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进一步研究复合土钉支护体系的整体稳定性,在讨论极限平衡法及有限元法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运用突变论评价体系稳定性的新思路。首先,根据土钉支护的加固机理将复合支护体系简化为作用于钉土加固体的单一支护体系,并建立简化力学模型;其次,根据钉土加固体的能量方程建立势函数,引入突变模型,通过变量转换得出标准形式;最后,由失稳判据求解钉土加固体的临界状态。研究结果表明将复合土钉支护体系视为钉土加固体,以塑型耗散能增量作为突变判据,可用于评判其整体稳定性。所提出的方法对于推进复合土钉支护体系的稳定性分析有着一定的参考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复合土钉支护技术是将土钉墙与其他支护形式或施工措施联合应用于土体开挖和边坡稳定的一种新的挡土技术。它将土钉墙与预应力锚杆等结合起来,使得土钉墙技术在深基坑中应用及垂直土钉墙成为现实,并改善了土钉墙支护形式变形较大的缺陷。本文主要介绍复合土钉支护技术在某科技大厦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并结合工作实践中遇到的有关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基坑工程中将微型桩与复合型土钉支护相结合的微桩复合土钉支护技术应用愈发广泛。基于现有的微型桩复合支护技术的作用机理、设计方法、稳定性分析等研究,将微型桩超前支护技术与传统仰斜式土钉墙相结合,构造了仰斜式超前微桩复合土钉墙支护体系。该支护采用仰斜式微桩结合复合土钉支护,同时运用超前加固技术形成仰斜式超前微桩复合土钉支护体系。不同于普通微桩复合土钉支护的地方在于该支护体系具有微桩仰斜、超前支撑以及微桩与复合面板相结合等特性。采用仰斜式微桩复合土钉支护明显有助于减小主动土压力。仰斜超前微桩复合土钉支护体系有效地改善了普通土钉支护结构的不足之处,并对支护技术应用范围的拓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是将土钉墙与其他支护形式结合起来应用于土体开挖和边坡稳定的一种新的支护技术.本文主要介绍复合土钉支护技术在绿城·风华苑一期二标工程中的应用并结合工作实践中遇到的有关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复合土钉支护是土钉与预应力锚杆(索)、搅拌桩(止水帷幕)、微型钢管桩等支护形式中的一种或几种加固支护型式相结合而成.但整体作用机理并非各部分支护的简单叠加.本文主要结合一个复合土钉支护工程实例,来分析复合土钉支护中各部分支护形式所起的作用及计算原理.土钉是主要的受力结构;预应力锚杆可抵消掉一部分土压力,有效减少支护土体上部的水平位移;搅拌桩主要起止水帷幕作用,同时有利于坑底的抗隆起作用;微型桩能起到增强坑壁刚度的作用,减少坑顶水平位移和沉降.  相似文献   

6.
复合土钉支护是在土钉支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于基坑支护或提高边坡稳定性的一种新技术,它联合应用了其他支护措施,弥补了土钉支护和传统锚固的缺点,能够满足新的支护要求。介绍了复合土钉支护的形式,阐述了复合土钉支护的作用机理,主要有分担荷载、止水抗渗、传递荷载、增强局部稳定和超前加固等作用,并结合该技术在软岩高边坡防护中的设计进行了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7.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及在施工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合土钉支护是以土钉支护为主,辅以其他补强措施以保持和提高土坡稳定性的复合支护形式.复合土钉支护技术将传统支护方式中对支护结构形成荷载效应的扰动土体转化为支护结构的一部分,可以有效的应用于特殊地质条件下的基坑支护,而且具有工艺简单,造价低、工期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董海涛 《科技信息》2011,(33):I0161-I0162
土钉墙支护体系,是在基坑开挖的过程中将较密排列的细长杆件土钉置于原位土体中,并在坡面上喷射钢筋网混凝土面层。通过土钉、土体和喷射混凝土面层的共同工作,形成复合土体。土钉墙支护体系在开挖过程中是边开挖边支护,不占用工期,施工快捷简便,经济可靠,在江苏瑞银中心工程中使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对加锚复合土钉支护体系的可靠度进行分析与论证,在分析可靠性原理的基础上,从土钉加固机理出发,假定滑移面为圆弧线,对复合支护体系的外部稳定性进行分析;假定滑移面为改进的双折线,对复合支护体系的内部稳定性进行分析;结合工程实例,通过二阶距法对内外部的极限状态功能函数进行可靠度分析。分析与实证结果表明:将可靠度指标用于预应力锚杆复合土钉支护体系的稳定性分析,可以考虑土体的变异性和不确定性,克服了传统的极限平衡理论的弊端;改进的双折线破裂面用于分析复合支护体系的内部稳定性,可考虑土钉支护上部受拉、下部受剪的受力特征,简单合理。研究结果可以为该类工程设计提供较好的理论基础与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土钉墙支护是通过土钉技术的加固使其成为一个复合挡土结构。尽管该技术应用较为广泛,但其理论研究却落后于工程实践,特别是对于土钉支护软弱岩质边坡工程的研究则更少,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土钉墙支护的特点,针对边坡支护的机理,从施工材料及机具的准备,到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的相关技术进行探讨,以期充分发挥土体的空间支护作用,使边坡位移和变形及时得到约束限制。  相似文献   

