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辐照辅助控制h_(FE)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2M_(ev)高能电子对中小功率双极型晶体管h_(FE)的影响,实验得到了h_(FE)与辐照剂量、热、电处理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可行的辅助控制h_(FE)技术。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MOS、MNOS电容器和双极型晶体管进行射频等离子退火的实验结果。用这种退火技术可以明显地降低各种MIS结构中的固定电荷和界面陷阱。可使双极型晶体管的小电流放大系数(h_(FE))提高一个数量级以上。它也能去掉辐射损伤,使被幅射损伤的器件特性得到恢复。这种退火方法使用了与传统的热退火完全不同的概念,在许多应用方面比热退火优越。  相似文献   

3.
采用两步阳极氧化法制备了孔径均匀的多孔阳极氧化铝(AAO)模板,利用纳米压印技术构筑了高度规整的聚偏二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P(VDF-Tr FE)纳米结构阵列,并通过压电力显微镜(PFM)直观地观测P(VDFTr FE)纳米结构阵列的极化翻转行为,结果表明具有择优取向的P(VDF-Tr FE)纳米结构阵列具有较低的矫顽场.将这一结构应用到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正极与半导体聚合物层间,并成功通过外部极化电场的变化实现了对太阳能电池效率的调控.通过对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测试发现,不同的极化方向对太阳能电池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其中当铁电层呈现电负性时,器件的光电转化效率提高了25%.  相似文献   

4.
氢化非晶硅膜在半导体器件表面钝化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一种新的钝化膜——氢化非晶硅(a—Si:H)薄膜在硅半导体器件表面钝化上的应用。发现这种薄膜复盖于器件表面可以使PN结的反向漏电流明显减小,器件的小电流h_(FE)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试验了三种不同的钝化方案,并对其钝化效果作了比较。根据实验结果,初步探讨了这种氢化非晶硅薄膜的钝化机理,指出其良好的钝化作用在于这种薄膜具有半绝缘、电中性和富含氢的特点。给出了钝化器件的长期可靠性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采用固态烧结工艺制备了位于反铁电(AFE)/铁电(FE)相界附近的PbLa(Zr,Sn,Ti)O3(PLZST)反铁电陶瓷样品.通过测定样品的相对介电常数及损耗与各种参量的关系,得到了等静压力及偏置电压对反铁电体铁电/反铁电相变及反铁电/顺电(PE)相变温度影响的规律.研究发现:极化了的PLZST反铁电材料在一定等静压力的作用下,随着偏置电压的增加其峰值相对介电常数增大,相对介电常数最大值对应的温度降低,FE/AFE转变温度上升,AFE/PE转变温度下降;当等静压力为0.1MPa时,单位偏置电压引起的居里点变化率为-1℃/kV,单位偏置电压引起的FE/AFE相变温度变化率为5.2℃/kV,当等静压力为60MPa时,分别为-2.2℃/kV和3℃/kV。  相似文献   

6.
在不同温度下(200~ 800 ℃) 将高功率准分子激光溅射方法沉积的类金刚石膜进行退火实验. 利用Raman和XPS光谱分析类金刚石膜在退火过程中的化学键合结构变化. 结果表明, 类金刚石膜是由少量的sp2 C键和大量的sp3 C键组成的非晶态碳膜. 在退火温度小于600 ℃范围内, 类金刚石膜的热稳 定性较好; 退火温度高于600 ℃时, 类金刚石膜中的sp3 C键逐渐向sp 2 C键转变, 当退火温度升到800 ℃时, 类金刚石膜中sp3 C键含量由 退火前的大约70%下降到40%. 可见, 高温退火能导致类金刚石膜的石墨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磁场对基于NPBx有机电致绿光器件效率的影响,制备了一组基于NPBx有机电致绿光器件,其结构为ITO/NPBx(50 nm)/Alq3(80 nm)/Li F(0.5 nm)/Al.分别测量了该器件在大小不同的外加磁场条件下的器件效率变化率、电流变化率等特性曲线,其中磁场大小变化范围为0~100 m T.测试出电流的变化率随磁场的增加是正值,表明电流是增加的;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电流变化率逐渐上升.器件效率的变化率在磁场的作用下均为正值,即效率是增加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电压为6.5 V时,外加磁场达到30 m T时,该器件电流效率增加量达到最大,约为7.4%,达到饱和后开始下降;其他电压下的效率变化情况与其基本一致,达到饱和后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研究太阳能喷射增效的中高温空气源热泵系统的性能,建立一维喷射热泵系统热力学模型(高温级以R1234yf为制冷剂,低温级以R245fa为制冷剂).采用能量模型和■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设计工况的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冷凝温度从45℃升高到70℃时,系统机械效率(COP_m)从6.28减小至3.42,以集热量为基准的热效率(COP_s)从0.79增大至1.00,以集热器吸收的有效热量为基准的热效率(COP_h)从1.55增大至1.95,■效率从20.0%增大至31.8%;当蒸发温度从-20℃升高到0℃时, COP_m从4.58增大至5.28,COP_s从0.75增大至1.03,COP_h从1.46增大至2.02,■效率从23.3%增大至28.9%;当中间蒸发温度从5℃升高到25℃时,COP_m从4.33增大至5.14,COP_s从1.05减小至0.84,COP_h从2.00减小至1.75;当中间蒸发温度为13℃时,系统■效率最大值可达25.7%;在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不变条件下,13℃是较为合理的一个中间温度值.  相似文献   

