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重庆奥林匹克花园山地规划区生态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分析了重庆市奥林匹克花园山地公园规划区内的高程、坡度、土壤特点和植被组成现状。通过层次分析法(AHP)选择规划区内对生态环境和景观特点有显著影响的两个生态因子———坡度和植被覆盖度,应用GIS和因子叠加法技术进行了生态敏感性分析,划分出极敏感区、敏感区、弱敏感区和非敏感区。分析表明:极敏感和敏感区面积占研究区的21.1%,大部分为陡崖及裸地;弱敏感区占22.9%;非敏感区占56%,植被覆盖率高,坡度小。  相似文献   

2.
选取青岛西海岸新区为研究区域,应用生态敏感性分析方法,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模块将区域划分为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一般敏感区以及非敏感区;根据土地利用承载的功能现状,构建土地利用功能分类体系;在此基础上研究生态敏感性与土地利用功能匹配程度,从而得出匹配程度谱,并应用于主要功能区匹配程度评价.为西海岸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指导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新沂市生态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借助先进的GIS技术,选择有区域代表性的生态因子,采用因子叠加法,对新沂市的生态敏感性进行深入分析.按生态敏感度的高低将研究区划分为极高敏感区、高敏感区、中敏感区、低敏感区和非敏感区5个等级,并提出了分区保护与建设的建议,为研究区的空间功能区划和生产力布局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极高和高生态敏感区面积占研究区的28.3%,说明研究区生态敏感性很高,应对该区作合理的主体功能区划.  相似文献   

4.
城市湿地是城市重要的自然资源,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城市湿地受到各种自然和人为的干扰和胁迫,出现了多种生态环境问题.本文以长治湿地为例,选取对湿地生态影响较大的因子: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地形地貌、洪水分析等4个方面7个指标,建立了多要素的空间评价模型.利用GIS空间分析模块和叠置分析模块,采用空间多成分综合分析方法,进行生态敏感度单因子分析和敏感度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划分为四个等级:低敏感区、一般敏感区、较高敏感区以及高敏感区,获得了长治湿地公园生态敏感度空间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各敏感度等级的控引方案,可以为长治湿地公园规划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的营口市生态旅游资源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旅游开发中出现的生态旅游资源遭到破坏等问题,遵循生态因子选取的可计量性、主导性、代表性和超前性原则,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地貌、坡度、坡向、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水域、土地利用类型作为生态敏感性评价的生态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生态因子权重.在地理信息系统(G IS)和遥感(RS)支持下获得各生态因子的信息.使用生态敏感性评价模型对营口市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将其划分为最敏感区、敏感区、弱敏感区和非敏感区4个等级,并针对不同的敏感区提出相应的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对策,为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敏感区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植被、坡度、水域、土壤侵蚀、人类活动等生态敏感因子,根据生态敏感区的内涵,将该区划分为3种类型:强敏感区、敏感区和弱敏感区.在分析生态敏感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各生态敏感区提出了开发和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GIS和RS支持下对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和评价,将研究区划分为5个区域,分别为极敏感区、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轻度敏感区和不敏感区。其中极敏感和高度敏感区域分别占7%和12%,主要分布在赣江沿岸、白水湖周边、学校和居住区;中度、轻度和不敏感区域占81%。最后得出分区保护和治理的建议,为该区今后合理的产业布局、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渝东北地区地处重庆市东部的三峡库区地域,位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前沿,其水土流失对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整个长江流域生态安全有着重要影响。选择降雨侵蚀力、地形起伏度、土壤质地和植被覆盖等自然因子作为水土流失敏感性的评价指标,根据重庆市自然环境特征制定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在GIS和RS技术支持下,通过多因子叠加计算得到重庆市水土流失极敏感区面积1159.41km2,占幅员面积的3.93%;高度敏感区面积4892.19km2,占16.59%;中度敏感区面积7014.4km2,占23.79%;轻度敏感区面积2882.97km2,占9.78%;一般敏感区面积13673.94km2,占46.38%。指出了重庆市渝东地区极敏感区、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轻度敏感区和一般敏感区等不同土壤侵蚀敏感区的空间分布。水土流失极敏感区主要分布于开县、云阳、城口;高度敏感区主要分布于开县、云阳、巫山、奉节、梁平这一带;轻度敏感区主要分布于巫溪、梁平一带。提出了有效控制该地区土壤侵蚀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生态敏感性分析是区域生态规划的重要基础.在马鞍山市总体规划"1255"和"6653"城镇体系建设背景下,基于江心洲生态环境、社会经济、资源利用等基础要素分析,采用3S技术对马鞍山市江心洲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选择有代表性的生态影响因子,结合相应的评价标准,最终将敏感性分为5级,即极敏感、高敏感、敏感、低敏感和不敏感.运用ArcGIS分析各影响因子,并加权计算特定生态环境问题的敏感性综合指数,生成综合生态敏感性图.研究表明非常敏感区占地面积3.928 5km2,主要集中在宫锦圩与何家洲、江心圩与彭太圩之间的两处湿地系统,高敏感区占地17.820 9km2,主要分布于北部的何家洲、紫洲、宫锦圩生态片区,东北部的水源保护区,南部的彭太圩、幸福洲和江心圩生态片区,以及中部的江心圩干渠沿线.在此基础上制定江心洲生态功能区划,并对开发建设进行生态可行性分析,最终提出相应的生态规划控引,为江心洲总体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和限制性要素.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安徽省生态环境的脆弱特征,对其进行了水土流失、盐渍化、酸雨、水污染和综合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安徽省生态环境敏感性较高,高度敏感和极敏感地区分别占全省面积的33.7%和31.2%。其中,沿淮及淮北平原对水污染和盐渍化比较敏感,水土流失与酸雨敏感区主要分布在江淮分水岭以南的丘陵山地。在敏感性评价基础上,结合GIS技术,初步提出了安徽省脆弱生态环境区划方案,把全省划分为2个脆弱生态区、8个脆弱生态亚区和26个脆弱生态地区。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涪陵区荒田村属喀斯特地貌区,自然环境条件特殊,水土流失严重等生态问题突出.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该区土地整理的生态条件,以及东、西片区土地利用和景观特征的差异,并据此提出西片区是土地整理开发的重点,东片区是生态保护的重点的规划方案,同时提出其利用对策及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骊山北麓洪积扇土地类型的调查,运用系统论、生态学观点,分析了该区域土地类型的演替动力、过程和模式,并进行生态设计,为合理开发利用该区土地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根据研究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土地利用状况.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进行了资源条件分析和效益分析,并运用静态经济效益分析、动态经济效益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等方法对项目的经济合理性进行了论证与评价.  相似文献   

