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2013年5月24日,西北大学赵桂仿教授应我校邀请作了《栎亚属部分近缘种的物种分化与种群进化历史研究》的学术报告.赵桂仿,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在瑞士Fribourg大学和Neuchatel大学学习,并在Neuchatel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主持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73"重大基础研究计  相似文献   

2.
正1沿革与宗旨《西北大学学报》的前身为西北大学《学丛》月刊,创刊于1913年7月1日,是全国创办最早的大学学报之一。后虽经《西北大学周刊》(1924年)、《西大学报》(1939年)、《西北学术》(1943年)、《西北大学学报》(1957年)等刊名变迁,但始终学术薪火相传,延续至今。《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恪守"守正创新,服务科研,传播学术,有补于世"的办刊宗旨,回归常识,尊重规律,传承百年学府的厚重学术积淀,服务学校新时代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加快"双一流"建设的使命任务,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之间相互砥砺、补益的优势,努力"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相似文献   

3.
正1沿革与宗旨《西北大学学报》的前身为西北大学《学丛》月刊,创刊于1913年7月1日,是全国创办最早的大学学报之一。后虽经《西北大学周刊》(1924年)、《西大学报》(1939年)、《西北学术》(1943年)、《西北大学学报》(1957年)等刊名变迁,但始终学术薪火相传,延续至今。《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恪守"守正创新,服务科研,传播学术,有补于世"的办刊宗旨,回归常识,尊重规律,传承百年学府的厚重学术积淀,服务学校新时代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加快"双一流"建设的使命任务,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之间相互砥砺、补益的优势,努力"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相似文献   

4.
正1沿革与宗旨《西北大学学报》的前身为西北大学《学丛》月刊,创刊于1913年7月1日,是全国创办最早的大学学报之一。后虽经《西北大学周刊》(1924年)、《西大学报》(1939年)、《西北学术》(1943年)、《西北大学学报》(1957年)等刊名变迁,但始终学术薪火相传,延续至今。《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恪守"守正创新,服务科研,传播学术,有补于世"的办刊宗旨,回归常识,尊重规律,传承百年学府的厚重学术积淀,服务学校新时代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加快"双一流"建设的使命任务,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之间相互砥砺、补益的优势,努力"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相似文献   

5.
彭树智教授在1985年7月27日为董英哲同志的《科学技术概要》(西北大学教务处内部出版)所写的序言,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文理间的互相渗透和交叉。这对于西大这样的综合性大学更是优势所在和大势所趋。因此,特向大家推荐,以期引起共鸣。  相似文献   

6.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编排规则西北大学学报编辑部《西北大学学报》前身为创刊于1913年7月1日的《学丛》,是我国创刊较早的综合性大学学报之一。其间,经历了《西北大学周刊》(1924)、《西大学报》(1939-03~1939-11)、《西...  相似文献   

7.
2013年5月21日,西北大学岳明教授应邀来我校作了《秦岭与黄土高原优势植物叶功能性状及其关联性》的学术报告.岳明,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系生态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02年10月至2004年9月在日本国立北海道大学地球环境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植物群体生态学和全球变化生态学的研究工  相似文献   

8.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创建于1939年,是中国设立最早的综合性大学地质学系之一。培养了新中国第一批石油地质专业人才,为国家的石油地质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苏坤 《安徽科技》1999,(10):8-9
安徽大学是一所文理工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基础研究实力较为雄厚,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设立前,教师与科研人员在省内缺少基础研究的申报渠道,同时也没有稳定的基础研究经费来源。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设立,结束了安徽省不资助基础研究的历史,受到了广大科技人员的热烈欢迎,也为我校广大科  相似文献   

10.
<正>1沿革、宗旨和内容《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前身为创刊于1913年7月1日的《学丛》月刊,中经《西北大学周刊》(1924年)《两大学报》(1939年)《西北学术》(1943年)、《两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57年)等刊的发展,延续至今。《两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反映西北大学理、工科各院、系、所科研成果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理  相似文献   

11.
在简述高校实验室科研管理的内涵与作用的基础上,明确地提出了高校实验室科研管理工作创新的基本任务,在介绍山西财经大学ERP综合实训中心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总结了其科研管理的经验与教训,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高校实验室科研管理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十年来,我国高校科研工作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大理学院作为地处西南边疆的地方高校,在科研发展的地方模式探索方面取得了成效,形成了以建构大学应有的科研文化,确立地域性的科研方针为指导,建立与时俱进的激励措施并提供人性化服务平台的基本模式,为地方高校科研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通过2005—2010年我国31个省市的统计数据实证考察了我国高校的科研产出与科研效率.本文首先实证检验了科研投入与科研产出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我国高校在国外发表的论文数量与研究人员数量、基础研究经费显著正相关;出版的科技著作数量与基础研究和经验研究经费正相关,与科研人员数量的关系不显著;发明专利数量与科研人员数量、基础研究经费和应用研究经费显著正相关.继而,考察了科研效率与科研投入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我国高校人均在国外发表的论文数量和人均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与投入的科研人员数量间呈现出了显著的倒U型关系.经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校应强化试验发展研究并加强高校内涵建设,提高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提升高校科研效率.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通过对1957年至1959年间《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所载论的研究,理清了20世纪50年代西北大学化学研究的基本线索。方法 采用献考证及科学史方法进行分析,并加以总结。结果 认为岳劫恒的络合物光学研究、陈运生等的物理化学研究、方乘的发酵化学研究、沈石年的分析化学研究、孙聚昌的结构化学研究,代表了50年代西北大学化学学科最主要的研究方向。结论 这些成就奠定了西北大学化学学科的基础,也形成了最基本的研究方向、方法,以及学术氛围、学术研究队伍,并代表了西北地区化学研究的基本水平,而《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当时西北地区最高的学术论坛之一。  相似文献   

16.
科研产出是衡量科研改革成效的最直接的指标.该文从科技论文和专利成果产出的角度来研究华南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华师大)科研改革的成效,指出了华师大近年来采取了有效的科研改革方案,使华师大的科研水平大幅度提高,同时也指出了华师大下一步的科研改革方案,应该更加倾向于引导科研成果转化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科研团队是当前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模式。在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的过程中,科研团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重点培养团队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情操、心理素质及科学精神,并在实施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学科馆员制度代表了大学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发展方向,能够较好适应高校科研工作者的个性化、广泛性、时效性及与教学活动结合性的信息需求特征。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强化科研服务意识、使用合理的服务模式及提升学科馆员自身素质等手段为高校科研工作提供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19.
根据多年科研管理工作的经验,结合浙江林学院的特点,分析了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的现状,并就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的管理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大连民族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路径,阐述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基地和团队建设为依托,以完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为手段,以扩大社会影响为推动力是实现民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