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2 毫秒
1.
专利情报     
含氟芳香聚酯的合成 该发明涉及新型的一种含氟芳香聚酯及其合成,它是含氟烷基取代的对苯二酚或/和对苯二酚与芳香族、脂肪族二羧酸或二酰氯的二元均聚或三元共聚的缩聚物,缩聚方法:在常温下对二酚与二酰氯或二羧酸,在有机碱和有机溶剂中  相似文献   

2.
本文合成了一类以2,3,5-三甲基氢醌(TMHQ)、对苯二甲酸(TPA)、2,6-萘二甲酸(2,6-NDA)为基本共聚单体并加有少量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的芳香共聚酯;研究了共聚酯的组成对溶解度、热性质、液晶性质、流变性质及晶体结构的影响。实验表明,共聚酯在某个温度范围内呈现向列型液晶的特征,其熔体粘度的切变依赖特性也证实了这一点。DSC 热谱和广角 X-射线衍射图分析证明,对某些组成,在共聚酯的分子链中存在着相应于 TMHQ-TPA 和 TMHQ-2,6-NDA 两种短嵌段结构。这是与非均相缩聚条件有关的。  相似文献   

3.
利用4种不同的脂肪族二元醇(乙二醇、1,3 丙二醇、1,4 丁二醇、1,6 己二醇)与己二酸和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制备出4种不同脂肪/芳香比的共聚酯:(对苯二甲酸乙二醇-co-己二酸乙二醇)共聚酯(PETA)、(对苯二甲酸丙二醇-co-己二酸丙二醇)共聚酯(PPTA)、(对苯二甲酸丁二醇-co-己二酸丁二醇)共聚酯(PBTA)和(对苯二甲酸己二醇-co-己二酸己二醇)共聚酯(PHTA),并比较了它们的热性能和生物降解性能。结果表明:相同二元醇、不同脂肪/芳香物质的量比的共聚酯,随脂肪族单体含量的增加,玻璃化转变温度(Tg)单调降低,熔点(Tm)降低,生物降解能力增加;相同脂肪/芳香物质的量的比、不同二元醇制备的共聚酯,Tg随二元醇碳原子的增加而单调下降,Tm变化顺序为:Tm(PPTA)>Tm(PBTA)>Tm(PHTA)>Tm(PETA),1,3-丙二醇体系的共聚酯具有最佳的耐热性能;生物降解能力随二元醇单体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在含有非线性结构单元4,4′-二羟基二苯基矾(SDP)或4,4′-二羟基二苯基丙烷(BPA)和氯代对苯二酚(HQCL)的芳香聚酯中引入柔性间隔(n=4、6或10,简称G_(4_(?))、C_(6_(?))、C_(10_(?)),研究了它们对此类三元共聚酯液晶性的影响。用对数比浓粘度、DSC和热台偏光显微镜对共聚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个共聚酯液晶均具有向列型的织态结构;引入柔性间隔链后,在保持液晶性条件下,可提高非线性结构单元在共聚酯中的摩尔百分含量,即在C_(4-s)/SDP/HQCL系列中SDP的最大含量可达55%(mol),C_(4-s)/BPA/HQCL和C_(6-s)/BPA/HQCL中BPA的最大含量可达40%(mol),而C_(10-s)/BPA/HQCL中为50%(mol)。  相似文献   

5.
以间苯二甲酸二乙醇酯-5-磺酸钠(SIPE)为第三单体、新戊二醇(NPG)为第四单体制备改性共聚酯.首先采用核磁共振(1 H-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试样进行化学结构表征,证实了共聚酯大分子链中SIPE和NPG的存在.然后利用乌氏黏度计测试了共聚酯的特性黏度,结果发现,随着NPG含量的增加,共聚酯的特性黏度下降.最后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分析(TGA)等技术考察了NPG引入后共聚酯热学性能与结晶性能的变化,发现NPG的加入对共聚酯的热稳定性影响不大,结晶能力随着NPG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共聚酯的水接触角随NPG含量的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15°,亲水性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收集了89个Seyfert星系样本,利用反响映射法和恒星弥散速度法计算了Seyfert星系的黑洞质量,分别研究了Seyfert 1和Seyfert 2星系的黑洞质量与吸积率、热光度和红移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Seyfert 1星系的黑洞质量与吸积率、热光度和红移之间具有强相关性,Seyfert 2星系的黑洞质量与吸积率之间具有弱的负相关性,与热光度和红移之间具有弱相关性.两类Seyfert星系的区别除了源于吸积盘倾角不同外,还可能与星系的环境、演化和星系核的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7.
作者以双酚A二乙酸酯、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为原料,用熔融缩聚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组成不同的芳香族共聚酯。实验结果表明: 1.当双酚A二乙酸酯的过量为12%时,可得到最大分子量的产物。 2.当共聚酯中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的含量接近等摩尔时,其密度最低。 3.当间苯二甲酸的含量为10%、15%和50%(摩尔)时,共聚酯显示出热致性中介相的光学性质。 4.间苯二甲酸含量为10—35%(摩尔)的共聚酯,其可纺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8.
芳-脂族共聚酯酰胺热致液晶的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芳-脂复合二酰氯和四种芳族二元胺合成了3个系列含有两种芳香二胺结 构单元的无规芳-脂共聚酯酰胺,其对数比浓粘度为 1.30~2.18 dL/g。用偏光显微镜、 X光衍射和DSC对聚合物的液晶行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以含磷芳香二胺双(3–氨基苯基)苯基氧化膦(BAPPO)和己二酸为单体,通过Yamazaki膦酰化反应制备新型半芳香聚酰胺(PA6I).研究反应温度、单体浓度、溶剂体系以及反应时间对聚合物特性黏度的影响,得到特性黏度为0.47,dL/g的聚合物.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谱(1H,NMR)对含磷半芳香聚酰胺进行结构表征;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TGA)研究新型半芳香聚酰胺的热性能.结果表明聚合物具有优良的热性能,Tg为206,℃,5%热分解温度为388.1,℃.薄膜样品的极限氧指数为43%,表明该聚合物有优良的阻燃性.  相似文献   

