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柴达木盆地北缘逆冲推覆构造带是寻找砂岩型铀矿的远景区,该区构造复杂,后期改造强烈,逆冲构造发育,最常见的构造样式有单冲构造、对冲构造、反冲构造、斜坡带等。不同的构造样式造成沉积地层产状和厚度存在差异,同时影响砂岩型铀矿成矿环境。通过分析不同的构造样式与铀矿化的关系,认为在不同逆冲构造样式中铀矿找矿工程部署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许多砂岩型铀矿产于含油气盆地,铀与油气共盆产出是砂岩型铀矿的一个研究热点。在回顾油气参与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油气参与砂岩型铀矿成矿过程的作用机理,结合实例剖析了油气的吸附作用、还原作用在砂岩型铀矿成矿过程中的影响。提出吸附作用和还原作用是油气参与砂岩型铀矿成矿的主要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3.
库车坳陷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缘,新近系库车组出露面积广,沉积厚度大,为客观认识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新近系库车组的成矿潜力,通过对成矿地质条件分析认为,上新统库车组发育以河流相为主的一套杂(红)色陆相碎屑岩系,具有有利的泥-砂-泥结构;构造抬升控制着砂岩型铀成矿作用的发生,成为地层中铀活化、淋滤的有利通道;盆地北缘蚀源区的下元古界绿片岩,下二叠统火山岩及凝灰岩和华力西中、晚期花岗岩体提供丰富的铀源;具有完善的地下水动力系统,补-径-排体系完善;铀成矿与含油气构造具有空间上的一致性,油气参与了铀成矿,发育的深大断裂沟通了深部烃源岩与上部圈闭,盆地深部油气逸散的有利地带,为砂岩型铀矿成矿提供了还原障;同时盆地具有有利的地形地貌条件。由此推断,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较好,可作为有利的勘查目标区。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金鸡盆地地质特征、铀矿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砂岩型铀成矿的关键是盆地沉积环境、盆地构造和铀源,除了注重盆地沉积成岩型铀矿化的勘查研究,还应加强对断裂构造、层间破碎带、蚀变带与铀矿化的关系研究工作,并对铀矿找矿潜力作出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5.
通过阐述北方中新生代产铀盆地的形成分布及大地构造背景特征,并结合前人对北方几个重要砂岩型铀矿床成矿条件的剖析,从区域(大地)构造、沉积体系、古水动力条件、铀源等方面对比分析北方中新生代盆地盆山演化与砂岩型铀成矿作用的关系。认为中新生代的盆山演化对北方产铀盆地及其砂岩型铀矿床的形成分布具有决定性作用。铀成矿作用以层间氧化为主,叠加沉积成岩和潜水氧化成矿,使铀的成矿过程具有多期次、多方位的特点。为下一步在北方各大中小型盆地进行砂岩型铀矿床继续勘查和预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松辽盆地西缘泰康地区四方台组发现了多处铀矿化点,显示该地区具有砂岩型铀矿找矿潜力.通过结合岩心观察、钻孔取样和室内镜下鉴定等方法,对该地区四方台组沉积相特征和构造活动等铀成矿控制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四方台组沉积相类型主要为三角洲平原和滨-浅湖相,砂岩具有砂体厚度较薄和含砂率较低的特征;盆地构造活动控制了区内铀矿化异常孔位的发育范围,铀矿化部位大多位于烃类等还原性流体渗出改造后的砂岩中.可见该区铀富集作用主要与深部烃类流体上移浅层位发生还原作用有关,受四方台组所发育沉积相类型控制因素较小.  相似文献   

7.
铀矿是重要的战略资源。近年来在鄂尔多斯盆地发现多个大型铀矿床,目的层均为中侏罗统直罗组下段。白垩系地层在空间位置上与侏罗系地层相邻,且下白垩统在盆地中相当发育,出露广泛,但迄今为止还未发现大型的铀矿床。本文从白垩系地层岩性特征、铀源分析、水文地质特征、构造特征、还原剂因素五个方面分析该地层是否具备铀成矿条件,结果为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砂岩透水性优良,北部具备了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形成的水文地质条件,并且北部发育广泛的花岗岩体群,铀背景值满足砂岩型铀矿成矿要求,早白垩世时期盆地内发生明显构造活动,华池环河组的沉积砂体接受氧化作用充分,在遇到深部运移的油气时,U6+便被还原成U4+,在合适的位置沉淀、富集,形成铀矿。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粤东地区麻布岗盆地277含煤砂岩型铀矿床的矿体产状、含矿主岩、铀矿层内部结构、矿石的矿物成分、铀的存在形式、铀的分布状态及含矿主岩化学组分与铀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总结了277含煤砂岩型铀矿床的铀矿化特征,结合盆地演化、沉积相与成矿作用研究,提出了麻布岗盆地277含煤砂岩型铀矿床的三阶段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9.
