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方剂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临床治病的主要形式和手段.为了"辨证论治",需要从配伍功效出发,研究药组的配伍规则.多味药组成的方剂的功效不是其组成药物功效的简单叠加,而是由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挖掘研究方剂的配伍,主要利用方剂中药物的频率,进行浅层分析,但这种方法并不能很好的揭示药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稀疏表达学习,自动挖掘古方中的功效配伍规律.稀疏表达学习结合L1正则化和逻辑斯蒂判别式,将不起作用或作用很小的药物视为是噪声过滤掉,起主导作用的药物则为被挖掘的功效配伍药组.最后,将提出的方法在14种功效的古方数据集中进行实验和验证,并以Dice系数和平均查准率作为评估参数,实验结果证明,稀疏表达学习方法相比目前的主流方法在配伍规则的挖掘上更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2.
 以中医方剂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库挖掘、不确定性推理、机器学习等计算技术构建了一个数据挖掘平台;采用自主研制的“中医方剂数据库系统”(CPDBS)、“中医方剂智能分析系统”(CPIAS)、“中医方剂分类模式识别系统”(CPSVM)等软件,对中医方剂知识进行了挖掘研究。在中医方剂内涵知识的发现、方剂知识要点的形式化与量化计算、方剂模式分类识别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表明:把对中医方剂知识的挖掘作为解读中医诊治思维的切入点,是实现把人的“经验”转化为“知识”的有效途径,对中医学的现代化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方剂新解     
毛主席指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我们在学习中药及方剂时,把中药药理作用与近代中药研究成果联系起来,看到其中有些方药符合西医观点,我们把其中12个方剂介绍如下,这个工作是一个初步尝试,非常肤浅,也有不当之处,只作为西医学中医的点滴体会。消化系方:茵陈蒿汤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传统中医药物间的影响关系和图结构数据节点间关系的共通性, 将中医方剂学中处方的药物联系按规则转换为图结构数据, 采用频繁闭图挖掘算法CloseGraph对图结构化的处方数据进行操作, 得到图结构中代表具有特定功能的频繁闭图, 再转换解释获得各中医方剂中对特定病症起决定疗效的核心药物组合及组合形式. 结果表明, 该方法可行、 有效, 成功地将图挖掘策略引入了中医方剂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5.
为保证中医方剂信息处理工作的快速性和准确性,加快实现中医方剂信息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现代化进程,开发设计中医方剂信息系统。在对系统开发工具Java、MySQL与技术Vue框架简单介绍的基础上,从数据流图与功能分析两方面完成系统需求分析,讨论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和数据库设计,并在此基础上从方剂信息显示与查询、方剂信息录入与编辑、组成中药信息管理、文献信息管理等方面给出系统具体实现。实践表明,该平台运行流畅、人机交互良好、使用方便,提高方剂信息处理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鉴于中医的专业性、深厚的文化哲学内涵的独特性及其与西方医学体系和语言表达之间的巨大差异,为顺应中华文化对外传播需求及提高中医在国际社会的认可程度,本文通过语料库的研究方法,探讨中医方剂名称较为准确的翻译方法。本文基于自建微型语料库,使用Lancs Box 3. 0语料库工具,对张仲景《伤寒论》的三个来自中西方译者的代表性译本中方剂名称的译法进行对比分析,重点比较方剂名称的结构和选词方面的异同。通过与WHO官方术语库和网络自建语料库的比对,找出中医方剂名称英译中的基本结构和用词,以图提供解决中医方剂名称翻译标准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方剂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配伍"是将诸药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组合,是方剂研究的核心问题。使用关联规则挖掘技术分析方剂配伍的模式和规则,深化对方剂配伍本质规律的认识,将传统的Apriori算法与改进的算法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能为合理的配伍与精简复方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益气健脾补肾方剂拮抗环磷酰胺毒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益气健脾补肾方剂是由人参,黄芪、生地、枸杞子、妇贞子等组成。实验研究表明:该方剂能拮抗环磷酰胺(CY)对小鼠免疫功能及骨髓造血的毒性作用,提高CY对肿瘤的治疗效果。为该方剂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药方剂的数据挖掘研究是把我国丰富的中药信息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重要内容,它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知识发现技术对传统中药新药、中医组方理论及规律、中药作用机制、有效成分构效关系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以关联规则为主的研究模式是数据挖掘的一种常用方式,将关联规则用于方剂配伍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寻核心药群,寻找药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整体用药规律.本文对中药方剂数据挖掘模式和算法集成进行了研究,提炼方剂中有关联的药物匹配模式,探讨这些模式中药物组配后功效的变化情况,从而为中药方剂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研究提供现代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组方规律的研究对于挖掘中医诊治的基本原理,实现中医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现有算法在发现方剂主药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将证素与"方名-药名"相似性分析相结合的主药发现算法3PEA(Joint Primary medicine Extraction Algorithm),该算法通过对名医医案临床数据中证素与药物之间的...  相似文献   

