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介绍了苎麻竹纤维的特点,用苎麻纱线与竹纤维纱线交织生产苎麻竹纤维织物,并对织物进行丝光、烧毛、低温等离子、生物酶抛光和防皱整理,研制的织物具有透气、挺刮、不贴身、抑菌、抗菌、易吸湿散湿、具有凉爽感和弹性感的特点,又增加了织物的悬垂感等布面光洁清晰,手感柔软,色泽鲜艳亮丽,具有丝绸般的风格.  相似文献   

2.
以赛络菲尔纱线精纺毛织物为对象,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织物表观形态结构,测试了织物风格(KES-FB型)、织物的服用性能(如织物动态悬垂性、织物的光泽、织物折皱弹性和织物透气性),并对织物进行了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赛络菲尔纱线精纺毛织物由于赛络菲尔纱线较紧密,织物交织点处有较大空隙,织物手感细腻、光滑.同时,赛络菲尔精纺毛织物平均摩擦系数(MIU)、弯曲刚度(B)、剪切变形角度5°剪切滞后量(2HG5)较小,摩擦系数的平均差不匀率(MMD)和表面粗糙度(SMD)较大,所以赛络菲尔精纺毛织物手感滑爽.织物样品聚类情况由主成份(F1和F2)做出分布图,并对22种织物样品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3.
作者运用 KES 系列织物风格仪和其它测试仪器,对多种苎麻织物的折皱、拉伸、弯曲、剪切和表面摩擦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定性地探讨了这些性能的作用机理,以探索苎麻织物的风格特征和改善其机械性能的途径,为合理使用苎麻原料和研制开发苎麻类产品提供依据。测试结果及分析表明,苎麻织物具有拉伸变形小、抗屈曲性好、折皱回复性盖,手感硬挺、滑爽、活络的风格特征。棉经麻纬交织、麻涤混纺和液氨整理对改善其风格各有独创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简要阐述苎麻织物刺痒感产生的原因,探讨酶柔处理以降低其刺痒感的方法。实验中采用纤维素酶加柔软剂处理苎麻织物,通过正交实验及验证试验获得最佳工艺条件,并对织物的减量率,弯曲长度,悬垂系数、经向强力损失率、刺痒感等六个指标进行测试与评价。不同处理工艺能减少纱线的抗弯刚度.织物的弯曲长度和悬垂系数,从而降低苎麻织物的刺痒感。  相似文献   

5.
竹原纤维表面摩擦性能的测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了竹原纤维与金属辊、橡胶辊、纤维辊之间的动、静摩擦系数,并与苎麻纤维、棉纤维作了比较分析。结果认为竹原纤维的表面摩擦系数与苎麻纤维相近,三种纤维的混纺效果优劣排列顺序为:苎麻与竹原纤维>苎麻与棉纤维>竹原纤维与棉纤维。  相似文献   

6.
纤维素酶在苎麻针织物后整理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苎麻针织物产生刺痒感的原因;并将裕中牌水洗酵素应用到苎麻针织物后整理中,探讨了该纤维素酶用于苎麻针织物酶处理时的合理工艺及其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该纤维素酶可以改善苎麻针织物的手感、柔软性及刺痒感,提高其服用性能;在苎麻织物后整理加工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对苎麻细纱的毛羽特性进行了研究。对纤维细度,纺纱支数、细纱捻度、变性苎麻纤维与细纱毛羽的关系亦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纤维细度对细纱毛羽有明显影响。纤维支数愈高,毛羽愈少。 2.纺纱支数对毛羽的数量有一定影响。支数愈高,毛羽量愈少。 3.提出了细纱捻度与毛羽的回归方程。 4.变性苎麻纤维对细纱毛羽有明显影响。 5.提出了S_0=KN_1L_1d_0是衡量苎麻纱毛羽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改性的苎麻与树脂混纺或混织的织物在热压机上压制成苎麻纤维与树脂的复合板材.研究了织物组织结构、PP纱线在织物纬向上的含量等对苎麻/PP增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混织预制体,当层数为5层,模压温度为175℃,模压压力为10MPa,苎麻/PP为1:1时,板材的拉伸性能最优,拉伸强度是83.03MPa;并且,由于斜纹组织的纱线伸直状态最好,所以其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优于缎纹组织和平纹组织复合材料.对于混纺预制体,模压温度为170℃,压力为12.5MPa,模压时间为20min,苎麻纤维体积分数为50%时,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最优,对于不同组织的织物,缎纹组织的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9.
离子液体改性苎麻纤维性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讨论几种1甲基,3-烷基咪唑-氟硼酸类离子液体在苎麻纤维整理上的应用,用IR对整理的苎麻纤维进行了分析,发现BMIBF4,HMIBF4,OctMIBF4,DMIBF4几种离子液体可以吸附到纤维表面并渗透到纤维里面降低苎麻纤维的结晶度。同时研究了整理过的苎麻纤维的染色性和整理效果,其染色性如上染率.匀染性和透染性郝增加了,而在整理效果方面,其手感.剌痒感和易脆性也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0.
应用等离子体对苎麻织物染色前处理,通过实验表明等离子体前处理可去除织物表面杂质,纤维表面性能发生变化,提高苎麻织物的吸湿性能和染色性能  相似文献   

