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大熊猎4个家系,30次个体的被毛,皮肤和福尔马林固定的肝组织作材料,用荧光素和同位素分别标记寡核苷酸探针LZF-1,作DNA指纹图谱检测。结果表明,无论2雄配1雌,3雄配1雌,甚至4雄配1雌,受配雌兽所生子代的DNA指纹图谱条带,均来自父亲,母亲及你母双亲,没有新的条带出现,准确认定了4个家系中6只子代个体的真父,排除了非父。 相似文献
2.
大熊猫亲子鉴定:DNA指纹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以大熊猫10个家系,20只个体的被毛为材料,辅以血液,精液,作DNA指纹图谱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大熊猫个体的被毛和血液,被毛和精液,血液与精液组织检测,其DNA指纹图谱完全一致;大熊猫多雄配一雌及一雄配一雄,所产任一代个体的DNA指纹图谱中,其杂交带都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或父母亲,没有新带出现,准确无误地确定了10个家系子代的真父,排除了非父;三只大熊猫双胞胎中6只子代个体的DNA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3.
LZF-Ⅰ探针及草鱼等三种鱼类的DNA指纹图的初步研究(英文)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鲤鱼,草鱼和鲢鱼等三种鱼类DNA指纹图的结果是;在大于4kb的谱带中,草鱼为15条,鲤鱼11条,鲢鱼仅3条.我们自己制备的LZF—I探针,能与鱼类基因组DNA中的简单重复序列杂交形成杂交分子.据分子杂交原理知,三种鱼类基因组DNA中存在同源DNA片段,同时,草鱼和鲤鱼间的亲缘关系较草鱼和鲢鱼间的关系近. 相似文献
4.
近交系大鼠DNA指纹图和微卫星DNA多态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动物常规生化标记监测方法主要是通过蛋白质的变化来推测相应的基因的变化 ,而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而DNA指纹图和微卫星DNA是对遗传物质DNA的直接监测 ,比生化标记更准确、更可靠 ,更直观。实验中选取国内常用的SHR、SHRSP、WKY、F344、RCS、LEW等 6个近交系大鼠群体 ,采用DNA指纹图和微卫星DNA技术对 6个近交系大鼠群体进行DNA多态性分析 ,以期筛选出具有精确可靠、快速简便、灵敏性高的遗传监测方法。结果 :(1)DNA指纹图①在 4 0kb— 2 3 1kb之间各组的平均图带数在 14— 19条 ,同一群体不同个体间的相… 相似文献
5.
兰属植物DNA指纹图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LZF-1寡核苷酸探针和限制性内切酶Hinf1,检测兰属23样株和石斛属1样株的DNA酶解片段,获得了清晰易读的由6-15条带组成有特异性的遗传指纹图谱。表明:(1)LZF-1探针能与兰属及石斛属植物基因组DNA中的酶解片段中简单重复序列形成杂交分子,证实近缘植物基因组中存在同源DNA片段;(2)在介于1-24kb的谱带中,大红朱砂(A)15条,3株红蝉(B)皆12条,A*BF12n=40两株 相似文献
6.
7.
用BL1038、BM4311、TGLA122、BM143、ILSTS018、OarHH35、BM720、D18S51、McM130和OarCP0034共10个SSR标记座位,对所选择的高原型藏山羊优秀个体及疑似父亲,共11只个体进行亲子鉴定.结果表明,10个分子标记遗传多态性好,累计鉴别力(CDP)为0.999996,复合SSR位点的累计鉴别力(CDP)〉0.99999,累计非父排除率(CPE)为0.998030.鉴定出公羊48号、69号和14号分别是所选择的优秀个体66号、40号和36号的真实父亲. 相似文献
8.
实验动物要求具有明确的遗传背景 ,实验动物的遗传质量直接影响生物医学研究结果的准确性、重复性与科学性 ,遗传质量监测是保证实验动物遗传质量的重要措施[1] 。现在实验动物的遗传质量监测运用生化标记等表型检测方法 ,存在灵敏度低等局限性。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出现 ,为实验动物遗传物质DNA的直接检测带来了新的可行的技术方法。1 DNA指纹技术的原理真核生物的基因组大且复杂 ,广泛分布着各种形式的重复序列 ,由于它们不编码肽链 ,很少受到自然选择作用的影响而保持着高度的多态性。这些重复序列按其在染… 相似文献
9.
兰属4种植物DNA指纹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谭文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0(1):67-71
采用JH-18·8寡核苷酸探针检测了兰属4植物基因组DNA中的酶切片段,获得了由10-11条分子杂交谱带组成的DNA指纹图谱,结果表明:在4.0-24.0Kb范围内,大红朱砂(A)的谱带数为10条,红蝉(BB)为10条,A×B→F12N=40(C)为11条,A×B→F12N=80(D)为11条,JH-12·8探针能与兰属植物基因组DNA小的简单重复序列形成杂交分子,表明兰属4植物基因组中存在同源的DNA片段,为进一步在分子水平上进行兰扈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和近缘种群间的遗传差异分析提供了一种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0.
