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大熊猫4个家系,30只次个体的被毛、皮肤和福尔马林固定的肝组织作材料,用荧光素(11-dUTP)和同位素(γ-32P-ATP)分别标记寡核苷酸探针LZF-1,作DNA指纹图谱检测.结果表明,无论2雄配1雌、3雄配1雌,甚至4雄配1雌,受配雌兽所生子代的DNA指纹图谱条带,均来自父亲、母亲及父母双亲,没有新的条带出现,准确认定了4个家系中6只子代个体的真父,排除了非父.在2个一胎二子的认定中,大熊猫的异卵异父双生的发现,可为大熊猫圈养繁殖配种时,在发情期用多雄配一雌及多次配种和提高受配雌兽产子效率及子代的生活力提供应用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大鼠膀胱内寄生的粗尾似毛体线虫的形态、生活史、检查方法及治疗方法。该虫为白色、雌虫长约12mm,直径200μ,雄虫寄生于雌虫生殖道内。成熟卵为棕色,桶形。可通过剖检在膀胱内发现成虫,或过滤18h尿液镜检虫卵。药物杀虫或繁殖净化的方法可建立无感染鼠群。  相似文献   

3.
银杏是树木中的"寿星".它为什么能健壮长寿千年而不枯凋呢?这是由于银杏树的细胞组织内含有α-乙烯醛和多种有机酸,它们具有杀虫灭菌和抵御外伤的缘故.银杏树有雌株、雄株之分,这可从种子加以识别.《本草纲目》中记述道:"其核两头尖,三棱为雄,二棱为雌".在民间也广泛流传着银杏"核圆二棱者为雌,头尖三棱为雄"的说法.银杏种植后,一般在十五至二十  相似文献   

4.
目的 在一定的饲养条件下 ,观察RCS大鼠的生长繁殖能力。方法 选RCS大鼠 70— 80日龄 4 6只 (雌、雄各半 ) ,分为两组 ,进行交配繁殖 ,并统计其生产繁殖性能。结果 两组RCS大鼠平均窝产仔数为 7 9只 ,离乳时第 2组比第 1组仔鼠死亡率低 10 3%。结论 为该模型大鼠广泛应用于眼科研究提供了可信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以云南省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赧亢片区为研究地点,对1雌1雄1幼组成的白眉长臂猿家群展开为期4个月的持续跟踪.春季获得7个全天跟踪数据,秋季获得5个全天的跟踪数据,有效跟踪时间达184.5个小时.白眉长臂猿有相对固定的夜栖区和取食区,春季活动区域面积仅占秋季活动区域面积的45.9%.春季白眉长臂猿的夜栖区和取食区集中在草果种植区内.秋季白眉长臂猿的夜栖区和取食区则不在草果种植区内,比较分散.人类草果种植没有影响白眉长臂猿分布,但秋季草果采收却干扰白眉长臂猿取食和夜栖. 该结果为白眉长臂猿的有效保护和食物的供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云南省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赧亢片区为研究地点,对1雌1雄1幼组成的白眉长臂猿家群展开为期4个月的持续跟踪.春季和秋季分别获得7个和5个全天跟踪数据,有效跟踪时间达176.0 h.白眉长臂猿有相对固定的夜栖区和取食区,春季活动区域面积仅占秋季活动区域面积的45.9%.春季白眉长臂猿的夜栖区和取食区集中在草果种植区内...  相似文献   

7.
英浯中,许多动物的雌、雄、幼各有专门的词语来表达,有的专门表示不分雌、雄的通性词,还有些往往借助另一类属性相近的动物的名称,这时,被借用的动物名称的本体意义几乎消失殆尽。只留下表示雌、雄或幼小的意义了。本文将举出一些例子,并将其归类:  相似文献   

8.
在岷江汶川、茂县江段,进行了石爬鮡属鱼类繁殖生物学野外调查研究。石爬鮡常生活在水流湍急的山涧溪流中,属急流产卵鱼类。繁殖季节为6-7月,繁殖水温15-18℃。雄鱼具有特殊的生殖器官,表现为发达的、延伸于体内并可伸缩的生殖乳突,行体内授精方式。雌鱼生殖腺为封闭卵巢1个。成熟卵的受精和产出是非同步的。  相似文献   