11.
用苎麻和玻璃纤维设计、织造了米拉诺罗纹加衬纬和变化畦编加衬纬三维结构纬编针织复合材料预制件,并测试和分析了预制件的拉伸性能.结果发现米拉诺罗纹组织的织物强度和衬纬强度都比变化畦编组织高;苎麻纱线性能的一致性差,易发生非均匀断裂,不能充分发挥其性能优势.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loop deformation of flat silk knitted fabric made from parallel spun silk/ramie core yarn. Through the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n the loop deformation of various sample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problem herein mentioned would be improved to a certain extent by changing the fabric density or mixknitting from yarn with different direction of twist.  相似文献   

13.
由于牵伸装置的局限性,一般长纤维和短纤维纺纱是分别在不同设备上进行的。苎麻/棉混纺纱也都是以苎麻短纤维(落麻或切段麻)和棉纤维按短纤维纺纱系统混纺而成的。由于原料性能的限制,其成纱质量较低,尤其是条干不匀、麻粒等方面较差,难以满足高档织物的要求。本文通过对长、短纤维在长纤维纺纱设备上进行各种方案的纺纱试验,证明了只要合理调整牵伸装置等工艺条件,长短纤维在同一设备上纺纱是可行的。并对纺出的长麻/棉混纺纱的性能作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纺纱原料性能的改善,长麻/棉混纺纱的质量较短麻/棉混纺纱的质量有了较大提高,这对开拓麻/棉混纺纱生产和市场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导了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苎麻纱毛羽形态、苎麻纱毛羽及均匀度的测试结果。指出苎麻纱的一些疵点和平行伸直度差的纤维是形成毛羽较重要的原因。所以,应保持良好的的工艺和机械状态来改善细纱质量。最后提出了一些减少毛羽可采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为了改善苎麻纱和麻棉纱的弹性,对苎麻纱、麻棉纱和棉纱进行了碱处理。并根据前人所做的工作,即有张力状态下碱处理和松弛状态下碱处理,其纱线性能存在较大差异,因而本文着重考虑在不同张力状态下进行碱处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低张力进行碱处理。其苎麻纱和麻棉纱的最大变形能力即断裂伸长显著增加,初始弹性模量显著下降,纱线变形恢复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In the previous studies, the optimum technological combination has been obtained for producing coarse pure ramie noil yarns on rotor spinning system currently. Because of no yarn properties standard available at present for suchlike yarns, it is considered necessary to analyse the acceptability of coarse pure ramie noil rotor-spun yarns in terms of yarn properties before their products being developed. By the aid of a hypothetical concept "pure ramie noil ring-spun yarn", this paper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coarse pure ramie noil rotor-spun yarns are condsidered acceptable to a great extent; furthermore, it introduces 5 kinds of woven fabrics and 3 kinds of knitted fabrics successfully designed and developed from those yarns.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自行设计和研发的纱线与织物性能测量装置的系统特征和基本参数。实验研究表明该测量装置通过一次抽拔试样,可原位综合测量纱线或织物的质量、弯曲、摩擦、拉伸、松弛、压缩及剪切等力学性能,由此实现试样综合风格定量化的表征。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模糊决策和模糊聚类分析相结合的处理模式。对苎麻纯落麻转杯纺适用的分梳辊型式和规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种处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所得结论的可靠性与客观性,可应用于其它类似研究;纺制纯落麻转杯纱时,大工作角、大齿距、小齿高、细小齿形、光结度及耐磨性好的锯齿辊有利于改善纺纱性能和成纱质量;针辊是纯落麻转杯纺用分梳辊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