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针对火电厂化水检测中难以建立数学模型以实时精确控制温度的问题,提出了模糊控制方法.该方法根据化水温度的特点,确定模糊控制规则表,实现了系统控制的目的.模糊控制与PID控制仿真实验表明,模糊控制方法在超调、响应时间方面比PID控制效果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利用模糊控制算法对温室这种具有非线性、时变、滞后、不确定性、多目标、难于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的系统进行控制。设计了模糊控制器,对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看控制效果比PID控制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控制规则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模糊控制规则的正确选择是模糊控制器设计的关键,它决定了模糊控制系统的动态、静态性能和控制效果.针对传统的获取控制规则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在一个待优化模糊控制器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优化其模糊控制规则,从而使经过优化所获得的控制规则更加合理.最后对优化后的模糊控制器进行仿真比较研究,并将其应用于温室,实现温室温度的模糊控制.结果表明模糊控制规则经过优化后的模糊控制器的控制品质有较大的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4.
温室环境神经网络建模与自适应模糊控制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华北地区的气候特点,通过对输出执行机构的调整,将温室的多输出变为模糊控制的单输出,从而很好地将模糊控制算法应用于温室环境控制中.同时,用神经网络对温室进行系统辨识,并且用该模型对这种新的模糊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计算简单,适应性强,可以起到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5.
沈斌 《科技信息》2011,(22):34-35
温度是工业中极为常见的热工参数,也是过程控制的一个重点。电阻炉等对象具有大时滞、非线性、难以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等特点,利用传统的PID控制策略对其进行控制,难以取得理想的控制效果。模糊控制是模糊数学和自动控制理论相结合产生的新型控制策略。对具有大时滞、非线性、难以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过程对象,模糊控制为其提供了一种较为理想的控制策略。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自动控制装置。本文针对电阻炉的炉温,使用三菱FX2N系列PLC设计了一套二维模糊控制器,实现电阻炉炉温的模糊控制,取得了较好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6.
模糊控制不依赖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而且模糊控制系统可以通过计算机仿真,本文在MATLAB环境下设计了水泥回转窑的模糊控制器并对它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MATLAB是进行模糊逻辑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的强力工具。  相似文献   

