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0 毫秒
1.
近年来,我市的迅速发展使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并带来水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天津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一、我市水资源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1.水资源严重短缺。我市多年平均降雨量550mm,人均本地水资源占有量为1 60立方米,是全国1/15,远低于世界公认的1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属重度缺水地区。2.水生态环境质量较差。我市主要河道水质劣于Ⅴ类标准的长度高达74%,重要河流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仅21%,且城市建成区雨污合流比较普遍,大量雨污管网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湖北省1996年~2006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及2000年以来江河湖泊的水质统计数据,分析10年来土地利用方变化强度、近年来长江、汉江、中小河流以及主要湖泊的水质变化趋势以及水质恶化和湖泊富营养化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耕地和未利用地向建设用地转化,土地利用变化强度最大的是耕地;近年来,江河湖泊的水质都在明显下降;湖北省水质不能明显改变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土地利用,以及人类对江河湖泊的不合理养殖和改造;化肥农药等污染源直接导致水环境质量恶化,而不合理的农业土地利用方式使湖北省生态环境恶化,加剧水质恶化;通过增加植被覆盖、降低更低坡度以减少雨水对地表土的冲刷、控制农药化肥使用量、建农村企业污水处理厂、走生态农业发展道路改善水质.  相似文献   

3.
董志红 《工程与建设》2008,22(2):163-164
文章利用湖泊水文学原理,对湖泊形状与湖泊水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认为湖泊的形状,包括湖面的大小,湖的方位,湖的造型,湖泊地形的三维控制,将直接影响到湖泊的特性和水质,并提出了湖泊水体净化措施,将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解决当今困扰人们的水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水资源的过度开发、低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我国河流湖库的水质和生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水质监测是水资源保护最重要的工作基础和技术支撑,准确、及时、可靠的水质监测数据是水资源保护依法行政的基础。水质监测要满足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的需要,必须加快现代化和自动化建设步伐,提高水质监测信息采集能力,所以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是一种趋势。建设任务出发,分析了环境影响评价要点,并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解析,提出环境保护措施设计的关注点,以供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5.
根据西湖水质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尤其是富营养化问题.针对以湖体为研究对象的湖泊污染物总量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数学模型,给出了定量的分析方法.为湖水污染防治和湖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提供依据,也为其他湖泊的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支持,达到可持续保护水环境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黄浦江准动态水质模型及其数值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水资源管理、规划和调度的不同要求,建立了黄浦江动态和准动态两类水质数学模型,提出了准动态水质模型的数值解法.同时,在机理分析和室内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有约束的系统优化之法,进行了准动态水质模型的参数率定,并用1984年8月的同步监测资料作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及其数值解法适用于潮汐河流以及误水河非恒定流动时期逐时段的水质模拟和预报.对人口密集、排污量大的河流尤为便利.  相似文献   

7.
南四湖是山东省最主要的水源地,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的输水通道和调蓄湖泊,其水环境状况对湖泊流域乃至整个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水质都有很大影响.对南四湖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含量、分布及来源,湖泊及入湖河流水质和富营养化水平,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论述,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为南四湖水环境的管理和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长江经济带保护与开发已被列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嘉陵江是长江上游重要支流,在支流中流域面积位居第一,嘉陵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与长江流域的保护密切相关。文中分析嘉陵江(南充段)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存在问题,从河道内生态用水、水环境容量利用率、干支流水质状况,以及河流建筑物对嘉陵江纵向连通性以及鱼类的影响等,揭示由于水资源开发利用引发的主要问题,并从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降低农业用水、农业与农村面源污染控制、分期分河段制定河流保护目标等提出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9.
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用水安全以及身体健康.水源是生命之源,为了从根本上保证水质安全,必须进一步加强水质化验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保证检查数据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农业以及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以及水源污染已经成为了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饮用水安全和生活质量.在这种大环境下,进行水质化验技术的研究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河流水质监测和评价的生物学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理化分析,从生物学的角度对河流水质进行监测和评价,可以综合反映出河流的水环境质量.综述了利用水生生物进行河流水质监测和评价的原理、特点、分类及一些主要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旨在为快速、准确地评价河流健康和流域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君 《科技咨询导报》2012,(21):233-233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并且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之一,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产都发挥着保障的作用。当前人类社会中的水资源危机问题已经直接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限制的作用并且影响着人类的正常生活,所以正视水资源危机以及重视水资源问题具有紧迫性与必要性。而在对水资源质量的调查与把控中,水质分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水质分析的概念与任务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对水质分析的意义做出研究,同时对当前水质分析的主要方法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水资源实施战略保护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水资源总量虽较丰富 ,但因其自然特性和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亦存在资源型缺水、水质型缺水和水的生态环境问题 .文中提出了保护水量、保护水质、保护水的生态环境的战略模式 ,论证了福建蓄水工程供水作用的不可替代性及发展生态型蓄水工程的模式 .福建全省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 4 79× 1 0 8m3 ,这个物理量将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的重要依据 .  相似文献   

