探索拓展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通过知识团队中人际知识交流这一中间环节,探索人际信任对团队绩效的动态影响关系.知识团队是一个小群体复杂自适应系统,不存在广度方面的大量性和统计性.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向深度发展的深度计算实验方法,从行为层面向下深入一层,进行深层次的机理建模.结果发现1)当团队执行适当任务时,人际信任才对团队绩效有显著影响.2)任务执行顺序影响团队信任的产生与积累,进而影响团队绩效.3)从团队的管理工作而言,应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执行任务,更有利于团队绩效以及团队的健康发展.本文为研究人际信任对团队绩效的影响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将对逆向选择问题的研究延伸到企业绩效考评过程中。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考评主体不得不在企业绩效考评中引入合格推定原则。在基于合格推定的考评对象的行为决策模型中,考评主体认定的绩效与绩效的自然状态发生偏离,一部分事实不达标绩效被推定为达标绩效。将不达标绩效推定为达标的可能性驱使考评对象有可能选择偷懒策略,即生成逆向选择。按照完全理性假定,考评对象按后悔值最小原则进行行为策略抉择。走出绩效推定情境中逆向选择困境的基本思路是提高考评对象采用偷懒策略的后悔值。为此,一方面要提高考评主体认知考评对象实施偷懒策略的概率;另一方面要增大考评对象实施偷懒策略的或有损失。  相似文献   

10.
网络结构和群体总数对合作行为有重要影响.为进一步研究个体的学习行为和记忆长度如何影响群体的合作率,构建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网络,采用基于代理计算实验方法,将网络的节点看作有限理性的个体,并构造了个体的适应函数和个体学习和策略的演化方式,研究系统的合作行为.计算实验结果表明偏好选择学习策略提高了无标度网络的合作水平,降低规则网络的合作水平.此时,记忆长度显著改变群体的合作水平,而个体采用随机选择策略时,记忆长度对群体的合作率产生很小的影响.另外,群体总数越高在无标度网络中合作水平越高,而小世界网络中合作水平越低,规则网络中则呈现不规则变化.从而证明偏好选择学习策略选择有一定的适应性,记忆长度和群体总数针对不同的学习策略和网络结构会带来截然相反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