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向心透平叶轮振动频率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一个小型燃气轮机向心涡轮的叶轮固有频率进行了数值分析.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叶轮的振动方程,对方程中非线性的初应力刚度矩阵与离心刚度矩阵采用了线性简化,应用Block—Lanzos法求解振动方程的特征值.结果表明,当叶轮转速上升时,旋转柔化效应使叶轮的低阶振动频率,尤其是第1阶弯振频率不断下降,到某个转速时出现“零频”现象,原高阶静频依次成为低阶频率;第1阶振型发生变化,但是基频大小基本没有变化;整体式叶轮主要振动形式是叶轮的弯扭振动.  相似文献   

2.
为了消除叶轮血泵内的机械磨损、延长血泵的使用寿命,采用了永磁磁浮技术,并利用自制测试系统测量永磁磁浮叶轮在血泵内的位置,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血泵流量及转速达到一定值后叶轮便能实现悬浮,而且转速越高、流量越大、气隙越小血泵越稳定,即旋转叶轮的偏心距及振幅越小.此外,还证实两种常用的永磁轴承比作者研制的永磁轴承稳定性差.  相似文献   

3.
朱国权  沈火明 《科技信息》2011,(27):I0152-I0153
风能作为一种洁净的可再生能源,在改善环境及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风力机作为一种利用风能的装置,其叶轮转速的控制成为风力发电技术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离心式转速控制理论的分析,对小型风力机叶轮离心式转速控制装置进行了实验,分析了不同风速对叶轮转角的影响,最后得到转速控制方法。该实验数据和结论对风力机叶轮设计及转速控制起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高比转速混流泵叶轮设计方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基于二元理论,用FORTRAN语言编程实现了高比转速混流泵叶轮的水力设计.给出采用流线迭代法求解轴面流动,应用逐点积分法进行叶片绘形,在轴面上进行叶片加厚和在保角变换平面上进行叶片头部、尾部修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讨论了轮毂比、速度矩分布函数、叶片进出口边位置等对设计计算结果的影响.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设计效率,具有设计计算精度高、得到的叶片表面光滑、叶片表面数据齐全、便于数控机床加工制造等特点,为高比转速混流泵系列叶轮的研发提供了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离心风机紊流次声形成的机制,探讨了利用叶轮网罩整流来抑制紊流次声的原理和方法,推导了离心风机紊流诱发的次声模型.通过对叶轮装网罩后叶轮叶道内气动特性的分析,给出了装网罩后叶轮紊流次声辐射功率、叶片尾缘涡流脱落次声辐射功率及网罩次声降噪量的数学模型,并以某窗式空调器离心风机为例进行了次声测试与理论计算,结果表明,理论与实际是相符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改善对旋风机在非设计工况时的性能,提出了两级叶轮等功率、第二级叶轮变转速匹配运行方法,即在工况变化时,调整第二级叶轮的转速,使第二级叶轮功率始终与第一级叶轮功率相同。利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对旋风机在两级叶轮等转速运行和第二级叶轮变转速匹配运行时的特性。研究表明:等转速运行时,第二级叶轮压升与功率受流量变化影响剧烈,导致小流量工况时第二级电机过载烧毁及大流量工况时风机压升与效率迅速下降;第二级叶轮变转速匹配改善了第二级叶轮的功率、效率特性,使对旋风机的压升特性更加平稳,由此减小了小流量工况时第二级叶轮的负荷,增大了大流量工况时第二级叶轮的压升与效率,风机的高效工作范围由33.18%拓宽至37.88%,阻塞工况裕度由36.9%拓宽至48.2%。  相似文献   

7.
喷水推进器内非定常压力脉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RANS方程和SST湍流模型,对喷水推进器内非定常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经网格无关性分析后,计算得到的功率、推力与试验值对比最大误差小于4%.分析了设计转速工况和自航工况时叶轮进口、叶轮出口、导叶中部和导叶出口压力脉动的时域和频域特性.结果表明:喷水推进器内最大压力脉动发生在叶轮进口;受不均匀来流影响,叶轮进口从80°至140°半径方向的压力脉动较大;在叶轮进口与出口处,压力脉动主要受叶轮叶频控制,从轮毂到轮缘脉动幅值逐渐增大;设计转速条件下,喷水推进器运行于设计航速工况时叶轮进口压力脉动最小;自由航行时,压力脉动频率与喷水推进器转速呈线性关系,脉动幅值随航速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8.
缝隙引流叶片对低比转速离心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比转速离心泵由于叶轮直径大、出口宽度小、流道扩散严重等原因,导致其效率偏低且很难改善.缝隙引流技术可大幅提高低比转速离心泵的性能.为进一步分析缝隙引流技术对不同低比转速离心泵性能的影响,设计3种不同比转速的常规叶轮和缝隙引流叶轮.为便于分析比较,将同一比转速的叶轮在同一蜗壳内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缝隙引流技术可有效地提高扭曲叶片叶轮的性能,且对不同低比转速离心泵性能的影响程度和影响区域不同;缝隙引流叶片包角和缝隙越小,对泵性能的改善越有利.  相似文献   

