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多脉冲位置调制是室内可见光通信的主要调制方式之一。它的功率利用率高,频带利用率好,抗干扰性强。为了实现室内可见光通信,首先,分析了MPPM编码的基本原理和映射方式;在此基础上,利用CPLD器件完成了MPPM编码调制、解调系统设计,这种调制的信号是由同步信号和MPPM信号组成,解调则采用CPLD数字锁相环实现位同步提取;最后,完成了调制、解调系统的实验及仿真,实验结果理想。  相似文献   

2.
信振华  刘志堂  孟克 《应用科技》2003,30(10):14-16,20
介绍了一种利用光纤波分复用器实现的单路视频双向数据光纤传输系统的设计,采用光纤进行视频和数据信号的模拟传输,给出了详细的系统设计原理框图,比较了方波调频方式SWFM和脉冲调频方式PFM调制解调的优缺点,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并且介绍了实际系统应用中的设计要点.经试验验证,本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围绕复合调制信号解调算法与软件实现展开详细的讨论.首先介绍调幅、调频的解调算法.通过相干解调和非相干解调算法的对比,说明了相干解调算法的优越性,并在相干解调算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正交解调算法和正切解调算法.利用LabVIEW数据流图的编程方式,编制了二次正交解调算法的软件,实现复合调制信号的数字化解调.通过仿真与实验结果,充分表明,采用二次正交解调算法对复合调制信号进行数字解调,能得到较好的解调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一种新的调幅信号的解调方法,即不需要载波信号,将调幅信号进行平方后,再将它滤波分频等,最后解调出调制信号。并且详细给出了此种解调方法的原理图和仿真结果。证明了此种方法对单音频调制信号的解调实现起来简捷可靠。  相似文献   

5.
QPSK与π/4-QPSK调制原理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蔺莹 《甘肃科技》2007,23(8):27-28,54
针对移动通信中常用的QPSK及π/4-QPSK调制解调技术,详细讨论了其调制原理,分析比较两种调制方式的异同,并用仿真的方法比较了两种调制方式下的功率谱密度。得出在通过带限或非线性信道时,π/4-QPSK信号频谱扩散优于QPSK信号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6.
MPPM软判决方案及其在超宽带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脉冲位置调制(PPM)是一种非常适用于超宽带通信的调制方式,现有的对于M元脉冲位置调制(MPPM)译码都是通过硬判决进行的.软判决充分利用了接收信号信息,因而能更有效地实现信号解调.理论推导出了脉冲位置调制的软判决实现方法.仿真结果显示了在AWGN信道中,基于该方法的软译码误码性能比传统的硬译码性能有很大的优势,该方案可用于超宽带通信.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采用并行双电极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ual-drive Mach-Zehnder modulator,DD-MZM)实现光学倍频毫米波光载无线(radio over fiber,RoF)通信系统的正交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QPSK)调制方法.在中心站,光波进入并行DD-MZM后分为4路,分别由4个微波信号调相.此光波通过光纤后被送到基站,经光电转换后产生的高次谐波含有毫米波成分,调整调相指数可使所需的毫米波振幅最大.该系统在生成毫米波的同时,实现了QPSK调制,解决了传统毫米波RoF系统QPSK调制方式的缺陷.通过仿真验证了毫米波的产生和信号的调制解调过程,证明了该链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2ASK调制与解调在数字通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该文采用模拟调制法生成2ASK调制信号,相干解调方式解调输出数字基带信号。在SIMULIMK环境下,选择基带信号模块、信道模块、滤波器模块和示波器模块搭建2ASK通信系统模型,实现对2ASK信号调制与解调的仿真,仿真结果清晰、直观,参数修改简单易行,为通信系统的分析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9.
晶体电光调制实验模拟激光通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中应用电光调制模拟激光通信,讨论了晶体电光调制理论并通过对比实验中采集的调制信号和解调信号的波形,分析晶体的电光调制特性对激光通信质量的影响,明确了调制信号静态工作点的位置以及调制信号幅度是影响激光通信质量的两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文章将相位调制与脉位调制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应用UWB通信系统的新颖调制技术-QPPM。在解调过程中,它使用2个模板信号做相关检测,一个解调位置,另一个解调相位,算法实现简单;仿真实验表明,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和瑞利信道中它比2-PPM有较低的误码率性能,同时获得了双倍的传输速率。  相似文献   

