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丙酸为溶剂,吡咯与4-取代苯甲醛反应合成5,10,15,20-四(4-取代苯基)卟啉.根据卟啉Soret带和Q带的特点,用紫外可见光谱协助监测柱层析中满足特征谱带的流出组份,快速分离纯化卟啉.以5,10,15,20-四(4-甲氧羰基苯基)卟啉为配体,与不同金属离子反应得到金属卟啉,对其进行可见光降解有机污染物罗丹明B...  相似文献   

2.
设计合成新型咔唑取代的卟啉衍生物5,10,15,20-四(氮-烷基)咔唑卟啉及其稀土乙酰丙酮配合物(Ln=Gd,Tb,Dy),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及摩尔电导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表征,研究其荧光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室温下稀土金属卟啉配合物Q带荧光的量子产率为0.007 79~0.158,是由稀土金属离子性质及无辐射跃迁强度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3.
利用混合溶剂法,直接用对羟基苯甲醛与吡咯反应合成了meso-5.10,15,20-四(对羟基苯基)卟啉,探讨了混合溶剂的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其最佳工艺条件为:混合溶剂配比(V/V)丙酸:乙酸:硝基苯=2:2:1;在130~140℃,反应时间60min;产率达到39.68%.利用室温固相合成法合成了标题卟啉化合物与Fe2^ ,Fe^3 ,Co^2 ,Ni^2 ,Mn^2 ,Cu^2 等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产率为87.02%~89.64%.利用元素分析,UV-Vis.IR,^1HNMR,对卟啉化合物及其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利用TG—DTA研究了它们的热稳定性.利用ESR研究了它们的顺磁性.  相似文献   

4.
生物素-卟啉偶联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混合溶剂法直接用对硝基苯甲醛和吡咯合成了Meso 5 ,10 ,15 ,2 0 四 (对硝基苯基 )卟啉 (H2 TNPP) ,通过SnCl2 /浓HCl还原得到Meso 5 ,10 ,15 ,2 0 四 (对氨基苯基 )卟啉 (H2 TAPP) .D 生物素经羰基二咪唑活化后 ,在吡啶中与H2 TAPP反应合成生物素 卟啉偶联物 ,偶联物与醋酸锌通过固相反应 ,制得了金属配合物 ,并通过FT IR ,UV Vis ,MS ,1HNMR和元素分析对生物素 卟啉偶联物的结构进行表征 .合成的偶联物可望为生物医学检测提供一种稳定的生物探针 ,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或其他生物检测 .  相似文献   

5.
四(对甲氧基苯基)卟啉钴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对甲氧基苯甲醛与吡咯为原料、丙酸为溶剂、氯乙酸为催化剂,合成四(对甲氧基苯基)卟啉及其钴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1H核磁共振对化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四(对甲氧基苯基)卟啉及四(对甲氧基苯基)卟啉钴配合物的结构与设计的结构相符;该配体及配合物的荧光光谱数据表明,相对荧光强度是四(对甲氧基苯基)卟啉四(对甲氧基苯基)卟啉钴四苯基卟啉.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Zn~(2 )、Ni~(2 )、Cu~(2 )、Pb~(2 )、Mg~(2 )等金属卟啉单体及其二十四种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在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给出了单体的较佳合成条件与精制方法。通过界面缩聚反应和相转移催化剂的应用使聚合反应在常温下顺利完成。并研究了金属络合对卟啉聚合反应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利用四苯基卟啉meso位的可调性合成一种新型不对称卟啉, 通过酯键连接叔丁氧羰基(BOC)保护的L-苯丙氨酸(L-BOC-Phen-OH)而使卟啉具有手性识别的能力, 并研究了该手性卟啉对L-丙氨酸甲酯和D-丙氨酸甲酯分子识别能力的不同. 结果表明, 该手性卟啉对D-型氨基酸甲酯的识别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8.
设计、 合成、 分离了5-(对羟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化合物, 并合成其金属配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 IR,UV-vis和1HNMR等方法确证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给出了卟啉类配体与金属配合物的IR,UV-vis和1HNMR判据, 并对它们的热稳定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一系列高效的四苯基卟啉配合物(4d~4e首次报道),并以二甲氨基吡啶为助催化剂催化了二氧化碳在环氧环己烷的聚合.以四苯基卟啉氯化钴配合物为例,系统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压力、溶剂种类、助催化剂用量及轴向阴离子等因素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80℃,6 h,5 MPa,1当量的助催化剂为最佳条件,配合物的轴向阴离子和卟啉的取代基对催化活性有很大影响.通过IR和1H NMR表明所得到的聚合物是高选择性的交替聚碳酸酯,碳酸酯键含量超过99%.这种聚碳酸酯的平均分子量高达59600,是目前已知卟啉类催化体系中活性最好的.  相似文献   