11.
土钉和土体协同工作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进一步研究土钉和土体的协同工作机理,以杭州孔雀大厦土钉墙支护为实例,依据土钉抗拔反演分析参数,应用有限元方法模拟基坑开挖和土钉支护的施工过程,分析了土钉内力和土体位移在动态施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同时获得了注浆加固后土体的力学指标,供土钉墙支护结构设计和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复合土钉墙支护基坑颗粒流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基于离散元理论的颗粒流软件PFC3d建立基坑开挖土钉支护的三维颗粒流模型,通过分析有复合土钉墙支护基坑和无复合土钉墙支护基坑数值模型的位移场和应力场,研究复合土钉支护基坑开挖过程的规律和土钉支护的机理。由于复合土钉的作用,复合土钉墙支护基坑和无复合土钉支护基坑在变形程度和变形模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复合土钉墙支护基坑挡墙变形较小,出现“两头小、中间大”的大肚状变形模式,坑底隆起量和墙后土体沉降量相对于无土钉墙支护基坑均较小。利用土拱效应来分析复合土钉支护机理,认为土钉支护作用不仅仅是土钉和土体之间相互拉拔作用,土拱效应才是复合土钉墙支护作用机理的关键。细观机理研究和颗粒流数值模拟为复合土钉墙支护基坑的机理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汤九国 《工程与建设》2002,(4):34-36,38
土钉支护结构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用于土体开挖和稳定边坡的一种新型的挡土结构.它是由被加固土、放置于原位土体的细长金属杆件及附着于坡面的混凝土面板所组成.土钉的特点是沿通长与周围土体接触,又群体起作用,与周围土体形成复合土体.在土体发生变形的条件下,通过与土体接触界面上的粘结力或摩擦力,使土钉被动受拉,并主要通过受拉工作给土体以约束加固,使其稳定.  相似文献   

14.
复合土钉作为一种新型的支护技术是土钉支护结构发展至今的产物,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边坡加固和建筑基坑围护等方面.介绍了针对上海地区需要治理的大量河浜工程而尝试应用复合土钉支护技术取得成功的一个典型实例,从支护结构的比选、设计计算、施工技术和工艺流程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初步验证了在河浜治理工程中应用复合土钉支护技术是安全可靠、经济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复合土钉支护体系中各构件的协同作用机理,应用FLAC-3D软件对纯土钉支护、土钉-预应力锚杆支护、土钉-微型桩-预应力锚杆支护三种支护方式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锚杆的深层锚固作用使各层土钉的轴力相对于纯土钉支护明显减小,且距离锚杆越近的土钉轴力下降越明显;预应力锚杆的挤压作用使土体的可能滑裂面后移,滑移半径增大,基坑边坡的稳定性增强;微型桩的设置,增强了其周围一定范围内土体的强度,改善了开挖后土体的应力场和边坡的稳定性;设置微型桩超前支护后,土钉及预应力锚杆的轴力均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在土钉支护中相继增加预应力锚杆和微型桩后,基坑的水平位移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6.
土钉支护主要是通过设计注浆土钉以及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面层从而加固土体,它适合于场地狭小、基坑较深、边坡处建筑物限制的现场开挖方案.本文介绍了土钉墙技术支护基坑的原理、设计方案、施工过程、支护效果,并总结了项目中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7.
兰育忠 《甘肃科技》2006,22(6):166-167
本文介绍了复合土钉支护技术的基本形式和方法,介绍了土钉与预应力锚杆支护结构的设计思想及其施工工艺,通过工程实例说明了这种复合土钉支护结构在兰州地区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以长春某深基坑支护工程为背景,对基坑支护体系设计与基坑变形监测进行论述和分析。根据基坑周边环境的复杂程度,基坑采用分段设计。在临近既有建筑和道路侧,分别采用桩锚、微管桩+土钉墙+预应力锚索的复合土钉墙支护及土钉墙支护3种形式。从基坑开挖监测角度,对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进行监测,对周围建筑进行了水平、沉降位移的观测,并对土体深部位移进行了监测。通过对监测结果的分析,证明复合土钉墙可有效控制变形,但在快速开挖的情况下,土钉墙对该基坑变形的控制效果较差,通过监测,及时处理了支护结构存在的危险,避免了事故的发生,证明了基坑监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复合土钉支护的软土基坑开挖有限元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平面应变假设,采用自行编制的有限元程序建立数值计算模型,考察某复合土钉支护工程下的软土基坑开挖变形性状及土钉的受力情况.结果表明,深搅桩-土钉/锚杆支护软土基坑中,锚杆张拉力的作用对基坑水平位移及受力影响较大;复合土钉支护结构并无特别针对坑底土体隆起的加固措施,须采用考虑时空效应的分层分块的开挖模式,以确保坑底隆起...  相似文献   

20.
朱胜辉 《甘肃科技》2009,25(23):136-137
现行工程中常用的复合型土钉墙支护,主要是水泥搅拌桩与土钉墙的结合应用。其原理主要是:通过水泥搅拌桩对边坡土体进行加固,解决土体自立性、隔水性以及喷射面层与土体的粘结问题;以水平向压密注浆及二次压力灌注解决土体加固及土钉抗拔问题;以相对较深的搅拌桩插入深度解决坑底的抗隆起、管涌和渗流问题,形成防渗帷幕、超前支护及土钉等组成的复合型土钉支护。因此,复合型土钉墙适用于砂性土、粉土、粘性土、淤泥土及淤泥质土。在西安各类地层中,也有成功地使用复合型土钉墙的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