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我们完成了生产低度白酒SEAM法的实验研究工作。本法达到了降酒度除混浊,增口味,加营养的目的。对提高低度白酒质量,增加新品系,扩大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了低度白酒生产中出现乳白色混浊的原因之后,研究出以分子筛和活性炭为吸附剂,几种矿物质为助滤剂的复合过滤剂。用于低度白酒生产,该工艺具有设备简单、易于操作、生产平稳、能耗低等特点。每升酒中杂醇油、固形物质量百分含量降低50%左右。  相似文献   

3.
应用大东牌白酒净化器处理低度浓香型白酒 ,工艺简单 ,可有效除去混浊成分 ,酒质稳定 ,香味损失小 ,能够提高低度白酒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淀粉在低度白酒生产中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低度白酒是我国酿酒工业发展的方向之一,根据目前生产的情况,低度白酒关键要将酒基作好,把基础酒中的主要风味物质含量提高,当稀释后其含量仍不低于某一范围,才能保持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中国的白酒是世界上著名六大蒸馏酒之一,其历来标准以65°、60°、50°三大基数为主,酒度高。而近年我国提出的酿酒工业的发展方向和方针中提倡“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变”,于是,低度白酒成为我国酿酒工业发展方向之一,以低度为核心的中国白酒的新发展,现在已日益展示出其优势。  相似文献   

6.
浓香型白酒的酒醅入窖温度对酒醅窖内发酵有重要影响,入窖温度是浓香型白酒酒醅发酵重要的工艺控制参数。利用冷风摊凉的方式控制酒醅入窖温度,探究入窖温度发酵过程酒醅的温度变化、物质消耗、产酒率和酒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冷风摊凉有利于控制酒醅入窖温度,对出窖酒醅的理化影响不显著,对出酒率、优质率和基酒中己酸乙酯含量有显著影响,获得了试验车间酒醅夏季最佳的入窖温度区间为22℃~23℃,能够提高2.17%的出酒率和2.06%的优质酒率,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的增长。利用冷风摊凉控制酒醅入窖温度对浓香型白酒夏季发酵产生有利的影响,尤其在高温季节时,该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调整浓香型白酒酒醅入窖温度工艺参数的方法,有助于推动浓香型白酒发酵的机械化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测定白酒蒸馏过程中各种主要有机酸的馏出情况,结合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了白酒中有机酸的蒸馏特性,指出白酒中各种有机酸与总酸的蒸馏规律一致,为酒尾>酒身>酒头。适当摘取酒尾馏分,单独储存可作为调酒时的高酸含量酒,提高白酒质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麦饭石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和水质矿化性为依据,定性定量地讨论了麦饭石应用于低度白酒后,解决白酒的“失光”和产生矿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黄酒的非生物混浊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酒中含有丰富的糖、含氮物质、酯类、酚类、醇及多种维生素,这些物质在各种因素作用下,会使酒产生混浊及沉淀,影响外观和商品价值,对产品(特别是瓶装酒)销售产生不利影响.由微生物引起的混浊,只要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杀菌,并密封包装,就能防止;而非生物混浊引起因素很多,已成为当今酿酒行业的一大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0.
据有关人士最近指出:低度、营养型是我国白酒的发展方向。其认为,从酒类的发展规律看,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提高,酒的消费量越大,同时,也越向低度、营养型方向发展。烈性酒的消费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下降。  相似文献   

11.
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低度白酒易出现絮状悬浮物。通过对比原降度酒液、清液与絮状物的酒精溶液三者的气相色谱数据,分析得出形成浓香型絮状物的主要组成成分有己酸乙酯、丁酸乙酯、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亚油酸乙酯和己酸异戊酯等酯类;极少量的高级脂肪酸和其他微量成分也参与絮状物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实际生产馏酒情况的实验剖析,研究了甲醇在白酒蒸馏时的特殊规律。指出:采用缓慢蒸馏时,甲醇在酒身末尾出现浓度高峰,摘除这部分酒可以降低产品中甲醇的量;采用快火蒸馏时,甲醇在酒头及酒身有较广泛的分布,不易去除。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了用醋酸纤维素-钛复合超滤膜精制低度白酒的试验。对CA超滤平膜和CA-Ti复合超滤管膜的超滤性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为低度白酒的精制生产,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通过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的研究,建立了固态法白酒甑桶蒸馏的操作线,提出了计算馏酒浓度的方法,分析了影响馏酒浓度的因素。指出1)酒醅中酒度的变化及甑桶高度时馏酒浓度影响不大。2)酒醅中干物质量及冷醅的吸热情况对馏酒浓度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固态发酵法是我国传统的白酒生产工艺,其工艺特点是发酵酒醅含水分不多,糖化与发酵在固态酒醅中同时进行,固态蒸馏取酒。蒸馏后的酒醅,原料未充利用,需再次拌曲、糖化、发酵,反复多次。固态发酵法生产白酒的质量与出酒率受生产工艺、原料、蒸馏方法、设备等因素的影响。1生产工  相似文献   

16.
利用膨胀润土对降度后出现浑浊的白酒进行处理,通过大量地实验分析,发现利用膨润土取代现在酒厂常用的吸附剂于低度白酒的后处理效果较好,该方法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熊文军 《当代地方科技》2010,(23):98-98,102
白酒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白酒文化。然而我国的白酒广告传播比较单一,诉求重点在赞扬酒的优良品质上,在白酒文化的传播上显得单薄。白酒广告文化传播的创新,应该从我国白酒文化、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白酒蕴涵的深刻内涵着手,把握消费者的内心情感,建立白酒的品牌价值和品牌文化,加强白酒企业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引起白酒口干、上头的主要原因有酒中乙醛、杂醇油含量过高 ,酸酯比例不谐调 ,卫生指标、外加香料及酒精质量不过关等因素。解决措施有 :①白酒勾兑成型后适当延长贮存期 ;②降低白酒中杂醇油的含量 ;③适当延长作调味酒的酒头贮存期 ;④保证正常的发酵工艺过程 ;⑤生产过程严格卫生管理 ;⑥尽量选用发酵生产的香精香料。(孙悟)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经济已经到了升级换挡、调整结构的高质量发展时代。解析酒业的结构性繁荣可以发现,除了白酒外,葡萄酒、黄酒、保健酒等其他酒种整体发展压力比较大,因此,中国酒行业的繁荣实际上是白酒的繁荣。从消费品领域来看,白酒行业繁荣的主要原因是实现了消费升级,白酒是消费升级最主要的践行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导了一种用某种吸附剂从稀释白酒中除去混浊物的方法,获得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