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咸同贵州号军起义并非一次单纯的农民起义或民族战争,而是一次综合了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等多种因素在内的民间教门起事。这从三个方面可以得到证明:第一,咸同贵州“号军”的名称乃沿袭历史上民间教门起事的传统而来;第二,咸同贵州号军起义的领导阶层与主干力量皆以民间教门的成员为基础;第三,咸同贵州号军起义以民间教门的“无生老母”信仰和“三期末劫”观念作为思想武器,最终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神权王国。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广泛存在于明清时期基层社会的民众意识,探讨明清时期民间秘密宗教在基层社会中如何巧妙结合并利用民众意识,实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笔者在探讨中,侧重结合民众意识从关于信仰诉求、医疗诉求和自身社会地位诉求等几方面因素出发,勾勒出民众意识与民间教派结合互动的动态图景,从宏观层面探讨明清时期在朝廷严厉禁止和打压下,秘密教派与乡土社会的深刻联系,表现出"非常态"的秘密教门在基层社会常态化运转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3.
北洋时期,会党活动的兴衰与北洋政府权威的强弱成反比态势。袁世凯统治阶段,会党被认为是扰乱社会稳定的非法组织,在其高压政策下,会党活动由公开走向秘密;袁世凯死后,各派军阀混战,会党乘机重新崛起,但其革命性已丧失,大多流为会匪。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对会党进行了积极的争取,为广大会众自身解放指明了出路。  相似文献   

4.
在辛亥革命运动中,会党非常活跃。它是追随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重要力量。本文拟就资产阶级革命派同会党的关系,谈几点粗浅的意见。一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一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就很重视联络会党的工作,并同会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本文所谓的“会党”,即出现于明末清初的反清秘密结社天地会系统的组织)清朝末年,天地会系统的秘密结社,名目纷繁,兹不缕述,但皆以反清为主旨。主要群众则为破产农民、手工业者和无业游民。近代会党的  相似文献   

5.
会党是辛亥革命的四大支柱(会党、新军、学界与华侨)之一,浙江又是当时全国会党最集中的四大地区(浙江、两广、两湖与川贵)之一。浙江的会党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光复会的直接同盟军。探讨辛亥革命时期浙江会党的一些问题,对研究全国会党、研究辛亥革命在浙江的历史,都是有一定意义的。本文拟对当时浙江的会党作概略的剖析。  相似文献   

6.
会党问题是近代中国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在清朝十八省中尤以广西为最。《警钟日报》从第五期起,追踪报道了广西的会党问题,既报道了会党问题对广西社会、政府的巨大影响,又报道了清朝当局以“剿”、“抚”兼用的手段解决会党问题的情况,还分析了会党问题的成因,也报道了会党的转变、被剿灭等情况。  相似文献   

7.
族权(世袭特权)与等级制是民间宗教的两个显著特点。民间宗教是传统社会的政治制度、文化观念、礼教伦理等历史条件与底层民众的生活条件,思维方式相互作用的产物。本文从分析民间宗教信仰者——农民阶级的文化观念和封建思想入手,列举明清民间宗教各教门的事例来说明民间宗教的族权(世袭特权)与等级制度的普遍存在,是一种客观的必然现象。  相似文献   

8.
美洲洪门会党是反清的秘密团体,是海外洪门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与国内会党一样,曾对辛亥革命作过重要贡献。近年来,关于辛亥革命与海外洪门的关系方面,曾发表了一些文章,有助于我们深入探讨海外洪门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与作用。但在某些问题上,说法很不一致,甚至还有背离历史事实的情况。除另文评论孙中山与美洲洪门的关系外,特将有关问题胪举于下,初步加以剖析,以就正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9.
族权(世袭特权)与等级制是民间宗教的两个显著特点.民间宗教是传统社会的政治制度、文化观念、礼教伦理等历史条件与底层民众的生活条件,思维方式相互作用的产物.本文从分析民间宗教信仰者--农民阶级的文化观念和封建思想入手,列举明清民间宗教各教门的事例来说明民间宗教的族权(世袭特权)与等级制度的普遍存在,是一种客观的必然现象.  相似文献   

10.
民间秘密宗教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是为中国下层人民所创造和信仰的宗教,因其组织和仪式简单,教义朴素而易于为下层人民所接受.同时也为下层人民提供了反抗封建统治思想武器,因而常常成为组织和发动群众反抗封建统治的重要形式.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民间秘密宗教赖以生存的土壤并未被彻底根除.进入民国后民间秘密宗教以空前的规模发展起来,并对民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贵州会道门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明清时期相比,这一时期贵州会道门具有如下几个明显的特征:第一,名目繁多,信徒数量庞大;第二,分布地区广泛;第三,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会道门关系网络;第四,成员构成复杂;第五,组织结构更趋严密;第六,具有强烈的政治依附性.  相似文献   

12.
新军与会党是革命党发动反清武装起义所依赖的两支基本力量,这两支武装力量在辛亥革命中始终没能整合成一支声势浩大的反清武装。钦廉防城起义是同盟会联合新军与会党发动武装起义的首次尝试,因同盟会缺乏居中协调的经验,新军与会党在起义中没有坦诚相待,没能形成良好的协调合作机制,双方分歧越来越大,合作最终失败。新军与会党在革命理念、行事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分歧,如果不积极加以引导、协调,很难组合成一支强大的反清力量。  相似文献   

13.
文化生态中的民俗文化、精英文化和正统文化的生灭消长、强弱互动对我国传统戏曲兴衰荣枯各有不同的影响,就皖北地方戏曲而言,民俗文化起着正面的主导作用,精英文化对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正统文化对其发展功过兼而有之,但以负面影响为主。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贵州秘密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活动也日益猖獗,对国民党在贵州的统治秩序造成了很大冲击.国民党当局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和自身需要制定了不同的秘密社会策略,但是极不成功,并对自己的统治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剖析了现代足球技术的“三大流派”,着重对欧洲风格、拉美风格的存在与发展进行了分析,并从中又对派生而出的拉丁派所产生的效应给予了肯定,在本文中还论述了“三大流派”在现代足球运动中的地位和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6.
"客家民间信仰与地域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1月23日至26日在赣南师范学院黄金校区举行。来自韩国、日本、美国、巴西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北京、上海、广东、福建、山东等地的海内外专家学者近百人出席了会议,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81篇。会议就客家民间信仰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客家神明信仰的实证研究、客家风水文化、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域社会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达成了许多共识,也提出了不少新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民俗学者高丙中首次把“生活世界”引入民俗学,并把它界定为民俗学的研究领域,然而,由于民俗学界对这个概念的意义认识还不够深入,对其关注仅仅停留于哲学上的探究,缺乏操作层面上的可行性研究。民俗学中的“生活世界”包括两个层次,即“日常生活世界”和“原始生活世界”。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的研究是在生活世界中进行的,或者说这样研究最终要落实到“生活世界”的两个具体层面上,因此,对这两个层次进行具体而深入的分析,可以初步廓清“生活世界”之于民俗学研究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8.
符号形象是“坡芽歌书”的一个明显特征,“坡芽歌书”的符号形象以叙事和抒情的手法,描绘了青年男女由偶遇到相识,相互倾慕到相恋、相知,最后相约白头、誓同生死的全过程。“坡芽符号”的图案形象具有直观、简明、易懂、易记的特征,便于信息的传递,使不同年龄、具有不同文化水平和使用不同语言的人都容易接受和使用,因而它在当地乃至壮族村寨的生活中广泛应用。对“坡芽符号”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从美术学视野中探寻“坡芽歌书”符号形象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