10.
全芳香族热致性液晶聚酯具有高强度高模量优越性能,近年来在国内外受到重视。2,6-取代的萘环结构引入全芳香族聚酯主链后可提高聚合物的液晶性和热稳定性,且能一定程度地降低聚合物的熔融温度,便于成型加工。2,6-萘二甲酰氯是合成这类聚芳酯的常用单体,  相似文献   

11.
从理论上研究了苯乙烯醚的电子结构,结果表明,苯乙烯醚的乙烯氧基在空间的位置影响苯乙烯醚的原子电荷分布和能量,从而影响苯乙烯醚的亲电取代反应.苯乙烯醚的O-Ph键旋转,形成不同构象之间的最大与最小体系能量值之差ΔE仅0.005 402 a.u..当O12-C1C13与苯环垂直时,体系能量最低,为稳定的优势构象.苯乙烯醚中乙烯氧基表现为吸电基,它的作用使邻位碳原子的负电荷比苯环碳原子多,邻位亲电取代反应中间体最稳定,反应的途径最有利,乙烯氧基主要表现为邻、对位定位基.  相似文献   

12.
2-芳基-4-苯基-口恶唑类新化合物的质谱研究俞振培林孝元贺晓然吴杰(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京,100871)关键词唑;质量分析离子动能谱(MIKES)中图分类号O6210引言唑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杂环化合物,一些具有唑环的化合物具有生...  相似文献   

13.
常温下,乙醇作溶剂,无配体参与,以1-苯基-3-甲基-吡唑啉酮-5、芳香醛和芳香胺为原料,在CuMCM-41作催化剂下,三组分"一锅法"实现了C-C键和C-N键的同时合成,共合成了15种新的杂环多苯基β-氨基酮类化合物.探讨了溶剂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产物结构通过IR、~1 H NMR和元素分析确定.实验结果表明,当原料摩尔比为2.1∶2.0∶2.0,乙醇用量为4~5mL,0.2mmol的Cu-MCM-41分子筛作催化剂时,产率可达76%~89%.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无需碱性介质和配体参与、溶剂选择要求低、条件温和、产率高、选择性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松香改性不饱和聚酯的反应机理.制备某些模型化合物,应用化学分析、IR分析方法进行鉴定.研究结果确认,松香酸的羧基与聚酯链的端羟基发生酯化反应.使其失去反应活性,起到封闭端基的作用.反应过程中无Diels—Alder加成反应发生.为合成性能优良的松香改性不饱和聚酯提供了合理的合成路线和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5.
用近红外光谱同步连续地研究苯基环氧丙烷基醚分别和三种芳香胺之间的完整反应,并用计算机对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确定了固化按自催化反应机理进行,体系中产生的羟基可加速反应。计算出固化反应的活化能E_(a1)=45.96kJ。mol~(-1),E_(a2)=64.50kJ·mol~(-1)。  相似文献   

16.
芳香族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性质稳定,具有很大的毒性和致癌作用,难降解,是我国优先控制的污染物.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利用超声波辐射方法降解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现状,并阐述了超声辐射降解芳香族化合物废水的机理.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3种新的可适用于物理显影(PD)过程的光敏剂及式-{[3,5-二氯-4-吗啉基(哌啶基、吡咯啶基)]苯基}重氮叔丁基硫化物,确定了它们及相应中间体的结构,并就实验方法和顺、反异构化进行了研究.这3个光敏剂对紫光敏感,热稳定性好.用它们制作的PD感光胶片的感光度、反差和密度均较好.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测定了顺丁烯二酸酐、邻苯二甲酸酐和乙二醇缩聚反应以及顺丁烯二酸酐与松香Diels—Alder加成反应的动力学参数,确定它们的反应级数均为二级.求出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度常数及宏观活化能.为合成性能优良的松香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提供了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9.
Bi 《山东科学》2021,33(6):55-63
以2-[羟基(苯基)甲基]苯酚类化合物和乙烯基硫醚为原料,1,2-二氯乙烷为溶剂,在Bi(OTf)3催化下原位生成邻亚甲基苯醌, 而后与乙烯基硫醚发生选择性硫杂迈克尔加成反应构建邻羟基苄硫醚。该反应在30 ℃下搅拌3 h即可完成,目标产物收率78%~88%。该反应化学选择性好,底物适用范围广,底物中2-[羟基(苯基)甲基]苯酚类化合物苯环上具有不同吸电子和给电子取代基,对于苯基乙烯基硫醚和乙基乙烯基硫醚,该反应均可以顺利得到相应产物,并且可放大至克级规模反应。  相似文献   

20.
以2-[羟基(苯基)甲基]苯酚类化合物和乙烯基硫醚为原料,1,2-二氯乙烷为溶剂,在Bi(OTf)3催化下原位生成邻亚甲基苯醌, 而后与乙烯基硫醚发生选择性硫杂迈克尔加成反应构建邻羟基苄硫醚。该反应在30 ℃下搅拌3 h即可完成,目标产物收率78%~88%。该反应化学选择性好,底物适用范围广,底物中2-[羟基(苯基)甲基]苯酚类化合物苯环上具有不同吸电子和给电子取代基,对于苯基乙烯基硫醚和乙基乙烯基硫醚,该反应均可以顺利得到相应产物,并且可放大至克级规模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