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供热系统的调节方法有三种 :质调节、量调节和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三种方法的节能效果不同 ,火用损失大小也不一样。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 ,对上述三种调查节方式的火用损失总和进行了分析 ,从理论上证明 ,量调节最节能 ,是最佳的调节方法。质调节最差 ,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介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初调节与运行调节的目的及其相互关系。从运行调节及集中调节(即质调节、量调节、分阶段变流量的质调节、间歇调节)两大方面对集中供热做了较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单纯采取质调节的运行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能源的浪费。根据室外气温的变化情况,在集中供热中采取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运行方式,可以降低水泵的电能消耗,节电20%左右,同时有效地降低了管网运行压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换热器进行火用平衡分析 ,推导了换热器内部火用损失的计算公式 ,结合实例计算出了某换热器内部火用损失的具体分布及热力学效率 ,根据计算结果评价了换热器热力学完善程度及节能重点 ,为制订节能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集中供热系统中,水温的调节至关重要,它是保证用户室内温度在任何室外温度下都能保持设计温度的关键。通过对比分析,着重介绍了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方式的计算过程,指出这种调节方式是节约能源、使热用户室温相对稳定的调节方式。  相似文献   

6.
通过褐煤提质联产油工艺(LFC)实验装置进行芒来褐煤热解提质实验,取得流程模拟中需要的原始数据,在对LFC工艺流程模拟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火用分析,计算各操作单元的火用损失,分析火用损失产生的原因,指出提高火用效率的方法。结果表明:原煤处理量为1000.00 kg/h时,须补充甲烷37.80 kg/h;火用损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热量传递的不可逆性和化学反应的不可逆性;LFC工艺的火用效率为74.39%,可以通过改进工艺、回收利用半焦和热解气的物理火用来提高系统的火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SKS炼铅氧气底吹炉的(火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揭示SKS氧气底吹炉内、外部不可逆损失的机理,采用(火用)平衡分析法建立SKS氧气底吹炉的(火用)分析模型,对SKS氧气底吹炉的能量、(火用)损失分布状况以及(火用)效率进行计算和分析,并对热、(火用)平衡2种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当没有烟气回收装置和余热利用设备时,SKS底吹炉的(火用)效率仅为25.28%,排烟(火用)损失、输出产品的物理(火用)和内部化学反应等不可逆(火用)损失达74.72%,炉子的节能潜力很大;总(火用)流量为 1.527 275 2×1011 J/h,远远大于总热流量6.399 425 0×1010 J/h,说明(火用)平衡分析比热平衡分析更能反映SKS氧气底吹炉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的本质,应推广采用(火用)效率来评价类似有色冶金炉窑的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8.
王咚 《天津科技》2011,(6):13-14
集中供热的目的在于维持室内气温适宜,使建筑物得热与失热始终处于平衡,并最大限度地降低热耗。因此,运行期间,随着室外气候因素的改变需适时进行调节,集中运行调节一般分为4种:质调节、量调节、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间歇调节。  相似文献   

9.
热电厂实现城市集中供热是热电联产的重要组成和发展方向。选择一种经济合理的供热调节方式已成为十分重要的环节,从热电厂的供热,发电,用电等各方面情况出发,对中央质调节,中央量调节,分阶段变流的质调节3种供热调节方式进行了论述和比较,指出中央质调节是最经济的调节方式。  相似文献   

10.
针对国内某电厂1 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的火用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利用ASPEN PLUS软件建立机组模型,根据火用平衡方程,计算火用损失和火用效率,确定系统中能量损失的主要部位,为该电厂的运行优化和节能技术改造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锅炉炉内燃烧火用损最大,其次是炉内换热面;汽轮机火用损主要集中在超高压缸和低压缸;该机组回热加热系统的火用效率较常规机组火用效率高约2.8%;低压缸更低的排汽参数使该机组凝汽器火用损约是常规一次再热机组的50%,能级利用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