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徐星 《科学》2013,65(5):24-27,2,4
正一个早已淡出学术界视野的假说——早期鸟类经历过四翼阶段,由于近年众多的化石证据以及包括笔者在内许多研究者的探索,不但得到证实而且被发展。揭示鸟类后肢羽毛退化和鳞片出现的演化历程,有助于促进人们对鸟类皮肤结构发育机制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中国发现侏罗纪龙骨突鸟类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侯连海 《科学通报》1996,41(20):1861-1864
1995年侯连海等先后发表孔子鸟(Congfuciusornis)之后,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轰动。1995年秋笔者与胡耀明、王平、顾玉才和孙玉铁等在孔子鸟化石产地西南约3km处又发现一处同层位产地,采到4块鸟化石标本,两块属孔子鸟,另外两块形态各异,与孔子鸟有显著区别。其中个体最小的1件,其大小类似于现生翠鸟(Alced),它具有较发育的龙骨突,但还残存有前胸骨,这些特征都是首次发现于侏罗纪鸟类,是至今争论不休的有关鸟类起源问题的最新资料,必将给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带来新的启示,现予以报道。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鸟类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侯连海  周忠和 《科学通报》1999,44(13):1378-1383
近年来中国发现的大量中生代鸟类及研究成果填补了鸟类进化研究的许多空白,孔子鸟类群的出现,将鸟类起源的历史向前大大推移,辽宁鸟的研究证明鸟类从爬行动物分出不久即分为两大支系向前演化,中国中生代鸟类的形态特征支持鸟类飞行树栖起源理论,中华龙鸟系小型兽脚类恐龙,尾羽鸟与原始祖鸟,如确为带羽毛的恐龙,将为鸟类的恐在起源假说提供最直接、重要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盘古 《科学通报》1999,44(4):337-338
本刊自1992年发表“辽宁中生代早期鸟类化石的初步研究”[1]以来,1995年又发表“侏罗纪鸟类化石在中国的首次发现”[2]和1996年发表“中国发现侏罗纪龙骨突鸟类”[3]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华夏鸟、孔子鸟和辽宁鸟已成为当今研究早期鸟类演化必参考的重要科学资料.至今才几年的时间又在辽西发现了2个早期鸟类群:早白垩世的华夏鸟类群和晚侏罗世的孔子鸟类群,这是世界已知最大、最丰富的中生代鸟类群,它不仅包括大量(数以千计)的孔子鸟,还有现生鸟类最早的代表———辽宁鸟.本刊第3期(p311~314)发表的侯连海、陈丕基的“最小的早期鸟类—…  相似文献   

5.
古鸟类栖息行为的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玉光 《自然杂志》2004,26(6):367-368
自1861年在德国索伦霍芬发现了侏罗纪晚期第一块始祖鸟化石以来,对于古鸟类及鸟类起源的研究便成为古生物学关注的课题[1,2].其后至今,在同一地域又陆续发现了7件始祖鸟化石标本.  相似文献   

6.
王敏  周忠和 《自然杂志》2011,33(2):112-116
自第一枚始祖鸟化石发现以来,鸟类的起源与演化成为了古生物研究的热点之一。有关鸟类的起源问题涉及了恐龙以及早期鸟类的形态结构、飞行以及羽毛等多方面内容。在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以及相邻地区侏罗纪地层发现的许多保存精美的带毛恐龙,中生代的鸟类化石,为鸟类的恐龙起源提供了重要证据,并且使我们对羽毛的起源和演化有了较丰富的认识。笔者主要介绍了带毛恐龙的羽毛化石的研究现状,并结合发育生物学,讨论了关于羽毛的发育和演化问题。  相似文献   

7.
辽西早白垩世今鸟亚纲两新属与现生鸟类的起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周忠和  张福成 《科学通报》2001,46(5):371-377
报道发现于辽宁省的两种新的中生代今鸟亚纲的鸟类化石:马氏燕鸟(Yanornis martini gen.et sp.nov.)和葛氏义县鸟(Yixianornis grabaui gen.et sp.nov.)。它们代表了今鸟亚纲在早白垩世纪已知最完整的化石记录。在形态特征上,这两种鸟类较今鸟亚纲的辽宁鸟进步,与另外两种今鸟朝阳鸟和松岭鸟比较接近。与早白垩世的其他鸟类,如孔子鸟、辽西鸟和始反鸟等相比,燕鸟个体较大,头骨显著伸长;它还具有相对较长的前肢。今鸟亚纲化石新的发现表明,在早白垩世,无论是与现代鸟类关系较远的反鸟亚纲,还是包括现代鸟类共同祖先在内的今鸟亚纲的辐射和分异都已十分显著。与始祖鸟、孔子鸟和反鸟亚纲不同,燕鸟与义县鸟在飞行结构上和现生鸟类已没有明显的区别;尽管如此,在其他一些结构上,这两种鸟类仍然保留一些原始的特征,如上、下颌骨具有牙齿,较发育的指爪,以及耻骨的远端联合等,这表明现生鸟类的最近的共同祖先可能还要在更晚的时期才开始出现。  相似文献   

