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由局域近似假设,推导出彩色交流等离子体显示板(AC-PDP)气体放电中平均电子能量的计算公式,该由公式的计算结果表明,随着Xe分压强与总气压之比xXe或气压p的增加,平均电子能量下降,而由电场强度发迹造成的能量变化的幅度减小,根据此计算结果,对xXe和p对彩色AC-PDP光电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xCe的增加,着火电压、记忆范围、高度和光效均增加;随着p的增加,记忆范围、高度  相似文献   

2.
采用酵母杂合启动子PADHZ-CUP1或PADHZ-GAPDH及终止子TADH1,构建了一系列酵母表达载体。在这些表达载体中插入乙肝有面抗原S-preS1融合基因SA-28后将含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表达单元克隆至高稳定质粒PHC11的BamHⅠ位点。  相似文献   

3.
PDCA循环的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PDCA循环的动力特性分析,揭示了PDCA循环发生变异的原因,提出了MSPDCA原理,改进并完善了传统的PDCA管理模式.为PDCA环无变异运转建立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基于STEP的工程设计集成系统JW-CAD/CAM。该系统在统一的产品信息模型基础上,采用STEP实现产品数据的交换与共享,达到CAD/CAPP/CAM集成。CAD系统根据应用协议(AP)建立零件特征模型,输出STEP中性文件;CAPP根据协议对STEP中性文件进行后处理,提取零件信息,制订加工工艺;铸造CAD/夹具CAD完成零件铸件毛坯的设计和装夹设计;CAM后处理产生的NC代码在传给加工机床使用之前,加工仿真根据NC代码模拟毛坯加工过程,检查NC代码正确性以及加工时刀具、夹具、机床之间碰撞干涉状况。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如何开发一个较理想适合于冶金企业总图运输设计CAD系统(简称GPTDCAD系统)从冶金企业GPTDCAD系统的总目标确定;GPTDCAD系统总体结构设计;GPTDCAD系统设计思想;软件开发工具;用AUTOCAD可能开发的方式等5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当前NCP系统的发展状况及其在集成环境下运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在CIM环境下NCP系统设计的策略,试图运用特征理论解决CAD/NCP、CAPP/NCP的集成问题,文中提出了一套CAD/NCP、CAPP/NCP新的接口方式,以期从特征底层把CAD、CAPP、NCP有机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7.
虚拟制造环境下的CAM集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CAD/CAPP/CAM/MPS(加工过程仿真)是虚拟制造的关键技术。本系统针对非回转体零件,基于STEP标准,利用商品化CAD/CAM软件——Pro/E为平台,在完成CAM与CAD、CAPP、MPS信息集成的基础上,利用Pro/E的加工功能实现加工过程的自动化,并为加工过程仿真与NC代码仿真提供信息需求。本CAM系统通过获取CAD的零件建模信息,CAPP的工艺规划信息,对Pro/E的CAM信息获取进行重新设计,对Pro/E的加工功能进行二次开发,实现CAM与CAD、CAPP、MPS的无缝集成,完成零件的自动加工过程仿真,大大减少了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量。实际应用表明:此方法集成度高、柔性大。  相似文献   

8.
应用STEP实现机械CAD/CAM集成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CAD/CAPP/CAM集成的关键是建立统一的产品信息模型。STEP标准提供了产品生命周期的数据表示与交换机制。该文根据AP214中对特征信息的规定所建系统,针对应用的需求及实现的复杂性,建立特征的应用解释模型,形成本系统的应用协议(AP)。该应用协议是ISO-10303AP214的子集,通过ST-Developer的EXPRESS语言编译器生成数据字典,CAD系统根据应用协议生成面向加工的零件特征模型;CAPP采用派生式生成工艺规程;CAM根据CAD提供的特征模型和工艺规程生成刀位文件;CAM-POST根据刀位文件生成NC代码。CAD,CAPP,CAM均由系统开发的API/SDAI进行前/后处理,并通过ST-Devel-oper实现产品数据的交换与共享,达到CAD/CAPP/CAM集成。  相似文献   

9.
企业中的PDM设计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指出CAD与MIS存在的问题及PDM产生的必然,并在AutoCAD及FoxPro集成化的环境下,对PDM的实现进行了探讨,解决了AutoCAD图形系统与FoxPro非图形系统接口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航海模拟器中DCPA TCPA的算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DCPA,TCPA含 给出不同坐标系统船舶状态的相互转换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通用快速求解DCPA,TCPA的算法模型,该算法已应用于航海模拟器中,运行可靠。  相似文献   

