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言为心声,习近平同志质朴哲理的语言,显示了他热爱祖国人民的炽热情感和包容世界的宽广胸怀;显示了他睿智沉稳的平和心态和深邃伟大的思想理念。学习习近平文风,对深化高校改革,改进教育方法,提高立德树人水平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敬爱的邓小平同志离我们而去了,但他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留给后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邓小平德育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近一段时间以来,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重温了他对德育工作的一些论述,再次被他高度重视德育的远见卓识和科学的德育思想所折服.于是,写下此文,以表达笔者的哀思.一邓小平德育思想内容十分丰富,这一思想所阐述的德育的地位、目标内容和方法等为我们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提供了理论指导.(一)关于德育的地位.邓小平历来强调应把德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理论,他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突出、首要地位;他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而使党的思想建设建立在更加科学的理论基础上;他注意到发挥思想建设与制度建设的整体功能的作用,发展了毛泽东建党思想.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领导作风务实,文如其人,他的务实精神也体现在他的文风上.他讲话、写文章尊重客观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他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锤炼了个性鲜明的文风.学习他的文风,对于改进当前机关在文风和工作作风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促进工作的落实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胡丽萍 《科技信息》2008,(13):223-223
赏析《指南录后序》一文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结合。文天祥在文中表现出了他的爱国热情,民族气节,爱憎分明的感情,舍身成仁,视死如归的崇高品格。思想内容可谓丰富而深刻,为表现这一思想内容,运用了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其艺术特色从三个方面加以赏析。 1.序文从头至尾都饱含着作者对祖国对民族深挚的热爱,忠贞不二的强烈感情。 2.用质朴准确的语言、文辞表达胸中激越强烈的感情,使文章气势磅礴.流利通畅。 3.行文简略扼要.叙事波澜起伏.曲折动人,本文可以说是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结合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的物质利益思想,在特色理论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作者主要从历史与逻辑、理论与现实统一的角度上来予以论及的。首先,历史地回顾了邓小平同志在物质利益问题上的一贯正确思想;其次,通过对他有关实现人们物质利益的目标、前提、原则和途径等问题的论述,较为全面而深刻揭示了其物质利益思想的内涵;再者,经过归纳综合,概述了邓小平物质利益思想不同于其它经济理论的显著特性;最后,从加强“两个文明”建设出发,阐明了学习这一思想在今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指导意义。参3。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的科学技术思想是我们最珍贵的精神财富魏宜瑞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与世长辞了,但是他的光辉思想和他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却成为我们最为珍贵,与世长存的精神财富。作为科技工作者,感触最深,受益最大的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要组...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毕生致力于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鉴于中国的农业大国的现实国情,他更注重保障与实现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利益的基本观点,认为农民的利益应当是全面的利益,包括物质利益、政治利益与文化利益.邓小平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的现实,积极探索实现、维护与保障农民利益的有效的途径,采取行之有效的路线、方针与政策,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农民利益思想.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的群众思想是贯穿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核心主线。本文从五个方面较全面、系统地概述了邓小平同志的群众思想: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依靠力量;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保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的重要保证;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逐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人民利益是我们改革开放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判断我们一切言行正确与否的最高标准。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的论述,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内涵丰富,意义深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和探讨邓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对于加快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繁荣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沈兼士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他在传统的语言文字学领域中建树颇多,尤其是为“语根字族”之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的基础。沈先生在研究的过程中非常重视方法的自觉运用,这些方法既继承了传统的语言文字学研究成果,又吸收了国外的语言文字学理论,既立足于传统,又有所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12.
从刘辰翁的创作与文学评点实践看,崇尚“自然”可以说是他的文学创作观。它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创作主体(作者)情感之自然:“不平则鸣”、“真”;其二,文章思想(内容)之自然:“兴寄深厚”、“风雅”;其三,文章行文(语言)之自然:“诗无改法”、“天籁”。  相似文献   

13.
华兹华斯完全摒弃了英国诗歌中追求理性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传统,而代之以一种清新自然的新诗风。虽然这只是他诗歌风格的一个方面,但它是确立他在英国文学史上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主要表现为:在语言上,擅长选用自然素净的口头语言;在描写的物象上,擅长于选取大自然中清纯的物象;在表达情感上,基本上是一种自然的流露。本文将从以上三个方面来分析它清新自然的艺术风格并简要探讨其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小说语言简洁凝练,行文清晰流畅,体现了海明威具有鲜明个人特点的写作手法。他兼具各家之长,自成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对整个世界文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艺术性和哲理性征服了世界文坛。  相似文献   

15.
唐寅的诗歌在明中叶的吴中文坛独树一帜。唐寅的前期诗歌崇尚六朝,用词造句铺张绚彩,藻思丽逸。后期诗歌在题材上,他将吴中市井的世俗情感带入诗歌创作中,代市民立言,为市民写心,表现出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嘲讽和批判;在语言的运用和诗歌的内在结构上,不甚讲究含蓄和蕴藉,突破了传统诗学的审美模式,显示出与古典主义诗歌截然不同的面貌。  相似文献   

16.
列夫.托尔斯泰对中国情有独钟,他不仅对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倾注了巨大的关注之情,而且对中国古典哲学有着巨大的兴趣。世界观发生激变后,他更是转向了东方,转向了中国,试图从东方的古典哲学,特别是从中国古代圣贤们的学说中寻找生活的真谛,对有人想把欧洲文明强加给中国四亿人民表示巨大的愤慨。老年时还表示,如果年轻,"一定要到中国去。"  相似文献   

17.
老舍先生在语言形象性方面所运用的手法 ,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善于描摹。老舍先生运用语言描摹了人生、景观、心态 ,调动了一切语言手段 ,竭力达到绘声绘色 ,穷形尽态 ,惟妙惟肖。 2 )善选动词。通过动词的合理选用 ,使被描写的对象富有活力 ,神采飞扬 ,形象逼真 ,使动词在句中起到了传神和画龙点睛的作用。 3)善用比喻。他运用比喻手法有自己的特点 ,即传神 ,感情色彩鲜明 ,富有哲理意味。老舍先生对比喻的运用真正做到了“言近而旨远” ,“望表而知里 ,扪毛而辨骨”。他作品中的比喻之多、之精、之妙都是令人叹为观止的。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民生思想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中,在国际社会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对民生问题忽视的背景下,邓小平同志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民生思想逐步形成,这不仅是对马恩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继承和发展,而且对我国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康有为早年在研究西学的过程中开始接触基督教。对基督教的认识,虽有客观的一面,但是总体上持排斥态度。特别是在戊戌时期,面对严重的的文化危机,康有为主张通过保卫儒教来对抗基督教,并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但是他的主张不合时宜,在当时受到了不少人的反对,在20世纪初年被“存学”的主张所取代。  相似文献   

20.
唐太宗是我国封建名君,由于他善于教化各级官吏注意安民,从善施政,而使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由于他善于选才用人,而使一大批有为人才云集其周围,使之政权巩固昌盛;由于他善于纳谏,始终与下属保持宽松和谐的君臣关系,使其决有良策,政令畅通,为协力治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由于他善于借鉴历史经验,从而使其铭记民威,施政秉公不计私情,为巩固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太宗的独特领导艺术不仅成为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而且对我国当代社会领导者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