9.
拟环纹豹蛛求偶和交配行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室内求偶和交配行为进行了详细描述.雄蛛第1对步足水平前伸高频颤动及雄蛛触肢“划浆”式动作是其典型求偶行为.雄蛛触肢上黑白相间的毛丛在求偶中可能具重要作用.第1对步足水平前伸,同时身体平卧地面为雌蛛典型性接受行为.拟环纹豹蛛交配成功率为74.23%,完整交配一次雄蛛左右触肢器分别插入1次,基血囊膨大多次.交配前求偶潜伏时间、求偶持续时间和交配持续时间平均分别为31s、4min32S和26min49S.拟环纹豹蛛雄蛛可进行多次交配,而雌蛛单次交配.雌蛛具同类相食习性,交配前和交配后雌蛛同类相食率依次为9.28%和16.18%.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解黄酮类化合物在银杏叶片中的合成代谢规律,确定银杏合适采摘期,以及选育优良的银杏品种,探讨了雌、雄株和金叶(芽变品种)银杏叶片光合生理与黄酮含量的周年变化及相关性。【方法】以银杏种质资源圃的雌株、雄株及嫁接的金叶银杏为材料,对4—11月银杏的光合色素、叶绿素荧光参数、黄酮成分及含量间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在整个叶片生长周年动态变化中,雄株银杏的含水量低于雌株和金叶银杏,特别是在6—9月夏季高温时期的差异更显著;雌株银杏的含水量、相对叶面积、叶绿素含量都大于雄株与金叶银杏,特别是在5—8月,但雄株与金叶银杏的相对叶面积增加速度较快;雌株银杏的光化学淬灭系数(qP) 及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高于雄株和金叶银杏,雌株具有更强的抗氧化能力。银杏叶中黄酮苷含量及总黄酮含量的高点分别出现在4—5月和9月,各银杏叶总黄酮的含量依次为金叶银杏>雄株>雌株;雄株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与槲皮素之间,雌株的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与总黄酮之间都存在极显著正相关。金叶银杏叶色在4—6月为金黄色,其叶绿素含量均比雄株、雌株银杏低,7月转绿后与雌株和雄株差异不大,其光合、黄酮代谢的变化更接近于雄株,且其黄酮合成的能力高于雄株及雌株。【结论】银杏叶的最佳采收期在9月,雄株和金叶银杏更适用于叶用林的培育,雌株的抗逆性高于雄株与金叶银杏,金叶银杏既有观赏价值,又有优良的经济性状,因而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银杏雌、雄株花芽分化后期及开花期间内含物和激素代谢的动态变化,为银杏雌、雄株的定向培育、授粉、性别鉴定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采集银杏雌、雄株花芽分化后期(11月25日—次年3月16日)、开花期(3月17日—4月7日)、开花后(4月8日—4月28日)3个阶段短枝果芽及开花后的叶片,测定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黄酮和内酯等内含物及激素含量。【结果】在花芽分化后期,银杏雄株普遍比雌株含有更多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也更高;而在开花期,银杏雌株比雄株含有更多的可溶性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其PAL活性也更高,但此期间雄株的赤霉素(GA)和玉米素(ZT)含量远高于雌株。雌、雄植株芽期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远高于开花期和花后期,而开花期间雌、雄株叶片都具有较高的ZT、GA、总黄酮和萜内酯水平。【结论】银杏雌、雄株在开花时间各节点的生理代谢水平出现不同步性,雄株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总黄酮和萜内酯的高点比雌株早2周左右。较高水平的GA和ZT、总黄酮和萜内酯可能是银杏雄株开花及雌株胚珠发育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12.
褐马鸡是我国的特有珍稀鸟类.由于各种原因,在某些地区褐马鸡种群数量仍在减少.有关研究人员经过探索、研究,在自然繁殖的基础上,进行人工饲养、繁育,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本文通过对其养殖现状的分析,提出了褐马鸡保护对策,旨在总结出经验和方法,为进一步加强保护工作及人工繁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野生扭角羚繁殖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四川唐家河国家顷自然保护区野生扭角羚,四川亚种的繁殖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雄性扭角羚个体大,角粗壮;雄性性成熟年龄为4.5岁,雄性为5.5岁,雌性最大繁殖年龄为17岁,发情交配起上期为7月初到9月初,高峰期为7月下旬到8月中旬,产仔期为次年1-4月,孕期8-9个月,每胎1仔;繁群分成孤独危难腐朽 ,一雄一雌群,成雄群,一雄多雌群,混全群等几个群体。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内培养观察,研究核桃皑粉蚧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暗褐网柄牛肝菌形成的菌腔虫瘿的形态结构.调查发现:在西双版纳地区,核桃皑粉蚧在凤凰木、含羞草、银合欢和粉叶金花等4种植物的根表面与暗褐网柄牛肝菌的菌丝形成菌腔虫瘿;菌腔虫瘿在植物根部单生、簇生或串生,呈圆形或椭圆形,初期黄褐色,中后期变为黑褐色至黑色;核桃皑粉蚧的繁殖能力强,无孤雌生殖现象.产卵雌虫虫态包括:卵、1龄若虫、2龄若虫、3龄若虫和成虫;雄虫虫态包括卵、1龄若虫、2龄若虫、蛹和成虫.雌虫寿命约为雄虫的2倍,不产卵雌虫寿命通常长于产卵雌虫.菌腔虫瘿的腔壁完全由牛肝菌菌丝构成,核桃皑粉蚧以菌腔为栖息场所,以寄主植物的汁液为食物来源.  相似文献   