我国火山岩型铀矿找矿预测地质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应用"矿床找矿预测地质模型"理论基础上,结合相山铀矿田危机矿山科研成果与前人成果资料,构建了以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系统与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为要素的火山岩型铀矿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并阐述了其应用流程,对我国火山岩型铀矿勘查具理论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滇西地区是国内重要的砂岩型铀矿带之一。近年,随着铀矿勘察工作的持续推进,先后发现了一系列新的铀矿化点和铀矿床。本文以户撒盆地新发现铀矿化层位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球化学方法探讨沉积期古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户撒盆地芒棒组第二段为温暖潮湿环境下的淡水沉积;沉积水体总体为还原环境,部分过渡为氧化-还原环境。沉积水体环境是制约铀成矿的关键因素之一,沉积水体由还原环境逐渐过渡为氧化-还原环境是砂岩型铀矿的有利成矿层位。  相似文献   

11.
基于伊犁盆地南缘及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侏罗系砂岩铀矿露头剖面与岩心观察、扫描电镜及显微薄片测试与分析、有机质成熟度测试以及前人研究成果,认为砂岩铀矿中常见的红、褐色“氧化带”砂岩及“过渡带”白色砂岩属于烧变岩,提出表生热液的概念,由此将煤层自燃与砂岩铀矿的形成联系起来,提出中国北方含煤盆地煤层自燃促进铀的富集成矿的设想。即煤层在新生代干旱气候条件下自燃,在相对湿润气候条件下大气降雨影响煤的自燃,形成表生热液,携带从自燃煤层及附近高温烧烤岩层中释放的 U6+沿渗透性岩层流动,在流动遇阻及温度降低条件下铀元素从(已经降温的)表生热流体中析出,并富集成矿。该成矿模式对中国北方陆相盆地“层间氧化带”、“潜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提出新的成因解释。其证据主要体现在:(1)烧变岩与铀矿在空间上的相关性;(2)“氧化-还原带”砂岩微观特征;(3)铀石激光原位同位素年龄测定数据;(4)伊犁盆地煤等有机质成熟度;(5)伊犁盆地及鄂尔多斯盆地方解石胶结物流体包裹体测试数据;(6)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同位素测试数据等。该模式合理解释了砂岩型铀矿主要分布于中国北方的原因,预示着煤层自燃形成的烧变岩及(近地表)表生热液疏导体系是陆相含煤盆地表生热液砂岩型铀矿主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北方砂岩型铀矿找矿的重要盆地之一,研究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偏西。在野外调查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描述了砂体的空间定位、地层、氧化带展布、铀异常等特征,研究了岩性岩相、地球化学、后生蚀变、异常晕等找矿标志,矿体的形成与"古层间氧化带"、岩石地球化学环境、直罗组下段河流相的空间展布、还原介质含量及构造等条件有关,铀成矿的主要控制因素有构造演化、目的层的氧化-还原界面、砂体的非均质性、还原介质等。研究认为本区铀富集成矿受前述控制作用明显,具有明显的找矿标志,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了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通辽地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铀矿资源基地,近年来随着勘查投入持续加大,铀矿找矿不断取得新突破。为了深化对通辽地区砂岩铀矿控矿因素的认识,进一步扩大铀矿找矿成果,通过岩(矿)心观察、文献调研和综合分析等方法,对通辽地区找矿目标层姚家组的沉积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总结,提出了姚家组沉积时期古气候经历了较湿热向半温湿的变迁,发育盆地拗陷期湖盆长轴方向冲积扇-河流-浅水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灰色砂体受次级凹陷控制等创新性认识,探讨了沉积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东胜矿床是近几年来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发现的一个特大型铀矿床,对该矿床成矿作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找矿价值.早期人们认为该铀矿床属层间氧化带型矿床,但经对资料的分析认为用层间氧化带的观点很难完全解释东胜铀矿床的成矿问题.利用遥感技术研究了矿床的区域成矿构造背景,发现本区存在一断隆构造,矿床处于该断隆构造的南缘.该断隆构造叠加在早期蚀源区-斜坡带成矿背景之上.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古层间氧化带型铀矿进行了追溯,并探讨了断隆叠加与铀矿化形成的关系,提出断隆构造的发生、发展促进了东胜矿床成矿作用的演化.