11.
不同气压下氩气介质阻挡辉光放电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双水电极介质阻挡放电装置,采用光学方法和电学方法测量了不同气压下氩气介质阻挡辉光放电发光和转移电荷的时间特性.随气压的增加,放电的光信号脉冲数不断增加.介质阻挡辉光放电的起始时刻都发生在外加电压的下降沿,也就是电压的零点以前,即"过零放电".通过Lissajous图形得到了放电功率.气压小于8.08×104Pa时,介质阻挡辉光放电电压和放电功率随气压变化缓慢增加;在气压大于8.08×104Pa时,介质阻挡辉光放电电压和放电功率随气压变化迅速增加.获得了气压对介质阻挡辉光放电电压和放电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彩色等离子体显示屏的发光亮度和效率,提出了一种新型Ne Xe Kr混合气体.通过测量不同配比和压强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光电特性,对放电气体进行了优化研究.经综合比较,得出以下结论:在常用放电气体Ne Xe中掺入Kr气,有助于提高显示屏的亮度、光效及获得较佳的白场色度,但充入高Kr含量混合气体的显示屏的功耗很大,因此Kr含量不能过高,其分压比应在0 1%~2%之间,典型气体配比为NeXe8Kr0 5,总的充气压强应在60~80kPa之间.实验结果表明,与NeXe8气体相比,NeXe8Kr0 5的发光亮度和发光效率分别提高了15%和21%.  相似文献   

13.
利用空心针-板电极装置,在大气压空气中产生了直流激励的均匀氩气等离子体羽.电学和光学测量结果表明,虽然采用直流电源驱动,但放电为周期性的脉冲.每个脉冲对应一个等离子体子弹从空心针向着阴极的传播过程.对放电特性随放电电压、电极间距和氩气流量的变化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放电频率随电压的升高而增大,随距离和氩气流量的减小而增大.以直流空心针-板电极作为放电单元构成阵列,得到了较大体积的大气压均匀放电.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工业废气处理的主要方法及其优缺点。利用研究高气压微空心阴极辉光放电的成果,设计了一款能够用于工业废气处理的气体消毒装置,对该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装置对工业废气中的甲烷清除达到70,苯清除达到90,消毒效果相当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平行圆板型装置中等离子体化学汽相沉积(PCVD)质量转换过程,提出了一种数学描述方法.文中通过数值计算,主要讨论了活性粒子的产生频率、活性粒子沉积速率的径向分布及沉积速率与过程参量(如系统内气压、气体流速等)的相互关系,并对部分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6.
利用Langmuir双探针测试方法对高频放电等离子体的参数(np,Te)进行了详尽测试,得出了等离子体参数随放电空间位置、气体种类、放电功率、气体压强、磁约束等条件变化的规律,并对测试结果做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7.
设计一种针-板型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在大气压下以空气/氩气混合作为工作气体,研究了在混合气体流动和不流动2种情况下介质阻挡放电的光电特性.利用玻尔兹曼法计算氮分子振动温度(Tv)和谱线相对强度比值法计算电子激发温度(Texc),实验结果表明:输入功率(P)和Tv随外加电压(Ua)增加而增大,而Texc随Ua增加有减小的趋势;当Ua一定,气体流动时,P变大,Texc变小,而Tv基本不变.通过对高能电子与工作气体发生非弹性碰撞进行定性解释,对于大气压等离子体动力学行为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盆地克拉2气田白垩系砂岩含气饱和度模拟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塔里木盆地克拉 2气田为例 ,通过模拟气驱水过程获得含气饱和度 ,从而作为估算气田储量的依据 .实验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 ,用于实验的岩心取自各储量计算单元 .实验中岩石样品充满矿化度接近地层水的盐水 ,以氮气为气样 .通过计算实验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岩心质量来获得含气饱和度 .实验表明 ,砂岩岩心的含气饱和度与孔隙度和渗透率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以实验数据为基础 ,建立含气饱和度与孔隙度或渗透率之间的关系曲线 ,可以作为选择储量计算中含气饱和度的一项依据 .根据实验结果 ,估算克拉 2气田的探明储量比目前上报的储量大  相似文献   

19.
实验采用双水电极装置,在中等pd(p为气体的压强,d为放电间隙)值介质阻挡放电中观察到了六边形斑图.实验发现,随电压的升高,六边形斑图是由弥散放电模式演化而成.通过测量各模式的光电流信号,发现在弥散放电模式时放电脉冲是单个的,而出现丝状放电时光信号表现为多个脉冲,且放电脉冲个数随外加电压的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20.
钢的辉光离子渗铝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辉光离子氮化炉进行离子渗铝工艺探讨。研究了工业纯铁、20钢、45钢辉光离子渗铝层生长规律,测定了渗层铝浓度分布和显微硬度分布。结果得出了完全可以利用辉光离子氮化炉进行离子渗铝,实现一炉多作用离子轰击大大加速渗铝过程的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