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职业倦怠量表,对贵州省16所高校的199名专职辅导员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高校辅导员的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性别对高校辅导员的自我效能感具有一定影响;高校辅导员具有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性别和年龄对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针对此现状,提出增加辅导员对成功的体验积累,增加辅导员职业的社会认同感、提升辅导员职业素养和改变对辅导员工作的不合理认知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高校辅导员的心理求助方式,选取重庆地区12名高校辅导员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辅导员的心理求助方式主要有4种,即自我帮助、他人帮助、专业帮助和帮助他人;影响辅导员心理求助方式选择的因素有3个,即自我效能、求助资源和求助观念.研究认为我国高校辅导员的心理求助方式有其普遍性和独特性.  相似文献   

3.
参考有关研究成果,以FredLuthans等人的心理资本理论为基础,介绍心理资本的主要内涵、构成要素以及干预模型,阐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资本开发的现实意义,提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资本开发的路径和策略:做好生涯规划,放飞人生希望;建立科学归因,培养乐观心态;创设成功体验,增强自我效能感;增强心理韧性,提高抗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4.
心理资本理论为高校辅导员教师心理调适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和方式。本文立足于心理资本训练活动的开展,发现训练活动有助于提高辅导员教师的心理资本水平。同时也提出了辅导员教师心理资本提升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中对心理资本研究较多。但这些研究的领域多属于组织行为学,而较少在高校辅导员领域涉及。本研究通过调查方式,以高校辅导员为研究对象,分析高校辅导员心理资本现状,进而提出高校辅导员心理资本提升的有效策略,更好地进行学生教育管理。  相似文献   

6.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宏  王军 《皖西学院学报》2010,26(5):137-140
目的:探讨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状况、自我效能感水平以及自我效能感对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采用职业倦怠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安徽省内五所不同类型高校的187名专职辅导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程度不高,总体状况良好,但存在一定程度的情绪衰竭。②高校辅导员的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62±0.48,低于量表常模水平。③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与成就感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自我效能感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应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提高辅导员的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校的扩招,从事学生工作管理者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由工作压力而引发的心理及工作状态问题已成为关系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文中采用工作压力、自我效能感和工作满意度3个量表对陕西、山东和新疆3个省市5所矿业院校共计216名学生工作管理者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探讨矿业院校学生工作管理者的工作压力、自我效能感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结果发现,阻断性压力源与自我效能感、工作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效能感与工作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阻断性压力源不仅对工作满意度有直接预测作用,还可以通过自我效能起间接预测作用。因此,自我效能感在工作压力和工作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残疾大学生具有特殊的心理资本结构和状态,其心理资本水平的提升对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提高是否有显著作用尚不明确。为探明残疾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绩效之间的关系,采用残疾大学生心理资本测量量表和就业绩效测量量表,对451名残疾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残疾大学生心理资本处于中等水平,低于普通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不同残疾程度和年龄分布的残疾大学生,其心理资本存在显著差异;残疾大学生心理资本对就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心理资本的自我接纳、希望、乐观、韧性4个维度对残疾大学生就业过程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自我接纳、乐观、韧性3个维度对残疾大学生就业结果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残疾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的提升能够促进其就业绩效的提升。研究结果为普通高等教育院校和特殊教育院校开展残疾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就业绩效提升工作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建筑工地的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建筑工人的情感安全文化和心理资本水平会对其安全行为产生影响.为了探讨建筑工人情感安全文化、心理资本和安全行为的影响关系,建立了描述建筑工人情感安全文化、心理资本和安全行为关系的假设模型,然后对600名建筑工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采用结构方程对此假设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显示:情感安全文化会正向影响安全行为,表明它对安全参与行为的影响大于安全遵守行为;情感安全文化正向影响心理资本,表明它对自我效能、乐观的的影响大于希望、韧性;心理资本在情感安全文化对安全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59.6%,且情感安全文化通过心理资本的自我效能和希望正向影响安全遵守行为,通过自我效能、希望和乐观正向影响安全参与行为.因此,有效提升建筑工人的情感安全文化和心理资本水平,能促进其安全行为,减少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0.
现代女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心理问题:自我认知不准,创业意识淡薄;存在畏难心理,创业体验匮乏和依赖心理重,创业心理品质不良。通过开发女大学生的心理资本,预防和调适她们创业中的心理问题,促进其自我认知,帮助她们树立希望、培养乐观心态、提高自我效能感、提升创业韧性,能有效提升她们在就业创业中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1.
为考察个体心理韧性、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投入对理工科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影响,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国内464名理工科博士生。结果显示:心理韧性对预测博士生的创新能力有正向作用;我效能感在心理韧性与创新能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博士生心理韧性能够通过增强自我效能感进而提升创新能力;学业投入在自我效能感与创新能力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无论学业投入处于低、中、高水平。自我效能感都能显著提高博士生的创新能力水平,高学业投入使得自我效能感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更明显。这一结果对于高校更科学有效地选拔具有创新潜质的博士生,以及培养并提升博士生创新能力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心理危机干预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辅导员作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在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预防与预警、干预与转介、康复与跟踪等环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辅导员要加强学习,丰富心理危机干预的知识与技能;要增强意识,提高心理危机预警的敏感性;要遵守伦理,有效干预心理危机事件;要发挥合力,做好心理危机康复与后期跟踪;要学会调节自我,提升辅导员自身的心理素质。辅导员只有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危机预防,才能全力护航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3.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积极心理学理论整合的视角,收集217份湖北高校科技人员的调查问卷,运用SPSS及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心理资本视域下组织支持感对高校科技人员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组织支持感中利益关心维度直接影响高校科技人员的创新行为;工作支持和价值认同两个维度通过自我效能和希望间接影响高校科技人员的创新行为,心理资本在其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研究,回顾和总结了有关心理资本的概念界定、心理资本结构、测量,分析了国内高校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视角、方法与应用价值。建议应将发展与培养大学生心理资本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并指出心理资本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就业能力提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学历辅导员心理健康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败和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同时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分析影响高学历辅导员心理健康的因素,提出高学历辅导员可以通过加强自我调适、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获得高校良好的外部支持等方面帮助其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高校辅导员作为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在教师队伍中凸显出来,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主体力量,然而其工作质量不容乐观。通过对制约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的因素分析,加强职业化、专业化培养,提升辅导员个人魅力,创新辅导员工作方式应是提高辅导员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上的旗手.学习上的导师、生活上的益友、品行上的典范,不仅是高校教育中的管理者,更是文化的传播者。辅导员要通过传统文化的魅力感染学生,达到学生管理的最高水平。辅导员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己的言行,润物无声式的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标准,达到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高校辅导员团队专业化建设是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升辅导员队伍理论与研究水平和工作效能的有效途径。该文概述了高校辅导员团队专业化建设的基本现状,分析归纳了辅导员团队专业化建设的内容、优秀经验、存在的不足。最后结合辅导员团队专业化建设的现状提出辅导员团队专业化建设的路径,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黎鸿雁  彭艳 《科技信息》2012,(14):13-1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速,高等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在校学生数量的激增,对高校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提高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能,成为摆在高校教育管理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除了加强辅导员队伍和学生骨干队伍建设,激发广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培养和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也是提高学生管理效能的重要途径,更是学校教育管理者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秦月 《科技信息》2014,(6):240-241
本文以高校辅导员工作效能感为研究视角,以加强辅导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切入点,通过高校辅导员工作效能感的调查问卷,了解我校辅导员工作效能感的现状,分析影响辅导员工作效能感的相关因素,进而提出高校辅导员工作效能感生成与培育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