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溶液中囊泡的稳定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环境中直链烷基羟酸盐与溴代烷基季铵盐1:1混合表面活性剂囊泡可在一定时间和较大温度范围内稳定存在。1-1价型无机盐对混合囊泡稳定性影响较小。但少量高价金属离子与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介入对混合体系形成的囊泡具有较为明显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分别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十二烷基磺酸钠及十二烷基硫酸钠复配, 3种体系的水溶液在适当条件下均可自发形成囊泡. 结果表明, 虽然3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相似, 但在与同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形成囊泡时的复配比例及囊泡的稳定性却有很大区别. 考察了3种体系囊泡自发形成时的复配比例, 并探讨了囊泡的形成机理及其时间稳定性,利用负染TEM技术观察了囊泡的形貌.  相似文献   

3.
用卵磷脂、胆固醇和蛋白质所形成的囊泡模拟细胞膜,利用Langmuir膜天平、Zeta电势研究卵磷脂、胆固醇和蛋白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通过停留法和TEM等方法从Gemini(双子)表面活性剂对细胞膜结构破坏方面来探讨不同组分对囊泡的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囊泡中的蛋白质、胆固醇和卵磷脂分子之间是相互吸引的.相对于卵磷脂囊泡,混合体系囊泡更加稳定.表面活性剂是通过静电吸引力和疏水效应嵌入囊泡的双分子层中,导致囊泡被破坏.通过动力学实验得到Gemini表面活性剂对囊泡破坏过程的活化能,进一步证明加入蛋白质、胆固醇能够使卵磷脂囊泡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4.
将天然磷脂1,2-二-十四烷基磷脂酰乙醇胺(DMPE)与合成肽脂N,N-二-十六烷基-Nα-6-三甲胺基己酰基-L-甘氨酰胺混合,制得了混合双层膜囊泡,对制备过程中的超声条件进行了探讨.用透射电子显微照相、动态光散射及差示扫描量热等手段表征了混合囊泡的形态及粒径大小,确认了混合囊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用无毒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PTA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OT的溶液自发形成囊泡,并将之作为阿司匹林药物的载体开展在模拟肠液及模拟胃液中的缓释性研究。结果表明,用该体系的囊泡包封药物在模拟肠液或模拟胃液中均有一定的缓释作用。但随着体系组成配比、药物包封量以及环境的不同,其缓释效果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全氟代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囊泡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合成了一种用于形成囊泡的全氟代表面活性剂,确定了合成及提纯该表面活性剂的条件,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表面活性剂分子骨架上没有支链,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与氯化铵、水能够自组形成较大的囊泡,有利于药物的包藏。  相似文献   

7.
在无盐时,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磷酸酯(PTA)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复配体系在某些比例得到自发形成的囊泡,而盐或尿素的加入可以扩大自发形成囊泡的比例范围,首次用尿素诱导了囊泡的自发形成,采用负染色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方法对囊泡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分子几何堆积因子f对盐和尿素诱导囊泡自发形成机理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通过一种新型的全氟代表面活性剂(APFO)、水和氯化铵对形成囊泡影响的研究,表明APFO/H2O/NH4C1体系可在一定时间和较大温度范围内以及各组分含量变化较宽的范围内都能形成囊泡。而且当温度为40℃,NH4C1的质量分数为0.04-0.1,APFO的质量分数为0.02-0.42时,形成的囊泡尺寸无变化,且能稳定存在24h以上,为药物的包藏及缓释提供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表面活性剂分子有序组合体研究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面活性剂分子有序组合体因其特殊的性质和重要的应用价值受到研究者的极大关注。囊泡、溶致液晶和蠕虫状胶束是目前备受关注的3种分子有序组合体,对其表征方法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探讨了3种有序组合体的相互转化关系。概括了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中分子有序组合体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PTA)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复配自发形成囊泡.用其作为药物阿司匹林的载体,用一阶导数光谱法开展了组成,温度对包封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当表面活性剂总浓度为0.005 mol/L,PTA/SDS=3∶7(mol/mol)时,包封率最高为61.8%,最后对实验现象和结果从理论上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用分子动力学的方法,模拟了十三烷基甲苯磺酸钠在不同浓度下油水体系的胶团形状,发现在临界胶团浓度以上,随浓度的增加,依次自发形成从球状胶团、棒状胶团、层状胶团到反胶束结构的各种聚集体。并用扩散系数数值与直观模拟结果相对应,发现扩散系数能很好地表征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自组装情况。  相似文献   