9.
旋转射流钻头是一种新型高效水力破岩钻头,作为旋流发生器的叶轮,其性能直接影响破岩效果.文中分析了旋转射流钻头的内流场,在此基础上提出叶轮设计目标和要求,证明了对圆柱形叶轮,不存在既无径向流又等旋度的叶轮参数.同时,运用翼型绕流理论,推导出有关叶轮长度、半径、叶片安放角等参数与射流喷嘴直径、扩散角、旋度之间的关系式,分析并确定了叶片工作性能与来流压力的关系式.运用实例说明了这些公式的使用以及叶轮段水头损失的估算方法,可为叶轮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以超低比转速离心泵水力模型M23-12.5为研究对象,借助流体动力计算的数值模拟方法,采用RNGk-ε湍流模型封闭时均N-S方程组,在保证叶轮叶片数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改变影响叶轮流道扩散度的两个重要因素,即叶片包角和叶片出口排挤系数,来比较分析不同叶轮流道扩散度对超低比转速离心泵外特性参数和内部流场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叶片包角的增大和叶片出口排挤系数减小(叶片厚度变大)都会减小叶轮流道的扩散度,从而减小离心泵的轴功率,提高效率.过大的叶片包角会增大液体与叶片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大摩擦损失,使得轴功率增大,效率降低.该结论将为超低比转速离心泵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种变应力波细胞动态张应力试验系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阐述了膜式变应力波细胞动态张应力试验系统的构成、系统的设计思想以及系统的工作原理,提出了利用密闭液体传递压力,采用DDC控制的两轴联动的空间机构,实现变应力波动态张应力的设计方案:两轴联动的空间机构之一是由交流伺服系统驱动的应力幅值调制盘,其主运动为匀速和变速回转运动,转速可调控;其二是由步进电机带动的液压工作台,通过动态地改变调制盘和液压工作台的相对位置,实现液压缸活塞行程的动态变化.空间机构的调制盘的转动和液压工作台活塞杆相对调制盘的径向移动的运动合成后,形成液压缸变频和变压力幅值的液体压力输出,通过压力微调、多路分压后进一步转换为变频、变应力幅的细胞薄膜张应力.经试验验证:该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工作可靠,调控方便,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12.
辊环轧辊的应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辊环轧辊在轧制过程中受到装配应力、热应力和轧制应力的求解式及计算值,并分析了辊环在工作中所受的应力。表明在一定的装配应力下,为保护辊环的使用寿命,轧制应力与热应力值的变化趋势相反。同时批出辊环使用寿命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压力容器在成形和焊接过程中残余应力的产生机理,分析了残余应力引起容器疲劳破坏和应力腐蚀破坏的原因,提出了消除或减少压力容器残余应力的措施。图6,参4。  相似文献   

14.
推证了一个确定最大主应力的方位公式,通过结合主应力公式,可直接明确地给出最大主应力及最小主应力的方位,从而可避免再用应力圆或实践经验判断主应力方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点载荷作用下煤岩体的破坏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点载荷作用下岩石的破坏特征,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对点载荷作用下岩石破坏特征进行分析,得出点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规律,在加载点周围岩石所受的力接近压应力,但在距加载点一定距离以外的范围内,岩石受到了垂直加载轴方向的弹性拉应力,其在试件内部分布均近球状。试件的形状对其应力分布影响不大。最后分析了点载荷作用下岩石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16.
汉语的语句重音作为一种韵律变化,是一种语音现象,同时也是一种语法现象。依据语句的焦点,我们把汉语语句重音分为语义重音和对比重音两大类,分别叙述了两种重音的定义,理清了不同重音类别与汉语句法、语义以及语用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论证了新分类的正确性。文中对汉语语句重音的重新定位及其分类能够加深我们对相关领域的认识,并对现代汉语教材的编写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规范的重音标注将对重音研究和语音合成技术产生积极影响。该文通过对大规模语料进行语流中词重音和句重音标注,总结出了重音标注的规则。重音标注包括标注训练、正式标注、语料库建立3个步骤。通过标注训练明确重音概念和标注方法,词重音采取词内对比法,所谓"重"主要指突显度和饱满度;句重音采取呼吸句群单位标注法,注重标注的层级性,不跨句群进行重音知觉对比。重音标注完成后,重音语料库也随之建立起来。这个大规模的重音语料库具备词重音和句重音信息,适用于语音合成领域,能较好地提高合成语音的自然度。  相似文献   

18.
本提出金属表面附近层区的三维应力的新的测试方法,对于存在应力梯度的金属表面层研究有着特殊的意义。本在X射线宏观应力测试中采用非线性回归方法,较之常规应力测试的线性回归方法,可以得到更具合理性的应力参数,这些应力参数所表示的是金属表面厚度约(1.1~1.2)Ⅱo范围内的平均值。这里,Ⅱo=sinθψ·0/μ定义为能够产生X射线衍射的表面层的有效厚度,μ是X射线的线衰减系数。分析表明,自由表面附…  相似文献   

19.
用X射线原位应力测定了高温氧化膜Cr2O3和NiO中的应力.结果表明,Cr2O3/Cr和NiO/Ni体系氧化膜的生长应力分别为-1.949GPa和652MPa.在冷却过程中,Cr2O3/Cr体系发生很大的应力松弛过程,其主要表现形式为氧化膜翘曲和开裂;而在NiO/Ni体系中,由于NiO薄膜具有双层结构承受不同应力状态而获得松弛.  相似文献   

20.
陈国瑞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4):3515-3519
以鉴江顶管施工为背景,提出了一种顶管应力监测的方法。通过对该工程应力进行监测,以及对应力监测结果的分析,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且通过对应力监测结构对的分析,掌握了顶管施工过程中的应力大小及其变化规律,并为今后相关工程实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