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平凉市崆峒山旅游气候及人体舒适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平凉市7县(区)气象观测站1961 -2010年近50年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平凉市及主要旅游景点崆峒山的气候特征.根据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要素的日平均值,计算出各县区逐日人体舒适度指数及各舒适度等级所占日数的年分布和历年平均值.利用1986-2010年崆峒山客流量资料,对崆峒山客流量和人体舒适度指数的年内变化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平凉市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体感表现为冷感到舒适,适宜人们旅游疗养.7县(区)人体舒适度较高,适宜居住时间近6个月.夏季人体舒适度最高,处于舒适水平;春、秋季人体舒适度基本一致,处于较舒适水平;冬季人体舒适度较低,处于不舒适水平.由于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的不同,7县(区)人体舒适度差异明显,其中舒适度较高的县(区)为崆峒、崇信、泾川、灵台,其次为庄浪、华亭、静宁.崆峒山客流量与人体舒适度指数的年内变化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利用厦门近30多年基本气候资料,对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着衣指数和人体舒适度指数进行分级赋值,通过FAHP(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构建综合气候舒适度模型,评估厦门旅游气候的舒适度及持续时间.为进一步说明气候舒适度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采用OLS方法分析气候舒适度与入境旅客月指数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厦门市入境旅游月指数与气候舒适度之间的弹性系数为0.907 2,气候舒适度与客流量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本研究不仅分析了厦门市旅游客流量年内变化,也为旅游景点开发以及旅游景区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苏州市气象观测站点1987—2016年逐日气象资料,分别对人体舒适度指数、风寒指数、温湿指数和着衣指数进行分级赋值,运用FAHP(Fuzzy Analytic Hierachy Process,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数权重,建立一个新的气候舒适度指数评价模型,分析苏州市旅游气候舒适度的年内变化及持续时间,大致呈"M"形,3—5月以及10—11月舒适度最高;通过对气候舒适度以及特殊因子的数值化处理,结合OLS(最小二乘法)构建模拟模型来分析苏州市30年入境客流量月指数与气候舒适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苏州入境客流量月指数与气候舒适度之间的弹性系数达0.629,二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河南科学》2018,(3):396-403
基于武汉市1965—2015年气候资料,利用气候舒适度评价方法(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着衣指数和综合舒适指数)对武汉市各月气候舒适度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这50年当中,武汉市4月和10月的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着衣指数变化不大.而其他月份有一定的变化,但气候舒适度等级变化不显著.从综合舒适指数看,春秋季气候舒适度变化不大,多为舒适期,冬季气候舒适度有所上升,夏季气候舒适度仍然较差.1965—2015年武汉市较舒适期的平均持续时间在增加,较不舒适期平均持续时间明显减少,武汉市气候舒适度整体上有提高.其中气候舒适度的年内变化呈"M"形,武汉市是典型的春秋舒适性城市.  相似文献   

5.
利用旅游气候舒适度综合指数模型,计算得出昆明不仅舒适期长,更属全国少有的"四季如春"型旅游城市.受气候舒适性和节假日双重因素影响,昆明客流量年内变化以4—8月、10—12月为入境游客旅游旺季,2月、7—11月为国内游客旅游旺季.通过对节假日等因素赋值处理,运用最小二乘法建立昆明客流量与旅游气候舒适度之间的回归方程,结果显示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热点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构建了一个新的综合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运用新模型,计算了中国41个热点城市的气候舒适度指数,划分出适宜于旅游的等级和时段,并对气候舒适度的南北变化进行了分析.依据舒适期的年内分布划分出4种舒适度类型:夏适宜型包括哈尔滨等城市,年内气候舒适度呈倒"U"形变化,不舒适期较长;春秋适宜型包括北京等城市,气候舒适度呈"M"形变化;冬适宜型包括广州等城市,气候舒适度呈"U"形变化;四季适宜型只有昆明,气候舒适度呈倒宽"U"形变化.年综合舒适指数在北纬25°左右最高,以北纬25°为界,以北地区随纬度的降低,综合舒适指数逐步增加,以南地区随纬度的降低,综合舒适指数逐步减小.夏季气候舒适度指数随纬度升高而增大,北方旅游具有更高的气候舒适性;冬季气候舒适度随纬度降低而升高,南方旅游具有更高的气候舒适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2011-2020年婺源县的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和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数据,运用温湿指数(THI)、风效指数(WEI)、着衣指数(ICL)和综合舒适度指数(CCI)等方法对婺源县年均、月均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评价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婺源县近10a每年总体气候舒适度评价为舒适,全年舒适期长达9个月,只有1月、7月和8月气候舒适度评价结果为较不舒适;4-5月和10-11月是婺源县最适宜旅游出行的季节.  相似文献   

