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5 毫秒
1.
依据旅游竞争力理论,借鉴CR模型框架结合城市旅游特征,从城市旅游发展实力、城市旅游接待能力和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城市旅游社会经济支持力和城市旅游生态环境支持力5个方面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概念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苏州及周围的南京、杭州三地的城市旅游的具体指标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相比南京和杭州,苏州城市旅游竞争力总体较弱,但具有竞争潜力。建议通过实施新的旅游策略,加强旅游接待设施建设,挖掘潜力,抓住机遇,提高苏州城市旅游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旅游竞争力是资源优势、市场能力、产业发展潜力和支持能力的综合反映,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探讨了定量的方法在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方面的应用,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旅游产业竞争潜力评价、旅游环境支持力评价和旅游产业竞争业绩评价等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对焦作、洛阳、开封和安阳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照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层次性原则,结合评价数据的可得性,从城市旅游竞争业绩、城市旅游资源优势、城市旅游服务能力和城市旅游环境支持力4个方面构建了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用主成分法、系统聚类法对河南省18个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把河南省18个城市按照旅游竞争力大小分为竞争力最强型、竞争力较强型和竞争力一般型,并针对不同类型提出了竞争力提升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选取相关指标,从旅游业发展业绩、旅游竞争潜力、旅游环境支持力三个方面构架了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合肥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合肥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城市旅游竞争力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因此,借鉴生态位理论评价城市对台旅游竞争力,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对台旅游竞争力生态位的影响因素,然后通过德尔菲法和专家咨询法构建了城市对台旅游竞争力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层级指标的权重。研究得出,城市对台旅游竞争力生态位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竞争实力、竞争潜力和竞争环境三方面,竞争实力的权重最大,其次是竞争潜力和竞争环境;竞争实力主要包括市场占有、产业结构和接待能力三方面,竞争潜力主要包括资源禀赋、经济条件和人力资源三方面,竞争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区位条件三方面。以期在评价城市对台旅游竞争力时不仅能对城市的竞争力现状进行评价,更能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6.
发展全域旅游是深化旅游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之举。文章在系统梳理全域旅游和旅游城市竞争力相关研究基础上,结合全域旅游城市内涵理念和旅游城市竞争力的构成分析,参照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主要考核指标,从全域基础竞争力、全域持续竞争力、全域环境竞争力三个层面建立了全域旅游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和对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南京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对南京市全域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定量模糊综合评价,南京市全域旅游竞争力处于较强等级,总体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7.
层次分析法在会展旅游城市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模型,建立了会展旅游城市竞争力评价系统.并以上海和杭州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影响会展旅游城市竞争力的一些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的不断推进,城市旅游业也必须加快调整旅游发展思路,实现转型升级新发展。如何有效发挥竞争优势,规避劣势,实现旅游产品升级换代和旅游经济再创新高,是城市旅游业转型发展需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笔者以江苏省为例,以统计资料为依据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运用SPSS主成分分析法和ARCGIS对江苏省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客观评价和空间展示,在明确各地级市发展优劣势的基础上,对其未来的城市旅游转型升级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发现,苏州、南京、无锡属成熟型城市旅游目的地,旅游竞争力最好,未来应逐步实现“观光度假游”向“文化休闲游”的转变;常州、镇江、南通、扬州和徐州5城市属于待提升型城市旅游目的地,旅游竞争力较强,未来应逐步实现“景点旅游”向“城市旅游”的转变;泰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和宿迁5城市旅游竞争力较弱,属于待开发型城市旅游目的地,未来应重点实现旅游资源资本化,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为发展城市旅游业积累资金。  相似文献   

9.
县域是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和空间要素配置的基本单元。通过构建县域旅游竞争力评 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法对晋中市县域旅游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借助最优参数地理探 测器模型(OPGD)分析县域旅游竞争力空间分异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晋中市县域旅游竞争 力整体水平较高,各县域空间分异特征显著,高值区集中在西部呈带状分布,低值区在东部片状分 布;(2)晋中市县域旅游竞争力空间分异的主导影响因素分别是旅游公共设施资源、旅游业发展实 力、旅游资源、经济发展实力、社会经济支持力,各影响因素对县域旅游竞争力的交互作用呈现出 双因子增强的效果;(3)经济发展实力、社会经济支持力和生态环境支持力对县域旅游竞争力的影 响并不是简单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对于评价城市旅游的现状和潜力,提升旅游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实现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内容,构建了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目前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方法、研究进展作一简要介绍,同时提出了新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对于评价城市旅游的现状和潜力,提升旅游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实现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内容,构建了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目前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方法、研究进展作一简要介绍,同时提出了新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有资料表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的杭州,在接待游客、吸引游客方面的竞争力尚未如人意;杭州乃至西湖的知名度,在国际旅游市场尤其是在欧洲,还微乎其微。以1987年统计数字为例,杭州当年接待外国游客和港澳台同胞、华侨共30万零6百余人次,人均在杭停留天数为2.4天。  相似文献   