从断隆的隆升作用,构造-热事件作用和断隆边缘断裂的导通作用等方面,论述了断隆构造的叠加是东胜铀矿床叠合成矿的诱因.由于东胜铀矿床是断隆叠加成矿作用形成的铀矿床,因此,对这类矿床的勘查,不仅要重视沉积体系和氧化带的研究,还要重视构造和深部物质运移迹象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研究滇西新生代盆地新近系芒棒组沉积相与铀成矿的关系,为找矿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户撒盆地6口钻孔岩心的岩石学特征、粒度特征、垂向序列、沉积构造等分析,在赋矿层位芒棒组下段识别出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湖泊4种沉积相及对应的10种亚相和18种微相。铀矿化层位主要位于冲积扇扇中辫状河道和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前扇三角洲-湖相泥岩与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岩构成了有利的"下泥上砂"赋铀岩性组合。认为冲积扇体系发育的曼统-万明小寨、皇泽寺-小寨地区和扇三角洲体系发育的东部陡坡带为铀矿勘查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青藏高原北部东昆仑八宝山地区砂岩型铀矿成矿潜力,基于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以晚三叠世八宝山组为目标地层,通过地质调查、化学样品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砂岩型铀矿5个重要成矿地质条件(铀源条件、古气候条件、岩性岩相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构造条件)。结果显示:研究区铀源丰富;成矿时期的气候处于干湿交替的阶段;赋矿岩性中的“泥—砂—泥”结构稳定;“补—径—排”水动力系统发育完善;辫状河相、三角洲相广泛分布;盆地边缘缓倾斜坡带特征明显。结合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已有成矿事实表明,东昆仑八宝山地区砂岩型铀矿成矿地质条件较好、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7.
二连盆地中新生代沉积演化与铀成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20多年铀矿勘查工作,在二连盆地中-新生代的上侏罗统、下白垩统腾格尔组、赛汉组,上白垩统二连组、古近系脑木根组和伊尔丁曼哈组等多个层位中发现铀矿化。区内盆地中-新生代盖层经历了由断陷向坳陷转化的盆地演化过程。受坳陷作用的影响,盆地内腾格尔组盆缘冲积扇或扇三角洲和深湖相,且埋深较大,不利于与铀成矿作用有关的氧化作用的进行;赛汉组为坳陷阶段初期的河流相沉积,古气候为潮湿环境,还原剂含量丰富,沉积后期古气候转变为干旱-半干旱环境,利于氧化作用进行;二连组、脑木根组和伊尔丁曼哈组形成于干旱-半干旱气候环境,地层总体呈红色,并含有蒸发盐类矿物,还原能力不足。通过对中新生代沉积演化与铀成矿关系的分析,确定了下白垩统赛汉组为主要找矿目的层位,并对其它找矿目的层铀成矿条件进行了详细探讨,为区内进一步的找矿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鄂尔多斯盆地北东部是我国超大型砂岩型铀矿床聚集地,多年来发现铀矿与油气、煤层等空间上有关联,进行了多方面研究,但就构造与铀矿成矿关系研究匮乏。文章从研究泊尔江海子断裂性质、形态、活动性、封闭性来探讨断裂与砂岩型铀矿成矿关系。泊尔江海子断裂总体展布方向为近东西向断面北倾的逆断层,延伸长度自下而上逐渐变小,断面上陡下缓。断裂活动为先二次逆冲挤压后走滑撕裂。最强断裂活动为中晚侏罗纪走滑撕裂,本期活动导通了深部产油气太原组和山西组地层,使油气能够沿着断裂侧向开启的层间古地下水运移。东胜铀矿床形成于早、晚白垩纪,与烃源岩生油时期一致,间接地说明构造是油气等有机质在古地下水运移的导流通道。古近纪以后,鄂尔多斯盆地古地下水方向发生改变,泊尔江海子断裂带来的油气等有机质向上运移到直罗组层间砂岩地下水中,减弱了古地下水散矿作用,起到保矿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为陕甘宁盆地可地浸砂岩铀矿区调工作成果的分析总结,运用了层间氧化带砂岩铀矿区域预测准则,分析研究了区内大量资料认为:位于天环拗陷带中的下白垩统志丹群特别是环河一华池组存在南北向展布的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并指出了盆地北部进一步找矿方向及成矿有利远景区。  相似文献   

20.
柴北缘上干柴沟组为半湿润、半干旱环境下的陆源碎屑岩建造,主要发育冲积扇-辫状河沉积体系和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砂体的空间展布、岩性-岩相及岩石地球化学等特征表明地层结构良好,具有一定还原能力。油气成藏流体包裹体均一法、显微激光拉曼光谱法及酸解烃数据分析显示铀矿化与油气渗出还原作用有关,烃类气体的逸散增加了砂体的还原容量。分析认为上干柴沟组是砂岩型铀矿有利目的层,层间渗入氧化与油气渗出还原蚀变界面附近是重点找矿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