8.
旅游气候舒适度的定量评估可以为旅游部门开发旅游资源和游客选择旅游时间提供科学依据.利用1961-2010年西宁地区逐月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日照时间计算温湿指数(THI)、风效指数(K),分析50年来两指数年内变化特征;计算逐年四季的THI和K值,研究四季中两指数的变化趋势;将两指数值与人体生理感受级别对应,并依据生理气候评价分级指标测算逐年各月西宁市游客体感舒适度.结果表明:(1)THI年内逐月变化曲线呈倒"U"型,指数变化表现为先增后降,峰值所在时段在6~8月,且THI年内振幅逐年减小.不同季节THI变动振幅差异较明显,冬季THI的线性递增率是其他季节的7~20倍,其年际变幅也远大于春、夏、秋季;(2)K值年内变化曲线呈倒"U"型,指数表现为先增后降,且其年内振幅也逐年减小.峰值(K-600,人体感受为凉、舒适和暖)所处时间段逐年递增,由1975年的7个月延长到2005年的9个月;K在各个季节的年际变化均表现为逐年递增,并且夏季K值线性倾向率远高于冬季,反映出西宁地区暖季和冷季舒适程度都在增加,但是暖季舒适化趋势更加明显;(3)西宁近50年来逐月气候舒适程度分属于很舒适、舒适、不舒适、很不舒适四级,其中6、7、8月多属于非常舒适、舒适,5月和9月舒适度出现不规律的舒适或不舒适的年际交替,4月和10月出现不舒适的概率居多,11月至翌年3月旅游气候多表现为很不舒适.  相似文献   

9.
选取热带、亚热带和温带3个气候类型区的滨海旅游区——亚龙湾、巽寮湾和北戴河作为案例地,基于3地30 a气象数据进行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在统计近5 a网络关注度各月指数的背景下,建立回归方程分析气候舒适度与网络关注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空间差异下的滨海旅游区旅游气候舒适期季节分布、舒适期长短、舒适度变化幅度具有纬向地带性的分布特点;其网络关注度随气候舒适度升高而增大;网络关注度变化幅度随着纬度升高而增大,这与气候舒适度变化规律一致;游客网络关注度与旅游气候舒适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气候舒适度可能是造成游客网络关注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基于江汉流域36个气象站点30年(1981-2010年)的日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数据,计算得到其逐日温湿指数等级值和风效指数等级值,据此分析汉江流域旅游气候舒适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汉江流域旅游气候舒适度具有较好的年内变化一致性,最为舒适的时间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和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汉江流域内旅游气候舒适度自上游至下游呈现出从较舒适至较不舒适的趋势;最后据此提出了汉江流域旅游开发利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江汉流域36个气象站点30年(1981-2010年)的日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数据,计算得到其逐日温湿指数等级值和风效指数等级值,据此分析汉江流域旅游气候舒适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汉江流域旅游气候舒适度具有较好的年内变化一致性,最为舒适的时间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和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汉江流域内旅游气候舒适度自上游至下游呈现出从较舒适至较不舒适的趋势;最后据此提出了汉江流域旅游开发利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绿洲各县市月平均温度、湿度和风速,计算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算出该区的旅游气候舒适度等级.研究表明,气候对喀什绿洲旅游影响较大,旅游气候舒适度的年内变化规律为:4~10月为喀什绿洲旅游气候较舒适期,1月、2月、11月、12月旅游气候舒适度较差,导致旅游适宜期短.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河南省气候舒适度的时空分布特征,以河南省127个县市30年的气象资料为基础,分析各地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和舒适度指数的年际、年内和空间变化特征并评价其舒适状况.结果表明:①3种指数在年际和年内变化都呈现高度一致性,其中温湿指数对判定气候舒适度的变化更敏感,最高等级值达到5级,除冬季外,风效指数和舒适度指数的等级值未超过3级;②河南省北部和西部的气候舒适期开始较晚,结束较早,持续时间短,全省的最佳旅游时段为4—6月和9—10月,其中,5月和9月最舒适;③全省春秋两季气候都很舒适,冬季全省气候舒适度较低,不适宜室外旅行;夏季气候舒适度受高温影响大部分较低,但豫西豫北山地尚可.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甘肃省26个气象观测站1955-2015年平均气温、平均风速、相对湿度及日照时数等累年逐月数据,运用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着衣指数及综合舒适指数,分析了甘肃省气候舒适度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60 a来,甘肃省的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及着衣指数的变化均朝着更宜旅游的方向发展;全省综合舒适指数共上升3.8,春、秋两季气候...  相似文献   

