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马克思的"全球化"思想的丰富内涵:1、阐明了"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长期发展、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一系列变革的产物;2、科学地分析了资本主义"全球化"的产生过程、革命作用和历史局限性,提出了共产主义"全球化"的科学构想;3、说明了资本主义"全球化"是共产主义"全球化"的准备和前阶,共产主义"全球化"取代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本文指出,马克思的"全球化"思想对资本主义"全球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对共产主义"全球化"发挥了强大的指导作用,只有了解马克思的"全球化"思想及其在150多年来的作用才能真正深刻理解今天的"全球化".本文最后分析了马克思的"全球化"思想的重大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爱教育"、"爱人"、"爱智慧"是"大爱"的内涵。分析了"爱"是教育的灵根,是道;"大爱"则是"道"中之"大道"。指出了"大爱"统领着大学精神,是现代大学功能的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3.
结合计算机教学改革,总结了计算机学科"基础教学小三级"与"教学进度大三级"的"双三级"教学方法,并对课堂教学的设疑、提问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阶梯型提问"、"嵌套型提问"、"应用型提问"、"扩展型提问"的实施时机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2000年以来,"渐进式台独"、"法理台独"、"军事台独"以及"台独"势力谋求"台独"国际空间、阻挠两岸交往的活动此起彼伏。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台独"活动的特点,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反"台独"斗争,不仅积累了反"台独"斗争的宝贵经验,而且捍卫了一个中国原则,缓和并发展了两岸关系。  相似文献   

5.
基于"经典电磁场按光子对应分解"而揭示了与爱因斯坦、德布罗意分别于1905、1923年揭示的"光的波粒二象性"、"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相并列的"第三种波粒二象性"并把这"三种波粒二象性"和谐地统一起来,进而揭示了微观客体的"π型三重波粒二象性";接着,通过对"π型三重波粒二象性"的数学抽象而得到了"波粒二象关系式",给出了"波"与"粒子"关系的数学表达并介绍了反导武器"巨光子炮"的工作原理;最后,还对"三种波粒二象性"的和谐统一理论进行了初步验证与展望。  相似文献   

6.
"东"、"西"属于人们最常用的表示方位的词语。本文词源、地理认知、文化内涵等方面探讨了汉英语中"东"、"西"两个词语在各自文化背景中的异同及原因,探讨了汉英"东"、"西"、"南"、"北"四个基本方位词不同排序的原因,同时解释了"东西"什物义的起源。  相似文献   

7.
陈瑞娟 《科技资讯》2006,3(31):117-118
分析了高职英语教学中"读"的本质和教学意义,阐述了唯有重视"读"才能发展"高能"并进而取得"高分",并综合分析了"阅读"的进行.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和"以物为本"的哲学性质及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以我党近年提出来的"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为纲领,从卡尔·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实践人道主义"哲学的高度,讨论了"以人为本"的哲学本性.同时批判了以"拜物主义"为"教义"的"以物为本"的历史观,揭露了这种历史观对当下我国的社会发展的极其严重的危害.文章充分肯定了卡尔·马克思的"以人为本"的"实践人本主义"对我国和人类的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进而呼吁"马克思不能丢".  相似文献   

9.
当前近代文学研究中的“早秋精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对向第十五届中国近代文学学会提交的代表性论文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的近代文学研究已经进入到了反思和重视自我定位的阶段,也即具有了"早秋精神"。在此基础上,对反思和自我定位中所涉及的"立场"、"近代性"、"五四标准"、"现代性研究的缺失"、"本位观"、"阐释系统"等提出了浅见,并以小说观念研究为例探讨了近代文学理论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文章考察"个"和"枚"、"只"和"头"、"根"与"条"三对量词的演变,探究汉语量词发展的机理.并指出"个"取代"枚"的三个原因:第一,"枚"比较实在的称量对象制约了"枚"的泛化;第二,"枚"的名词意义始终没有彻底地消失,制约了"枚"的泛化.第三,"枚"的指形性比"个"强,制约了"枚"的进一步迁移.而"个"称量对象扩大,本义[名词意义]完全消失,成为一个专职量词,迅速取代"枚".  相似文献   

11.
引证研究存在着"质量"和"影响力"缺失的局限.通过对造成引证研究"质量"和"影响力"缺失因素的定量分析,进一步探讨了"质量"和"影响力"缺失的内在联系,并初步提出了弥补引证研究"质量"和"影响力"缺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科技查新中"科学技术要点"及"查新点"的撰写,分析了"科学技术要点"与"查新点"的关系,给出了查新委托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四荒"种药提出的背景,分析了"四荒"种药的优势,探讨了"四荒"种药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意象"和"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两个重要范畴。魏晋南北朝时期,刘勰在总结前人对"言"、"象"、"意"关系的哲学讨论和文学艺术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在《文心雕龙》中首次提出了具有美学意义上的"意象"观点。刘勰的"意象"观不仅丰富了前人"意象"理论的内涵,也开了魏晋南北朝讨论"意境"理论的先河,并为促进中国古典"意境"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在分析"个人"与"民族国家"问题进行了概念同一的关联,忽视了在"个人"与"民族国家"之间丰富微妙的曲折表现。文章在对五四时期对于民族国家构想的现代性的分析中,梳理了"个人"面对道路选择时独立的心理体验,从而有助于厘清五四时期"个人"与"民族国家"之间复杂的关系维度。  相似文献   

16.
"国学"概念的提出和争论发生在20世纪初,曾经与"围学"交替使用的"中学""旧学""国故""国粹"等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让位于"国学",与梁启超对国学的独特阐释有着一定的关联.粱启超把国学与"旧学"从区分到合并,确立了"国学"的学统;国学与"新学"的对立,树立了"国学"的中心位置;"新国学"与国故运动的交锋,标明了"国学"的完整内容.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教学方法的历史考察,提出了"第一教法"、"第二教法"、"第三教法"三个概念范畴,并着重构建了"第三教法"的课堂教学操作策略:"知识靠体悟"、"能力靠互动"、"情感靠熏陶"。  相似文献   

18.
越南学生汉语助词“了”偏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是现代汉语特殊的语法现象,也是对越汉语教学的难点。通过对越南学生"了"偏误的调查,列出越南学生"了"偏误的类型,并运用有界和无界理论分析"了"的使用情况,最后用中介语理论总结越南学生"了"偏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浅析"小金库"的形成方式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金库"严重扰乱了财务活动秩序,危害极大.分析了"小金库"形成的资金来源和渠道,提出了检查和治理"小金库"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阅读疗法"通过启迪心智来塑造读者健全人格。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形成原因,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必要性,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优势,并提出了开展"阅读疗法"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