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CMV是侵染油菜的主要病毒之一。1995年武昌采集到一种(命名为CMV-BW)引起油菜花叶畸形的样品,引起苋色藜局部枯死斑。CMV-BW和CMV-CA(花生株系)抗血清起强阳性反应,与同一病毒性的花生矮化病毒(PSV)抗血清起阴性反应。基于以上性质,CMV-BW经鉴定属于黄瓜花叶病毒。通过应用生物学(寄主反应和温度敏感性)实验与CMV-S、CMV-D对比,参试的分离物在32℃下引起昆诺藜(C.qi  相似文献   

2.
罗汉果花叶病病原病毒鉴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典型病株上分离到1种大小为12nm*(600-800)nm的线状病毒,该病毒可通过汁液摩擦和棉蚜(Aphis gossypii)传播,人工接种可侵染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西葫芦(Cucurbita pepo),南瓜(C.Moschata),黄瓜(Cucumis sativus),西瓜(Cirullus vulgaris),毛节瓜(Citrullus vulgaria)和瓠瓜(Lagenaria siceraria)等葫科植物引起花叶症状,侵染苋色藜(Chenopodium amaranticolor)引起局部褪绿斑点,接种番木瓜(Carica Papaya),普通烟草(Nicotiana tabacum),心叶烟(N,glutimosa),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洋酸浆(Physalis floridana),番杏(Tetragonia tetragonioides),豇豆(Vigna sinensis),未见有任何症状:病毒的致死温度为55度-60度,稀释终点为10^-3,10^-4,存在17度-25度下放置10d还有侵染活力;ELISA测定结果表明该病毒与西瓜花叶病毒-2(WMV-2)有密切的血清学关系,上述结果表明,引起广西罗汉果花叶病的病原病毒是WMV-2的一个株系,本研究还表明,罗汉果花叶病毒与番木瓜环斑病毒(PRSV),马铃薯Y病毒*PVY),烟草蚀纹病毒(TEV),大豆花叶病毒(SMV)及莴苣花叶病毒(LMV)均有较密切的血清学关系。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西瓜花叶病毒 2新疆株的纯化 .感病西葫芦叶组织在含有w =0 .2 %巯基乙醇和 0 .0 1mol·L- 1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EDTA)的 0 .5mol·L- 1的磷酸钾缓冲液中匀浆 ,用匀浆体积 1/4的氯仿澄清 ,粗提取液中的病毒经含有 φ =1%TritonX 10 0和w =3%NaCl的w =6 %聚乙二醇沉淀 ,并以含有 0 .5mol·L- 1尿素、w =0 .1%的巯基乙醇和 0 .0 1mol·L- 1EDTA的 0 .5mol·L- 1磷酸钾缓冲液悬浮 ,后经含有w =0 .1%巯基乙醇和 0 .0 1mol·L- 1EDTA的w =10 %~ 4 0 %蔗糖密度梯度离心 ,获得了经电子显微镜、紫外检测和接种试验证实侵染活性为 94 .8%的纯化病毒 .纯化病毒的A2 6 0 /A2 80 =1.2 1,A2 6 0 /A2 4 5=1.15 ,纯化病毒产量约为每kg西葫芦感病叶组织中可提取 16mg .  相似文献   

4.
对蚕豆萎蔫病毒2(BBWV2)分离物B935 RNA2全序列进行了测定,全长由3 601个核苷酸组成(不包括3'端Poly(A)).RNA2包含一个长的开读框,该开读框起始于231位,终止于3 428位,编码一个分子量为119 ku的多聚蛋白.对外壳蛋白亚基N端氨基酸序列测定表明外壳蛋白大亚基(LCP)和小亚基(SCP)是由119 ku多聚蛋白中谷酰胺与甘氨酸及谷酰胺与丙氨酸之间的切割产生的,LCP含有402个氨基酸,SCP含有197个氨基酸.与蚕豆病毒属(Fabavirus)病毒基因组核苷酸及编码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比较表明,B935与BBWV2分离物及广藿香轻花叶病毒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而与BBWV1分离物的同源性较低.B935与豇豆花叶病毒属(Comovirus)和线虫传多面体病毒属(Nepovirus)的基因组结构相似,但序列同源性很低.B935与豇豆病毒属病毒的LCP和SCP氨基酸具有共同的保守序列.用4株单克隆抗体进行TAS-ELISA测定表明B935与BBWV1分离物(NRS和PH3)抗原上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1983~1984年我们对新疆发生的大豆病毒病进行了毒源鉴定工作。病毒的寄主范围很窄,测定的十四种植物中只能侵染大豆和菜豆品种Topcrop,不能侵染菜豆其他品种、豇豆、蚕豆、绿豆、豌豆、眉豆等豆科植物,也不能侵染普通烟、曼陀罗、百日菊、苋色藜、昆诺阿藜等。病毒的种传率为0.6—15.2%,棉黑蚜、桃蚜可以传毒。病毒的致死温度为60℃,稀释限点1:1000,体外保毒期四天。所有毒源标样与标准的大豆花叶病毒(SMV)抗血清发生明显的沉淀反应,一少部分标样与SMV抗血清发生反应的同时,还与苜蓿花叶病毒(AMV)的抗血清发生反应。电镜上观察病毒粒体为线状,大小为700~800×10~15毫微米。根据以上性状,引致新疆大豆病毒病的毒原主要为大豆花叶病毒(SMV)。  相似文献   

