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项目简介:奥运蔬菜安全流通储藏技术包括奥运蔬菜物流技术体系的构建与示范、奥运蔬菜基地与配送体系建设、鲜切菜工艺体系关键技术、蔬菜预冷综合技术、奥运蔬菜配送关键技术、蔬菜产地商品化处理及配送技术等;形成蔬菜采后分等分级标准、鲜切菜加工技术规范、蔬菜流通配送的操作规范等标准。改技术具有减少损耗和具有方便快捷等优点,技术属国内先进。  相似文献   

2.
结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三学期改制,在夏季学期开设"化学科研基础训练"研究型实验课程。以"储存时间对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实验项目为例,介绍该课程的教学流程以及教学中遇到的情况及经验总结。即采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研究不同种类的蔬菜在不同储存时间下的亚硝酸盐含量。结果表明:新鲜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较低,其中根茎类蔬菜的亚硝酸盐含量要稍低于叶类蔬菜。此外,延长储存时间,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尤其叶类蔬菜升高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3.
蔬菜的速冻法是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冷冻的一种方法。被加工的蔬菜可保持新鲜蔬菜的品质和风味。近几年来,我省采用速冻法保藏蔬菜有了发展。下面介绍蔬菜速冻的加工工艺:1.选料:选择成熟度稍嫩于上市供应的蔬菜作加工原料。蔬菜太嫩,品质不佳;蔬菜太熟,粗老不宜加工,口感也不好。2.整理:原料菜应当天采收当天加工,切勿受雨淋或长时间日哂。原料菜去掉泥沙、拣除杂物,除去不可食用的根、皮、叶、蒂和种子等。  相似文献   

4.
对重庆城区的市售蔬菜进行了质量安全监测和评价,主要监测项目包括:Hg,Cd,Pb,As,甲胺磷,氧乐果等15种主要污染物.结果表明:重庆市市场蔬菜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问题严重,市场蔬菜超标率为55.8%,主要污染物为三氯杀螨醇、呋喃丹、氧乐果、甲胺磷、对硫磷和Cd,其超标率分别为29.9%,25.4%,24.4%,16.8%,16.6%和15.1%.从蔬菜种类来看,超标最严重的豆类和叶类菜,超标率分别为66.7%和63.1%.同时,还针对市场蔬菜的超标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以鸡蛋和蔬菜粉为主要原料制作蛋菜肠的配方及工艺流程 (技术要点 )。通过二次回归正交试验 ,初步研究了在蛋菜肠中加入蔬菜粉的量 ,以及产品的特性及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6.
苹果是我国第一大水果,我国是最大的浓缩苹果汁生产国和出口国.基于我国苹果种植业和苹果采后加工业的现状,分析了我国鲜销苹果规模化种植、采后贮藏,苹果产品加工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苹果种植及加工产业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数控加工的工艺设计是将普通加工工艺与计算机相关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发展而来的,该文针对数控加工的工艺设计进行了具体的探讨。通过对数控加工的概念及其发展、数控加工的内容阐述,简单说明了数控加工的内涵。另外详细介绍了数控加工的工艺设计特点、方法、过程及数控加工的工艺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科技情报所85年7月本资料主要内容有粮食加工、油料加工、豆类加工水果和蔬菜加工、糖料加工及糖果糕点制作、饮料加工及酿造、禽畜产品加工以及林产品及饲料加工等。所选资料技术较为成熟,方法简单易行,有具体的工艺过程、配方和设备,并有较大社会经济效益,可供乡镇企业和农村专业户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薄壁套筒零件工艺特点的分析,进行了工艺方案的比较,介绍了该零件的加工工艺及相关控制措施,提供了解决该类零件加工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露天煤矿开采工作的规模化进行,采剥工程也处在不断变化中,随之而来的采剥设备、计算等方面的问题也逐渐出现。本文对露天煤矿采剥工程进行详细的探讨,分别论述了采剥工程中的工艺问题、工程计划调整问题以及设备问题。  相似文献   

