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一种针对MP3Stego音频隐写工具的隐写分析算法被提出。它是一种主动隐写分析算法,结合突变点检测技术和排列组合方法对嵌入密文长度进行估计。其中,突变点检测技术是一种精确的数据分析方法,能精确检测出一组数值中的突变点,而排列组合方法的提出则与MP3Stego的嵌入算法紧密相关。实验证明,该方法能有效估计出嵌入MP3Stego的密文长度,估计的与实际的密文长度平均偏差仅为1.443%。  相似文献   

2.
基于Huffman编码的大容量MP3隐写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MP3编码标准中哈夫曼码字对特点,提出了一种借助码字替换实现秘密信息隐写的新算法. 该算法首先对哈夫曼码表中的码字进行分类,以保证替换操作不改变MP3码流的固定结构,再借鉴混合进制的概念,采用多进制方式隐藏秘密信息. 给出了算法在二进制和多进制两种模式下的仿真结果,表明多进制隐写模式可以获得更高的隐写速率和效率,同时算法的感知透明性也能得到较好保持.  相似文献   

3.
一种基于循环码的自适应图像隐写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自然图像各部分嵌入相同量的隐秘信息,对载体失真度和安全性的影响各不相同,为使嵌入信息量在载体各部分合理分布,文章将载体分块像素复杂度与隐写编码相结合,利用一簇循环隐写编码在载体各部分的合理运用,提出一种基于循环隐写码的自适应图像隐写算法.算法以载体分块像素复杂度为指导,自适应地选择适合不同分块的循环隐写编码方式嵌入隐秘信息.实验表明,算法在相同嵌入量下相较LSB匹配算法和使用单一隐写编码的算法,失真度更低且载体统计分布的改变更小,在失真度和统计分布改变相近时相较使用单一隐写编码,嵌入容量更大.  相似文献   

4.
一种基于部分MP3编码原理的音频水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可抵抗MP3编码的音频水印方案.此方案对原始的PCM音频进行部分MP3编码,通过调整相邻的一对量化MDCT系数的大小关系嵌入水印信息,然后进行局部MP3解码得到含水印的PCM信号.水印提取时不需原始信号,只要依次比较相应频带中相邻的一对MDCT系数的大小即可.由于水印算法考虑到MP3编码的性质,所以对MP3有优良的稳健性.实验表明该水印方案在隐蔽性和嵌入量方面也有很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针对MPEG-2 AAC压缩音频的脆弱水印算法.该算法利用了AAC中MDCT量化系数大于15的Huffman编码特性来嵌入水印,并依据水印的频率分布和音频信号感知熵PE的大小对嵌入算法进行了分析和改进.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隐藏率和良好的不可感知性,并且水印的嵌入和提取过程十分方便快速,适合进行实时分析.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新的MIDI隐写算法.该算法减小了在嵌入秘密信息时对原始数据的修改量,减小了隐写对原始数据统计特征的改变,增强了抗隐写分析的能力;在MIDI事件的时间和力度参数中同时嵌入秘密信息,并采用了自适应方法决定每个参数可供秘密信息嵌入的比特位置.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音质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实现了较强的抗隐写分析能力;与传统MIDI隐写算法相比,隐写容量也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适用于灰度级信号的数据嵌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灰阶信号载体,研究了高效数据嵌入方法.利用二元隐写编码和湿纸编码,对±1隐写提出了双层嵌入方法,证明了只要二元隐写码达到二元隐写的嵌入率上界,则对应的双层嵌入可达到±1隐写的嵌入率上界.进一步对±2隐写提出了三层嵌入方法,分析了三层嵌入与嵌入率理论上界的距离,分析结果表明,将双层嵌入和三层嵌入组合即可得到近似最优的±2隐写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保障网络信息安全,提出了一种以MIDI音频作为载体的LSB信息隐藏算法的专用隐写分析方法,通过提取MIDI音频中的力度分量,考察相邻力度值之间的差分值分布,根据差分直方图统计特性,对嵌入容量进行估计.通过理论推导,在MIDI音频中密写信息会改变力度值统计特性.实验表明,当嵌入容量超过10%时,基于差分直方图统计特性的MIDI音频隐写分析方法可以100%检测出带有密写信息的MIDI音频.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研究人耳听觉感知特性的基础上,改进了FFT域音频隐写算法。算法利用心理声学模型对音频信号进行分析,选取中低频子带部分低于掩蔽阈值的点位上嵌入秘密信息,嵌入强度自适应于音频段能量大小,同时采用单极性系数量化原理实现盲提取,通过实验验证了算法具有良好的不可感知性和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Huffman码的码字只能由整数比特逼近符合的熵,同时它的母符概率模型要做自适应调整非常困难,为克服这些局限进一步提高编码效率,提出用算术编码对先进音频编码器(AAC)的缩放因子进行无损编码,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表明算术编码在音频编码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减少编码时消耗的时间和空间,以便适应实时处理,提出了基于广义规范Huffman树的高效数据压缩算法。该算法利用层次和概率表顺序,保证编、解码的唯一性;利用移动排序替代搜索;建立索引表来简化排序操作;融入均衡编码的思想。同时,根据编码思想提出了相应的解码算法。通过实际数据验证,与传统的Huffman算法相比,该算法在时间和空间效率上有了一定提高,且使得码字更为均衡。  相似文献   

