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就是力量》2014,(11):20-21
<正>在每家每户的厨房里,蔬菜、肉类等各种食材经过烹饪变换出一盘盘餐桌上的菜肴,这里面发生色、香、味的变化,让人不禁生出许多好奇。厨师们凭借经验制出美食,或许并不知其所以然,而化学家一定可以胸有成竹地告诉你答案。千百年来,化学从未远离厨房。早在古代,人们就学会了利用化学反应来制作新的食物和配料,比如酿造醋和酱、用盐卤制作豆腐;为了让食物的颜色美观,人们很早就使用天然色素为食物着色;  相似文献   

2.
F+H2化学反应中的动力学共振以及氢分子转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反应共振态是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的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课题, 对于理解基元化学反应的机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介绍了最近我们在这一研究方向的重大进展. 通过对F+H2化学反应的全量子态分辨的分子束反应散射实验研究, 观测到了F+H2中反应中明显的反应共振现象. 通过高精度的全量子散射动力学研究, 发现这一共振现象是由两个动力学共振态所引起的, 而且这两个动力学共振态之间在前向散射有明显的量子干涉效应. 这项研究工作使得对这一重要基元反应中的化学反应共振态的研究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此外, 还进一步在实验和理论上研究了氢分子转动对动力学共振的影响, 并且观测到了F+H2 (j = 1)反应的动力学共振现象.  相似文献   

3.
化学     
《科学之友》2005,(3):56
化学变化木炭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在反应中,木炭里的碳和空气中的氧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烤汉堡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复杂的化学反应,热量穿透肉的细胞壁,使细胞内的物质(矿物质、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酶)发生化学反应。汉堡上的褐色外皮就是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一位身穿白衣的科学家用试管将两种液体混合在一起。混合物中迅速冒出大量气泡———这肯定是一个化学反应。但实验室和试管并不是产生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它们可以在任何地方发生———厨房、洗衣机、海洋、医院,甚至我们的身体里。通过…  相似文献   

4.
通常,化学家是确实知道在一化学反应发生之前某种物料的成分的。此外,他们也知道——或者懂得如何找出——在化学反应达到他们的目的和一种产品到手之后的组成。但是要了解反应的中间产物——即那些化学过程中的各步,那些发生在百万分之几或亿万分之几秒以内甚至更快的片段化学反应——长期以来这是化学科学的一项难以捉摸的目标。化学家无法“冻结”那些反应,比如说就象摄影师所能做到的那样,  相似文献   

5.
黄卡玛 《科学通报》1995,40(23):2152-2152
人们早已熟知静电场、静磁场对化学反应的作用,在光谱分析中人们也知道物质对微波的谐振吸收,即微波对物质分子能级的影响.现在射频电磁波特别是微波对化学反应的作用正受到人们的关注.大量的实验证实了微波能显著提高化学反应的速度和改变反应的机制.特别在生物电磁学实验中人们发现微弱的微波能量也能导致明显的生物效应,即生物效应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即电磁波影响了新陈代谢过程,这就是所谓的非热生物电磁效应.1992年10月在荷兰的Breukelen召开了首届世界微波化学大会,会议就微波化  相似文献   

6.
1引言反应挤出(ReactiveExtrusion简称REX)作为聚合物反应性加工的一种技术,是指可聚合性单体或低聚物熔体在螺杆挤出机内发生物理变化的同时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挤出直接获得高聚物的一种新工艺方法。这种工具性的工艺方法是目前国际上竞相投注的热点。与传统的釜式反应需经  相似文献   

7.
正当你吃下一根很辣的辣椒,几秒钟后你的舌头就开始灼痛,面颊变红,额间冒汗。科学家发现,喝杯牛奶即能很快扑灭让你难受的"辣椒火",这是因为牛奶中的一种蛋白质能中和辣椒中的一种让你不堪火辣的化合物——辣椒素。实际上,不光是牛奶、酸奶和冰激凌之类的奶制品能浇灭辣椒火,充满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也都有这个功能,这就是一些传统的墨西哥特辣食品中要加入蜂蜜、牛奶和蔗糖等的原因。不过,说到能消除辣椒  相似文献   

8.
大象说     
<正>如果你是生活在西方城市的野生大象,你就会矛盾惆怅、愤世不公。你必须有一条长在脸上的长手,它很敏感,既能击倒一面墙,又能捡起一颗樱桃。绝对不要小看它!这手能增进你和其他大象之间的友谊、能嗅到几英里以外的水源和路边的野花。依靠这只手可以进行信息分类。类别1:紧急危险;类别2:潜在威胁;类别3:食物和水;类别4:天气预报;类别5:快乐。  相似文献   

9.
NaCl溶液中黄铜矿溶解反应的化学振荡和混沌吸引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化学反应的振荡现象及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并开展了实验和理论研究;地球化学反应体系中的振荡现象也陆续有所发现。本文在进行黄铜矿的溶解动力学实验中,发现了黄铜矿在弱酸性至中性的NaCl溶液中的溶解反应是一个非线性反应,反应一定时间后溶液中Cu的浓度随时间发生明显的非周期振荡变化。  相似文献   

