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对采自点苍山地区蚱属2个种,即日本蚱Tetrix japonica(Bolivar)、洱海蚱T. erhaiensis Zheng et Mao进行了核型及C带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种蚱的染色体数目2n(♂)=12+XO=13,全部是端着丝粒染色体;染色体组式均为2L+4M+X;都具着丝粒C带,端带不是每种每条染色体都有;异染色质总含量洱海蚱高于日本蚱。  相似文献   

2.
云斑车蝗核型和C-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云斑车蝗 (Gastrimargusmaroratusthunberg 1815 )的核型和C一带。结果表明 :云斑车蝗的染色体数目 :2n(♂ ) =2 2 +xO =2 3,全部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 ;核型公式 :2n(♂ ) =2x =2 3t,NF =2 3。按相对长度云斑车蝗染色体可分成L、M、S3组。除所有染色体均有明显的着丝粒带外 ,X染色体还有端带。最长与最短染色体之比为 3 81∶1,臂比大于 2∶1的染色体在染色体组中的比例为 1。云斑车蝗的核型属“4B”核型。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两个有瓣蝇种的细胞遗传学特征。结果表明:棕尾别麻蝇核型为2n=12,8M+2SM+2m,XX/XY,性染色体为微小的点状;C带主要分布于常染色体的着丝粒和次缢痕,性染色体Y普遍深染而X淡染;G带数(2n)为88条。铜绿蝇核型为2n=12,12M,XX/XY;常染色体以中央型C带为主,性染色体呈不同程度的深染;G带数(2n)为107条(雄)或110条(雌)。两蝇种染色体均存在多个随体,C带带型呈分散、杂合、多态或不稳定性。结合有关资料,探讨了有瓣蝇类演化的细胞遗传学机制。  相似文献   

4.
翘嘴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遗传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翘嘴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肾细胞染色体的核型进行了分析.核型分析结果表明,翘嘴鲌的肾细胞染色体组是由48条染色体组成,染色体组型按着丝粒位置可分为四组,分别是中部着丝粒染色体、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中中部着丝粒染色体9对,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5对,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9对,端部着丝粒染色体1对,每对染色体均由二条同源染色体组成.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翘嘴鲌是一种二倍鱼,其染色体数目为2n=48,核型公式为2n=18m+10sm+18st+2t ,NF=76.  相似文献   

5.
由麦洼牦牛(公26,母8)颈静脉采血,经Brdu处理,结合胰酶G显带法,制备牦牛染色体高分辨G带标本,绘制出牦牛染色体高分辨G带模式图,并进行染色体区带划分和命名。结果是牦牛常染色体均为近端点着丝粒染色体,X、Y染色体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单套染色体的G带数(含X、Y染色体)为641条,划分为108个区,牦牛染色体高分辨G带带型同普通牛染色体G带带型以及高分辨R带带型相比较,其X染色体基本相似,而Y染色体和常染色体有较大差异,这对今后深入探讨牦牛的雄性不育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贵州2种负蝗核型和C—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短额负蝗AtractomorphasinensisI .Bol.和云南负蝗AtractomorphayunnanensisBietXia的核型和C—带。结果表明 :2种负蝗的染色体数目均为 2n(♂ ) =18+XO =19,全部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 :核型公式 2n(♂ ) =2X =19t ,NF =19,都属“4B”核型 ,按相对长度 ,它们的染色体都可分成L ,M 2组 ,都具有着丝粒C带。云南负蝗后期Ⅰ染色体组绝对长度总和 (4 9 91± 0 37μm)比短额负蝗的 (4 2 5 0± 0 34 μm)长 ;但结构异染色质总量 (2 8 38± 0 2 2 % )却比短额负蝗的 (38 96± 0 16 % )少。  相似文献   

7.
西安地区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的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染色体数目2n=42。常染色体由13对末端着丝粒染色体以及7对小的中着丝粒染色体组成。性染色体XY 是一对大小不等的末端着丝粒染色体。时染色体的 G—带,C—带和 Ag—带也做了观察分析,所得结果与 Yosida(1973)的文献资料相比较可以看出,西安地区黄胸鼠的核型可能是从亚洲型黑家鼠(Rattus rattus tanezumi)演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8.
对红原县引种早熟与晚熟猫尾草(Phleum pratense L.)细胞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研究表明,早熟猫尾草染色体数为2n=28,染色体的核型为K(2n)=2n=4x=28=22m+4sm(SAT)+2st(SAT),其中第5、11对染色体为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8对染色体为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余各对染色体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8对染色体携带随体;晚熟猫尾草染色体数为2n=42,染色体的核型为K(2n)=2n=6x=42=2M+24m+14sm+2sm(SAT),其中第3、4、6、11、12、13、14、20对染色体为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18对染色体为正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22号为B染色体,其余各对染色体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11对染色体携带随体.早熟与晚熟猫尾草都属2A核型.  相似文献   