蒙世杰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8(2):143-146
用12种限制性内切酶(BamHⅠ,EcoRⅠ,EcoRⅤ,XhoⅠ,PstⅠ,MspⅠ,XbaⅠ,PvuⅡ,HindⅢ,HaeⅢ,SacⅠ,HpaⅡ)对秦岭大熊猫线粒体DNA进行了酶切。测定和分析了每种酶所产生片段的数量和大小,并与四川大熊猫的限制性片段进行了比较,发现在相同的6种酶的16个酶切位点中有一个不同,表明这两地群体间存在着线粒体DNA的多态性。其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和保护大熊猫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胡锦矗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9(3):257-260
根据大熊猫在野外的分布格局,对栖息地的选择及种群生存力的分析,应将大熊猫就地保护,使固有的栖息地的种群得以恢复,并提高其生存值和适应度。另一方面,圈养的大熊猫存活率和净生率都大于野外种群,经过一段时间的增殖,保持其野外生态习性,通过驯化,先在大面积范围内散放,然后放归自然,增加野外种群数量和遗传多样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采用毛细管电泳技术测定大熊猫尿液中的肌酐含量.使用非涂层毛细管(21 cm×75μm i.d.),50 mmol·L-1pH2.56的磷酸缓冲液,在16 kV,25℃下,以吡啶做内标物对大熊猫尿样进行检测.肌酐标准曲线的质量浓度范围为5~80 mg·L-1,肌酐浓度与肌酐同吡啶的峰高比值的线性相关系数r-0.999 6.测定了18只成年大熊猫(N(♀):N(♂)=5:4)的122个尿样,雌、雄大熊猫的尿肌酐质量浓度分别为(842.35±116.48)和(699.92±90.94)mg·L-1.实验表明,毛细管电泳法可以快捷、灵敏地检测尿肌酐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应用扫描电镜及x-射线能谱仪,对大熊猫雄性生殖器官的曲细精管4个区域、附睾头、附睾体、附睾尾、输精管及输精管壶腹各一个区域的15种元素进行了测定,其中,常量元素6种,微量元素9种。依据典型图谱对各采谱区域内的元素含量变化作了定量计算。以Zn为基准对几种与生殖机能密切相关的元素作了对比分析。其中配种能力好精子数量多,精液质量优良,使雌兽受孕产仔率高的“强强”,其微量元素Zn、Mn、Fe、Cu、ca、K的相对含量较高,特别是Zn的含量显著增高(P<0.05)。 相似文献
14.
佛坪自然保护区野生大熊猫对保护区内简易建筑的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年对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境选择行为进行了调查,发现大熊猫冬春季节经常在保护区内一些村民烘烤香菇的土坯房及他们晾晒香菇的棚子附近活动.相对于林下竹林中大熊猫的栖息地,这些地点植被破坏严重,但大熊猫活动痕迹清晰多见,逗留时间反而较长.另外根据粪便的新鲜程度,推测野生大熊猫经常光顾这些土坯房或棚子等简易建筑.排除食物因素的影响,相对温暖、避风的环境可能是导致野生大熊猫频繁光顾这些简易建筑并做长时间停留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的觅食生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的大熊猫食物基地、觅食行为、营养、活动、巢域的利用等问题,提示出它们如何适应那里的环境,采取了哪些相应的觅食和营养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小麦水稻为实验材料,用简便快速的方法对小麦水稻中的DNA进行分离与纯化,同时用紫外光谱进行测定,并对测定方法进行了条件试验,为小麦水稻中DNA的测定提供了经济、简便、可靠、容易掌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马边大风顶大熊猫的年龄结构及其食物资源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绝对数量调查表明,在位于小凉山山系的马边大风顶大熊猫野外观察站约20km^2的研究区域里,共有9只大熊猫,其中幼少组4只,青壮组2只,中年组2只和老年组1只,其年龄结构金字塔属于锥形,显示出略有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8.
利用收集到的47号现生大熊猫头骨标本与古代化石标本禄丰祖熊猫,小型大熊猫,大熊猫武陵山亚种和大熊猫巴氏亚种进行比较,表明大熊猫的体型变化是由小→大→小,并分析了体型变化的原因,从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方面剖析了大熊猫目前的处境及濒危原因,提出了延缓哀亡进程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采用JSP技术实现WEB页面交互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志宏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4(2):40-42
针对早期实现WEB页面交互方法的不足 ,概括了JSP的基本思想 ,分析了采用JSP技术进行数据连接的原理 ,介绍了JSP技术中经常使用的对象 相似文献
20.
由于水中钒的含量仅为10 -6 g/L,无法直接用吸光光度法测定,因此可在分析前采用沉淀浮选法将钒分离富集,然后再进行测定。对用于分离富集钒的沉淀浮选法的机理、条件以及VH2O25BrPADAP三元络合光度法测定钒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用沉淀浮选吸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微量钒,所用设备简单,富集倍数大,灵敏度高且干扰少,回收率为97% ~101%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