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6 毫秒
1.
对土工格栅行业的专利进行分析,以期寻找土工格栅行业的开发研究热点,以为我国土工格栅行业的相关企业提供决策参考。通过对2000-2016年间的土工格栅专利信息检索,分析我国土工格栅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与专利产出的水平,并对土工格栅专利发展方向进行信息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土工格栅老化时长对双向复合地基性状影响的规律,对土工格栅进行光氧、热氧老化,选用不同老化时长的土工格栅作为双向复合地基的横向增强体,建立双向复合地基室内模型,定时监测复合地基及其各组成部分(包括褥垫层、桩体加固区和桩底持力层)的沉降、土工格栅应变和土工格栅上下的土压力;分析经不同时长老化的土工格栅对双向复合地基及其各组成部分沉降、土工格栅应变和土工格栅上下桩土应力比的影响规律。试验发现:双向复合地基及其各组成部分沉降值和土工格栅应变量均随土工格栅老化时长增大而增大;土工格栅下侧桩土应力比和复合地基承载能力均随土工格栅老化时长增大而减小;土工格栅上侧桩土应力比与土工格栅老化时长无关。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光氧老化对三向土工格栅加筋土地基承载力的影响,首先用耐气候老化试验箱对三向土工格栅进行光氧老化,随后采用老化好的土工格栅展开加筋地基平板载荷试验。通过与素土和未经老化的三向土工格栅加筋地基承载力对比,分析老化对土工格栅加筋地基承载力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铺设老化土工格栅与铺设未经老化土工格栅地基相比,极限承载力降低了11.8%,沉降量增加了5.3%;在同一点处,铺设老化土工格栅地基中的土压力比铺设未老化土工格栅地基中的土压力大,但比素土地基中的土压力要小。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土工格栅的蠕变特性对加筋土界面特性的影响,采用蠕变试验设备及大型直剪试验装置,以两种常用的双向土工格栅为研究对象开展加筋土界面特性试验研究,分析了蠕变作用对土工格栅加筋土的筋土界面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与纯砂相比,土工格栅加筋后试样内摩擦角变化较小、黏聚力增大,土体的抗剪强度提高;与未蠕变土工格栅加筋砂土相比,蠕变后的土工格栅黏聚力降低,且蠕变加载等级越高,黏聚力下降越多;蠕变加载等级为极限荷载的40%时,土工格栅加筋土的黏聚力下降约30%。在同样的加载等级下,初始抗拉强度较低土工格栅的蠕变变形较初始抗拉强度较高的土工格栅蠕变应变略小。  相似文献   

5.
不同形式土工格栅加筋砂的强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焊接土工格栅的基础上,设计了不同形式的土工格栅,通过三轴剪切试验研究了不同形式土工格栅加筋砂的强度及破坏形态,分析了单向土工格栅横肋间距对加筋砂强度的影响,探讨了格栅基本单元内部筋材布置形式对加筋砂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形式的土工格栅具有不同的加筋效果.其中:多向土工格栅的加筋效果最佳,但材料用量最多,为土工格栅基本单元的2.21倍;双向土工格栅的加筋效果优于单向和三向土工格栅;单向土工格栅在低围压下的加筋效果比三向土工格栅的好,而在高围压下的加筋效果比三向土工格栅的差,且其加筋效果随着横肋间距的减小而增强;单向土工格栅的良好加筋效果主要体现于提高加筋砂的黏聚力,而双向、三向和多向土工格栅的良好加筋效果主要体现在于提高加筋砂的内摩擦角.  相似文献   