12.
采用动态光散射(DLS) 、透射电镜(TEM)以及冷冻刻蚀透射电镜(FF-TEM)研究双子烷基苯磺酸盐DSDBS-2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结果表明: DSDBS-2的质量分数在(10~15)w_(cmc)(w_(cmc)为DSDBS-2临界胶束浓度)时,溶液中有大量的球状胶束、棒状胶束、椭球状胶束和囊泡共存,微粒粒径在50~75 nm之间居多;当其质量分数为20w_(cmc)时,观察到大量的囊泡结构;当其质量分数为200w_(cmc)并加热至60 ℃超声波分散时,溶液中囊泡数量急剧减少;DSDBS-2在低质量分数时就形成囊泡聚集体与其独特的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一种制备1-烷基苯磺酸钠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现了一种合成1-烷基苯磺酸钠的新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合成了1-十二、1-十四、1-十六和1-十八烷基苯磺酸钠,HPLC表明,该方法合成的1-烷基苯磺酸钠具有很高的纯度.气相色谱分析表明,1-溴代烷和苯的烷基化反应生成的烷基苯中大约含有30%的1-位异构体.使用乙醇和水的混合溶剂进行重结晶可获得高纯度的1-烷基苯磺酸钠.产品的结构通过NMR和MS等分析方法进行了确认.  相似文献   

14.
烃基黄药捕收剂的生物降解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表面活性剂等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性评价体系,采用BOD5/CODCr法、静置烧瓶试验法和OECD-301B(ISO 9439)标准对烃基黄药的生物降解性进行评价,考察分子结构对生物降解度的影响,探讨烃基黄药的生物降解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乙基、正丁基、正戊基、异丙基、异丁基黄药的BOD5与CODCr质量浓度之比即ρ(BOD5)/ρ(CODCr)均小于0.25,第28 d生物降解度分别为39.54%,36.88%,34.09%,29.17%和26.79%,生物降解指数分别为101.020 0,99.019 9,88.717 5,79.125 6和71.897 5,上述几种黄药对微生物的抑制时间分别为12,13,15,17和18 d.这3种评价方法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即上述几种黄药基本上是难生物降解的,其生物降解能力由大至小依次为:乙基黄药、正丁基黄药、正戊基黄药、异丙基黄药和异丁基黄药;相对于碳链长度,分支度对黄药的生物降解性的影响更加显著,CS2,ROCSSH和单硫代碳酸盐是黄药生物降解的主要产物,同时,有少量油状液滴双黄药生成.  相似文献   

15.
The self-assemblies of 4-hexadecyloxybenzoic acid and 3,4,5-trihexadecyloxybenzoic acid have been studied by using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STM). The well-ordered assemblies with different arrangement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 structural change is attributed to the different number of substituted alkyl chains on periphery.  相似文献   

16.
采用石英毛细管色谱柱、程序升温、FID检测,较好的分离了各种低加成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样品中的各组分;并用GC-MS进行了样品中组分的定性,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了组分的定量,较准确地计算样品中游离脂肪醇质量分数及分子量分布.该方法简便、准确、快速.  相似文献   

17.
木质素磺酸盐氧化工艺条件对香兰素收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造纸废液分离的木质素与亚硫酸氢钠反应生成木质素磺酸盐 ,该盐在碱性条件下进行高压催化氧化 ,经萃取精制后得到香兰素。考察了木质素磺化盐在氧化过程中反应温度、操作压力、催化剂量及反应时间等主要工艺参数的变化对香兰素收率的影响。用正交实验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 ,实验结果表明 :在最佳工艺条件下 ,木质素磺酸盐经氧化后 ,生成的香兰素收率可达 6 %~ 10 %。  相似文献   

18.
报导了卤代芳氧基乙酰氧基烷基膦酸酯类化合物的三种核磁共振谱性质,由于磷元素的影响,这类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性质,特别是1H-NMR谱性质显示出较丰富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朱玉艳  房宁  刘惠 《科技信息》2010,(17):J0269-J0269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主要指烷基苯磺酸钠(LAS和ASS),是一种表面活性剂。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对人体粘膜和皮膜有刺激作用,可引起皮炎。当水体中的活性剂含量为0.5豪克/升时,水面将漂浮起一层泡沫;含量为10毫3L/升时,鱼类难以生存,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视水中洗涤剂的浓度大小而异,且由于LAS带有直链的烷基磺酸钠不易氧化和生物分解,所以,阴离子洗涤剂已成为当前水污染重要的指标之一。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主要来自洗涤剂生产废水和工业、洗发业的洗涤水,以及生活污水。测定水中阴离子洗涤剂的方法有:较早应用仪器分析法为红外法和电位滴定法和化学分析方法中的亚甲蓝比色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