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美国科学家最近已经研制出两种新的防治骨癌和骨质疏松症,减轻和缓和骨癌和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的药物。据介绍,今后骨癌及骨质疏松症患者可以通过这两种新的途径,来对付损害骨质的细胞,防止骨癌的发生,阻止癌细胞扩散,减轻由骨癌细胞转移所造成的疼痛,效果十分显著。   由于人体的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剧烈的人体运动,因此人的身体必须通过不断地将骨进行分解和重新组合,从而使骨不断恢复原状,以适应承受巨大压力和剧烈运动的需要。然而,人体中骨的一些疾病,如骨质疏松症或骨癌等,却破坏着“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之间那…  相似文献   

2.
美国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技术,可以让医生在不接触病人身体的情况下去除人体细胞。这一技术现正处于初期研究阶段,研究人员还没有完全清楚其对细胞的作用机理。不过,目前的试验表明,这一技术将有可能用于治疗癌症,也可能有助于加速治愈过程,甚至可以用来清除肥胖细胞。  相似文献   

3.
我国基本完成SARS病毒灭活疫苗临床前研究的消息公布后,社会上有一些误解,认为SARS疫苗已经研制成功,可以广泛接种了其实,目前SARS疫苗研究只是取得了初步成果,要想成功地应用于人体免疫,还有很多艰苦的工作要做,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4.
如果你身体内的细胞会在你刚患病时就向你发出警报,这不是很奇妙吗?或者当你身体里长了一个瘤,而在这个瘤仍很小且对人体并无大碍时就提醒你瘤的存在,岂不是更神奇?  相似文献   

5.
《石河子科技》2004,(6):32-32
新加坡工程师利用纳米技术制造出一种隐形眼镜,它可以通过控制药物释放剂量来治疗诸如青光眼等各种眼科疾病。新型隐形眼镜利用纳米技术,首先在隐形眼镜片中形成四通八达的微细管道网络,进而利用隐形眼镜所具有的纳米特性,来控制药物的释放。实验证明,这种新型隐形眼镜可以在数小时乃至数天内精确地控制药物的释放。  相似文献   

6.
关注"纳米安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第243次香山科学会议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白春礼在《纳米科技:发展趋势与安全性》的主题评述报告中指出,随着纳米科技的快速发展,各国对纳米安全性问题的重视不断加强,目前面临的难题是:纳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可以通过何种途径进入人体?纳米颗粒污染在大气污染中占多大比重,是如何产生的,以何种形式存在?如何检测,如何治理等?国际、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都刚刚起步,因此,对纳米物质生物毒性的研究更为紧迫。  相似文献   

7.
英国一个名为which?的消费者组织最近对纳米护肤品的安全性提出质疑,认为纳米粒子体积微小,可以轻易通过防御组织进入人体内部,比如侵入脑部或进入子宫影响胎儿生长。这些纳米粒子还有可能在与其他细胞相互作用下产生毒性。  相似文献   

8.
硅上的智能适应系统能够在微米/纳米尺度上和在恶劣及特殊的环境下工作,例如行星、发动机、人体和人造卫星等,所以,智能系统已经在许多工程中得到实际的应用。本书论述这种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药物纳米载体材料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相关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结果:药物纳米载体材料已由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向生物相容性好的天然大分子物质发展.结论:随着药物纳米载体材料的不断开发,制备工艺的不断进步,纳米药物必将真正服务于人类.  相似文献   

10.
人体可以利用自身的能量发电!当被称为“世界上最小的发电机”——纳米发电机问世、并得到进一步完善后,这个美好的愿望正在变为现实。2006年,北京大学工学院先进材料和纳米技术系王中林教授等成功地在纳米尺度范围内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研制出世界上最小的发电机——纳米发电机。该成果发表在2006年4月14日出版的Science杂志上,并入选中国两院院士评选的“2006年国际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相似文献   

11.
《应用科技》2003,30(5):19-19
最新研究显示 ,普通的一杯茶水可能有效地预防传染病 .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说 ,在茶中发现的一种化学物质可以 5倍地提高人体预防疾病的抵抗力 .据报道 ,参与研究的科学家表示 ,这种化学物质能够加强人体免疫系统抵抗细菌、病毒和真菌入侵的能力 ,有朝一日可能用于研制抗病药物 .哈佛医学院的布考斯基博士表示 ,他和同行在实验室内分离了这种化学物质 ,并在志愿者身上进行试验 ,证明这种物质的确能够抵抗致病微生物 .他说 ,在人体上的试验清楚地证明 ,每天饮用 5杯茶可以加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营养专家…  相似文献   

