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模型、轮胎模型以及非线性整车模型联系起来,建立完整的汽车转向动力学模型。针对EPS转向、回正、阻尼三种不同的工况,采用自适应模煳PID扣PID控制算法对EPS分刺进行了助力、回正、阻尼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酶动力特性比较好的解决了转向轻便性和路感的矛盾,回正控制改善了车辆低速对低速时正性,抵制了车辆高速时的回正超调现象,阻尼控制能够有效的抑制路面的高频干扰,提高了汽车高速直线行驶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车辆抗侧翻能力减小其侧翻的危险性,建立了11自由度整车侧翻模型。根据各系统侧翻控制权重及有效作用范围,提出一种基于转向、悬架和制动的多系统侧翻控制策略并设计了相关控制器。对系统单独控制及综合控制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控制策略在提高车辆抗侧翻能力的同时也很好的改善了车辆侧向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以逻辑器件FPGA和USB2.0芯片CY7C68013为核心,设计了4路模拟输入、12位数字精度、每路模拟输入采样速率均为250 kBPS的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能够在板卡上实现信号的采集及前端处理,并能通过USB总线与上位机通信.实现数据的存储、显示及后端处理.在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的设计中,给出了数据采集和传输的原理图及其电路的详图,详细的介绍了FPGA在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4.
针对商用车制动过程中存在的强烈非线性和模型不确定性问题,建立了整车七自由度转向制动状态空间模型,提出了一种非线性连续预测控制方法,设计了基于滑移率的ABS非线性预测控制器.在控制器设计中,利用泰勒级数展开对系统状态进行适当的截尾处理,获得了系统预测模型,并将ABS路面识别算法引入参考轨迹设计,提出了多路面下的参考轨迹模型.当路况发生变化时,参考轨迹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而且在系统中引入了积分反馈,以增强系统的鲁棒性.仿真研究表明,当ABS存在建模误差、载荷变化和干扰时,该非线性预测控制器仍能够获得良好的动态响应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5.
参考国家标准,建立了下肢冲击器对汽车试验的有限元和多刚体模型,验证了两种模型仿真结果的一致性。在下肢冲击器对汽车试验的多刚体仿真模型中,选取保险杠结构参数作为设计变量,以膝部弯曲角度、膝部剪切位移、小腿上端加速度三个损伤指标值最小为优化目标,利用基于pareto最优的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对保险杠结构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保险杠离地高度对下肢损伤影响最大,由优化所得到的该组结构参数对下肢有较好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可移动可弯曲输送机为研究对象,对输送机转弯过程中油缸的控制方法进行探讨。建立整机虚拟样机后,依次记录牵引车转弯角度;计算牵引车轨迹;计算各转向油缸对应伸出时间与位移;控制器控制辅助转向;最后完成轨迹跟踪。仿真分析证明该控制方法正确可行。  相似文献   

7.
在混合交通的复杂路况下,汽车与过街行人很容易发生碰撞,本研究分析了行人过街的危险度,并且针对行人从自车前方相邻车道慢速行驶的机动车前面突然出现横穿公路并与自车发生碰撞的类型,分析了自车、慢速前行的机动车和行人的运动与驾驶员的视线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了汽车安全车速的计算模型,从而为驾驶员安全行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利用ADMS/CAR软件建立整车的虚拟样机模型,对其进行转向盘转角阶跃试验和蛇形试验,井根据相关评价计分标准,得到整车模型在这两种试验中的评价计分值。然后以客观定量评价指标为目标函数,利用ADAMS/Insight及Matlab软件结合响应面法对整车的操纵稳定性进行多目标综合优化,优化后的评价计分值明显提高,表明此方法可以用于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多目标优化。  相似文献   

9.
10.
将PLC应用到车间运输小车电气控制系统中,可实现运输小车的自动化控制,降低系统的运行费用。PLC运输小车电气控制系统具有连线简单,控制速度快,精度高,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好,安装、维修和改造方便等优点。PLC的控制是论文研究重点之一。在车间运输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概念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建立了一套适应车间运输的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1.
