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赵晓霞  汝琨  严凤娇 《科技信息》2012,(22):463-464
目的:总结应用皮瓣修复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所致放射性溃疡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1年10月29例乳腺癌术后放射性溃疡患者采用不同皮瓣修复创面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除3例因局部缺血出现皮瓣部分坏死外,26例皮瓣成活良好,创面修复满意。1例经换药后愈合,2例行中厚皮片移植修复后愈合。结论:应用血运良好的皮瓣可有效修复乳腺癌术后放射性溃疡创面,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现用两种体位固定方式来验证摆位误差的大小,通过摆位误差对比靶区位移幅度的大小,两种放疗体位重复性和稳定性的差异。我中心入选60例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均应用Elipse治疗计划系统设计调强治疗计划和医科达synergy加速器的千伏级锥体束CBCT的扫描验证两组患者的摆位误差。通过两组比较前后位摆位误差、头脚位摆位误差、左右位摆位误差和旋转误差均有统计学差异,说明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用仰卧一体架加体膜固定应用于临床优势明显,可降低摆位误差,提高放疗效果。通过两种体位固定方式来验证摆位误差的大小,可以给临床医生制定计划靶区PTV的外放边界提供实验依据,不能因为摆位误差而使部分肿瘤靶区脱靶,造成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P53,nm23蛋白表达水平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原发乳腺癌标本进行P53和nm23蛋白检测,检测结果按照年龄、肿物大小、病理学分型、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等分组统计分析,组间显著性差异采用x2检验。结果 P53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物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无关,但与乳腺癌病理学分型和分化程度关联密切;nm23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癌肿病理分型及分化程度无关,但与癌肿大小和转移有密切关联。结论根据nm23检测结果筛选具有转移危险的患者,早期实施化、放疗;根据P53检测结果,早期预测乳腺癌患者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综合二者检测结果对判断乳腺癌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后装放疗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91例子宫颈癌放疗患者进行腔内后装放疗的同时进行护理干预.结果:通过护理干预,91例子宫颈癌患者全部完成了放疗计划,无严重放疗并发症.结论:护理干预在减轻放疗毒副反应、放射损伤,提高疗效,消除患者的心理顾虑,配合治疗,保证放疗顺利进行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回顾性分析80例乳腺癌资料表明:(1)乳腺癌术后复发和转移高达78%,治疗除重视区域治疗外,还应注意全身治疗;(2)影响乳腺癌复发和转移及预后因素很多,但最重要为腑下淋巴有无转移及原发肿瘤大小;(3)半数病人在2年复发、转移,对Ⅱb期以病人术后加放疗、化疗是降低局部复发,提高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复发转移乳腺癌的临床特点、最佳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对68例复发转移乳腺癌病人,采取化疗,结合手术、放射治疗、术后辅助化疗。结果46例伴有内脏转移的多个部位以上复发转移病人,经化疗病灶缩小明显(PR)14例,病情稳定(SO)16例,病情进展(PD)16例,临床获益(CR+PR+SD)65%(30/46),1年生存率65%。22例单个复发转移病灶化疗后PR20例,PD2例,临床获益90%(20/22),2年无瘤生存率90%。结论乳腺癌复发转移应以化疗为主,配合手术、放疗、及内分泌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电图早期评价高血压肿瘤患者接受联合放、化疗后心脏功能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符合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的高血压左侧乳腺癌术后患者60例为观察组,无高血压左侧乳腺癌术后患者30例为对照组,血压水平均经正规治疗严格控制,年龄35~70岁.两组均接受心肌酶谱和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心肌酶谱,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诊断的差异.结果:化疗前观察组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和肌酸激酶(CK)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化疗期中后期观察组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和肌酸激酶(CK)水平明显升高,升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增异常超声心动图比率(28.3%)显著高于对照组(13.3%)(P0.05);观察组化疗后新增异常心电图比率(36.7%)显著高于对照组(23.3%)(P0.05),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比较显示超声心动图异常患者多数有心电图异常,其中观察组100%,对照组83.3%.结论:经胸放疗联合化疗明显地导致高血压患者心功能异常,心电图能准确地预测经胸放疗联合化疗患者心功能异常,为后续诊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荀艳莉 《科技资讯》2012,(8):242-242
本文主要从手术治疗、放疗、化疗、辅助内分泌治疗几个方面对当前国内乳腺癌治疗的进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用酶谱电泳技术检测乳腺癌患者尿液基质金属蛋白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以明胶为底物的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 4 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尿液进行酶谱分析 ,探讨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行尿液MMPs检测的临床意义 .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尿中可检测到 3种分子量分别为 130kD、92kD、72kD的MMPs .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组尿中 130kD、92kD、72kD的MMPs检出率分别为 80 .8%、84 .6 %及 6 9.2 % ,而术后无转移组的 3种MMPs检出率分别为 2 7.3%、31.8%及 2 2 .7% ,正常对照组的检出率分别为 13.3%、2 0 .0 %及10 .0 % ,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组尿液MMPs检出率明显高于术后无转移组 ,P <0 .0 1.而乳腺癌术后无转移组尿MMPs的检出率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上述结果提示用酶谱电泳技术检测乳腺癌患者尿液MMPs可用于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Urn)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诊断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放疗后复发患者36例和放疗后坏死患者24例,均接受常规MR[检查和DWI检查,分析DWI表现,并对两组患者的表观扩散系数(ADC)进行比较。结果放疗后复发组在DWI多表现为高信号,而放疗后坏死组多表现为低信号;放疗后复发组和坏死组ADC平均值分别为(0.87±0.13)×10^-3mm^2/s和(1.12±0.18)×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82,P〈0.001)。结论DWI对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常规MRI序列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1.