9.
依据溴化锂溶液的热力学性质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对具有一种新的溶液循环的双吸收式热变换器的热力过程进行了(火用)分析. 结果表明:与普通循环相比,新的溶液循环不仅具有更高的性能系数和(火用)效率,而且吸收蒸发器具有更宽的操作范围. 当热源温度、冷凝温度和吸收器的温度分别为70、25和150 ℃时, 普通循环的(火用)效率是56.2%, 而新循环的(火用)效率是65.7%. 当在吸收蒸发器和再生器之间增加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时,新循环的(火用)效率可以达到 69.6% ,而且吸收蒸发器的操作范围进一步增加. 同时也讨论了其他操作参数对系统(火用)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双极射频晶体管这类准线性件需要配用偏置电路。准线性器件以导通角为180~360°的共发射极电路为特点,环境温度及工作条件的变化会引起工作点漂移,偏置电路的作用是提供器件所需的电流,以对这种漂移进行补偿。 发生温度波动时,使器件受到保护,否则更  相似文献   

11.
包膜控释尿素氮素释放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分析了15℃,25℃和35℃水培条件下6种包膜控释尿素的氮素释放特性,结果表明,6种包膜控释尿素均属温度调节型控释肥料,LPcodoH10,SRcodo180,JTcodo,MScodo120,Agroum和Huda80的初期溶出(3%)天数分别为63,50,17,5,0.4和0.4 d,后期溶出(80%)天数分别为148,267,160,110,35和78 d.6种包膜控释尿素的温度依存性(Q10)在1.4~2.8之间,其中,MScodo120大于2,而SRcod0180,JTcodo和Huda80均小于2.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添加二氧化铈、二氧化锰并以镁、锶、钡取代部分铅的锆钛酸铅压电陶瓷材料的压电性能及谐振频率的温度稳定性和时间稳定性,得到了K_p为0.23~0.56,Q_m为900~2600的系列化陶瓷材料,其中K_p为0.40~0.52的材料,在-35℃~ 85℃范围内,谐振频率相对于室温的最大正变化率小于0.1%,最大负变化率小于0.2%,极化后1000小时(相对于极化后24小时)谐振频率的变化率小于0.11%。  相似文献   

13.
用木屑制备羧甲基纤维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以木屑为原料制备羧甲基纤维素.最佳条件为:纤维素(g)∶NaOH(g)∶氯乙酸(g)=1.0∶1.1∶1.2;以85%乙醇为溶剂,碱化温度为30~35℃,时间为60~90min;醚化温度为70℃,时间为150~180min;产品的粘度大于550mPa·s,取代度大于0.65,有效成分大于85%,氯化物小于3%.  相似文献   

