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星创天地是农业创新驱动发展新探索,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通过分析我国星创天地的发展历程及建设模式,从推动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完善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等角度,研究了星创天地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机制,深入分析了我国星创天地发展现状及运营模式,围绕星创天地管理体系建设、人才培养、专业化发展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推动我国星创天地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业的发展需要科技的引领。文章对我国农村发展中对农业科技创的新需求进行分析,同时对农业科技创新进程中出现的农业科技创新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进行讨论;从加强人才培养、注重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创新能力建设、强化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给出建议,旨在为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促进源头创新与农业发展的紧密融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对生物制药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有着非常实际的指导意义。应用型大学生物制药专业应从专业发展模式、教学管理体系、"双师型"教学团队等方面加强符合产学研合作教育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相似文献   

4.
在新的转型发展时期,大庆师范学院以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为重点,以创新教师教育培养模式为核心,探索地方师范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理论依据和实践体系。学校创新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积极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或中小学校联系与合作,培养应用型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如何加强组织领导,合理调配教师教育资源,构建"教—学—做—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从而促进教师教育专业的特色建设与凝练。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说明了创新人才的概念,提出了产学研合作的培养大学生创新人才的体系。加强产学研教学体系的建设,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功能,促进高等院校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的内生性过程和战略方向,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随着前沿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过程的深度融合,我国智慧农业创新实践正蓄势待发,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尽管目前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数字化转型、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以及智慧农业技术创新服务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但我国智慧农业创新实践依然面临整体发展基础不完善、创新实践同质化、体制机制不完善、以及农业数据利用低效和效益精英俘获等现实挑战和主要问题。我国应持续加强智慧农业创新实践的基础设施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因地制宜创建区域智慧农业创新服务体系,构建多元创新主体协同合作的智慧农业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农业数据管理和治理体系、提升小农户共享智慧农业“红利”能力,以充分释放智慧农业创新的巨大潜能,让智慧农业真正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7.
"校企合作"模式对于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具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两岸已有许多高校实行了校企合作模式,比如福州大学电气学院、福建农林大学产学研用结合办学模式、台湾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等,都为闽台两地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校企合作模式下构建"校企合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鼓励和支持闽台高校积极实行交叉性和合作性"引企入校"、加强闽台高校、企业、社会三方的沟通与交流等途径都能够为闽台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以"创新课程体系、创新实践硬件平台、创新教学管理模式"三要素组成的适合黑龙江垦区发展需要的、适应"大农业"特色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9.
《平顶山学院学报》2021,(4):110-116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背景下,我国急需大批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摇篮的本科高校,积极开展校企产学研合作和创新创业教育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虽然我国校企产学研合作和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取得可喜成绩,但在校企产学研合作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方面仍然存在没有统筹协调、动力不足等问题。推进校企产学研合作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途径主要有:构建"校企产学研合作创新创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借助校企产学研合作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实训平台、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等。  相似文献   

10.
市场岗位需求与教学课程模块实施协同创新策略已成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结合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的实践研究,分析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内涵,阐述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优化人才培养的解决方案:以就业为导向,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构建协同创新机制,突破制约培养创新人才的瓶颈;以岗位能力素质为方向,优化课程模块体系设置;加强外部创新主体合作,构筑协同创新平台;构建"双师型"的教学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1.
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旅游教育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期,而旅游管理类专业却面临着社会认知度不高、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优质教学资源开发不足等问题。河北经贸大学旅游学院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高素质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为目标,按照"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综合素质能力拓展+创新创业职业发展"三线合一的方式,建立"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新机制,积极探索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人才培养由单一型学科专业向交叉型学科专业融合转变,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着力打造人才培养特色。  相似文献   

12.
张圣  于勤 《科技资讯》2011,(33):213-213,215
叙述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结合学院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实际情况,阐述了高技能人才培养途径: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实施课程项目化教学,充分发挥技能比赛的导向作用、促进技能教学的发展,动员学生组建团队申报省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  相似文献   

13.
《潍坊学院学报》2017,(1):108-110
应用型本科院校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提出切实可行的培养措施和实施策路:实行"全过程实践教学",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双师型、创新型师资队伍;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合理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学科专业技能达标标准,实行教考分离;重视教材建设,提高教学效能;加强校地合作,提高办学活力和生机;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专业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14.
韩金玉 《科技信息》2009,(20):I0144-I0144
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更好解决“三农”问题,加强农业职业教育是关键。营造农业职业教育的良好环境,加快农业职业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加强新型农民创业培训,探索校企合作形式,开创农业职业教育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化产业经济的发展,创新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推动经济发展、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培育增长新动力,是我国在创新发展方面的自我体系建设的重要路径。通过对国外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发现国外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普遍把技术创新放在第一位,高度注重人才培养和创新环境建设;同时加强产学研深度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而且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支持企业走出去开拓全球市场。目前我国现有产业体系不足,产业结构单一、技术创新不足和人才短缺问题严重,为此,进一步分析国内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研究现状、发展特征及目前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路径,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提出我国创新发展的路径,包括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国际竞争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借助于结构方程模型对农村电商和农业技术进步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农村电商在我国农业技术进步上具有积极正面影响。经过研究证明:农村电商通过促进"三农"数字化水平提升、促进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完善和促进农村发展,间接促进我国农业技术进步。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三农"数字化基础建设,鼓励农村电商的发展,鼓励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促进传统涉农企业与农村电商的融合发展,加速涉农企业依托农业技术进步获得竞争优势,鼓励回乡农民开展农村电商创业,提升农业技术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业保险具有风险管理和经济补偿功能,是有效降低农业风险的制度安排。本文结合贵州省的具体情况分析了农业高风险低收益的性质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及农业保险的信贷支持效应,并结合我国贵州省农业保险的实际,从农业保险和农村信贷立法、创新银保合作运行机制、完善农业保险的财税补偿机制和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希望可以促进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人才培养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133226"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培养体系、课程设置、教育合作、教学保障和教学改革要求等方面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系统阐述。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要求;创新地提出了基础、拓展、复合3个层次教学要求和课程体系;对校企合作、国际合作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实践基地建设及教学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陈伟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8):162-164
概述了我国产学研合作体系的内涵及现有的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模式,进而阐明了加强产学研合作,开创科研工作新局面,能够更有效地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与重新整合创新要素,促进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推进中国特色的创新体系建设,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三农“问题与农村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农村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但目前农村教育状况难以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通过增加农民收入,改革农村教育投入体制、农村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农科教结合工作等途径,从而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