11.
黄石市几种市售蔬菜的重金属污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石市4个市场的6种大宗蔬菜的Pb、As、Cd、Cu、Zn、Hg、Cr、Ni等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并根据相关标准对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黄石市售蔬菜重金属污染主要表现为As、Pb污染。叶菜类(莴笋叶和小白菜)重金属含量最高,其次是瓜豆类(黄瓜和四季豆),茄果类(茄子和番茄)含量最低。叶菜类叶中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茎。调查的6种蔬菜中,莴笋叶和小白菜遭受到严重污染,黄瓜受到轻度污染,四季豆处于警戒水平,仅番茄和茄子是安全的。相关部门应对蔬菜质量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广东东莞地区土壤-蔬菜系统重金属分布与富集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东莞地区常见的7种叶菜类蔬菜及其相应的土壤样品中Cu、Zn、Cr、Ni、Pb等重金属元素的全量和稀盐酸可提取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蔬菜存在明显的有毒金属元素Pb、Ni超标和有益金属元素Cu、Zn缺乏问题。蔬菜重金属含量与土壤重金属总量和可提取态重金属含量均无显著的相关性,但基于可提取态含量的富集系数与蔬菜重金属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因此,在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对作物的影响时,仅仅用土壤重金属可提取态含量仍不足以有效反应土壤污染的生态危害性。不同品种蔬菜对同一重金属元素的富集不尽相同,总体而言,叶菜类蔬菜对金属元素的富集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对Cr的富集能力最强,其次为Zn、Cu、Ni,Pb最弱。但因土壤中Cr、Zn、Cu的可提取态含量及可提取态系数均较低,故作物未出现超标,蔬菜中Pb含量超标的成因较为复杂,以大气污染为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贵阳市不同蔬菜硝酸盐的含量状况,对贵阳市养牛村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应季15个蔬菜样品和13个土壤样品中的全氮和硝酸盐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蔬菜中硝酸盐的含量差别很大。检测的所有蔬菜样品中,叶菜类蔬菜硝酸盐的均值含量偏高,以绿星青菜硝酸盐含量最高,达到6960.8 mg/kg;土壤样品的全氮平均值为0.2107%,属于高肥力土壤;土壤样品的硝态氮平均含量为2309.52 mg/kg,较一般菜园土壤偏高;对于大多数蔬菜而言,土壤硝酸盐的含量是对蔬菜硝酸盐含量有较大影响;所测定的15个蔬菜样本中超过四级标准达到严重污染水平的占33.3%.  相似文献   

14.
集美区生产基地蔬菜农药残留监测与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厦门市集美区生产基地的蔬菜农药残留状况,对2012—2014年厦门市集美区生产基地6大类蔬菜的52种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分析,并通过食品安全指数模型与风险系数模型对检出农药分别开展了暴露风险评估和预警风险评估.结果显示,集美区生产基地蔬菜的农药残留污染状况易受时令季节的影响,不同种类蔬菜农药残留检出率大小表现为:茄果类>叶菜类>瓜类>豆类>根茎类>其他类;所检测的52种农药中有22种农药被检出,3种农药超标.风险评估结果表明,3年中各种农药对消费者健康的整体危害程度都处于低风险,总体上厦门市集美区生产基地蔬菜农药残留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15.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农药残留量检测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及原理,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蔬菜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实验研究.选取菠菜作为叶菜代表,用偏最小二乘建立校正模型,并对模型的通用性进行验证.实验表明,校正模型的预测结果比较理想,但模型的通用性还需要改善,同时还讨论了基于多信息融合技术在农药残留量检测中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矿业开采对土壤-作物系统产生的影响,以湖南锑矿区为例,通过野外调查采集土壤、蔬菜和植物样品共233件,分析了矿区土壤和蔬菜中Ni、Cu、Pb、Zn、Cr、Cd、As、Sb、Hg的含量分布,并采用目标危险系数法评价了矿区居民通过食用蔬菜摄入重金属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表层土壤中Ni、Cu、Pb、Zn、Cr、Cd、As、Sb、Hg平均含量均超过湖南省背景值,Cd和As的平均浓度均超过我国农田土壤风险筛选值。蔬菜中重金属Pb、Cr、Cd、As、Hg五种元素的超标率分别为100%、91.26%、83.50%、80.58%、81.55%,叶菜类对9种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基本强于其他类蔬菜。矿区成人长期食用白菜会对健康造成影响,且成人摄食蔬菜的重金属健康风险高于儿童。醉蝶花对重金属As和Sb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可作为锑矿区生态恢复中的优势物种。  相似文献   

17.
姜彬  袁丽佳 《科技信息》2011,(5):I0129-I0130
超高压技术(Ultra High Pressure,uHP)是目前国际上最热门的食品加工技术之一,本文综述了超高压技术在肉品加工、水果加工、蔬菜加工、食品保藏中的应用,以及目前超高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相似文献   

18.
选取常食农田茎叶类蔬菜——上海青和芹菜为研究对象,探讨禽畜粪肥对蔬菜抗生素抗性内生菌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粪肥的农田上海青及芹菜样品的根、茎、叶中抗阿莫西林、头孢氨苄、四环素的单抗性内生细菌的数量均比未施加粪肥组高,它们的相对百分比含量比未施加组高出9~19倍.其中,从施加禽畜粪肥上海青中分离获得的多重抗生素抗性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可能引起多种人类疾病,尤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9.
鲜切蔬菜因其新鲜、营养、方便等特点,成为健康饮食的主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与喜爱。我国鲜切蔬菜起步较发达国家晚,产业向原料产区、重点销区和重要交通物流节点集聚,其他小规模的城市分布较少,产业发展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然而切分导致细胞损伤,致使产品的生理及理化性质有很大改变,影响其货架期。从国内外鲜切蔬菜处理方式、加工装备及关键技术等方面综述了主要加工程序切分、清洗、脱水、包装技术对产品品质的影响,并提出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为鲜切蔬菜加工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紫外(UV)光在植物光形态建成、次生代谢和叶色形成方面具有重要光生物学和光化学作用,在调控设施园艺优质高产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综述了人工光植物工厂和太阳光植物工厂中UV 光的分布规律,特征波长UV 光的植物效应及其人工调控的必要性和调控策略。提出了植物工厂中UV-LED 利用的前景、目标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