15.
旅游气候舒适度对旅游者出行以及旅游地开展旅游活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山西省气象站50年气象站的资料,对反映气候舒适度的两个指数温湿指数和风寒指数进行计算,并利用线性趋势分析方法,从年代、年际两个方面对山西省50年来4月、5月、9月及10月的温湿指数和风寒指数总体变化趋势和站点时空变化趋势进行了具体分析.结果表明:从气候适宜度的总体变化来看,山西省这4个月的温湿指数表现为上升的趋势,风寒指数表现为下降的趋势,都朝着人体感觉更加舒适的方向变化,且山西省的旅游适宜期总体上有延长的趋势;从空间变化趋势来看,得出了在山西省的西南—东北一线,即五台山、原平、太原、隰县、临汾等站点,温湿指数上升趋势明显,风寒指数下降趋势明显的结论,为山西省旅游资源开发及旅游活动组织开展提供了气象气候方面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龙胜县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者在选择旅游地时,气候舒适度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龙胜县天象与气候类旅游资源丰富,特色明显,极具开发潜力,基于龙胜县气象站近33a(1981—2013年)的逐月气象数据,及2000年到2013年逐日气象因素统计资料,采用人体舒适度与着衣指数对龙胜县的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龙胜县旅游气候舒适期较长,3到11月是比较舒适的季节,其中4,5,9,10月最舒适,6至8月温暖较舒适,3,11月凉爽较舒适,12,1与2月的舒适期天数较少,而且全年着衣舒适天数为199d.最后提出了龙胜县旅游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建议,包括合理安排旅游项目和活动,注重提高天象与气候旅游资源质量,关注气象灾害频发时间,做好预防措施与保障旅游安全,积极宣传天象与气候旅游资源,做好相关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17.
人们对凉爽气候环境的需求产生了避暑旅游这项旅游活动。文中以此为着眼点,选取承德避暑山庄、北戴河等10大避暑胜地,分别从盛夏气候舒适度、旅游资源价值、区位可达性等三个方面,对避暑胜地旅游竞争力进行定量测评。结论如下:(1)避暑胜地旅游竞争力的强弱是凉爽气候、优美景物、方便交通三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从气候因素来看,盛夏与区域中心高温城市温差在10~12℃之间,是避暑旅游地形成最佳气候条件;(3)文中将盛夏接待客流量看成是避暑胜地旅游竞争力的显性指标,分析了与三大因素的关系,发现避暑气候指数、景观资源、交通区位是其最重要的三大影响因素。该研究为避暑旅游地建设及旅游活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利用蓬莱市地面气象站观测的1961-2015年的气温、降水、相对湿度等气候资料,采用滑动平均法、线性倾向估计法和气候舒适度评价方法分析蓬莱市的气候特征,评价蓬莱市的气候舒适度;利用蓬莱市2012年至2015年旅客网络关注度的统计资料,运用OLS方法分析蓬莱市旅游气候舒适度与旅客网络关注度的关联性.结果表明:蓬莱市近年的年降水量和气温分别以倾向率0.644 5mm/a,0.032 1℃/a上升,21世纪以来的降水和温度波动变化较大;蓬莱市全年最宜旅行的月份为5,6,9和10月份,最不宜旅行的月份是冬季3个月;旅客网络关注度与旅游气候舒适度相关性系数是0.978,旅客网络关注度月份指数的气候弹性系数是0.156,说明旅客网络关注度年内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受气候影响,旅游气候舒适度综合指数每改变一个单位,蓬莱市的旅客网络关注度月份指数会随之变化0.156%.  相似文献   

19.
枢纽中心和拥有高价值吸引物的旅游目的地是区域旅游经济的增长极,其旅游细分市场很大程度受气候舒适度的制约.四川省尚无目的地尺度的气候舒适度评估,据此,获取了四川省28个主要旅游目的地1986-2015年的气温和相对湿度数据,利用Terjung舒适指数、系统聚类以及月气候舒适集中指数等方法,评价了上述目的地的气候舒适度.结果显示:1)25个目的地至少有5个月及以上的整体气候舒适度适宜旅游,23~25个目的地4,5,9,10月的气候舒适度适宜旅游天数比较集中;2)按照气候适宜旅游的程度,28个目的地的气候舒适度可分为5种类型,即:长季舒暖型,中长季暖夏型,中季热夏型,中季闷夏型,短季凉夏型;3)西昌、九寨沟、北川、雅安等目的地的气候舒适度适宜夏季避暑,而所研究的目的地的气候舒适度都不适宜冬季避寒.  相似文献   

20.
桑玉强  李分  张劲松  贾长荣 《河南科学》2012,30(9):1395-1398
利用小浪底生态定位站2006—2010年的气候资料,选择月平均气温、月平均风速和月平均湿度等指标,分别利用中部地区舒适度指数评价方法和奥利弗舒适度评价方法对济源市旅游气候资源进行评价分析,以期为济源旅游出行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济源市5月和9月旅游舒适度最高,属于旅游气候上的黄金时间.3,4,10,11月气温相对适宜,气候相对舒适,有利于游客出行.6—8月气温相对比较高,可以开展以登山、戏水等活动为主的避暑旅游活动,可利用的旅游资源有王屋山、黄河三峡、九里沟等,其中6月下旬—7月上旬可以开展颇具特色的小浪底观瀑节旅游活动.12—2月气温低、风速大,可以开展受天气影响相对较小的旅游活动,如参观城区的济渎庙等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