12.
《广西科学院学报》2010,(2):127-127
三磷酸腺苷(ATP)可以作为细胞内能量传递的“分子通货”,储存和传递化学能,为人体新陈代谢提供所需能量,其在核酸合成中亦具有重要作用。最近美国科学家建造了可由三磷酸腺苷驱动和控制的新型生物纳米电子混合晶体管。  相似文献   

13.
我国虚拟人体研究也将建立人体中医信息学与气色、经络、脉象等科学机理与生理模型。 “虚拟人体研究对于人体生命和智能的认知、医疗研究、药物研发等领域具有重大推动作用,近年来正越来越受到各国重视。”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2014年中国计算机大会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沁平对虚拟人体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徐阳 《今日科技》2001,(2):35-35
利用纳米技术,或叫做分子制造技术,人们可以一个原子一个原子地以任何结构制造出任何物体。这将是一种根本性的变革,是一种“自下而上”而非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变革。 实际上,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蓝图,DNA就是管理各种生命自我复制的生物“纳米软件”,核糖体便是大型的分子构造器,酶即是分子大小的组装器。简言之,大自然已经存在纳米计算机。要想真正实现,还需要人类继续努力和开发。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利用纳米科学已经研制出各种纳米技术新产品。纳米交换机、纳米发动机、纳米电路、纳米齿轮甚至纳米吉他都已问…  相似文献   

15.
以传统中医学理论为依据,运用现代电子科学对脚部进行按摩、热疗、药疗、磁疗,促进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6.
通过纳米载体运输药物,并在特定的组织释放药物已经成为生物医学的热门研究之一.由于实体肿瘤的高通透性和滞留效应,纳米颗粒容易进入肿瘤细胞,并在肿瘤细胞中富集,因此以纳米粒子为载体加载药物并在目标细胞或组织释放药物可以提高靶部位的药物浓度,增加药效,降低药物对生物体全身的毒副作用.通常,载药的纳米粒子释放药物的方式有两种,即扩散型释放与侵袭型释放.而刺激纳米粒子释放药物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pH响应、酶响应、光响应、磁响应以及超声波响应等.主要介绍了多功能纳米粒子的载药原理及其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7.
建筑涂料市场欲为"纳米"之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彦斌 《科技潮》2002,(2):17-18
日前,北京市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投资建成了一条年产万吨的纳米改性涂料现代化生产线,此举不啻为北京建材行业的一次新的革命。有关专家认为,采用新技术研制出的纳米改性涂料与传统涂料相比,对人体、环境无任何伤害,不仅附着力强、抗菌、净化空气,还可以分解并消除从室内墙体挥发出的甲醛、氨气等气体,是我国建材行业未来涂料生产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目前,  相似文献   

18.
云南黄蚂蚁中微量元素及营养成份值得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单介绍了有关蚂蚁能强身健体的报道及蚂蚁的功效,通过对云南傣族群众普遍食用的黄蚂蚁中八种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元素和多种氨基酸含量的分析测定,将数据与常见食品、补品及常用风湿中五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K、Fe、Mn、Zn、Cu含量的对比,得出了云南黄蚂蚁中K、Fe、Mn、Zn、Cu和氨基酸含量丰富的结论,提出云南黄蚂蚁中微量元素及营养成份值得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肥胖病因及其药物治疗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肥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对肥胖病因及其中、西药治疗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就此两方面的研究做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20.
虚拟环境中人体运动是虚拟现实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分析人体运动的特点和虚拟人体的骨骼模型,采用以数据驱动与程序驱动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虚拟人体运动模型,采用这种方法建立的人体模型不仅可以修改人体各个部分的静态属性而且可以方便地实现人体的运动控制。文中重点讨论了虚拟环境中虚拟人体运动的控制和实现。利用Vc++6.0和OpenGL,编程实现了通过人机交互输入数据和按预定轨迹对虚拟人体步态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