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由于共产国际对中国大革命时期共产党、无产阶级、国民党等问题有偏颇的认识,产生了指导中国大革命的“二次革命”战略,虽然对中国革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如推动了国共合作,但是,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产生、大革命的失败也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2.
甲午中日战争最终以中国的失败告终.而这场战争中的核心战役就是甲午海战.从这关键的一战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清政府极其保守、腐朽的思想意识,而正是这一点将中国引向了甲午海战,乃至整个甲午战争失败的深渊,并导致中国东亚霸主地位的沦丧.此战的失利对东亚格局造成了深远影响,而这一切都与统治者的思想意识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管锥编》中藏有钱钟书先生的政治思想.其主要内容,一是通过对中国古代专制统治特征与弊端的反思,揭露了专制统治在统治集团内部造成的种种恶果;二是通过对文化专制及其与传统文化相关性的反思.揭露了专制统治者以言或以文字治罪的专横;三是通过重新提出与肯定中国历史上传统的“和”、“同”之辨,抒发了自己有关“治国譬如张瑟” 的政治理想.结论:否定专制统治与追求政治和谐是钱钟书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甲午中日战争最终以中国的失败告终。而这场战争中的核心战役就是甲午海战。从这关键的一战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清政府极其保守、腐朽的思想意识,而正是这一点将中国引向了甲午海战,乃至整个甲午战争失败的深渊,并导致中国东亚霸主地位的沦丧。此战的失利对东亚格局造成了深远影响,而这一切都与统治者的思想意识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5.
儒家“民本”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核心,它凸显了民众在国家中的基础性地位,强调统治者为政要以民为本,爱护民众。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儒家“民本”思想一方面蕴含着超越性的永恒价值,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具有其自身所无法克服的历史局限性。坚持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的科学方针,实现儒家“民本”向现代“民主”的转换,对当前中国坚定“执政为民”理念,建设服务型政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是使大学生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的时间是从1840年至1919年,此时中国还没有进行"三个选择"。因此,如何进行"三个选择"的教学成为一个难点问题。为此,必须围绕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探索失败的原因,分析阶级局限性、探索方向的错误和指导思想的缺陷等方面来讲授,为"三个选择"的教学作铺垫。  相似文献   

7.
1933年初,日军向热河和长城各口进攻,中国守军被迫抗战。南京国民政府通过多种途径对日交涉,先后委派黄邦、何应钦等官员与日方进行了一系列的外交接触和秘密谈判,但由于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误国政策的指导,以及公开的外交活动与秘密交涉的不协调,对日交涉以失败而告终,长城抗战受挫,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在中国外交史上写下了耻辱的一页。  相似文献   

8.
<正> 在英语教学中,各个学校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初一皆大欢喜;初二两极分化;到了初三就有一部分学生放弃不学了。这部分学生在过去的英语学习中,由于多次失败而形成了心理障碍——失败定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这方面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变"失败定式"为"心理优势"。一、什么是"心理优势"和"失败定式"心理优势论"是张思忠教学法的重要理论之一。心理优势是指对实现目标有着强烈的成功的渴望,是  相似文献   

9.
随着元朝的灭亡,明朝恢复了汉室统治,为巩固专制统治,对内的文化统治、扶植、树标(树立符合朝廷统治的标本)的政策及工作再次受到重视,统治者和一批画家对元人避之不及的"近代画"——南宋院画,有了新的看法,使绘画的造型技巧更加完备,达到很高的成就,并影响深远,远至海外。  相似文献   

10.
五四运动爆发的起因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而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与“二十一条”和济顺、高徐两铁路借款大有关系,办理这两次外交事务的具体当事人曹汝霖、章宗祥和陆宗舆也因此被认定为卖国贼。而他们后来在抗战时期的不光彩表现,也证明了被认定为卖国贼并非冤枉.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美国历史上政治腐败的高峰期,这是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消极性后果。通过持续的群众运动和政府的改革努力,腐败问题有所缓解,推动了政治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联邦主义及其他形式的地方自治是一种中央与地方政府分权的制度,也就是实行自治和民主。当今我国各项改革逐步展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正视和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同时,我们也发现,在中国历史上存在着类似于西方联邦主义的政治制度。本文意在于分析探讨我国古代、近代、当代的联邦主义实践,发掘出一些中国特色的制度创见,以期待对现行的各项改革有所启发,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3.
结合成人高校学生思想状况及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特点、新情况的探索和研究 ,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成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必须坚持教书育人 ,更新教育内容 ;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 ,开辟新的育人渠道 ;优化育人环境 ,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氛围的思想和理念。  相似文献   

14.
党的制度建设,是党的建设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突出强调党的制度建设。走出了一条不搞政治运动,而靠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5.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的使命重大,其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形势与政策》课尚存诸多不足,因此,高校有必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方式改革,创新教育途径,拓展教育模式,以提高其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60年代中期,联邦德国学生运动爆发,运动的目标是“民主化”,在政府压制下,运动走入低潮.随后的70年代“公民行动”勃兴.“公民行动”起初主要是关注环境等关系居民切身利益的问题,但很快提出了政治与社会变革的要求.70年代末80年代初,反核和平运动使“公民行动”进入一个高峰.学生运动促进了激进民主思潮的传播及文化和政治批判潜力的进步.“公民行动”则使一个新的以“绿色”命名的政党形成并促使传统政党“绿化”;改变了以经济增长为唯一目标的发展理念,实现“绿色”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的反核和平运动则制约了80年代初的东西方冷战,促进东西方重新走上谈判与缓和之路.  相似文献   

17.
要提高校报质量,拓宽校报功能,首先校报编辑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其次要建立主动适应高校改革的办报机制;第三要强化服务观念。  相似文献   

18.
中国改革开放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和背景下发生和展开的 ,围绕着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这一发展主线 ,经历了起步、展开和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个阶段 ,期间理论和实践互相推动 ,逐步走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道路。其基本经验主要是 :第一 ,正确抓住了改革的时机和对改革作了正确的定性 ;第二 ,实行全面协调渐进的改革战略 ;第三 ,有效、妥善地处理改革中几个重要关系 ,即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关系 ;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借鉴外国经验与从我国国情出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作为权力核心的元老院,在罗马共和国的扩张期,发挥了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随着其大规模海外扩张的相对停止,罗马内部社会矛盾逐渐尖锐,元老院面临着政治、经济利益再分配的巨大压力。大地产形成导致小农的普遍破产,严重削弱了城邦基础,迫使罗马实施军事制度的变革,催生了要求与元老贵族分享政权的骑士阶层;海外文化和奢靡生活方式的传入,冲击着罗马的社会传统和价值判断标准。在社会转型、矛盾凸显的关键时刻,元老院未能自觉调整统治政策,成为阻挠改革、维护特权、恋栈私利的寡头政治集团,堕落为独裁者的工具。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渐进式经济改革道路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历史进程的必然选择,是中国人自己创造的结果,是特殊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历史文化传统以及改革路线的产物。实践证明,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道路是正确的选择。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的成功既让国人瞩目也得到了世界的普遍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