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已经成为城市地理学的前沿热点内容,但是如何识别次级中心至今仍然没有统一的标准.基于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选取我国特大城市中杭州、武汉、西安和沈阳分别作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特大城市的代表,运用GIS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结合我国特大城市的人口时空演化特征,测度了我国特大城市人口空间结构的多中心分布特征,并提出了次中心识别标准,为探索特大城市人口的空间重组规律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显示:(1)我国特大城市人口在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还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和"圈层分化"特征;中心城区人口郊区化现象普遍存在,郊区内部人口密度差异逐步拉大.(2)人口密度在遵循圈层递减规律,其空间拓展呈现出"近郊摊大饼+远郊点状突破"和"轴向连绵扩张"两大趋势.(3)特大城市人口空间集聚总体趋势在不断增强,中心城区及相邻的部分近郊区街道共同构成了人口高密度集聚中心,远郊区则出现了集中连片的低密度人口洼地,且两类地区均呈现扩大趋势.(4)特大城市人口次中心逐步增多,特大城市空间结构呈现出多中心化且逐步增强的趋势.研究为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识别以及城市人口空间布局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世界各国工业的发展,各国的城市化在加速进展。1950年,全世界500万人口以上的超级城市才6个,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71个,而今,超级城市多达25个,100万人口以上的则达207个,预计到本世纪末,仅超级城市将发展到60个,发展中国家的特大城市达300个。目前,以世界上发展最年青的非洲而言,有16个城市的人口已超过100万。据统计,到1983年,全世界已有44%的人口居住在城镇,到本世纪末,世界城市人口比率将接近60%。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2001~2016年人口流动和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基础上,利用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构建包括人口流动变量的经济增长模型,对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国省际间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人口流动不一定会对区域内的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省际之间的人口流动对不同区域的经济增长的效应有所差异。人口主要从中部和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其中对东部地区呈显著的正向效应,对中部地区是微弱的负向效应,对西部地区是显著的负向效应。为此,我国应当加强中西部人才引进措施,提高人力资本的投入,助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利用"百度迁徙"数据中2015年第1季度的369个城市之间逐日的人口迁徙数据,分析我国城市间的人口流动空间格局.研究发现,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呈明显的分层集聚格局,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成渝四大和乌鲁木齐(昌吉)、西宁(海东)、榆林(鄂尔多斯)、昭通四小网络体系,而海西、东北、华中和西南等地区并未出现高层级集散城市和网络体系,这与其区域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不匹配."胡焕庸线"很好地反映了人口流动格局差异,东南壁内部各城市间的人口集散量是西北壁的12.80倍.跨城市间的人口流动海量数据也应证了城市间的人口联系强度符合重力模型检验.  相似文献   

5.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港口城市.全市面积为6,10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为141平方公里.根据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全市人口为11,859,748人,其中市区人口6,079,321人,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特大城市之一. 上海城市的发展历史虽然不太长,但城镇化的进程却十分迅速.随着城市规模、工业规  相似文献   

6.
区域人口流动能力是区域人口总体的空间活动能力,它是表征区域发展活力的综合指标.不同形式的流动人口有着不同的“力当量”,一个区域的人口流动能力是其内流力、对流力和回流力的当量和.2005年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省级尺度上的人口流动能力在整体上属于中等偏弱,且自东向西梯度递减;在结构上以内流力为主体,回流力次之,对流力又次,内流力受人口规模制约,回流力与区域教育、旅游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有关,对流力与区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有关;我国省级尺度上的人均人口流动能力和地均人口流动能力均偏弱,但人均人口流动能力的梯度差异不明显,地均人口流动能力的梯度差异明显;GDP和城市化率对流动能力具有协同推进作用;流动能力与市场化指数、创新能力指数、文化资本指数、发展指数等都有显著的正相关,可为文化产业中心布局和遏制不良传播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人口在西北地区的发展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人口的流动、繁衍都与环境密不可分。本文认为,西北地区的移民既有人口的自发流动,也有政府组织的迁移,实际上政府行为的导向作用是产生人口流动规模化的主要原因,人口的增加与分布促进了边疆开垦的增加,从早期的人少地多转变为人多地少的人地关系不平衡,这对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套上了环境恶化的枷锁。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城市经济规模以及城市中心体系空间规模的关联特征,采用2012年我国15个特大城市的中心体系各产业用地的空间规模数据为基础,以城市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产值为经济指标进行量化分析,研究了中心体系生产服务、生活服务、社会服务、居住等产业职能的空间规模与城市经济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证明,城市中心体系的空间规模与城市经济规模存在明显的互动规律,城市中心体系的构成要素与城市第三产业的构成要素之间也具有明确的互动规律,并从产业、人口及政府推动3个方面对背后的关联特征及其机制进行解析,为城市中心体系的发展找到城市产业经济的支撑.  相似文献   

9.
城市人口的规模、质量、结构等状况除了受人口自然变动的影响外,很大程度上还受到人口迁移变动的影响。杭州市区的非农人口1985年即已叩开百万大关,跨进了我国特大城市的行列。1988年末杭州市区的非农人口超过105万,提前12年突破了国务院批准的总体规划确定的本世纪末的远期目标。面对这一严峻现实,如何控制杭州市区的人口增长,使人口的变动与杭州城市性质(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地位与功能(浙江的经济,政  相似文献   