11.
小波变换在旋转机械振动信号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小波变换的分析方法,为提取旋转机械振动信号特征提供了理论方法.实践表明:小波理论的发展适应于振动信号检测的要求,给监测旋转机械的正常运转和可能引发故障的原因提供了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2.
Introduction Powerconsumptionhasbecomeagreatconcerninchip design.Inordertocomputepowerdissipation,wehaveto firstlycalculatenodeswitchingactivityEn(sw).FromEq.1 En(sw)canbeestimatedthroughprob(n)[2]andtherefore thepowerdissipationcanbeobtainedthroughEq.2[3]. En(sw)=2prob(n)(1-prob(n))(1) Pavg=0.5V2ddfclkCloadE(SW)(2) Thereareseveralmethodsincalculatingprob(n) includingtheapplicationofMarkovchain,theentropyapproach,andothers[1].Yettwoimportantproblemsarise whenapplyingthesea…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白噪声环境下线性调频信号的自适应滤波问题.提出一种线性调频信号(LFM)自适应滤波算法.该算法利用分数阶傅里叶变换将LFM信号转化为正弦信号,在分数阶傅里叶域进行自适应滤波,利用分数阶傅里叶反变换得到滤波后的时域信号.分数阶的滤波器可以使用扫频滤波器替代.性能分析表明,该算法的滤波效果取决于自适应滤波器的效果,在使用最下均方(LMS)算法时,步长的选取决定了滤波器的性能,在实际应用中必须按需选取.仿真表明该算法效果明显,计算方便.  相似文献   

14.
基于小波变换的脑电噪声消除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基于传统陷波器的脑电消噪方法,根据脑电噪声所处频带及陷波器原理,设计了一种陷波器.并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脑电信号分析方法并利用它来消除脑电信号中的噪声干扰.小波变换是一种多分辨率的时间-尺度分析方法,它能够将信号划分为不同频段的子带信号.根据小波变换的这一特性,对采样获得的脑电信号进行各尺度分解及消噪分析,并给出了各尺度分解结果及消噪结果.最后对这两种方法的消噪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表明:利用小波变换能更有效、灵活地检测并去除脑电信号中的噪声干扰.  相似文献   

15.
在DS-CDMA系统中,多用户检测技术是抗多址干扰和“远近效应”的有效方法,因此也成为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文中通过仿真比较分析了传统检测器、最优检测器、解相关检测器、MMSE检测器、串行干扰抵消检测器、并行干扰抵消检测器和解相关判决反馈检测器等经典多用户检测器的误码率、渐近多用户有效性和抗远近能力,并从计算复杂度和所需的假定知识两个方面讨论了这些检测器的实现复杂度。  相似文献   

16.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VB是一种深受广大编程人员青睐的程序设计语言.但在工业控制中要实现数据采集,单纯用VB无法解决.文章介绍了在VB编程中数据采集的一种实现方法,从而解决了VB编程中的高频信号的采样问题.  相似文献   

17.
小波变换去噪方法在无线电引信信号处理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小波变换的原理和基于门限值的小波去噪方法,讨论了傅里叶分析与小波分析方法.针对模拟产生信号和试验测得的导弹含噪声回波信号分别用FFT分析方法和小波分析方法进行信号噪声消除.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小波变换的去噪方法与传统的傅里叶分析方法相比,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快的速度.  相似文献   

18.
信号的DFT对其CFT逼近程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散傅立叶变换(DFT)或它的快速计算(FFT)是信号分析与处理最有力的工具之一,但由于它是用为基频整数倍的N个频率分量去逼近实际信号的连续傅立叶变换(CFT)的值,故用DFT估计信号的频谱通常是近似的.本文不仅给出了信号的DFT与其CFT之间的关系式,而且在此基础上证明了用DFT估计信号谱的近似性,给出了用DFT精确估计整数频率和非整数频率信号的频谱方法.同时,还研究了窗函数的形状及在离散数据后面补零对用DFT估计这些信号CFT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混沌保主系统是用混沌系统中的状态作为密钥信号对信息信号进行编码,从而提高信号传输时的抗破译能力。信息信号在接收端系统被恢复出来,其中的关键在于接收端与发送端混沌系统要达到同步。本文构造了保密通信系统的发送端和接收端混沌系统,交 沌的同步归结为一个非线性一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对称三角线性调频连续波(STLFMCW)雷达目标的微动模型,通过对微动目标回波信号的分析,推导了微动目标的微多普勒表现形式,分析表明微动目标在扫频周期内的连续运动会导致目标的微多普勒曲线出现走动和展宽现象。针对该问题,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微多普勒曲线展宽抑制及距离走动补偿的方法,完成了对相位的校正,并利用扩展Hough变换提取出了目标的微动参数。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文中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