6.
土工格栅作为一种新型土工合成材料,具有高强度、低延伸率等特点,被用作路堤加筋材料。运用有限元通用程序AD INA对土工格栅软基路堤工程进行二维有限元分析,土体本构采用Mohr-Coulomb模型,土工格栅采用杆单元模拟,接触单元采用平面应变2-D单元。通过计算得到软基路堤工程各部位与各阶段的沉降、侧向位移变化特征,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7.
土工格栅的性能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土工格栅的特性以及土工格栅的试验检测与研究,简述了土工格栅的蠕变性能,阐述了土工格栅的加固补强机理,并对其试验室检测及工程应用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赵艳红  荆涛  丁艳丽 《科技信息》2010,(5):321-321,342
本文阐述了土工格栅在沥青罩面中的应用,着重分析了土工格栅的理化性能、在沥青路面中的作用杌理.列出了土工格栅的性能指标,并介绍了土工格栅在沥青罩面中应用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9.
正确评价土工格栅拉拔特性是进行土工格栅与土之间相互作用分析以及为工程设计、计算与分析确定参数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在总结前人所做的大量拉拔试验的基础上,阐述了影响土工格栅拉拔试验的若干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土工格栅抑制混凝土梁的损伤效果,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的损伤开裂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应用Sidoroff和ABAQUAS损伤模型的有机结合,对未加铺土工格栅与在不同位置加铺土工格栅的沥青混凝土三点弯曲梁进行了损伤演化分析;运用疲劳试验对土工格栅加铺于梁底部进行损伤分析.结果土工格栅加铺层在梁底部和距梁底部1/3处加铺土工格栅后,沥青混凝土梁的损伤因子均得到了较大程度地减小,进而确定了土工格栅的最佳加铺位置为梁底部.疲劳试验结果表明,土工格栅加铺于梁底部能提高疲劳寿命8.49倍.结论土工格栅可以有效地抑制沥青混凝土的损伤,延长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土工格栅的蠕变性能对加紧砂垫层承载力的影响,本文采用大型土工槽对不同抗拉强度的双向土工格栅开展无侧限蠕变试验及加筋土模型试验,对比了土工格栅蠕变前后的加筋砂土地基的承载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土工格栅的加入将提高地基承载力,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应考虑土工格栅蠕变对地基承载特性带来的影响。土工格栅在加载初期的蠕变效应对加筋地基沉降影响不大,当荷载超过承载力影响初始荷载时,土工格栅开始出现蠕变效应。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土工格栅的加筋机理,文章设计了3种不同网格尺寸的土工格栅,采用应变控制式三轴仪进行加筋砂土的不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探究土工格栅网格尺寸、加筋层数及围压对砂土强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未加筋时,砂土主要表现为中上部鼓胀破坏,随着加筋层数的增加,砂土的破坏形态依次转变为中部鼓胀破坏和剪切破坏;素砂和加筋砂土的偏应力-轴向应变曲线表现为应变软化型。不同网格尺寸的土工格栅对砂土的强度特性影响不同,土工格栅网格尺寸为3 mm×3 mm时,加筋效果类似硬化的“土工布”;1层土工格栅加筋时,随着土工格栅网格尺寸的减小,对砂土的强度影响不大;2、3层土工格栅加筋时,网格尺寸越小,加筋效果越好;加土工格栅可有效提高砂土的黏聚力,当土工格栅网格尺寸较小时,土工格栅还可提高砂土的内摩擦角。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土工格栅在不同拉伸速率条件下的力学特性及其作用机理,通过对2种土工格栅进行不同拉伸速率条件下的拉伸性能试验,分析土工格栅的拉伸速率与强度、伸长率、变异系数和拉伸模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土工格栅随拉伸速率的增加其2%、5%伸长率下强度和峰值强度都趋向于幂函数曲线;伸长率受速率影响并不显著;土工格栅拉伸模量随着拉伸速率的增加逐渐增大,但是达到80mm/min以后出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针对边坡增湿过程中膨胀土侧向膨胀力对土工格栅加筋边坡局部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土工格栅加筋体缩尺(1?5)模型试验,研究加筋体增湿膨胀过程中膨胀土与格栅相互作用规律与变形协调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土工格栅加筋体在浸水增湿过程中始终保持稳定,其侧向膨胀力、格栅应变、竖向变形随增湿时长的增加依次表现出显著增大、趋于稳定、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玻璃纤维土工格栅的力学分析结果,以及实际应用中玻璃纤维土工格栅的放置与希望达到目标的关系,对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在公路建设新旧柔性路面中应用及施工工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土工格栅筋材长期强度是加筋土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参数,其受土工格栅在施工及其使用过程中的施工损伤、蠕变和生物化学侵蚀等因素的影响.为了确定高密度聚乙烯(HDPE)土工格栅筋材在加筋土结构使用过程中的长期强度,进行了相关室内外试验研究,分析了土工格栅在土体介质和空气介质中的拉伸强度及拉伸速率对其强度特性的影响,计算了5种不同级配填料介质中土工格栅施工损伤折减系数,确定了典型土工格栅的蠕变试验方法及蠕变折减系数,探讨了土工格栅的老化折减系数.  相似文献   

17.
对两种型号的聚丙烯(PP)双向土工格栅进行相同应力水平条件下的蠕变试验,试验结束后完全卸载并对其收缩情况进行观测。试验结果表明,在蠕变过程中,双向土工格栅试样各部分蠕变发展并不均匀,最终的应变值为4%~5%,与单向土工格栅相比双向土工格栅蠕变速率发展较慢。采用开尔文串联模型对格栅收缩试验过程进行模拟,建立了描述土工格栅粘弹塑性收缩变形的数学方程,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拟合,拟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各项因素对土工格栅老化的影响,运用氙灯耐气候老化实验箱和温度烘箱,完成了一系列的老化实验。然后对老化的土工格栅进行拉伸实验,通过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对比,判别土工格栅老化的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温度越高,土工格栅老化的越快。在光照实验中,光作用造成的老化要大于热作用;水分对土工格栅的老化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9.
比较了塑料土工格栅,经编土工格栅和玻纤土工格栅的不同性能,对它们的不同应用场合做了总结,并对现在加筋选材问题提出了观点。  相似文献   

20.
土工格栅加筋高路堤边坡稳定性的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路堤填土施工过程和土体的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的基础上, 建立了土工格栅加筋高路堤边坡的有限元分析模型, 并利用该模型对土工格栅加筋高路堤边坡的受力情况、位移和破坏机理进行研究, 分析土工格栅的长度、刚度以及铺设间距等参数对路堤变形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选择模量高, 延伸率适宜的土工格栅对减少路堤侧向位移和提高高路堤的稳定性具有明显效果;随着路堤填土高度的增加, 每层土工格栅所受拉力的最大峰值逐渐移向路堤内部;土工格栅所受的拉力从下往上逐渐减小, 最大拉力出现在堤底第2层上;当路堤边坡较陡时(坡率为1:m, m≤1.0), 土工格栅的加筋长度宜取5.5~8 m;土工格栅的铺设间距宜为60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