10.
四苯基卟啉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光物理和电化学性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寻求更高效的发光材料,通过改进的Alder法合成了四苯基卟啉、含吸电子基团的四(对硝基苯基)卟啉和含推电子基团的四(对甲氧基苯基)卟啉,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红外、质谱、元素分析等表征,并测试了其紫外、荧光与电化学性质,探讨了取代基对卟啉化合物光物理性能及电化学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四氯化碳和三氯乙酸甲酯分别与苯乙烯(St)发生原子转移自由基加成反应,合成了多官能卤化物1-苯基-1,3,3,3-四氯丙烷(TCPP)和2,2,4-三氯-4-苯基丁酸甲酯(MTCPB),然后分别以TCPP和MTCPB为引发剂、氯化亚铜为催化剂、2,2'-联吡啶为配体,进行St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采用核磁氢谱和凝胶渗透色谱对聚合物结构和分子量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聚合物分子量与单体转化率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TCPP和MTCPB都是St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双官能度引发剂。  相似文献   

12.
以木糖醇为引发剂,辛酸亚锡催化L-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备星型聚乳酸(s-PLLA);以N-乙烯吡咯烷酮(NVP)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得到末端羧基化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COOH);再通过s-PLLA和PVP-COOH发生酯化反应制备两亲性星型共聚物s-PLLA-PVP.用FTIR、~1H NMR、GPC对s-PLLA-PVP的结构进行表征.用XRD、TGA和DSC研究共聚物s-PLLA-PVP的结晶性能和热学性能,通过接触角测定仪测试共聚物薄膜的亲水性能.结果表明,随着s-PLLA分子量的增加,s-PLLA-PVP共聚物热学性能提高;PVP的引入,降低了共聚物的结晶性能,提高了共聚物的亲水性能.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严格求解不对称星形偶联反应的动力学微分方程组,得到了不对称星形聚合物的各种分子参数与两种被偶联预聚物的分子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论两种被偶联预聚物的起始分布如何,只要生成的不对称星形聚合物的臂数足够大,其最终分布将趋于均一。  相似文献   