14.
地理图形信息分析方法及其在土地利用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运用生态学理论和分形理论,以吉林省长岭县为例,抽象归纳了土地利用斑块及其空间格局的描述参数(包括分维数、形状指数、分离度指数等),并对其进行了测量。分析表明:土地利用图斑的几何形状与土地利用类型及其空间格局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利用图斑的几何形状特点可以揭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15.
以重庆市石柱县2010年土地调查变更数据为基础,利用GIS技术,选取土地利用指数,从土地利用的数量结构、空间结构和利用强度3个方面,对石柱县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石柱县的林地最多,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东部;其次是耕地,主要分布在西北角和西南角;林地、耕地和草地3种地类占全县土地面积的88.35%;各乡镇土地利用程度差异大,总体利用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6.
县域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区划研究--以广西横县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地生态经济系统是融自然、社会、经济于一体的复合系统.文章以位于桂东南的横县为研究区,对土地生态经济分区的原则和指标体系进行了探讨,采用GIS技术建立了包括自然生态、土地资源和社会经济等信息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空间数据库,选择其中40项特征指标,运用SPSS软件对研究区的21个农业乡(镇)进行了聚类分析,据此将研究区划分为4类8个土地生态经济分区,在分析各土地生态经济分区的主要特点基础上,提出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建设方向的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太仆寺旗为研究区,基于1995、2000和2008年3期土地利用现状图并结合太仆寺旗地形图,借助GIS提取太仆寺旗土地利用空间信息,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定量分析方法,对太仆寺旗13a来土地利用数量变化、景观格局和空间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数量上,林地面积增加,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减少;景观格局上,耕地、草地和林地形状趋于复杂和不规则;空间变化上,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大量耕地转变为林地以及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土地之间的相互转变;空间分布上,随着海拔、坡度和坡向的变化,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呈规律性分布.相关政策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沙漠化即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及半湿润干旱地区的沙质荒漠化,是全球变化背景下,人类社会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与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玛多县作为黄河源区的第一县,是母亲河的喉锁所在,但是由于该区生态环境脆弱,在气球气候暖干化的影响下,再加上该区人为活动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该区沙漠化已经进入严重发展期,有"千湖之县"之称的牧业富裕县,现在却成为黄色的"沙漠之乡"和"牧业贫困县".本文依据玛多地区沙漠化影响因素数据资料,用SPSS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该区沙漠化主要驱动因子进行定量分析,从而揭示玛多县沙漠化发生发展机制,为沙漠化防治对策和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屯留县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基本情况是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大,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超大的行政村多.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的有利因素有四点,一是自然村多、无人自然村多;二是在农村居民点用地建筑中土坯房、土窑洞等土质建筑多、空闲建筑多;三是黄土广泛覆盖;四是农村人口萎缩是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的有利因素.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的障碍因素有四点,一是农村宅基地私有观念;二是剩余人口安置难;三是村庄内部林地政策;四是资金不足.  相似文献   

20.
贵州草海是一个30年来人为活动影响严重,自然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高原湖泊.本文具体分析了草海人为排干涸田后的灾害性恶果和湖泊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程度,着重分析了草海恢复以后的自然资源优势及其基本特征.结合草海自然保护和资源开发的特殊性和现状,指出了草海综合发展的可能途径,即针对草海自然环境的脆弱特征,加强自然保护区的整体建设;针对草海湖泊功能的有效性特征,加强湖泊生态系统的综合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草海自然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协调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