6.
根据1995 ~1996 田间调查表明,CMV 是侵染白肋烟的主要病毒之一。采集到一种( 命名为CMV- TB) 引起烟株花叶、植株矮化的样品,摩擦接种能侵染7 科29 种植物。CMV- TB 引起苋色藜局部枯死斑。CMV- TB 体外稳定性状:体外保毒期2 天;稀释限点10 - 1 ;致死温度50 - 55 ℃。电镜观察CMV- TB 为球状颗粒,直径30nm 。SDS聚丙酰胺电泳测其分子量28 800D。CMV- TB 和CMV- CA( 花生株系) 抗血清起强阳性反应,与同一病毒组的花生矮化病毒(PSV) 抗血清起阴性反应。基于以上性质,CMV- TB 经鉴定属于黄瓜花叶病毒。本研究为侵染白肋烟的CMV 国内首次详细报道。通过应用生物学( 寄主反应和温度敏感性) 实验与CMV- S、CMV- D 对比,参试的分离物在32 ℃下引起昆诺藜( C.qinoa) 、豇豆(V.siesis) 产生局部枯斑并且与CMV- D 抗血清产生比CMV- S抗血清更强的特异性血清学反应。以上实验证明,CMV- TB 中国分离物与CMV- D 性质相同,属于CMV 亚组I,而与CMV 亚组II有明显差异。依据在一组寄主植物上的反应,对参试的CMV- TB 进行了株系划分  相似文献   

7.
本文详述了用免疫电镜法鉴定苜蓿病毒分离物M—4及不同时期感染该病毒的不同寄主叶片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免疫电镜测定结果证明分离物M—4是菜豆黄色花叶病毒(BYMV)。该病毒可侵染苋色藜、三叶草,菜叶、蚕豆等寄主。这些寄主的超微结构特征。1、细胞内有风轮状、带状和环状三种形式的内含体。2、不同寄主细胞中三种内含体的数量不同。3、病毒粒子较少,分布在液泡膜附近。4、接种不同时期寄主叶片细胞中叶绿体及内含体数量有所变化,接种第30天时内含体数量最多,并能看到一些细胞质束丝。  相似文献   

8.
西瓜枯萎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起福州永泰西瓜枯萎病的病原菌经分离培养、形态学和致病性测定 ,鉴定为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F usarium oxysp orum f. sp.N iveum。该病原菌在培养温度 2 5± 1℃ ,p H 6 - 7条件下生长最好 ;接种于瓜类幼苗上 ,可强侵染西瓜 ,中度侵染甜瓜 ,弱侵染黄瓜。  相似文献   

9.
从细胞膜透性、呼吸强度、光合作用及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代谢等几方面,对菜豆锈病菌(Uromyces appendiculatus)侵染与菜豆生理代谢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U.appendiculatus侵染可导致被侵染菜豆叶片细胞膜透性的增加,但这种增加在抗感程度不同的品种中出现的早晚和程度不同; 抗感品种在接种后呼吸强度都增加,但不同品种呼吸强度升高的时间和程度有异;U.appendiculatus对寄主光合作用的影响体现在叶绿体含量的降低及光合产物(糖和淀粉)的异常积累;接种前后菜豆叶片中蛋白质含量无明显变化,但个别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在抗病品种中有变化.  相似文献   

10.
烟草花叶病毒的侵染部位及细胞病理变化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电镜下观察了烟草花叶病毒(TMV)侵染烟叶后,病毒粒体在细胞内的存在部位及病变细胞的超微结构,从粒体的侵染部位分析病毒粒体的入胞及其子代粒体的扩散是以整体形式向胞壁靠拢、附着,随之胞壁凹陷将病毒包夹入细胞内, 也有少许病毒粒体是通过胞间连丝进入易感细胞,同时还发现似有病毒直接穿进胞壁入胞的现象,伴随着病毒的侵染,叶片细胞发生诸如片层松散、空泡化、结构肿胀瓦解,此外,还出现了胞核不正常、染色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