9.
贵州7种负蝗核型和C带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了贵州短额负蝗(Atractomorphasinensis),纺梭负蝗(A.burri),云南负蝗(A.yunnanensis),奇异负蝗(A.peregrina),令箭负蝗(A.sagittaris),柳枝负蝗(A.psittacina)和长额负蝗(A.lata)等7种负蝗的核型和C带。结果显示,7种负蝗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18+xo=19,全部是端部着丝粒染色体,核型公式:2n(♂)=2x=19t,NF=19,最长染色体都是X染色体,都属"4B"核型,都可按相对长度分成L、M两组,都具着丝粒C带,但端带和居间带不一定每种每条染色体都有,异染色质总量是短额负蝗的(42 12%)最多,长额负蝗的(18 23%)最少。  相似文献   

10.
以珠江大学城江段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的肾细胞为实验材料,采用胸腔注射植物血球凝集素(PHA)、秋水仙素,低渗处理,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分析其染色体的核型、银染(Ag-NORs)和C带.结果表明:①草鱼和赤眼鳟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48,草鱼核型公式和臂数分别为2n=22m+24sm+2st,NF=94,赤眼鳟的核型公式和臂数分别为2n=24m+22sm+2st,NF=94;均没有发现随体、次缢痕以及异型性染色体;②在草鱼和赤眼鳟的中期分裂相中,Ag-NORs均出现在染色体短臂的末端,且Ag-NORs的数目为4个的比例最大,但所处的位置有所不同;③草鱼和赤眼鳟的大多数染色体的着丝粒区域都有深浅不一的C带,但赤眼鳟的染色体中除了出现有着丝粒C带外,还有端部C带,而草鱼仅见着丝粒C带.  相似文献   

11.
雪莲果为菊科多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容易产生变异形成新的种系,为了确定我国引种雪莲果的染色体数目,采用0.002 M的8-羟基喹啉溶液预处理雪莲果根尖3~4 h,经卡诺氏液固定、酸解去壁、卡宝品红染色等步骤,对雪莲果进行了染色体数目的确定及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雪莲果的染色体数目为2n=52=30m+22sm,核...  相似文献   

12.
作者对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四个栽培品种的核型进行了研究,观察到染色体数目2n=10。洛阳蓝牡丹有7条随体染色体,其中a_1染色体随体是在长臂上。与前人的报道不同。  相似文献   

13.
细痣疣螈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脾,肠细胞制作染色体标本,研究了细痣疣螈的染色体组型,结果表明该种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24第6,8对是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12对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余9对无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未发现异形染色体对。本文还对该种与其近缘种进行了核型比较,并对其分类地位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舍蝇的染色体组型进行了分析研究,绘制了组型模式图。舍蝇的染色体组型2n=12,染色体臂数为24(N.F),配成六对。五对染色体属于中部和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中有一对为异型染色体(X、Y)。舍蝇染色体组型的分析为研究其他家蝇的分类,亲缘关系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5.
对海狸鼠(MyocastorCoypus)染色体的普通核型和显带核型(G带,C带,Ag-NOR)进行了分析,并着重分析了C-带核型,Ag-NOR核型中所存在的多态性,提示今后应探索其多态性与经济性状的相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太行山猕猴染色体组型的观察,并根据测试数据经统计分析,绘出染色体组型图及其相对长度、臂比指数和置信限。结果证明太行山猕猴和其它地区的猕猴,在染色体组型上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赤蚁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赤蚁(Formicarufibarbis)蛹的脑神经节为材料 ,进行体外培养 ,吉姆沙染色技术制片 ,分析赤蚁的染色体核型。结果表明 :其染色体组型为n=27,2n=54.是由15对中央着丝粒染色体 ,8对亚中着丝粒染色体和4对亚端着丝粒染色体组成。  相似文献   

18.
斜带石斑鱼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采用PHA、秋水仙碱腹腔注射,肾细胞直接制片法分析了斜带石斑鱼染色体核型。结果表明,斜带石斑鱼核型为:2n=48=2sm 46t,臂数:NF=50.  相似文献   

19.
刘燕  魏刚 《贵州科学》2000,18(3):239-240
本文报道贵州的灰鼠蛇核型,比较不同产地标本的核型异同。  相似文献   

20.
潮汕地区栽培的几种芸薹属蔬菜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潮汕地区栽培的几种芸薹属蔬菜的核型进行了分析 .3个芥蓝品种的核型公式为 :2 n=1 8=8m+1 0 sm(2 sat) ;中甘 1 1号甘蓝为 :2 n=1 8=1 0 m+8sm(2 sat) ;京丰 1号甘蓝为 :2 n=1 8=8m+1 0 sm(2 sat) ;白沙早皇白大白菜为 :2 n=2 0 =1 4m+2 sm+4st(2 sat) ;白沙 1号小白菜核型公式为 :2 n=2 0 =1 4m+4sm+2 st(2 sat) ;白沙 1 1号早包心芥菜为 :2 n=36=2 2 m+1 4sm.其中甘蓝和芥蓝为 2 A核型 ,芥菜和白菜为 2 B核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