14.
水环境中的微污染物有机磷酸酯如三(2-氯乙基)磷酸酯(TCEP)、三(2-氯-异丙基)磷酸酯(TCPP)和三(1,3-二氯丙基)磷酸酯(TDCP)主要用作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阻燃剂。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很难完全消除这些污染物。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阻燃剂在环境水平和较高浓度下对人细胞系的细胞毒性和细胞周期效应。结果表明,在浓度为0.001 mg/L和0.01mg/L时,只有TDCP具有轻微的细胞毒性,而当这三种化学物质浓度100 mg/L以上时对细胞毒性有显著的诱导作用。TCEP和TCPP的EC50分别为276.8 mg/L和58.4mg/L。三种药物均能抑制CDK 4的表达,TDCP能增加CDK 2和cyclin E的表达,而TCEP和TCPP在CDK 2和cyclin E的表达上表现出自差现象。TDCP和TCEP使细胞数量减少,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可见三种化学物质对HEK 293细胞的杀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CDK 4调节蛋白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5.
为考察偏铝酸[MAA]负载四(4-羧基)苯基铁卟啉[Fe TCPP]选择性催化氧化环己烷生成环己酮和环己醇(K/A油)的能力,采用溶胶-凝胶-煅烧法制备了偏铝酸负载四(4-羧基)苯基铁卟啉[Fe TCPP/MAA]催化剂,采用紫外(UV-Vis)、傅立叶红外(FT-IR)、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以及透射电镜(TEM)等技术手段对该固体催化材料进行结构表征。研究其在无外加溶剂和助催化剂的条件下选择性催化空气氧化环己烷生成K/A油的产率。结果显示:在较优的催化条件下(155℃和0.8 MPa),用仅含1.14×10-6mol四(4-羧基)苯基铁卟啉的负载催化剂,既可回收又可重复有效催化11次,平均的环己烷转化率达到13.6%,K/A油的产率为10.8%,转化数为2.4×105,比未负载的四(4-羧基)苯基铁卟啉催化效率高11倍,也比当今工业用钴盐催化空气氧化环己烷生产环己酮和环己醇的收率(3.2%)高。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Co TCPP/ZnO]在无任何溶剂和还原剂的条件下催化氧化甲苯的性能,采用沉淀—烘焙法制备了氧化锌固载四(4-羧基苯基)钴卟啉[Co TCPP/ZnO]催化剂,并用UV-Vis、FT-IR和XRD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较适宜反应温度180℃和压力0.6 MPa条件下,用仅含1.89×10-6mol Co TCPP的氧化锌四(4-羧基苯基)钴卟啉就可连续催化11次,催化效能平均值为:甲苯转化率6.84%,选择性50.47%,转化数6.52×104,比未固载的Co TCPP具有更好的催化性能和重复使用性能。这表明载体氧化锌对四(4-羧基苯基)钴卟啉[Co TCPP]具有良好的促进其催化能力和保护金属卟啉免遭氧化破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对氯甲基苯乙烯为引发单体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为接枝单体,连续两次运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了以对氯甲基苯乙烯超支化聚合物(PCMS)为核,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为臂的星状接枝共聚物(PCMS-g-PVP).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手段表征了其结构.这种星状共聚物在水中不溶,但可溶于碱水溶液,加热可熔融,因此有望作为非交联型高吸水性树脂应用.同时研究了树脂的吸水率和吸液率与共聚物中聚乙烯基吡咯烷酮链节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将Bartoszewicz所得到的来自两个具有星形序关系的总体的顺序统计量的矩不等式推广到了具有NBUE序关系的情形。  相似文献   

19.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方法制备了以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为骨架的POSS-(PDMAEMA)8(PPD)星型阳离子聚合物,通过巯基-双键化学反应,将特异性靶向EA.hy926内皮细胞的CREDVW多肽键接在PPD阳离子聚合物末端,得到POSS-(PDMAEMA)8-PPEGMA-CREDVW(PPD-CREDVW)阳离子聚合物.在n(N)/n(P)=5时,PPD-CREDVW阳离子聚合物携载pEGFP-ZNF580(pDNA)质粒自组装形成粒径为125.67±3.31 nm、zeta电位为10.64±1.65 mV的PPD-CREDVW/pDNA基因复合胶束.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与PPD/pDNA基因复合胶束相比,PPD-CREDVW/pDNA基因复合胶束携载基因能力强、细胞毒性低、易被细胞摄取,能够显著提高EA.hy926内皮细胞的转染,促进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20.
1 Results A new network polymer electrolyte matrix with polyether in the side chains and main chains was synthesized by the azo-macroinitiator method and urethane reaction.The macroinitiator,polymer and network polymer were confirmed by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FT-IR) spectroscopy and 1H NMR.FT-IR was also used to study the environment of lithium ions doped in these network polymer electrolytes.Three important groups are considered: N-H,carbonyl,and ether groups.The thermal properties of the polymer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