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居住环境与绿化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居住区环境设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规划理论需要进一步提高和丰富。为了创造舒适、方便、安全、卫生、美观的居住区和提供生活、休息、娱乐的优美环境,居住区环境设计即成为综合性新学科。居住区绿化设计的目的是要保持和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形成丰富的空间,要因地制宜,随坡就势,运用造园手法,组织各有特色的住宅组团,形成生活方便、环境优美的居住新村。本文就居民区空间功能的划分、住宅庭院绿化的布置进行了阐述,同时对居民区绿化的树种选择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我国居住区建设和房地产业发展过程的回顾和思索,提出了在当前经济体制转型时期,房地产开发一定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最大限度地服务于社会各个阶层,通过市场经济规律这支"无形之手"使居住区规划保持一定的可塑性和连续性,以应对深刻社会变革当中日益增多的新情况新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的社会转型期,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镇规划建设面临机遇与挑战,从理论上和实践中都遇到许多新问题。本文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城镇发展的特征;总结了经验与教训;在参考发达国家城镇规划建设过程及变化的同时.探索了今后珠江三角洲城镇规划建设的有关理论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齐婷 《奇闻怪事》2009,(6):28-29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危机日益严重,人们对节能特别关注,尤其是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缺乏,节能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居住区规划对于小区住宅的节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居住区规划如果科学合理,就可以使住宅降低能耗,达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城市生态居住区的特征,并从生态居住区的总体布局、环境规划和道路系统规划三个层面论述了生态居住区规划设计途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鸡西市居住区现状的调查研究,指出了鸡西市居住区存在的住区选址不当、建筑闲置、小区模式的简单套用和住区不公平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加强环境意识、合理配置居住区公建、关注贫困阶层及规划多元化等方法,可以改善鸡西市居住区的不合理现状。指出积极探索适合于鸡西市的居住区规划模式和规划理念,是促进科学、合理的鸡西市居住区规划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7.
依据沈阳铁西区工业迁出地域34个新建居住区的用地结构、容积率、人口数量、景观特征、服务设施的调查数据,分析2002—2010年期间建设用地类型转化、居住区用地结构,结论是:住宅、道路和绿地成为工业迁出地域主要的景观类型;景观斑块破碎化程度降低,形状更加规则;工业建筑向住宅更新是城市景观的主要转化,绿地景观以草地为主;住宅向垂直方向扩张,低层建筑减少;人口快速增长,人口密度大;停车位严重不足,道路出行不畅,居住区用地结构需要优化.最后,提出了居住区土地利用优化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8.
蛙式住宅是“八五”期间以来,在住宅设计方面的一个新的尝试。在住宅建设强调改善居住环境和提高居住条件的社会背景下,蛙式住宅在规划组合等方面的优越性,使之成为一种具有实践价值的新住宅类型。本文分析了蛙式住宅在规划和设计上的一些特点,并结合在实践中应用的一些体会,提出一些在蛙式住宅的设计上应注意的问题和处理的技巧。  相似文献   

9.
王荣 《甘肃科技》2015,31(2):117-119
随着我国住宅的市场化,城市居住用地的开发强度越来越大,作为规划管理与规划控制的控制指标,容积率指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仅影响居住区本身的空间形态,而且与城市形态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居住区空间布局作为居住区容积率的技术性影响因素之一,就此对其影响方式和机制做了全面分析,希望能完善容积率指标的制定过程,为塑造一个建筑面积量大,土地利用率高,空间形态好的居住区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的关注逐渐从住宅本身转向与住宅相关的室外环境上,场地环境已成为居住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范英英  尹魁浩  李娟  周丽娜 《科技信息》2010,(5):354-354,364
本文通过对梧桐山村居住区的生态适宜度评价,分析居住区各类用地与片区自然、社会和环境特征的适应性,综合判断居住区土地利用规划是否合理,从而寻求最佳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合理的规划方案,建设适宜性居住区。  相似文献   

12.
住房建设是民生之根本,长久以来我国从最早的邻里单元、街坊模式逐渐发展为时下的社区建设模式,居住体验及品质实现了巨大的升级.当前,我国的居住区规划产业已经相当成熟,无论是理论概念还是技术手法已具备了完备的阶段性特征.但即便如此,我国的住宅产品目前仍存在过于偏重概念、空间规划不合理等问题.住宅结构、配套设施及内部环境方面还...  相似文献   

13.
宋纳 《科技信息》2011,(30):315-315
随着居住群体审美素质的提高,住宅的色彩多姿多彩起来,优秀的住宅色彩设计案例不断涌现,但也有一些开发商为了降低成本,在开发中忽视色彩外观的设计,导致色彩运用出现了色彩趋同、色彩杂乱无章等诸多色彩污染问题。因此,针对当前城市居住区住宅建筑色彩的混乱状况,对居住区住宅色彩的系统调查研究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面向新世纪的居住区规划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新世纪的居住区规划问题同济大学朱锡金进人90年代,我国住宅建设在计划、规划、设计、建设、经营、管理等方面出现了许多新趋向。同时,住宅建设如何面向21世纪的问题也越来越迫切地摆在人们的面前。作者从5个方面探讨了推进和完善居住区规划设计的问题。载于《...  相似文献   

15.
宋立新  龚惠达 《科技资讯》2008,(32):109-109
以江阴市高速公路城区段为例。重点分析了高速公路对两侧居住区声环境的影响,并探讨相应的防治方法,从布局规划到具体防治措施,特别是在居住区及其周边环境的规划中,就利用对噪声不敏感的建筑物和绿化隔离带形成小区周边的声屏障、合理布置小区道路系统并防止城市交通穿越、加强住宅建筑设计中隔声构造处理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6.
冯荣盼 《科技信息》2010,(23):J0292-J0292,J0235
首先分析了交通噪声对居住区声环境的影响,然后重点探讨相应的防治方法,特别是在居住区的规划中,就利用对噪声不敏感的建筑物和绿化隔离带形成小区周边的声屏障、合理布置小区道路系统并防止城市交通穿越、加强住宅建筑设计中吼声构造处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以当前市场经济的发育为背景,研究了城市公共物品的定义、类型、提供方式,以及居住区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式。通过城市规划管理的作用,对公共物品以联合开发等方式进行供给,同时应用如征收地租、客积率奖励等开发控制手段,将土地开发的增值部分回归社会。以广州等城市为例,探讨在居住区规划中如何有效进行公共物品的配置。  相似文献   

18.
居住区生态规划是当代居住区规划设计的一个发展趋势。对我国自1978年以来各阶段试点居住区的生态规划设计进行了综述,认为我国居住区生态规划的发展大致历经由单一规划到多样化规划再到“以人为本”规划的几个阶段,并介绍了我国及一些大中城市生态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导则,探讨了居住区生态规划的原则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薛国强  杨耀辉 《甘肃科技》2006,22(7):119-120,40
本文对建筑师在居住区规划及建筑设计中如何妥善处理停车与规划,停车与建筑的关系,提出了新思考;对居住区停车方式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彭磊 《甘肃科技》2004,20(8):142-143
通过分析市场经济下,房地产开发商、消费群体和建筑师之间的运行体制的变化,探讨了市场经济下的住宅设计的新特点,从户型、空间、环境,多角度阐述了经济与舒适型住宅的内涵,并分析其设计要素,提出住宅设计应由“粗放型设计”转为“精细型设计”,以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的不断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