10.
处于地理空间和社会发展边缘位置的人口较少民族,通过文化齿轮的多级传输,与中心位置上的都市社会紧密联系起来。横向上看,以商品和人口流动为载体的物质文化齿轮快速运转,逐步削减和模糊了中心与边缘之间的界线。纵向上看,人口较少民族的精神文化齿轮和制度文化齿轮,具有与物质文化齿轮不同步的运转速度,导致中心与边缘的文化差距在日益扩大。  相似文献   

11.
为统筹城乡发展,北京农业定位为都市型现代农业。目前,北京产业要素呈现双向流动,产业互促融合已成为北京农业发展的新特征。通过探讨北京涉农产业融合的典型案例,分析促进涉农产业融合面临的问题,提出科技促进涉农产业融合的理念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关于武汉城市圈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探讨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运用城市经济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通过聚集-辐射效应,取得倍增的乘数共赢结果,即使武汉城市圈内9市实现超常规的发展,还要带动省内其他地区共建全面小康社会.分理论选择.在全国的地位,对其认识和建设的策略四个部分,提出一心两翼中轴的空间模式,构建以武汉为中心的地域经济综合体,以及政府的作用与地位三大策略,以促使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成功.  相似文献   

13.
以济南都市圈为例,对其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和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计算出了济南都市圈等级规模分形维数和空间结构分形维数,结论如下:济南都市圈城镇数量和规模分布不均匀,区域集聚力不强,一体化程度不高.由此提出济南都市圈城镇体系建设的优化途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体验经济背景下小长假的实施及休假制度的推进,环城游憩发展迅猛,但开发中普遍存在着产品同质化、投资效益低等问题.旅游者重视购买和消费产品过程中所获得的符合自己心理需求的体验,提升环城游憩地竞争力的前提是了解游客体验价值构成.研究在深度访谈和文献分析基础上,对环城游憩体验价值测量指标进行提炼归类.在收集812位环城游憩游客体验价值问卷基础上,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构建环城游憩体验价值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5.
双核都市圈运输通道旅客分担率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预测双核都市圈运输通道内旅客运输分担率,结合双核都市圈运输通道的旅客运输特性,通过将不同特性的变量引入效用函数,对Logit模型的应用加以改进,以成都—重庆运输通道为例,进行了旅客运输方式分担与线路分配的联合应用。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能有效地进行双核都市圈运输通道旅客运输方式分担与线路分配的预测;成渝(成都—重庆)运输通道中,成渝(成都—重庆)高速公路、成遂渝(成都—遂宁—重庆)高速公路、成遂渝(成都—遂宁—重庆)准高速铁路的分担率约为29%、33%、38%。  相似文献   

16.
空间经济结构的优化是实现地区发展的重要条件。通过对福建省城市对外影响力指标——城市流强度的研究,可以明确福建省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以及结构优化的路径选择,即通过强化沿海核心带、构建两大都市圈、合理发挥各城市的空间节点功能来实现福建整体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影响力的提升。各城市应该根据城市优势产业分布和城市流强度结构的情况实施相应的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17.
揭示山地城市环城游憩带ReBAM构建的特殊性及其对相邻县域旅游产业的影响机制,以便对县域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指导.运用文献归纳法对国内外环城游憩带相关理论进行了归纳;结合山地城市的特点,总结出重庆市环城游憩带构建的特殊性;运用系统分析方法,揭示县域旅游产业系统与环城游憩带的作用面,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研究表明,"乡村性"与"生态性"是环城游憩带的主要特点,交通是否便捷是影响环城游憩带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重庆市主城周边区县必须加强"乡村性"与"生态性"的营造,健全旅游交通体系,培育游客良好的"地方感",才能构成重庆环城游憩带核心环节.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尤其是一些大城市,人口数量已经趋于饱和,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加之规划中不可抗拒的主观因素,城市不断向外扩张,占用了大量农林用地.为了限制城市的无序扩张,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世界上许多大城市正在努力发展城市绿地.北京市为了建设宜居城市、生态园林城市、世界城市,于2007年启动了郊野公园环建设,2012年启动了平原造林工程.本文以城市绿地的起源、发展及其功能为主线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和著作进行综述性研究,针对北京绿地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都市圈”是经济发展到城市化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工业化和市场化的结果.对于我国目前进行的。都市圈”建设热潮,应该进行理性的反思。如何合理建设“都市圈”是我国学者和政府在理论和实践中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刘易斯·芒福德是一位伟大的城市思想家,在其毕生的学术研究中,城市是其最为关切的主题。他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探究城市文化、城市历史以及城市的未来。针对现代大都市的种种问题,芒福德倡导城市建设应该以城市文明为目标,以区域维度构建“区域城市”,促进城市的合理分布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区域城市”是缓解现代大都市种种弊端的最终手段。中国现有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的选择与芒福德的“区域城市”思想相接近,城乡一体化是摆脱大都市困境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