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为提高视频压缩码流在Internet网络丢包信道中传输的抗误码性能,提出了一种在解码端基于场景判断时域空域相结合的Ⅰ帧综合差错隐藏方案。采用了H.264中灵活宏块顺序模式组织宏块打包数据,在场景判断的基础上利用了帧间信息对Ⅰ帧进行时域差错隐藏,并通过对匹配块的可靠性检测抑制了误码扩散效应;同时改进了传统Ⅰ帧空域隐藏算法,根据丢失块边缘上的梯度预测丢失块的纹理状况,分为平滑、单纹理和多纹理区域进行掩盖。仿真结果表明,对于一般性运动视频,时域空域结合的隐藏算法比空域算法掩盖质量提高2 dB以上。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压缩码流在无线信道中传输的可靠性,设计了基于RCPC(Rate Compatible Punctured Convolutional)信道编码的非平等误码保护方案,在保证编码效率的前提下,使视频信息在无线信道传输过程中具有更强的抗差错能力.实验结果证明,不等差错保护机制的运用有效地改善了视频在无线信道系统中的传输性能,保证了视频图像序列的可靠传输,而引入自适应不等差错保护则能更有效地利用信道的容量,提高了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3.
将MD-SPIHT方法推广应用于视频序列,提出了视频多描述编码与差错隐藏的联合抗误码算法,以提高视频传输的鲁棒性.该算法根据视频小波变换后的小波系数的时一空关系,先对小波系数进行分组,再分别对各组进行3D.SPIHT编码,即产生多个描述.多个描述通过多个独立的信道传输.每一描述的码流是完全嵌入式的,易于实现质量可分级编码.在接收端接收到的描述较少时.首先根据接收到的若干描述重构低质量的视频,然后采用差错隐藏方法恢复丢失的子波树.对多个序列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证实本文算法有效地提高了视频传输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4.
当压缩后的图像码流在实际信道中传输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传输差错或数据分组丢失的现象,这会导致解码器重建图像质量的下降,所以必须要进行差错控制。列举了有噪信道和拥塞网络对DCT编码压缩图像的各种不同影响,并回顾了相应的各种解决方案,包括重同步策略、差错复原、后处理差错掩盖、前处理差错控制等技术。  相似文献   

5.
视频经无线传输后的质量特点易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对其影响规律的研究有助于选择合适的信源处理及信道传输方法.因此,针对视频的内容活动性,探讨其对无线传输质量的影响规律.首先从空域和时域两个角度总结了视频内容活动性的定义、概念及量化检测方法;对不同内容活动性的素材(QCIF格式为主)进行信源编码及信道传输仿真,得到不同压缩码率、不同信道误码条件下的劣化视频;并利用视频质量客观评测方法(仿生方法及峰值信噪比方法)得到量化的视频质量分析,并据此总结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内容活动性较高的视频素材在经过无线传输后的质量劣化较大.上述结论不受信源编码及信道传输条件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在无线视频编码及传输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视频数据在无线信道上的可靠传输问题.方法 结合差错弹性控制和信源信道联合编码技术,在网络带宽一定的情况下引入信源解码器的抗误码性能指标,根据不同的信道状态确定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的具体方案.结果 提出一种基于解码器差错弹性控制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算法.结论 该算法和传统的联合信源信道算法相比可获得更高的性能增益,适合于视频数据在无线网络上传输.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基于信源量化、信道错误和差错隐藏的视频传输端到端失真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频编码流结构的端到端失真度估算方法.采用帧间递归,以宏块为单位根据信道平均误比特率和视频编码信息在编码器端实时估算端到端失真.仿真结果表明,对于绝大部分视频测试序列,在不同信道误比特率下,该方法模型估算的平均相对偏差小于8%,平均绝对偏差控制在0.9 dB以内,准确度高,为基于率失真或联合功率率失真优化中的失真估算提供一个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一种无线Ad hoc网络中的非平衡多描述视频编码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适合于无线Ad hoc网络传输的单信道非平衡多描述视频编码方法,将视频源编码为一个高质量描述和一个低质量描述,并通过合适的分包方法将两个描述封装在一个信道上进行传输.由于是通过视频帧采样和对运动信息进行分割,提高了低质量描述的编码效率.该方法能够在同样的信道条件下获得比已有方法更优的视频恢复效果.相比于FEC系统,该方法显示了更加稳定的差错信道视频恢复性能.  相似文献   

9.
图象压缩编码数据在进行传输时对信道的误码显得十分脆弱。本文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块变换和变长编码技术的压缩编码图象提高传输质量的误码控制信息恢复方法。其处理过程是:首先通过在编码码流中加入扩展同步码以将误码控制在一行之内,然后在解码端对发生差错的数据进行误码检测并采用差错信息恢复算法重建原始信息。该方法对编码器只需作很小的修改,所增加的信息冗余度很小,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后重建图象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当在Internet上进行视频流的传输时,分级视频编码技术非常适合使用在终端用户具有不同接收能力的情况.由于在视频标准中使用了运动估计方法来减小时间域的冗余度,解码后的视频质量可能会由于时间域的误差传播而降低.本文针对分级视频编码提出了一种新的误差隐藏技术,利用不同视频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关性对丢失的运动矢量进行估计,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恢复解码的视频质量.  相似文献   