10.
百变奇材     
<正>木材与化学在科学家的巧妙运用之下,能组合出奇材妙法,为人类提供具备多种用途的可持续材料。身兼科学记者和科学史研究者二职的基特·查普曼惊叹于实验室里的木材化学,并撰文向我们介绍了奇妙的木世界。人称“木头大王”的华裔科学家胡良兵,能让木头像乒乓球一样跳动,也可以把它像橡胶玩具一样压扁,更能使木材坚硬胜过钢铁。正如他在美国马里兰大学的实验室里所解释的,你只需运用一套简单的化学反应——用上氢氧化钠和亚硫酸钠,并加热与加压——即可创造这一切。木材是一种新金属、新塑料、新混凝土。你所要掌握的,是如何通过化学手段摆弄它。  相似文献   

11.
陈国旺 《科学通报》1986,31(13):961-961
在文献[1—5]中周毓麟、符鸿源研究了非线性高阶双曲、拟双曲、抛物、拟抛物型方程组和耦合方程组的周期边界问题和初值问题。这几种类型的方程组或它们的耦合方程组在物理、化学反应和生物学的研究中常常出现。  相似文献   

12.
麒麟、青蛙、鸳鸯--你能想象出这几种看起来毫无关联的动物如果被放到大海中,会组合出什么模样的生物吗?这就是今天的主角--麒麟鱼.  相似文献   

13.
辛厚文 《科学通报》1994,39(3):286-286
过渡态理论假定:对于一个一步反应,从反应物到产物的过程中要经过一过渡态;表现在势能面上即为从一个极小点经过一阶鞍点到达另一极小点的过程.但是最近关于势能面反应途径分叉的理论和相关实验研究表明这个假设并不当然成立.势能面上的分叉是指沿着反应途径进行到某一点时,出现新的反应途径的现象.由此而产生的化学反应称之为势能面上的分叉反应,对于一类最为广泛存在的分叉反应,根据发生分叉的位置可以有如下的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14.
<正>在交叉中不同学科、技术的交集碰撞最有可能产生新的创新火种,青年人是最具创新欲望的群体,这两点在科技界几成共识。但是真正要取得效果还是需要一些触媒的作用。触媒者,能串联和激发相邻而不同质的物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引信"也,缺了引信,再强力的雷管也难以引爆。触媒的这种勾连、激发作用在最近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处举办的三次青年学者论坛上再次得到佐证。  相似文献   

15.
每一瞬间全世界所发生的形形色色的化学反应是无法统计的。化学反应的时间有长有短,比如:树木经过几十万年而形成煤。炸药在极短的瞬间完成爆炸过程。人类为了获得所需要的材料,特别重视对反应速度的控制。目前化学家利用了三种基本的控制化学反应速度的方法,即改变温度和压力,或者采用加速反应的物质——催化剂,换句话说,温度、压力和催化剂是现代化学的三要素。但在最近10~15年里,化学家  相似文献   

16.
正物理学家正在寻找一种"生命理论",来解释生命为什么可以存在。关于生命,一切都不简单。每秒钟,一个细胞能发生数百万次有序的化学反应;数十亿个单细胞生物会形成群落;数万亿个细胞可以精确地黏附在一起,形成组织和器官。尽管生命  相似文献   

17.
生物技术的第三波浪潮——工业生物技术——正悄然来到我们的身边,尽管它是以绿色环保的生产工艺取代矿物燃料以及相关的化学反应工艺,然而这一基于生物技术的生产工艺是否能真正得到公众的认可和接受——  相似文献   

18.
美国和丹麦的科学家们业已发现了一种能起“铺助因子”作用的RNA分子——这种分子能帮助某种酶行使其催化细胞内的某些化学反应的职责。这一发现为RNA的化学多样性这一尚在叙述中的故事带来了新的转折。 RNA在细胞生命活动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选择性氧化烯烃分子是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在众多的氧化剂分子中,分子氧吸引着化学家的目光.然而,基态的分子氧与大部分烯烃分子白旋禁阻,极大地限制着它的应用.光敏氧化反应能够有效克服这一瓶颈问题.相对于很多热化学反应,光敏氧化反应中光和氧作为“纯洁试剂”参与反应,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而且反应在室温下进行,避免了高温下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反应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20.
分别以硅胶和活性炭为基质,配制了硅胶-LiCl(代号SLi40)和活性炭-LiCl(代号ALi40)两种复合吸附剂,在热重天平中测量了两者的吸附性能并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硅胶和活性炭基质对LiCl吸水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ALi40的等压线中出现了明显的吸附平台,说明无水LiCl可能首先会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LiCl·H2O结晶水合物,而这一平台在SLi40中并不明显,表明硅胶和LiCl会发生作用使LiCl的吸水性能发生了改性.对比相同条件下的吸水量发现以憎水性的活性炭作为基质可以更好地发挥LiCl本身的吸水性能,而以硅胶作为基质会对LiCl的吸水性能起到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