汽车动力学控制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动力学控制系统(VDC)是采用电子控制技术提高汽车主动安全性能的重要研究成果,是当前汽车动力学的主要的研究领域。通过对这一核心技术的研究,系统总结了VDC研究的关键问题:系统建模、控制策略、控制算法、控制器的开发研究、故障保护等,并提出了这一领域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Summary Sexual development inDictyostelium giganteum begins with the appearance of small, amoeboid gametes that fuse to produce mainly binucleate cells which differentiate into zygote giant cells. The data presented here show that the number of gametes produced by each strain (WS589>WS606>WS607>WS588) is directly related to its position in this hierarchy.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a grant (A6807) from the Natur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考虑车辆横摆、侧向以及侧倾运动的3自由度非线性整车模型:运用Lyapunov指数方法对所建立的非线性整车模型进行了混沌的数值仿真分析.通过最大Lyapunov指数图和分岔图发现,车辆的横向运动非常复杂,包含了倍周期、拟周期以及混沌运动,对于车辆极限工况时的横向运动稳定性是不利的.利用滑模变结构控制(sliding mode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SMVSC)方法,设计了SMVSC控制器,对车辆横向运动中的混沌进行了控制.为了减少SMVSC控制系统的抖振,进一步提高车辆在极限工况下行驶的横向运动稳定性,采用了幂次趋近律,利用模糊控制的方法实现了趋近律的自适应策略.最后将所设计的自适应趋近律的SMVSC系统在Matlab中进行了仿真,并将未加控制,SMVSC控制以及自适应趋近SMVSC控制三种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采用了自适应趋近的SMVSC控制对混沌的控制效果比其他的都要好,有效抑制了车辆横向运动中的混沌,显著提高了车辆在极限工况下行驶的横向稳定性,充分证明了该控制策略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基于异步感应发电机的风电场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异步感应电机发电机小信号模型;并通过对异步感应电机状态方程的线性化,分析异步感应发电机对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及阻尼特性的影响;提出了改进的桨距角控制系统;并将发电机转速偏差信号引入桨距角控制系统.通过对系统进行特征根分析和时域仿真来验证其有效性.结果表明,改进的桨距角控制环节能够改善系统阻尼、提高系统动态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16.
Integrins engage components of the extracellular matrix, and in collaboration with other receptors, regulate signaling cascades that impact cell behavior in part by modulating the cell’s cytoskeleton. Integrins have long been known to function together with the actin cytoskeleton to promote cell adhesion, migration, and invasion, and with the intermediate filament cytoskeleton to mediate the strong adhesion needed for the maintenance and integrity of epithelial tissues. Recent studies have shed light on the crosstalk between integrin and the microtubule cytoskeleton. Integrins promote microtubule nucleation, growth, and stabilization at the cell cortex, whereas microtubules regulate integrin activity and remodeling of adhesion sites. Integrin-dependent stabilization of microtubules at the cell cortex is critical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pical–basal polarity required for the formation of epithelial tissues. During cell migration, integrin-dependent microtubule stabilization contributes to front–rear polarity, whereas microtubules promote the turnover of integrin-mediated adhesions. 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is interdependent relationship and its impact on cell behavior and function.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汽车爆胎发生的原因及爆胎后车辆的运动特征,综述了防爆胎报警系统和爆胎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在总结上述两种系统优缺点的基础上,对兼有爆胎报警和控制功能的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天轮处钢丝绳各股钢丝的曲率和挠率大小及其变化规律,基于微分几何学建立了该处钢丝绳的一次、二次螺旋线数学模型,通过 pro/E建立了其三维模型,利用 Matlab软件编制程序模拟了天轮处钢丝绳钢丝曲率和挠率,获得了该处钢丝曲率和挠率随极角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在天轮处钢丝曲率变化幅度很大,最大曲率为0.25779mm-1,而最小曲率只有0.19603 mm-1;且该处钢丝曲率和挠率大小有被弦化的趋势,所得结论为研究钢丝绳的受力状态、疲劳损坏和使用寿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巷道布置对围岩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理论分析不同应力场下巷道轴线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夹角的最佳角度,利用数值模拟不同夹角情况下,巷道围岩应力分布、正前方应力分布及变形特征。得出:1)最大水平主应力σH〉最小水平主应力σh〉垂直主应力σr时,最佳角度为0°;σt〉σH〉σh时,最佳角度为90°;σH〉σa〉σA时,最佳夹角为α0.2)巷道开挖后,水平应力在两帮出现应力降低区,在顸、底板出现应力集中区;垂直应力在两帮出现应力集中区,在顶、底板出现应力降低区;随角度变化,应力变化区均有明显变化,正前方断面的最大主应力变化明显。3)巷道达到最佳角度时,围岩变形相对较小,最大主应力围绕在巷道周边,呈环状或类环状分布;其它角度时,围岩变形相对较大,最大主应力逐渐向顶、底板的四角或两帮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扩散是整个社会系统的创新,但传统汽车在长期发展之后形成了社会系统的"锁定",使得新能源汽车难以突破。本文以多层次模型分析社会系统结构,对不同层次之间的反馈机制进行研究探讨,分析传统汽车"锁定"背后的成因,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之间如何相互作用。分析结论认为,政府、企业、消费者三者在不同情境下对新能源汽车的扩散作用不同,可形成多种多样的交通工具新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