14.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多铁Bi0.6La0.4MnO3(BLMO)系列陶瓷样品,研究烧结温度对BLMO钙钛矿相稳定性的影响.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差热-热重分析(TG-DTA)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结果显示:当烧结温度升到533℃时,BLMO样品的钙钛矿相减弱,同时伴有Bi2Mn4O10中间相的出现,这是由BLMO相分解所致;当烧结温度升高到770℃,Bi2Mn4O10与Bi2O3反应生成稳定的BLMO钙钛矿相;进一步升高温度到925℃,样品仅有单一的BLMO钙钛矿相.研究表明:为了得到稳定的BLMO钙钛矿相,较高的烧结温度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经过初次氧化后,煤在不同温度阶段的自燃特性变化规律,采用程序升温实验,对4组煤样(原煤样和3组预氧化煤样)从40~180℃的氧化过程进行测试,计算、分析煤样的耗氧速度以及活化能,找出煤样的耗氧速度以及活化能在整个升温过程中的突变点,据此划分出3个阶段,得出煤二次氧化过程中不同温度阶段的自燃特性.结果表明:任何一个阶段经过预氧化后的煤样的耗氧速度的变化率均大于原煤样,在第2和第3阶段预氧化后的煤样的活化能均小于原煤样,耗氧速度变化率的变化规律与活化能的变化规律在所对应的阶段是相一致的.无论从耗氧速度的变化率去分析还是从活化能角度分析都可以得出在第2和第3阶段中自燃倾向性最大的分别为预氧化120和90℃的煤样.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不同孵育温度对乌龟(Chinemys reevesii)孵育和性比的影响.在(25±0.5)℃,(29±0.5)℃和(33±0.5)℃等3个孵化温度下,分别放置90枚受精卵.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胚胎的发育速度随着孵化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孵育时间随着孵化温度的升高而变短.孵化累积温度在29℃时最低,25℃时最高,33℃时则居中.在25℃和29℃时,孵化成活率较高,达到80%以上.在33℃时孵化成活率仅为58.89%,说明33℃的孵育温度对胚胎发育有不利影响.在25℃时,雄性子代占优势,雌性率为5.33%;在33℃时,雌性子代占绝对优势,雌性率为95.74%;在29℃时,性比达到平衡,雌性率接近50%,说明乌龟的性别决定属TSD机制.  相似文献   

17.
利用高温反应釜与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从分子水平分析添加有抗氧剂N-苯基-α-萘胺(T531)的聚α-烯烃(PAO)航空润滑基础油高温衰变,考察该润滑油的热安定性能.结果显示:低于200℃时,T531具有优良的抗氧化作用,能够较好地延缓基础油的高温衰变,但温度超过270℃后,T531的抗氧化性能降低,无法有效保护基础油.300℃高温产物经GC/MS分析,共检测到63种化合物,包括36种烷烃类化合物、25种烯烃类化合物、1种酮类化合物和抗氧剂T531,短链烷烃和烯烃的相对含量分别为5.835%和2.32%,是200℃高温时的20多倍,直接导致润滑油黏度的降低.在200℃高温反应油样中的T531相对含量仅为0.734%,远低于170℃和300℃反应后的2.019%和1.587%.可见,T531在200℃环境中消耗剧烈,对润滑基础油分子的抗氧化保护作用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为了考察生物油/生物柴油混合燃料的热稳定性,分析了该混合燃料在不同的存储温度和存储时间下组分物化性质的变化,并测试了存储前后该混合燃料的黏度、水分含量、酸度、平均分子质量等理化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当存储温度为80℃,存储时间为180 h时,样品的含水量小于0.7%;黏度随存储温度的升高和存储时间的延长变化不大.利用FT...  相似文献   

19.
温度变化对于晶体管放大器的工作情况具有巨大影响。人们在这个问题上曾作深入研究。文献中关于这问题的文章已发表很多,但大多数的注意力均放在直流工作点的稳定而不在输出电压的稳定,在任何放大器输出电压的稳定应当是我们努力完成的最后目标,本文最先一般地讨论对温度的稳定性问题,随后说明了晶体管参量变化的性质,主要提出了若干稳定晶体管声频放大器输出电压的方法,其中包含直流工作点移动法(线性与非线性),h_(11)与h_(22)的温度补偿法,和负反馈方法。各种方法均做了大量实验,并附以实验的曲线。  相似文献   

20.
描述了一种采用模拟温度补偿技术用于声表面波微波源 ,其工作频率为 2 .2 GHz,器件在工作温度为 - 35℃~ + 5 5℃范围内 ,频率变化从两百多 ppm改善到小于± 30 ppm之内 ,使器件在90℃的温度范围内频率随温度变化的性能改善约 10倍。其 g-振动灵敏度小于 10 - 1 0 /g。尺寸仅6 0 m m× 2 5 mm× 15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