13.
文明的发展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也日益关注。文中针对江安河水体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对四川大学江安河段水体质量进行了调查检测。此次调查通过对水样的采集、预处理和多项水质检测指标的分析测试,对调查水段水质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治理方向。  相似文献   

14.
<正>水是生命的源泉。进入21世纪,人们对水的重要性认识越来越深刻,水资源本来就十分紧缺,再加上水质污染,饮用安全卫生的生命之水,就成为每个人保持生命和健康的强烈渴望。  相似文献   

15.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描述尼洋河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状况,建立了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构成的包括29个能反映该区域自然、社会、经济特点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体系中的指标权重.层次总排序结果表明:尼洋河区域森林覆盖率、河流水质、万人拥有水利科技人员居前3位;水土流失面积比例居第4位;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水资源工程达标率也占有较大的权重.为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必须采取确保本区森林覆盖率、良好的河流水质和防止水土流失面积扩大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三峡蓄水后开县城区污水排放对小江水质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三峡水库蓄水至175 m后,开县城区江段将成为三峡库区内为数不多的湖泊型水库,水质污染存在严重恶化趋势.文章运用二维水动力学水质模型和均匀混合型湖泊COD水质模型,模拟计算了开县城区污水处理前后排放对小江的水质影响.分析表明:污水不处理直排会导致小江水质严重污染;污水达标处理后,在丰、平水期小江水质有明显改善,可控制在水功能区划的标准范围内;但枯水期,则无有效改善,小江水质仍超过水域功能的控制标准.为确保小江总体水质良好,必须保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同时在枯水期必须采取其它措施控制污水排放.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蓬勃发展,但是经济的快速发展常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尤其是水资源的污染尤为突出.水在维系人的生存、保障经济建设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自然要素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水资源的污染已经对人们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该文阐述了我国河流湖泊、近海局部海域、地下水等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并且深层次剖析的造成我国水资源严重污染的原因,进而就控制水资源污染和净化已污染水源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浊漳河水环境质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通过对浊漳河污染源调查和河流水质现状评价 ,建立了浊漳河吴家庄水库的水质模型 ,并利用该模型预测了水库建成后的水质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多维参数估计的河流水质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流水质数学模型的建立可以为河流中污染物排放与河水水质提供定量关系.通过对河流的参数同时估值,该方法的优点是从模型的整体出发,计算模型中的参数,从而大大提高了所选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硅藻的种群分布与河流有机污染程度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城市人口的增多和工业的发展,大量未经处理的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了地面水,使许多河流湖泊受到污染,这就很大地影响到地面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为了保护水源、防止水体污染,就必须经常地进行水质情况的监测与评价。在研究河流有机性污染时,常采用溶解氧(DO)、化学耗氧量(COD)、生化需氧(BOD_5)、或采用COD、BOD、总需氧量(TOD)、总有机碳(TOC)为指标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