11.
方剂配伍理论及模式是蒙医复方研究的关键,本文以方剂配伍理论方法的梳理及方剂配伍思想的研究为基础,就新近研究中的组分配伍进行归纳,通过复方组分分配比优化方法研究,提出可将组分分配作为蒙药复方配伍的新模式.蒙药复方配伍新模式的研究及形成。对新药研究及临床疗效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归经分析发现,中药方剂成分简化而药效反可更强。从这一发现提出构建分子方剂取代中药方剂。从中医运用中药的经验与理论,提出构建分子方剂的方法与法则。从分子方剂基础上提出创造新的、先进的药理理论与药物——分子方剂学、网络药理学、网络调节药,并阐述了其前景与路线。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从古至今,积累了海量的数据,采用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可以从中获得有价值的知识.本篇论文介绍了如何构建中医方剂数据集市,从而对中医药数据进行OLAP(联机分析处理),以及如何采用关联规则技术挖掘中医药数据,并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4.
古代方剂与新药方剂高频药组配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据挖掘是从海量数据中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高频集挖掘是数据挖掘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挖掘古代方剂与新药方剂的高频药对,探讨古代方剂与新药方剂高频药组配异同情况.  相似文献   

15.
《普济方》编辑规模之宏大、内容之繁富为历古以来所罕有,是中国古代方剂编辑史上最大的一部中医方剂书,也是一份宝贵的中原文化遗产。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于该书的研究包括针灸资料与针灸学内容、口腔史料与口腔医学内容、保健美容与用药、成方的出处、与肿瘤相类似的病名与症状名、中药制剂与炮制和服用要求、疼痛病症、内病外治、治疗气血津液病证的麻黄汤配伍、编辑价值、版本整理与传播等方面,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分类综述这些成果,这对于推进研究的深入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分析含沉香方剂治疗虚喘证的用药规律及沉香后下用法的适宜性。利用《中华医典》(第5版)电子数据库,提取含有沉香的组方,经2位临床中药师和中医肺病科副主任医生2轮筛选,对含有沉香方剂治疗虚喘证时的配伍规律进行分析,并探讨沉香后下用法的适宜性。纳入含沉香方剂治疗虚喘证处方85首,涉及中药180味。其中使用频数居前5位的单味中药为附子、木香、肉桂、槟榔、八角茴香,具有强关联规则组合的前3味药物依次为:沉香-附子-肉桂、沉香-附子-肉苁蓉、沉香-附子-巴戟天。并分析古籍中沉香的用法,结果表明:在古籍中沉香的用法多为磨汁,拌和用之。沉香在治疗虚喘证时多与附子、肉苁蓉、肉桂等合用,据此,临床中药师可通过分析含沉香的方剂治疗虚喘证的用药特点和用药规律,对患者进行用药监护和用药教育,此外,古籍中沉香的用法与历代《中国药典》中有不一致之处,沉香后下的用法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魔芋为主,选取黄芪、生白芍、丹参、甘草4味中药,按一定比例组成方剂,观察该方剂对肾上腺素所致高血糖小鼠和STZ糖尿病模型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将60只小白鼠腹腔注射STZ建立糖尿病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2只小白鼠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和模型对照组,试验组口服该方剂20d后采血测血糖。另将50只小白鼠随机分为为3个试验组、模型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试验组口服该方剂20 d后腹腔注射肾上腺素建立高血糖模型,30 min后采血测血糖。结果表明,该方剂能显著降低STZ糖尿病模型小鼠和肾上腺素致小鼠的高水平(P0.01),呈一定量效关系,高剂量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血糖值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前言逍遥散出自于《和剂局方》,为著名的舒肝解郁方剂,是千百年来历代贤哲备加推崇的不朽名方,不仅常运用到内、外、五官、口腔、眼科等各类疾病中。而且也是调治妇女疾病的常用有效方剂,广泛地用于治疗妇科各种疾病,运用得当,效如桴鼓。《中医妇科学》第六版中,在月经先期、崩漏、妊娠腹痛等多种疾病中。均选用逍遥散或丹栀逍遥散来治疗,这足见逍遥散是《中医妇科学》中的一个重要方剂。  相似文献   

19.
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中医外治法的古代方剂以及现代专利中外用方剂进行高频药物组合的统计分析,以揭示中医外治法古今用药规律,为现代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20.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点,然辨证论治的精准依靠医者的"悟性",使得医者的临床水平提高甚慢。中医的海量临床数据具有大数据的特点,在大数据的时代,如何建立中医的大数据模型,使中医丰富的临床经验得以充分展现并继承是当今研究的重点。本文基于形式概念分析理论,利用属性偏序结构图对名中医李赛美教授诊疗糖尿病的思辨规律进行了初步分析,从12个方面讨论了糖尿病证属少阳时的症状体征特点。基于形式概念分析理论,将为中医药大数据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