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中国南方海相震旦系-中三叠统层序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中国南方不同地区海相震旦系-中三叠统基干剖面和辅助剖面详细观测研究的基础上,对震旦系-中三叠统进行了系统的层序划分对比,共识别出13个超层序和99个三级层序,讨论了13个超层序的特征,建立了中国南方海相震旦系-中三叠统的层序格架.总体上看各超层序在整个中国南方不同盆地、不同相带的剖面上可以完全对比,但同一个超层序内所包含的三级层序个数及完整性有所不同.对于三级沉积层序来说,半数以上可以得到化石带较为准确的年代控制并在同一个构造分区甚至整个中国南方进行对比,部分层序甚至还可以在三级层序的体系域层次进行对比.表明从整个中国南方来看二级相对海平面升降变化更具有一致性,而三级相对海平面的变化规律在不同盆地、不同相带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2.
采用电导法和分形几何理论等探讨了云南金顶铅矿围岩岩石静态条件下对Pb^2+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对砂岩和角砾岩而言,溶解过程中溶液的PH值溶解时间的增加而升高,最后接近于7,且后者由于其致密性而使得PH增加较为缓慢;铅离子初始浓度较小时电导率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初浓度高时则相反;吸附过程中伴随着岩石中的离子进入溶液,在本实验条件下,两种岩石对铅离子的吸附量较大,不同初浓度下的吸附量与平衡浓度进入溶  相似文献   
3.
岩石对Zn^2+、Pb^2+的竞争吸附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以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岩石静态吸附Pb^2 、Zn^2 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砂岩从含Zn^2 的溶液中吸附Zn^2 、从Pb^2 和Zn^2 混合溶液中吸附Pb^2 和Zn^2 以及角砾岩从Pb^2 和Zn^2 混合溶液中吸附Pb^2 的过程均是类分形的;角砾岩和砂岩对铅的吸附速率大于锌,在铅存在的情况下锌的吸附能力减弱;角砾岩和砂岩对铅离子的吸附量相差不大,但角砾岩对锌离子的吸附能力强于砂岩。  相似文献   
4.
文章详细描述了南盘江盆地中三叠统浊积岩的特征。并根据其矿物、化学成分的判别分析结果,认为浊积岩的物源为越北古陆和江南古陆,盆地的大地构造背景为被动边缘盆地。  相似文献   
5.
采用地球化学测试分析方法对鄂西地区上二叠统大隆组碎屑岩进行了风化程度、物源和构造背景研究,结果表明:鄂西地区大隆组沉积岩富SiO_2、Al_2O_3和Fe_2O_3,贫CaO,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72.18%、9.77%、2.96%与0.08%;矫正烧失量后, Fe_2O_3T~+MgO(均值4.25%)、TiO_2(均值0.44%)、Al_2O_3/SiO_2(物质的量比值,均值0.16),最接近活动大陆边缘特征值.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呈右倾式,轻重稀土分馏较强,δ(Ce)为0.68~1.00,均值0.86,轻微亏损;δ(Eu)为0.36~0.72,均值0.56,中等亏损.大隆组泥质岩(Gd/Yb)N2.0,物源主要来自后太古宙上陆壳沉积岩;大隆组样品成分变异指数(ICV)为0.56~1.36,平均值0.89,其中下部ICV 1,指示长兴期早期扬子板块北缘构造运动强烈,物源可能直接来自活动大陆边缘初次沉积物;上部ICV1,表明沉积物在稳定构造环境下沉积,物源具有沉积再旋回特性;大隆组下段风化指数(CIA)=65~70,其上段CIA=72~84,气候经历了由干冷向高温转变过程; ICV与CIA具有较好的负相关性(r=-0.93), CIA变化主要是由不同时期输入碎屑物质差异造成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判别图解综合分析表明,大隆组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物源具有长英质岩属性,源区以扬子板块北部的秦岭造山带为主.  相似文献   
6.
滇西地区是国内重要的砂岩型铀矿带之一。近年,随着铀矿勘察工作的持续推进,先后发现了一系列新的铀矿化点和铀矿床。本文以户撒盆地新发现铀矿化层位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球化学方法探讨沉积期古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户撒盆地芒棒组第二段为温暖潮湿环境下的淡水沉积;沉积水体总体为还原环境,部分过渡为氧化-还原环境。沉积水体环境是制约铀成矿的关键因素之一,沉积水体由还原环境逐渐过渡为氧化-还原环境是砂岩型铀矿的有利成矿层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