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5 毫秒
1.
太极拳整体劲的发放要达到最好的效果,在做到尽量减少劲力在自身体内的无用消耗的基础上,还要注意通过合理有效地技法运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发放的劲力在对方身上的打击效果.最大限度的提高劲力在对方身上的打击效果,本文从理清劲源、劲别、劲路和劲点,遵循整体劲发放的顺序和规律,把握好机势、方向和时间等三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蕴含哲理的太极拳,无论从身心修炼,还是技击实用,始终都在开合的变化之中.本文从开合之含义、太极拳盘架、技击、呼吸以及劲力发放等几方面阐述了阴阳学说之开合在太极拳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吴文强 《科技信息》2008,(14):151-15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针对很多人对太极拳技击有疑问的现实,分别从太极拳技击的原理、技击原则、技击的劲力及太极内功等方面来阐述。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太极拳的真谛,了解太极拳的技击内涵。使太极这一优秀的拳种不断的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4.
劲力是八极拳的核心,八极拳的套路、功法、拳理、推手等无不为劲力所服务,皆为劲力所展开.整体劲力更是贯穿于八极拳的始末,融合于其雄健刚猛的风格和独特而多变的技击特点之中,自古素有“武有八极定乾坤”之说.  相似文献   

5.
技击是太极拳武术文化更深层次的内涵和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它的精髓和灵魂。弱化太极拳技击内涵不利于太极拳的发展和推广、阻碍了传统太极文化的传承。强化技击在太极拳教学中的应用,结合技击文化思想和攻防内涵,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开展校园太极拳教学,是传承太极文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技击意识的培养对太极拳教学效果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课的研究、示范、练习等教学过程中引入技击方法,使之与拳式的教学有机地结合。通过教学中的对比实验和研究,结果显示技击练习对太极拳教学具有特殊的作用,表现在能增进对太极拳拳式和拳理的认识,提高学生学习太极拳的效率,便于他们记忆,且不易遗忘。同时能培养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以攻防变化为基础的太极拳,无论从太极拳盘架走势,还是技击实战,无不体现着攻与防的技击规律和战术的意识.本文从太极拳攻防中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慢制快等几方面充分阐述了攻防在太极拳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8.
在21世纪中华武术逐渐走向世界,我国全民健身体育不断发展的形势下,着重分析了在太极拳技击运动中的力学原理,阐述了太极拳技击运动中的用力都是受着运动定律的支配,使太极拳的技击运动的技术动作更趋规范化.  相似文献   

9.
土在武术的对外传播过程中,太极拳的对外传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太极拳在文化、健身、表演、技击等各个方面的价值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太极拳对外教学工作是太极拳对外传播的核心工作,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对太极拳乃至整个武术的对外传播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太极拳对外教学的原则、手段、方法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所要注意的问题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这几个方面问题进行讨论,为太极拳对外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刘忠伟  张腾腾 《科技信息》2010,(34):302-302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武术的一枝奇葩。它融健身技击于一身,要想练好技击,必须重视接劲的练习。通过拳架、站桩、小招等接劲方法的练习,太极拳的技击水平会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许俊菊 《科技信息》2010,(24):I0222-I0222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武术瑰宝,是世界武坛中的一枝奇葩。本文针对目前太极拳在高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学习太极拳的积极性的方法,包括渗透技击意识法、音乐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可以很好地培养和激发高校学生对太极拳的兴趣,从而提高太极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形式,武术套路劲力的力度表现方式具有自身的特点。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分析论证了武术劲力的产生、特点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武术套路中力度表现方式及对运动训练影响的比较分析,提出正确解决武术套路中力度表现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太极拳是道家哲学在养生与技击方面的经验之学。太极拳要求的放松只能在尽可能少用力的情况下,通过思想意识的作用,来逐渐达到最大限度的柔软,是从轻走向松的。我们练太极拳时就是用一套特殊的理论和方法,把僵硬了的身体又改造过来,可以说,太极拳中的一切巧妙和健身效果,都是由松而生,或从松软转化而成。经常练习太极拳的人,都知道柔软是什么味道,僵硬又是什么味道。虽然大家都标榜以柔克刚,但在实际练习时,你会发现,绝大多数人是偏硬的,能实践以柔克刚的少而又少。  相似文献   

14.
"舍己从人"是太极拳技击中体现的一个重要原则,讲究"舍己从人",以柔化为特点,讲究沾连粘随、不丢不顶,来叫顺送、引进落空,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不变而应万变.在攻防过程当中讲究得机得势,在此基础上引进落空始终控制对手,以退为进,始终调动对手为自己所用.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通过阐述"舍己从人"原则在太极拳技击中的具体运用,透过技术动作形态,寻找技击本质规律.  相似文献   

15.
王旭浩 《科技信息》2013,(12):289-289
太极拳文化博大精深,"舍己从人"原指放弃个人的意见,尊重公论,后指舍弃自己的利益或放弃自己的意见,服从众人的主张,太极拳吸收了这个理论并运用到了太极拳的技术、理念中去。本文试从武术道德、武术修炼及武术技击的角度来谈太极拳的"舍己从人",以期太极拳能够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20例88式太极拳锻炼者的血乳酸盐和心率为指标,论证88式太极拳是轻体力负荷运动,发现在持续20min太极拳运动期间无氧代谢也是体内供能的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从运动学视角审视太极拳推手运动,将其精巧复杂的技击手段、方法及步骤归结为控制、击打和控制击打一体技术,并从控制技术入手,分析探讨其力学本质及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8.
《道德经》所宣扬的“守和”“守柔”“守中”重要思想,内涵相通,都是道性的体现。太极拳技理、技法的总纲是“阴阳相济”,深受《道德经》的影响,其从外在的形式到内在的劲道、从战术的运用到实战时机的把握等,都是《道德经》“守和”“守柔”“守中”思想的具体运用。用《道德经》指导太极拳的理论与实践,可利于太极拳回归技击、修炼、道德教化及文化传承等本来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深层次地说明太极拳虚领顶劲、立身中正、一动无有不动、一处有一处虚实、用意不用力、意识引导动作等要求的准确练法,并进一步说明太极拳独有的这些练法对整个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大脑皮层躯体感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和视觉中枢以及视神经、眼肌运动神经的锻炼效果及医疗作用。从而揭开太极拳为什么在练习上极缓慢,使用上能极神速,虽以逸待劳却后发先至的技击原理。  相似文献   

20.
"掩手肱捶"和"云手"是四十二式太极拳中的两个动作,本文以"掩手肱捶"、"云手"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身练习体悟,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并对太极拳专家进行相关内容的访谈,对两个动作的动作结构作了分析,又着重以他们的动作用力,身形要求,阴阳结合,虚实变换,艺术审美等方面分别研究了他们的健身价值、技击实战价值、艺术价值等。从而进一步分析阐述了四十二式太极拳中部分动作的实用价值,与此同时也根据研究的结果,对太极拳练习者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