13.
为综合分析城市体育旅游竞争力水平,以山东省滨海城市为例,从体育旅游资源保障力、旅游业绩竞争力、社会经济运行力、基础设施支撑力和生态环境支持力5个维度构建了40个评价指标,运用综合评价法测度了这7个城市体育旅游竞争力水平.得出以下结论:山东省滨海城市体育旅游竞争力层级分明,体育旅游的资源依托性现象仍比较突出;各城市需要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对症下药,开发各具特色的体育旅游产品;滨海体育旅游前景光明,山东滨海地区体育旅游需要进行区域整合,走一体化道路,提升整体旅游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东北三省优秀旅游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竞争力是优秀旅游城市的重要评价要素,基于国内学者对优秀旅游城市研究成果的回顾,构建适合本研究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系统聚类分析法,对东北三省22个优秀旅游城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连、沈阳、哈尔滨、长春的旅游竞争力最强,区域中心城市优势突出;旅游竞争力一般的优秀旅游城市群体规模较大,竞争激烈;优秀旅游城市间旅游竞争力差距明显,有巨大的合作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5.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16个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等方法分析其总体差异及年际变化趋势,利用首位度方法分析城市旅游规模结构演化,揭示旅游经济发展时空分异演化规律,并围绕旅游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条件解析长三角地区旅游经济时空分异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长三角地区旅游经济呈现绝对差异扩大、相对差异减小态势.上海旅游的中心性是导致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主因,初现以上海为中心,杭州、南京、苏州为次级旅游发展中心的主-副中心旅游圈层结构;(2)长三角地区各市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地位初现空间分异性,即错位型和匹配型;(3)长三角地区入境游客日趋分散,逐渐由中心城市向外扩散.  相似文献   

16.
李娟 《科技信息》2009,(28):I0179-I0180
本文阐述了国内关于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的进展情况。指出国内对此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提升策略、量化评价和模型构建等方面,而有关城市旅游竞争力理论研究较少,未形成我国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的自身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热点,而要科学合理地评价城市旅游竞争力,需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和选择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应用最多的是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以广西14个地级市的城市旅游竞争力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整体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借助SPSS软件,先对影响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各项指标进行因子分析,计算各主因子得分和综合因子得分并进行排序,然后在此基础上做聚类分析,将广西14个地级市按旅游竞争力分为5类。  相似文献   

18.
面对国内外城市旅游地的激烈竞争,城市旅游地的发展不应只着眼于自身的发展与优化,其发展应放宽视野,注重旅游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以培养竞争力来增强持续市场的能力。而通过塑造城市旅游形象则是获取城市旅游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文章首先介绍了城市旅游形象和城市旅游竞争优势的概念、内容、作用等,然后阐述了城市旅游形象对提高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效应,最后提出了如何通过塑造城市旅游形象来获取城市旅游竞争优势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摘要]为高效、合理地量化评价智慧旅游城市竞争力,构建出由设施基础、经济基础、科技基础、环境基础等4个一级指标及移动电话年末用户数、城市互联网用户数等15个二级指标构成的,由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综合赋权的智慧旅游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江苏省13座城市竞争力评价的实证案例表明,该评价体系能全面、客观地量化评价城市智慧旅游竞争力,影响城市智慧旅游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基础,加大5G、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投入,增强城市经济力量是提升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关键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在对国内外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梳理的基础上,构建由旅游资源竞争力、旅游产业竞争力、旅游经济竞争力、城市经济竞争力、城市环境竞争力组成的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大北京都市区10个城市的旅游竞争力差异显著,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北京和天津分别属于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旅游竞争优势明显;河北省的8个城市分属于第三层次和第四层次,与北京天津两大城市差距较大.从旅游单要素的竞争力看,区域环境竞争力相对均衡,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差距最大,区域内的不均衡性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