11.
智绪龙  张冬梅 《科技信息》2010,(35):J0064-J0065
由于受无线信道带宽的限制,现有编码技术不能很好的实现实时传输。在分析现有编码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道质量的小波变换分级编码算法。该方法通过实时监测信道质量,采用小波变换的分级编码技术进行视频编码,在传输时自适应的改变视频传输编码层,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满足实时视频传输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为了在低带宽信道中实时地传输B超视频图像,本文提出了积累式压缩与传输算法.该算法把图像的压缩、传输和机器的处理性能有效地结合起来,其编码器仅对视频中高层次信息进行编码,最终输出的信息量不但能够刻画视频中的主要变化信息,而且不会超出CPU的处理能力,同时也不会超过传输信道的承受能力.最终,该算法能够充分利用信道的带宽和机器的处理能力,即使在较低速率通讯线路上,仍能够实现B超视频的实时传输.  相似文献   

13.
程思  杨静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14(12):210-214
针对视频码流在信道传输中容易出错而导致视频质量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空域错误隐藏算法。首先采用Sobel算子对丢失宏块周围四个相邻块的像素点进行边缘检测,将检测到的梯度方向量化为8个方向,然后通过边缘的方向熵自适应判断采用双线性插值法或基于边缘检测的方向加权插值错误隐藏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与参考算法相比,在不同丢包率情况下图像质量均有较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针对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多径信道,建立了正交频分复用(OFDM)基带传输系统和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多径信道传输特性模型,并根据传输特性模型与模型参数,实验得出了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的冲击响应 h(n);在此基础上,分析推导了满足压缩感知条件的 OFDM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多径传输数学模型,提出了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压缩感知信道估计方法,解决了最小二乘(LS)信道估计方法和最小均方误差(MMSE)信道估计方法精度差的缺点。 实验结果表明:在采用相同导频数 128 和相同信噪比 SNR 为 14 dB 的情况下,压缩感知(CS)信道估计方法与 LS 及 MMSE 信道估计方法中较优者相比,得出的信道均方误差降低 16 dB,接收端的误码率降低 3 倍,并且随着信噪比的增加性能提升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为了在低带宽信道中实时地传输B超视频图像,本文提出了积累式压缩与传输算法。该算法把图像的压缩、传输和机器的处理性能有效地结合起来,其编码器仅对视频中高层次信息进行编码,最终输出的信息量不但能够刻画视频中的主要变化信息,而且不会超出CPU的处理能力,同时也不会超过传输信道的承受能力。最张,该算法能够充分利用信道的带宽和机器的处理能力,即使在较低速率通讯线路上,仍能够实现B超视频的实时传输。  相似文献   

16.
用于视频多播传输的压缩传感实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较高的包丢失率和噪声信道环境下,提高视频传输的图像质量是通信技术应用的关键。基于压缩传感理论,提出一种实现多播传输的视频图像解码方法。通过研究测量矩阵与稀疏基的最佳配置关系以及视频帧间相关性,实现了一种视频帧内重加权l1范数解码和基于运动矢量的帧间解码。在噪声和包丢失信道模型下,通过与软投影解码实验比较,说明了实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无线移动网络的视频通信业务越来越受到重视.无线网络属于易于发生差错的信道,基于无线移动网络的视频通信业务必然要受到信道差错的影响.为了对抗信道差错,必须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目前,差错复原技术已成为易发生差错信道下视频编码的重要组成部分.AVS-M标准是我国自主制定的视频压缩编码标准,对AVS-M标准的差错复原技术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出了两套用于AVS-M标准的差错复原编码方案,并对其差错复原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这两套方案具有良好的差错复原性能,重建图像的主客观质量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MIMO-OFDM系统中视频传输的不等差错保护(UEP)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子信道分割的不等差错保护机制。通过与仿真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相比传统基于FEC的UEP机制更具良好的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9.
基于无线移动网络的视频通信业务越来越受到重视。无线网络属于易于发生差错的信道,基于无线移动网络的视频通信业务必然要受到信道差错的影响。为了对抗信道差错,必须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目前,差错复原技术已成为易发生差错信道下视频编码的重要组成部分。AVS—M标准是我国自主制定的视频压缩编码标准,对AVS—M标准的差错复原技术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出了两套用于AVS-M标准的差错复原编码方案,并对其差错复原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这两套方案具有良好的差错复原性能,重建图像的主客观质量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立体视频流在易发生错误的信道中传输时会发生丢包现象,导致无法正确解码,影响观看效果。本文提出基于H.264平台的立体视频隐藏算法,依据最小代价函数值模式自适应选择两种不同算法,一种利用视点间运动矢量和强度差的相似性来隐藏;另一种采用边界匹配法选择两个候选块权值叠加隐藏。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比其他算法显著改善了隐藏效果,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