15.
董双林  杜家纬 《武夷科学》2002,18(1):316-316
同大多夜蛾科昆虫一样 ,甜菜夜蛾雄蛾腹部第 8节的末端具有味刷构造 ,当雄蛾被引诱到雌蛾或雌性诱芯附近时 ,呈现典型的振翅、打开味刷、腹末端上弯、追逐雌蛾等预交尾序列行为。为弄清甜菜夜蛾雄蛾打开味刷的生理功能 ,探讨利用雄蛾性信息素防治害虫的新途径 ,我们利用电生理及风洞等行为生测技术进行了研究 ,初步结果如下。(1) GC分析表明 ,甜菜夜蛾雄蛾味刷的正已烷浸提液中含有 3种组分 (I:II:III) ,3者间的比例为 18:2 5 :5 2 %。(2 )求偶观察表明 ,雄蛾味刷浸提液使雌蛾求偶的百分率降低。在整个暗期的雌蛾求偶阶段 ,处理组雌蛾的求偶百分率均小于对照组 ,在暗期后期的差异更大。求偶率下降使平均求偶时间随之明显缩短 ,对照组雌蛾的平均求偶时间为 4 .5 8h,处理组为 3.4 9h,缩短 2 3.80 %。 (3)风洞测定表明 ,雄蛾味刷浸提液对同种雄蛾向雌性性信息素的行为反应没有明显的影响。在雌蛾性信息素中加入 2 0个味刷当量的浸提液 ,对雄蛾向性信息素诱芯的定向飞行、飞行半程以上、接近诱芯及在诱芯上的降落率等指标 ,均无明显影响。 (4)雄蛾味刷浸提液不能引起雄蛾触角明显的 EAG反应 ,表明甜菜夜蛾雄蛾触角上不存在味刷化合物的感受器 ,这与结果(3)也是一致的。上述结果提示 ,在甜菜夜蛾雄蛾接近一只  相似文献   

16.
作者通过研究证明变色沙蜥Phrynocephalus versicolor的繁殖活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雄晰性成熟时最小吻-肛长为45mm,吻-肛长大的雄晰在一年中成熟精子出现早且维持时间长。雌蜥性成熟时的最小吻-肛长为41mm,产卵期为5月末至7月末,每只雌性成蜥每年产卵一次,吻-肛长大的雌蜥产卵多而大且比吻-肛长小的雌晰产卵早。  相似文献   

17.
大鳍鳠的可量性状、长重关系和肥满度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大鳍鱯的可量性状中存在雌、雄差异,雄鱼的须和尾柄较同体长的雌鱼长,但体高不及雌鱼.长重关系和肥满度的分析表明.雌鱼的重量增长快于雄鱼;同体长的鱼,繁殖期较非繁殖期重;肥满度系数随体长的增长而降低.雌、雄鱼之间的肥满度的差异随体长的增加而增大;繁殖期鱼体的肥满度明显高于非繁殖季节;雌鱼性腺发育过程中肥满度无明显下降现象.  相似文献   

18.
<正>本文报导用大袋蛾雄虫对雌虫性信息素室内定量生测的方法。通过观察雄虫对雌虫性信息素反应的行为,选择“振翅”为定量生测的“关键行为”。测定了雄虫对性信息素反应的时辰节律,选择反应峰期18:00—21:00为生测时间。在固定的室温和相对湿度的条件下,通过正交试验表明:影响雄虫反应的因子有释放性信息素的方法、照度、雄虫年龄。优选出最佳水平是:雄虫年龄为零天,释放性信息素的方法为注射器法,照度为11x。在此条件下测得性信息素浓度(x)与雄虫反应百分率(y)之间的关系为: y=116.76+15.52x。  相似文献   

19.
SPF级Wistar大鼠生长发育及繁殖性能的主要指标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SPF级的饲养条件下 ,对SPF级Wistar大鼠的生长发育及繁殖性能的主要指标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SPF级Wistar大鼠采用一雌一雄间隔同居的繁殖方法 ,以连续生产 4胎为宜 ,其中 ,第 2胎的幼鼠最适于留种。SPF级Wistar大鼠的生长发育与普通级Wistar大鼠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南充市郊嘉陵江沿岸的棕扇尾莺以河漫滩浅草地为主要繁殖场所,营巢、孵卵、育雏由雌、雄亲鸟共同负担,巢袋状。棕扇尾莺在繁殖期全为动物性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