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确的意识反映了客观世界 ,错误的意识未必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反映”就是要达到主客观的相符合和一致 ,表现出客观事物的实质。错误的意识的内涵是非常复杂的 ,不能简单地用“歪曲”、“颠倒”来诠释。有些错误的意识是无中生有、凭空捏造。明确错误的意识并非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 ,既有理论意义 ,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蒋庆春等三位同志不同意笔者的《错误的意识未必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中的观点,发表了《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对此,笔者作出回答,应对错误的意识作客观的,辨证的分析,鉴别出错误的意识中有的达到了以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有的则没达到。“未必”之说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及辨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的。  相似文献   

3.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马克思这一著名论断,使无数信仰者为之叹服,也构成了现代唯物辩证法的基础。这里所说的“反作用”,马克思解释为人类有意识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那么,意识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机理是什么呢?也就是说,人脑是如何产生意识而意识...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由物质派生的。同时又认为意识对于物质有巨大的能动作用。这种作用的表现,第一,在实践基础上,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第二,通过实践,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意识的这种能动作用,正如列宁说的:“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列宁全集》第38卷第228页)。毛泽东同志说过:“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曰‘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一切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思想,是正确的思想,一切根据于正确的思想的做或行动,是正确的行动,我们必须发扬这种自觉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5.
传统哲学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和局部的。没有真正全面认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意识是物质在动物体内的反映,是物质的一种高级有序的组织形式。意识可以反作用于物质,改造物质世界和意识本身。  相似文献   

6.
张亚敏 《科技信息》2010,(5):184-184,174
授受表现是日语中独特而复杂、细腻而微妙的语法现象,它反映出日本文化特征和日本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同时,思维方式又直接影响语言的表达和使用。正是作为日本民族独特的心理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内外意识”、“上下意识”、“恩惠意识”制约着语言行为的表达.形成了独特的日语授受表现。  相似文献   

7.
沈石溪成长小说本着文学向“人学”回归的理念,着力反映少年“性”意识和“人”的意识的觉醒与高涨,体察成长的烦恼和痛苦,以浓重的悲剧色彩再现少年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所置身的世界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换言之,中国人所置身的世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颜色”意识。  相似文献   

9.
张抗抗一直宣扬自己是“非女性主义者”,她以理性的精神强调“我们需要两个世界”,性别的对立似乎掩盖在理想化的创作意图之下。然而,对照她的小说《情爱画廊》和《作女》,我们从中不难发现其创作意图之下隐藏着男权意识到女权意识的流变。但是,在整个“逻格斯”中心尚未被瓦解、消除之前,企图建立一种完全脱离男权传统的充满新意的“女性世界”是难以实现的。张抗抗性别意识的两极跨跃,显示出她对女性主义文学发展的大胆预测和迷茫心态。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风风火火的散打王争霸赛反映了当代中国武术文化中深刻的思想内涵。它表现出一种好战、能战、胜战意识,既是对个人意识的挑战,也是对中华民族竞争意识的张扬。它表现出的当代武术文化,对传统文化既有继承又有突破,散打比赛的兴盛更反映了人们对独立人格的要求。通过对这四个方面的分析,建议在体育教育中加强散打训练,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提高全民族的竞争能力,在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1.
如今广告风靡世界,但中国的广告活动仍处于落后状态。“金利来”何能金利来”“健康椅”为何不健康?其奥秘在于广告。中国企业界的“广告意识”普遍不强,某些厂长经理对此持有种种说法。剖析一下这些说法,不难看出多为似是而非之论。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一生十分重视自我修养。他认为,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为了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就要不断“学习”和“改造”,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他的修养方法主要是“加紧学习”、努力实践、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  相似文献   

13.
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动。一批有识之士在强烈的民族意识驱使下,掀起了“开眼看世界”思潮,具备了一定的世界意识;而对世界的认识,又促进了他们民族意识的进一步增强。这批士大夫的民族意识,已由战前对统一王朝内部民族分裂问题的忧虑升华为要求巩固边防、抵御西方侵略,维护整个中华民族的独立与统一。学术界出现的边疆史地研究热潮则是士大夫民族意识增强的反映。“开眼看世界”思潮和边疆史地研究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浅谈足球运动中的战术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丽 《科技资讯》2009,(18):231-231
“足球意识”是足球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足球四大要素之首,是提高足球运动水平的重要途径,中国足球之所以未能在国际大家庭中证明自己,是体能差,是技术差,当然,我们的体能,技战术虽与世界强队有差距,但主要差就差在意识的欠缺上,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它,研究它。  相似文献   

15.
赵岸 《科技信息》2010,(18):262-262
要在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战术意识,首要的问题便是如何引导学生的战术水平。对学生的意识水平作出客观的级别划分,才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其进行战术意识的培养。本课题的研究是将篮球战术意识的评定标准应用于教学当中,以此检验篮球战术意识培养方法的可行性及教学的效果,为培养篮球运动员的战术意识提供较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灵魂崇拜是怒族原始崇拜的主要形式,不仅是险恶的自然环境和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状态下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而且还作为他们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载体。其中所蕴含的“万物有灵”、“自然造人”、“灵魂不灭”等观念反映出怒族对自然、社会以及事物本质属性等问题的能动认识,是他们哲学意识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17.
如今广告风靡世界,但中国的广告活动仍处于落后状态,“金利来”何能金利来?“健康椅”为何不健康?其奥秘在于广告,中国企业界的“广告意识”普遍不强,某些厂长经理对此持有种种说法,剖析一下这些说法,不难看出多为似是而非之论。  相似文献   

18.
目前作为概念的“语言意识”一直是心理语言学研究的核心,其研究方法又与语言文化学密切相关。语言意识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社会存在价值,具有“外显”功能,是通过外在的语言手段呈现出来的现象,是个体的存在对一个民族语言的反射。语言文化则是作为不同于外部世界的表征。具有“隐性”特征,是潜隐在语言内部的知识,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二者关系虽有不同,但密不可分。该文试图从心理语言学的视角和语言文化学的维度重新对语言意识进行二维解析从语言意识涉及的概念入手,进一步的阐释了语言意识的性质和特征以及语言意识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杜牧诗云:“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在感叹诗词奥妙的同时,我们不禁要问,是谁赋予我们人类这种卓绝地觉知世界的能力,能够意识到眼前所见为何物,并对其进行丰富的联想?人类为什么会有“意识”?  相似文献   

20.
一个优秀运动员必须具有自觉、积极的“篮球意识”,而“篮球意识”的形成并非一时之事,它必须有较长时间的潜移 默化的熏陶、渗透。为此,笔者认为,培养篮球运动员的“篮球意识”更重要的是要从初学者抓起,从各方面逐步培养,只有这样才 能加快这一意识的形成。笔者对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培养进行了分析,提出培养“篮球意识”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