8.
徐星 《科学》2002,54(2):33-34
鸟类起源的研究是进化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过去的几十年内,由于鸟类恐龙起源说的复活和兴起,这一方向的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尤其是上个世纪末期以来,我国辽西地区带羽毛恐龙化石的发现一次又一次震惊了世界,为我们了解恐龙向鸟类的演化过程提供了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信息,使得鸟类恐龙起源说建立在了更加坚实的化石证据的基础上.最近,辽西的恐龙新发现再次引起了各国古生物学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生代早期鸟类化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周忠和 《科学通报》1992,37(5):435-435
1990年9月,本文第一作者在辽宁中生代九佛堂组地层中,采到两件十分珍贵的鸟类化石标本。本文择其中一块保存近完整的标本进行初步研究,建立了鸟类一新目,暂包括一属一种。辽宁发现的这两件鸟类标本及随后在同一地点采得的大量标本,在时代上仅比德国的始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探索》2005,(4):7-7
最近,科学家对一块早期鸟类化石作了进一步研究,结果发现鸭子的祖先可能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期。如果这一结论成立,就意味着鸟类并非是直到恐龙灭绝之后才进化成今天这种特殊形式的。这是1992年在南极洲维佳岛上发现的一具不完整的鸟类骨骼化石。此前,这种鸟被认为是属于一个早已灭绝的鸟种。但是对这具化石进行的新  相似文献   

11.
早于始祖鸟的虚骨龙类及其对于鸟类起源研究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星  马檠宇  胡东宇 《科学通报》2010,55(32):3081-3088
在过去20年中, 对非鸟兽脚类恐龙向鸟类演化过程的重建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 但是关于这一演化假说仍然存在一些反对的观点, 其中一个反对证据来自兽脚类恐龙化石的地层分布记录. 从兽脚类恐龙化石的地层分布上看, 目前已知最古老的鸟类发现于晚侏罗世, 而在侏罗系地层中却很少发现应当是它们祖先类型的虚骨龙类化石, 这暗示存在着一个“时间悖论”——后裔出现在祖先之前. 本文回顾有关这一研究问题的最新进展. 近10年来的一系列发现表明, 虚骨龙类主要类群在侏罗纪中晚期已经出现. 这些发现大大提高了化石地层分布和兽脚类恐龙系统发育关系的一致性, 并且有力反驳了所谓的“时间悖论”. 更为重要的是, 这些发现为鸟类起源研究的核心问题——兽脚类恐龙的系统发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支持了暴龙超科和阿尔瓦兹龙超科处于虚骨龙类相对基干的位置, 甚至暗示一个新的关于副鸟类的系统发育假说: 始祖鸟、驰龙科和伤齿龙科构成一个单系类群, 而攀龙类、其他鸟类以及窃蛋龙类形成另一个演化分支. 特征演化分析表明, 副鸟类的基干类群可能在晚侏罗世之前已经演化出与树栖以及飞行相关的特征. 未来更多侏罗纪虚骨龙类化石的发现将有助于一个更加精确的鸟类起源和演化模式的建立.  相似文献   

12.
《世界科学》2008,(5):48
最近,科学家通过对从霸王龙化石的结缔组织获取的一部分蛋白质比对鸟类与化石骨架的研究表明,现代鸟是从霸王龙演变而来。  相似文献   

13.
早期的鸟类     
《科学之友》2005,(11):57-57
哪个出现?是鸟,还是恐龙?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清晰的类鸟动物形象,证明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鸟类是由它进化而来。不过,仍然有很多古类鸟动物的羽毛与今天的鸟类极其相似。19世纪末期,查尔斯·达尔文的朋友托马斯·赫胥黎(Thomas Huxley)提出了一种假设,即实际上鸟类是由爬行类进化而来的。近代的发现使得很多古生物学家(研究化石的科学家)相信这可能是真的。这就意味着6500万年前早就已经消失的恐龙,与现代鸟类有着共同的祖先。  相似文献   