12.
基于概率排序的静态奇偶编码压缩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针对某些应用数据结构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熵编码原理的压缩算法.该算法使用固定奇偶码,省去了传统算法动态生成哈夫曼树的繁琐过程;从而使算法加速,译码也变得简单,同时又保持了与传统算法基本相当的压缩效率.该算法已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哈夫曼树的图形化算法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夫曼树是一类带权路径长度最小的树,由于它的非线性结构导致其很难实现图形化.为了排版需要以及更直观地了解哈夫曼树的性征,希望通过一种算法画出易于观察的哈夫曼树,算法建立在传统哈夫曼编码算法基础上,利用哈夫曼编码的工作空间,建立与哈夫曼编码相对应的哈夫曼树,这种树具有结点排列有致、层次分明、结点及结点间路径永不重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基于广义规范Huffman树的高效编解码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少编码时消耗的时间和空间,以便适应实时处理,提出了基于广义规范Huffman树的高效数据压缩算法。该算法利用层次和概率表顺序,保证编、解码的唯一性;利用移动排序替代搜索;建立索引表来简化排序操作;融入均衡编码的思想。同时,根据编码思想提出了相应的解码算法。通过实际数据验证,与传统的Huffman算法相比,该算法在时间和空间效率上有了一定提高,且使得码字更为均衡。  相似文献   

15.
对图像压缩中常用的Huffman编码进行讨论,给出了在多种Huffman编码中寻找平均偏离方差最小的一种编码方法,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准确率,同时在数据接收中减小数据缓冲器容量.  相似文献   

16.
一种快速霍夫曼解码算法及其软硬件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霍夫曼算法产生的码字长度不固定,使得霍夫曼解码过程的效率较低。为克服这一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解码算法,使占码流中大部分的短码字能迅速解码,从而提高整体的运行效率。该算法分别在软件(TI公司的TMS320C54x系列DSP的汇编程序)和硬件(JPEG图像解压电路中的霍夫曼解码模块)上实现。通过测试表明,在增加了为数不多的资源情况下,此解码算法比传统方法大大提高了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17.
在G.729.1宽带语音编码算法中,时域混叠编码器的谱包络编码根据帧内子带的相关性,采用差分霍夫曼编码来减少编码的比特分配。针对相邻帧对应子带的谱包络存在相关性,给出了在原有谱包络编码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一种帧间对应子带差分霍夫曼编码的模式来进一步减少谱包络的编码比特数,从而提高合成语音的质量。由于G.729.1可以根据信道的特征随时调整编码速率以取得更好的宽带语音质量,这使得该编码算法具有很高的复杂度。为了能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上实时实现G.729.1,结合TMS320VC5505数字信号处理器对G.729.1算法采用全汇编实现,并对汇编后的G.729.1代码做了进一步的汇编优化,优化后的G.729.1算法在保证了高质量语音输出的同时,提高了编码效率,实现了对语音信号的实时处理。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一种存储哈夫曼码表的数据结构,给出了O(n)时间的生成算法。该方法通过先序遍历哈夫曼树,记录遍历过程,得到存储哈夫曼码表的一种数据结构。本文最后定量地分析了该数据结构的存储性能,并证明了该数据结构具有最小冗余。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音频解码标准MP3和AAC及其实现方案基础上,提出了基于FPGA的支持多制式的音频解码算法设计方案。将分步查表法引入霍夫曼解码,并提出了无乘法器的反量化变换及可兼容的IMDCT变换算法的FPGA实现方案。板上测试验证表明,该方案可准确完成多制式音频的解码,并提高解码速度与精度。  相似文献   

20.
霍夫曼码是Huffman在1952年提出的一种最优不等长码,在通信、信号处理等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文中研究了离散无记忆二进信源的n阶扩展源的霍夫曼码平均冗余量问题,对WojciechSzpankowski提出的精确渐近结果给出了一种新的证明方法。这种证明所采用的数学方法在信息论及其他有关渐近问题的相关工程学科中都是极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