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12GrMo合金钢管为例,从焊接人员的选择、管道坡口的制备及对接要求、焊接工艺要求、管道焊接质量检查等方面阐述了合金钢管的焊接工艺。  相似文献   

2.
等温条件下晶粒长大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现有描述奥氏体晶粒长大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简化模型。通过对微合金钢的实验数据进行计算,证明所提出的模型精度较高,误差曲线的性态较理想。  相似文献   

3.
用计算机对低合金钢的过冷奥氏体转变动力学进行了数学模拟,综合考 虑了冷却速度、合金化学成分和晶粒度等因素对过冷奥氏体转变的影响。利 用dBASE Ⅲ程序设计语言和BASICA程序设计语言建立了合金钢数据库, 并在IBM-PC机上绘出了TTT曲线及CCT曲线。  相似文献   

4.
微合金钢道次间软化程度的B P网络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双道次压缩实验数据为基础,建立了某微合金钢道次间软化程度与热加工参数间的回归统计及BP网络模型。实验结果表明,BP网络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大口径厚壁管生产工艺存在的生产周期长、加热次数多、浪费能源和材料等问题,提出了利用铸坯直接挤压成形制造大口径厚壁管的生产工艺。在分析了P91合金钢热物理性能的基础上,利用热力模拟实验,研究了铸态P91合金钢在高温变形条件下的变形行为;利用数值模拟技术探讨了铸坯材料热挤压变形过程,得到了应力场、应变场和金属流动规律;分析了挤压比、挤压温度、挤压速度等工艺参数对挤压成形工艺的影响。对于推动该项新工艺、技术的发展,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开发描述含铌微合金钢软化行为的再结晶及形变诱导析出模型,并对奥氏体再结晶动力学和结晶组织演变进行了模拟计算。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计算精轧过程应力-应变曲线的流变应力模型,根据现场数据预测了X46级管线钢精轧过程中的轧制压力。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反映了工业生产的实际。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介绍了GH3030合金钢材料的焊接性能,着重分析、研究了高温舍金钢电阻点焊工艺特性,并通过大量的工艺性试验逐个摸索出了GH3030合金钢钢薄板(0.8mm+0,8mm)最佳焊接工艺参数范围,为编写高温合金钢电阻点焊生产说明书提供了可靠的试验数据,填补了我公司GH3030合金钢钢电阻点焊方面的空白。  相似文献   

8.
周家琥 《科技信息》2013,(13):394-394,419
在高温环境中保持较高持久强度、抗蠕变性并兼具有一定抗氧化性的合金钢。金属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之一,与其它加工工艺相比,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其特点是改善工件的内在质量,而这一般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就热强钢热处理工艺方法进行了浅要探讨。  相似文献   

9.
Zr含量对微合金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Zr含量对微合金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低碳含Zr钢的组织为铁素体 珠光体,随着Zr含量增加,钢中含Zr夹杂物的尺寸有所增大。微合金钢中添加的Zr,对钢的强度和塑性影响不大;Zr含量在0.01%-0.03%时,单位面积夹杂物颗粒数较少,微合金钢的低温韧性最好。  相似文献   

10.
出土玻璃制品是丝绸之路中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物证.玻璃制品易受埋藏环境的影响而风化,导致其原有成分比例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对它类别的正确判断.为了识别古玻璃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征,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文物表面有无风化与颜色、纹饰和类型的相关性和14种化学成分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运用Logit模型融合极大似然估计研究表面化学成分含量统计规律,对风化前的化学成分含量进行预测,预测准确度达到84.6%,并引入随机森林分类模型帮助判断未知古代玻璃的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鉴别出古代玻璃制品的分类.  相似文献   

11.
含硼微合金钢静态及亚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双道次压缩实验方法,在Gleeble-1500热模拟机上对某含硼微合金钢进行高温热变形道次间奥氏体再结晶软化规律的研究,并在实验基础上建立了该钢的静态及亚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2.
论述合金元素C、W、Cr、V、RE在钢中的作用及高耐磨合金钢W1成分的选择。介绍了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法进行W1钢的冶炼、锻造和热处理工艺。稳定条件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推荐的W1化学成分为CⅡWⅢCrⅠVⅡ,其洛氏硬度HRC达到62.48,冲击韧性αk达到22.85J/cm^2。与M2高速工具钢相比,HRC高一些,αk稍低一些,但合金元素含量仅为M2钢的40%左右,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3.
椭圆孔型轧制合金钢方坯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设计安全合理的合金钢椭圆孔型系统,采用三维热力耦合弹塑性有限元模拟仿真技术,超前再现了合金钢方坯在椭圆孔型中金属的三维流动过程并获得了轧制力及力矩等重要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表面和心部金属沿轧制方向流动速率的不同导致合金钢方坯端部横断面产生凹形;轧制力和轴向力及轧制力矩和径向力矩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即咬入和抛钢阶段其值变化较大而稳定轧制阶段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铬铁合金烟尘的微观结构、化学成分和物相组成的分析,发现铬铁合金烟尘主要是由小颗粒炉料直接卷入、电极孔飞溅、蒸发以及尾气管中化学反应产物组成。  相似文献   

15.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一九八二年度科技成果奖励暨高级技术职称发证大会上,我校有五项科研成果获奖。 (一)中频电源加热弯制合金钢管工艺获应用研究成果一等奖此项工艺系为满足大容量机组弯管的需要而研制的。  相似文献   

16.
流体在并联管组换热器中的流动状况将直接影响到换热器运行的效率和安全性,通过离散模型计算方法可得到流动工质在并联管组内的流动特性,在对离散模型的建立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人工神经网络中的BP算法来确定离散模型中的关键系数,即集箱中的静压变化系数和支管进出口的阻力系数,通过离散模型计算得出的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良好,说明与简化的连续模型相比,离散模型是一种更为符合并联管组流动特性的理论模型,同时也表明了用BP算法来确定离散模型关键系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毛细管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青海省不同产地短管兔耳草脂溶性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共分离鉴定出40种不同化合物,有11种成分为3个产地所共有.比较发现不同产地短管兔耳草脂溶性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存在差异,为该种药材品种及产地的鉴别和品质比较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8.
柴油加氢换热管开裂,通过化学成分分析、金相分析、腐蚀产物及形貌分析,结果表明,换热管开裂的原因为内壁NH4HS和NH4Cl垢下腐蚀开裂。  相似文献   

19.
麦长管蚜实验群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麦长管蚜是我国华北冬麦区的重要害虫,为制订出防治麦长管蚜的最优决策,我们进行了麦长管蚜实验种群的研究,分析了麦长管蚜与主要环境因子温度、湿度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依赖于温度、湿度的麦长管蚜生长发育模型和内禀增长率模型。为预测麦长管蚜的发生动态提供了依据,为防治麦长管蚜最优决策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证明了在三元以上的合金钢中,当奥氏体与碳化物相平衡时,合金元素对奥氏体中碳活度的影响具有叠加性质。根据M.Hillert模型推导了在这种条件下多元合金钢奥氏体中的碳活度的关系式,认为合金元素、铁在碳化物-奥氏体间的分配系数是很重要的。据此可以计算合金奥氏体中的碳活度,根据上述方法求出的碳活度,预测了实用合金钢内氧化型渗碳时所需要的碳势,预测值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