7.
董昭  张玮玮  申佳 《科技资讯》2009,(30):254-254
无刷直流电动机是一种非线性的控制系统,传统的控制方法很难实现对它的精确控制。模糊控制不依赖被控对象精确的数学模型,可根据操作者或专家的经验,实现对系统的控制。本文设计模糊控制器和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并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提高了系统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8.
基于PIC的温室自动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温室环境调控自动化程度不高的现状, 设计了基于 PIC16F877 单片机的温室自动控制系统,介绍了温室控制的硬件组成及工作原理,给出了软件流程图.该系统采用模糊控制方法对温室的主要环境因子,如湿度、温度、光照度及CO2气体等进行智能控制,且可通过串行通信实现远程控制,提高了温室控制的自动化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网络中传输延时给拥塞控制带来不利影响,而现有算法过于依赖精确模型的弱点,提出将模糊控制与改进的Smith预估补偿相结合的设计用于与TCP连接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通过改进的Smith预估补偿器对时延进行预估补偿,使得对TCP的拥塞控制更加及时;而模糊控制器无需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即能实现良好的控制,可以克服Smith预估补偿依赖精确模型的缺点.两者的结合对于时滞网络的控制可以达到优势互补的作用.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温室模糊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温室环境控制的特点,介绍了温室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重点介绍了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模糊控制推理机制,给出了执行机构的模糊控制规则.测试结果表明了本控制方案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针对加热炉精确数学模型难以获得这一特点,用Fuzzy控制算法代替传统的PID算法,提出一种模糊控制方案,仿真研究表明,Fuzzy系统由于具有较发的控制品质和较强的鲁棒性能而明显优于PID系统,从而为解决加热炉的控制问题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恒温水浴中温度控制系统的时滞性、非线性等特点,提出将递阶模糊控制应用于此系统。该方法不需要精确的数学模型,并且解决了多输入系统的控制规则过多的问题。通过MATLAB仿真结果表明,递阶模糊控制控制精度高、响应快,系统的动态和静态性能都优于常规的模糊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智能PID控制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的PID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需要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且整定出的参数不能进行在线调整.而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均不依赖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且具有较强的自适应和自学习能力;遗传算法则是一种新型的全局优化方法.鉴于此,提出将模糊控制、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引入PID控制器的设计过程.首先,运用遗传算法优化隶属度函数的中心值和宽度,并借助模糊逻辑控制确定遗传算法中的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然后,再运用BP算法优化模糊神经网络的连接权系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系统的自适应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增强了系统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4.
周月侠  孙悬 《科技资讯》2010,(26):46-46
本文介绍了模糊控制方法在污水处理中的具体应用。模糊控制采用计算与查表的方式,利用PLC编写模糊控制程序调解曝气量,达到污水处理中溶解氧的精确控制。论文中介绍了模糊控制规则的设计及实际应用,对于污水处理中溶解氧实现精确控制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模糊控制表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模糊控制技术是一种基于规则的控制,不需要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在一些复杂的非线性控制系统中模糊控制比经典控制方法有更好的控制效果.在模糊控制系统中模糊控制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其求解方法是个很复杂的任务,为此本文提出了“模糊截集”的概念,通过“模糊截集”简化了模糊控制表的计算.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太阳能光伏系统是一个强非线性系统,太阳电池的工作情况很难用精确的数学模型来描述。根据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原理,比较常用的MPPT方法的优缺点,将模糊控制理论引入到MPPT控制中,使系统能够快速响应外部环境变化,减轻最大功率点附近的功率震荡。论文建立了光伏系统的仿真模型,采取模糊控制策略,实现最大功率点的跟踪控制。  相似文献   

17.
从方法论出发,通过对比、类比、条件转化、逆向法、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出网络化预测模糊控制概念,将预测的思想和模糊控制相结合补偿网络中的时延,形成基于线性模型预测的网络化预测模糊控制方法。将变论域思想应用到网络化控制中,即论域随着误差的减小而收缩,而论域的收缩相当于控制规则的增加,从而可以用较少的控制规则实现较精确的控制。为解决控制器参数多、难于调节的问题,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参数按照物理意义分成组,从而将多参数的调节问题转化成研究每一组少数几个参数的调节问题,通过与PID及网络化预测控制(NPC)方法在有延时和无延时情况下的控制效果比较,证实本文提出的思想和方法能有效补偿网络化控制系统中的时延。  相似文献   

18.
加热炉待轧时炉温模糊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加热炉动态过程受控特征分析,将数学模型方法、模糊控制理论和模糊优化方法应用于加热炉动态过程炉温优化及控制研究.建立了加热炉待轧时炉温模糊优化模型,构造了以钢坯导热机理模型为基础的炉温在线模糊控制决策系统.在此基础上对典型待轧过程进行了炉温控制决策的计算机数值仿真.结果表明,炉温模糊决策结果使在炉钢坯获得了满意的控制效果.本文的模型方法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加热炉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9.
模糊数学和模糊理论描述了比精确数学更为广泛的世界。在基于反馈的控制理论和技术应用领域中,许多控制对象和过程借助于模糊数学,可以将“模糊”和“精确”相互转换,使得系统内部是模糊的,而其输入和输出则是精确的,文中给出了恒温控制的模糊控制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0.
针对蓝宝石生长过程中稳定性差、精确控制温度困难,导致晶体出现开裂和位错等质量下降的问题,采用常规PID和模糊控制结合的控制策略,实现对移相全桥电源的精确控制。利用Matlab进行仿真,控温精度可达2 000±0.2℃。实验表明,系统控制精度高,控制速度平稳,超调小。该控制方法可以满足蓝宝石晶体生长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