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些年来,有人讨论了强子非弹性碰撞导致大横动量光子产生的过程。我们研究了该过程的极化效应,认为,由于强子的组分是有自旋的客体,所以强子碰撞过程中的自旋效应  相似文献   

2.
张健 《科学通报》1990,35(19):1444-1444
设X_1,X_2,…为概率空间(Q,P)上的一列取值于R~p(p≥1)的独立同分布于P的随机向量。由投影寻踪(Projection Pursuit,简称PP)方法可构造PP Kolmogorov-Smirnov统计量如下:  相似文献   

3.
PP/EPDM共混体系脆韧转变的逾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文革 《科学通报》1992,37(10):904-904
Wu等在研究尼龙-6(N6)与双马来酸酐接枝改性EPDM共混体(超韧尼龙)冲击强度(S_l)与橡胶含量(V_f)关系时得到了脆韧转变的主曲线,该主曲线表明:分散相EPDM在N6基体中分散的形态可用分散相相邻粒子间的面间距(亦称基体层厚度,T)来定量描述。而T可由分散相粒径(d)、体积分数(V_f)按(1)式计算得出:  相似文献   

4.
蛋白磷酸酶4 (protein phosphatase 4, PP4)在果蝇、线虫及哺乳动物细胞中都可定位于中心体上, 且在果蝇和线虫中参与了中心体成熟. 为探讨PP4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功能, 通过RT-PCR的方法扩增得到PP4基因全长序列, 构建pEGFP-C1-PP4融合蛋白表达质粒. 将该质粒转染MCF7细胞, 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确认PP4在MCF7细胞中的中心体定位. 将PP4蛋白中非磷酸酶保守区序列作为反义抑制作用的靶序列, 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XJ41-as-PP4并转染MCF7细胞, G418筛选获得稳定的PP4表达受抑制的细胞株MCF7pXJ41-as-PP4. 对此细胞株进行细胞形态、骨架结构、生长特性及有丝分裂过程观察分析, 发现其生长速率明显减慢, 血清依赖性增强, TdR双阻断进行周期同步化结合流式细胞术以及有丝分裂指数分析发现细胞进入M期受阻.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发现, 细胞中微管组织紊乱, 细胞核物质增加, 细胞群体中多核细胞比例增加, 有丝分裂过程发生异常, 出现较多多极分裂现象. 这些结果表明, 在哺乳动物细胞中, PP4的正常表达对中心体正常行使微管组织功能是必要的, 抑制PP4表达将导致细胞增殖及周期进程发生异常.  相似文献   

5.
李国英 《科学通报》1994,39(8):678-678
Neyman在1937年提出了一种拟合优度检验,它计算简单,使用方便,是一种常用的统计方法.Li和Zha利用PP(Projection pursuit的简称)技巧把它推广到多维,构造了PPNeyman拟合优度检验.Friedman提出了一种探索性PP方法,所用的统计量实际是检验多元正态性的PP Neyman统计量.数值结果表明,该探索性PP不仅能有效地揭示多维非线性结构,而且与原有的方法,例如Friedman和Tukey相比,计算量小得多.因此,从理论上讨  相似文献   

6.
魏亦军 《自然杂志》2003,25(4):224-228
通过溶剂热合成法以乙醇为溶剂和TiCl4、Ti(OC4H9)4及其混合物为前驱物在140℃的条件下制备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修饰的单分散的纳米二氧化钛(TiO2)并对其进行了表征.X-射线衍射和光电子能谱测试结果表明。我们已成功地制备了具有锐钛矿结构的纳米TiO2.透射电镜的观察结果表明。制备出的TiO2为均匀的、单分散的球形颗粒,粒径约为8nm.同时紫外-可见吸光光度分析(UV-VIS)研究表明。所制备的PVP修饰TiO2纳米材料在可见光区具有很好的透过率。而在紫外光区能有效地吸收线紫外光.说明该材料是一种紫外吸收剂.同时对纳米TiO2/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老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TiO2粒子的加入不仅提高了PP的力学性能。而且也改善了紫外光老化性。  相似文献   

7.
原卟啉(PP)和血卟啉(HP)对DNA空间结构微观光敏损伤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以明 《科学通报》1995,40(6):548-548
近几年我们从光生物物理角度,探讨了血卟啉衍生物(YHPD)的主要组分如PP,HP和DHE的原初光化学反应过程及其产生的单线态氧(~1O_2)、羟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以及非氧自由基,并研究了这些高活性的产物对DNA、蛋白质和细胞膜的损伤特征和作用机理.本项工作用对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变化高度灵敏的激光Raman光谱从分子水平研究了血卟啉衍生物的2个主要组分PP和HP对DNA空间结构微观光敏损伤的特征,再一  相似文献   

8.
张过江 《科学通报》1992,37(18):1701-1701
卟啉类光敏剂,即血卟啉衍生物(HPD),作为诊治恶性肿瘤的有效光敏药物,虽已多年,但其光敏作用机制,仍有分歧。HPD的哪些组分起主要作用,其机制又是什么,至今未成定论。本文以HPD、Photofrin Ⅱ和扬州光卟啉主要组分之一的PP为对象,用自旋  相似文献   

9.
张过江 《科学通报》1992,37(17):1610-1610
卟啉类光敏剂,即血卟啉衍生物(HPD),作为临床诊治恶性肿瘤的有效光敏药物,已引起很大重视.其中,美国的Photofrin Ⅱ和中国的扬州光卟啉(YHPD)的光敏损伤作用都优于HPD,但它们所含的几种卟啉组分的百分含量差别却很大.这就提出,何种卟啉组分为有效组分,而哪种又最有效?有效或无效的原因又何在?为此,国际光化学界和医药界近十年来一直在探讨卟啉组分的化学结构、生物活性、光敏特性和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