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龙冬云 《长春大学学报》2005,15(4):31-32,90
主要讨论目前IPv4佰地址空间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这种问题的根本方法,即采用具有更大地址空间的新版本的IP协议(IPv6)。对于IPv6的介绍,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讨论,IPv6地址空间的大小、格式,IPv6中地址的类型(单播、组播和任播),以及IPv6地址空间的分配。  相似文献   

2.
IPv6彻底解决了地址空间耗尽和路由表爆炸等问题,为IP协议注入了新的内容,使支持安全、主机移动以及多媒体成为IP协议的有机组成部分.IP协议从IPv4过渡到IPv6已经是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3.
对常用操作系统支持的IPv6协议栈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IPv4协议栈进行了量化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Linux的IPv6协议栈的性能远远好于Windows XP的IPv6协议栈性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及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基于IPv4协议的传统互联网已经暴露出诸如IP地址用尽等问题,作为下一代网络核心协议的IPv6能够解决传统互联网的弊端.高校校园网建设一直是网络建设的前沿,需要对新一代网络核心协议及时部署和研究.IPv6协议的校园网建设必将伴随着两种协议共存、互连等的过渡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IPv6校园网部署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文章论述了新一代网络协议IPv6及中国自研网络技术IPv9协议的知识,探讨了IPv6及IPv9在网络安全方面的独到之处及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常梅 《科技信息》2006,(9):29-30
随着IPv4网络地址在全球范围内的逐渐枯竭,下一代网络协议IPv6的研究和应用逐渐推开.Ipv6将使目前的互联网变成一个性能更好,成本更底的全球互联网,彻底结束拨号上网时代.本文对IPv6协议与IPv4协议的区别进行了简单描述,从而引出对在IPv4向IPv6过渡中使用的技术进行研究,并重点分析论述了目前较为流行的双栈技术和隧道技术.  相似文献   

7.
将基于对象的分布式文件系统Lustre存储集群网络模块,由仅支持IPv4改进为同时支持IPv4与IPv6双协议栈,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原则与实现方法;测试比较了IPv6与IPv4环境下的系统性能.实验表明,移植前后性能基本相同.考虑到设计的前提是适用Linux系统基本的双协议栈架构,因此本方法适用于其他需要支持双协议栈的网络程序.  相似文献   

8.
刘宇 《科技信息》2010,(34):I0224-I0224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ARPAnet诞生到八十年代ARPAnet被分裂为两部分,TCP/IP协议栈作为ARPAnet的标准协议簇的稳定地位始终没有被动摇,其后,人们称呼这个以ARPAnet为主干网的网际互联网为Internet。现使用的IPv4协议存在种种弊端,IPv6的优势能够解决IPv4现存的问题,如何完成从IPv4到IPv6的转换是IPv6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两种协议不可避免地要有一个可能是相当长的共存时期。毫无疑问,IP协议从IPv4过渡到IPv6已经是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ISATAP隧道技术原理和IPv6地址格式的基础上,基于Dynamips仿真平台部署了一个企业IPv4/IPv6网络,设计了拓扑图和IP地址分配表,解析了主要配置命令,验证了网络的连通性.通过查看路由表信息,明确了ISATAP协议构造IPv6全局单播地址的方法;通过数据包收发率和网络吞吐量,说明网络具有收敛时间快且抖动较为平滑的特性,为ISATAP隧道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IPv6协议的主要内容,以及基于IPv6的网络设计进行了探讨,并利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IPv6取代IPv4的必然趋势予以剖析。  相似文献   

11.
IPv6技术与中国下一代互联网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IPv6进行了分析,讨论了IPv6的特点和优势,在IPv6中,所有的零和所有的数字对于任何领域都是合法的,特别定义的除外,前缀可以包含零值字段或以零结尾。所有类型的IPv6地址都被指派给接口而不是节点,一个IPv6单播地址对应一个接口,每一个接口属于单一的一个节点,那些节点接口单播地址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用来作为对这个节点的一个标识。IPv6将会在下一代网络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论述了IPv6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Linux下Anycast路由协议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在Linux内核中Anycast路由协议的设计方案和实现技术,将Anycast路由分为内核Anycast路由数据处理、Anycast路由映射表信息的动态交换与更新、主机Anycast组成员信息管理3部分.内核Anycast路由数据处理部分的实现包括Anycast路由软件的设计和Anycast路由过程中的Anycast地址映射算法及映射表维护,在该部分增加了一个核心数据结构即映射表,完成了Anycast地址到Unicast地址的转换.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把Anycast路由映射表信息交换系统设计成守护进程,实现了内核映射表信息的动态更新和路由器间映射表信息的交换;通过Anycast组成员之间的信息通信和用户介入控制的方式实现了Anycast组成员的动态管理;采用全IPv6地址和兼容IPv4的IPv6地址进行组管理、映射表信息交换和Anycast路由以及基于HTTP应用的服务测试,可以有效地实现Anycast数据报的转发.  相似文献   

13.
IPv6由于其近乎无限的地址空间、层次化的地址结构、高速的路由、更强的安全性、对移动性和服务质量的更好支持等特性,是替代IPv4协议、解决目前Internet面临的困境、为下一代Internet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发展的最佳协议。文中详细论述了IPv6的地址体系结构,IPv6地址的种类及其与接口的关系,IPv6地址模型及IPv6地址、地址前缀、地址类型的详细格式和压缩格式的表示方法,并较完整地论述了IPv6单播地址、任意播地址和组播地址的地址格式、地址范围及其用途,对于布署IPv6网络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IETF组织提出了IPv6协议。目前是IPv4与IPv6协议共存于互联网上,且后者处于测试阶段。在.NET框架下,利用VC++编程语言开发出在windows平台上检测网络互联情况的测试用例程序。介绍了IPv6协议下socket的基本概念、适用于IPv6的socket API函数和socket通信原理,给出了在IPv6协议下基本的开发客户机/服务器应用程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IPv4面临的问题,阐述了IPv6的产生、相对于IPv4其巨大的优势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介绍了IPv4到IPv6的过渡的必要性、过渡技术方案,如:双协议栈、隧道和网络地址协议转换等,以及目前对IPv6的支持、可采用的策略与试验平台和研究方案。未来的工作方向是确认一种平滑的过渡策略,必须先在逐渐扩大的试验床上试用成功,不致于对现有的网络造成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16.
基于NAT-PT的IPv4/IPv6转换网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Internet和IPv6的发展,出现了IPv4网与IPv6网共存的局面。使用NAT-PT、SIIT技术的转换网关可以实现IPv4网节点与IPv6网节点的直接通信。该技术包括3个功能模块:IPv4到IPv6地址绑定、IPv4与IPv6协议转换和应用层协议转换;转换网关是在Linux平台的Netfilter过滤框架相关钩子点挂载转换网关功能模块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传统的互联网协议版本,即IPv4,Internet已经难以支持进一步扩张和新业务特性,人们开始加紧研究IPv6.通过介绍IPv6在IPv4基础上所做的改进和新增加的功能,说明了IPv6协议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应用提供了更好的支持.并阐述了IPv6协议的研究开发现状以及IPv4向IPv6过渡的3种策略.  相似文献   

18.
从IPv4到IPv6的转化及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详细讨论因特网的协议IPv4和IPv6,并分析了各自的特点,提出IPv4中提供相当于IPv6服务质量的一个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