14.
动态点击     
《科学24小时》2013,(4):18-19
古生物学家近日在中国辽宁发现了一种长有古怪牙齿的鸟类骨架化石,距今已有1.25亿年。化石保存得极好,能清楚看到残留的胃容物。研究者称,奇怪的尖牙使这种古老鸟类能够咬开昆虫或蜗牛的坚硬外壳。这一新发现的鸟类体型只有知更乌大小,生活在距今1.21至1.25亿年前,属于已经灭绝的反鸟亚纲。反鸟亚纲是中生代数量与种类最多的鸟类,几乎都具有牙齿和爪状的肢体。  相似文献   

15.
意歌 《科学》2005,57(4):10-10
据英国New Scientist.2005.185(2487):14报道,一头腿上覆有巨大羽毛的中国小恐龙的化石震惊了古生物学界。这枚在内蒙古的道虎沟化石床发现的足羽龙化石显示出足羽龙和目前已知最古老的鸟——始祖鸟一样酷似鸟类。然而,足羽龙的发现者却认为它可能比始祖鸟更古老。  相似文献   

16.
张玉光 《自然杂志》2009,31(1):20-26
自19世纪60年代年发现了首件始祖鸟化石标本后,有关鸟类的起源的研究已经历时150多年了。在过去的100多年中这个问题一直是生物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难点。自从鸟类和兽脚类恐龙之间存在相似之处在1868年得到赫胥黎和其他的古生物学家的首次公认以来,鸟类的恐龙起源便获得了广泛的支持。特别是近年来在中国带羽毛恐龙的发现,对鸟类的恐龙起源假说提供了很多有意义的证据。这里叙述了始祖鸟发现的历史,同时根据这一领域研究取得的进展以及存在的争议,讨论了始祖鸟的归属问题,并且分析了始祖鸟的行为功能。最后,就鸟类的起源从研究的方法论角度作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等在我国辽西地区约1.6亿年前的沉积地层中发现一件小型恐龙化石,取名“郑氏晓廷龙”。研究发现.郑氏晓廷龙代表着一类与生存于德国侏罗纪晚期的始祖鸟亲缘关系非常接近的小型兽脚类恐龙,并由此得出一个更加意外的分析结果:始祖鸟不属于鸟类.位于一个不同于鸟类的演化支系上。  相似文献   

18.
四海 《科学之友》2005,(8):29-29
据《科学》杂志报道,中国台湾和加拿大的古生物学家发现了窃蛋龙骨盆部位的化石标本。在一对输卵管内保存着带壳卵,这种生殖构造介于原始爬虫类与鸟类之间,这个重大发现同时支持并强化鸟类是由兽脚类恐龙演化而来的假说。鸟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吗?近几年来,这已成为古生物学界的热门话题。古生物学家一直积极寻找更多的证据以支持鸟是从恐龙演化而来的假说,但恐龙到底如何演化成为鸟类,在科学上仍有许多失落环节有待衔接起来。古生物学家根据在江西挖掘到的7000万年前恐龙化石,从窃蛋龙骨盆腔内发现两颗接近成熟的恐龙蛋,也首次证实兽脚类恐…  相似文献   

19.
甘肃发现中新世鸵鸟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连海  周忠和  张福成  王赵 《科学通报》2005,50(12):1286-1288
最近,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古哺乳动物学家们在甘肃临夏盆地工作时, 采到一件属于晚中新世地层中的大型地栖鸟类的腰带骨骼. 经研究, 这一大型鸟类属鸵鸟类的一个早期代表, 可归入鸵鸟属(Struthio). 从中新世至上新世, 鸵鸟化石通常和三趾马动物群共生. 化石产出地区临夏新生代沉积盆地从渐新世至全新世的地层保存连续完整[1,2], 产大量哺乳动物, 其中也含不少鸟类化石. 其生存环境为广阔的湿地和草原........................  相似文献   

20.
约翰·詹姆斯·奥杜邦是美国19世纪最著名的图谱画家和鸟类保护学家,他的《美洲鸟类》被誉为19世纪最伟大同时也是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它使得“奥杜邦”这一名字成为自然、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保护的代名词。作为美国文化的重要代表,奥杜邦的鸟类图谱在西方家喻户晓,他的精湛画技使得《美洲鸟类》一书被人们奉为“鸟类圣经”。 19世纪初,奥杜邦深入美国肯塔基州的田野乡村,目睹了野生鸟类在大自然中的旺盛生机,为此他写了许多旅行观察日记,并画了很多野生鸟类的画像。他描述的许多鸟类现在已灭绝了,因此他的观察日记和画像成为当代鸟类学家研究这些鸟种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