探讨Orem自护理论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黏膜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月甘肃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收治的首诊鼻咽癌放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Orem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放疗后口腔黏膜反应发生情况及放疗30Gy、放疗结束时生活质量状况。观察组口腔黏膜反应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鼻咽癌放疗患者应用Orem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口腔黏膜反应的程度,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心理特点,为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制问卷调查表,对2007年6月~2009年12月某院住院接受化疗的68例乳腺癌患者分别进行心理调查.[结果]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恐惧、悲观等心理反应,年龄、受教育程度和经济状况不同,其心理障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随年龄的增大其心理障碍发生率降低,高学历患者心理障碍较为显著,患者经济状况越差,越易产生心理障碍.[结论]在乳腺癌术后化疗的过程中,患者易产生焦虑、恐惧、悲观心理等心理问题,医护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做好心理护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其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鼻咽癌放射治疗所致口咽粘膜毒副反应的方法。方法选择5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进行单纯放疗及放疗 中药辅助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患者的口咽粘膜反应程度。结果放疗后两组的口咽粘膜急性放射反应总的发生率基本相似,但放疗 中药辅助治疗组的程度比单纯放疗组轻,放疗 中药辅助治疗组的重度反应占36%,对照组重度反应占68%。结论中药辅助治疗可减轻放射治疗口咽粘膜急性放射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有效的护理措施。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天水四0七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80例患者,对其术后护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通过对8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进行精心护理,均恢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未出现因护理不当发生肢体功能障碍和不适反应。乳腺癌根治术后进行综合性护理,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加快了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早期干预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对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效.方法:选择79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自入院开始即行早期护理干预结合术后护理措施,对照组只采用术后护理.结果:实验组通过早期干预围手术期护理,心理障碍、患肢水肿及功能障碍、伤口感染液化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乳腺癌患者早期干预围手术期护理有效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分析乳腺癌根治术全程采用高频电刀的临床效果。选取兰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6例乳腺癌患者,纳入时间为2013年6月至2016年10月。患者均行乳腺癌根治术,其中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手术刀,试验组28例全程采用高频电刀,评定术后效果。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差异不大(P0.05)。试验组淋巴结清扫时间、手术时间、置管时间短;术中出血量、VAS评分低;且术后皮下积液、皮缘坏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根治术全程应用高频电刀效果突出,能缩短手术时间、缓解疼痛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当前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及术后化疗。手术切除乳腺给广大女性患者的身心带来了很大的创伤;长期的化疗后反应也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承受着很多痛苦,乳腺癌患者术后不同阶段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在患者整体治疗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现将我院2003年10月-2007年10月乳腺癌患者120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生脉注射液提高机体抗辐射能力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观察生脉注射液对胸部肿瘤患者放疗后放射性肺炎、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表明中药制剂生脉注射液可以明显降低放疗后放射性肺炎及肺纤维化的发生率,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抗辐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及P16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预后.方法选取行腺癌根治术并接受内分泌辅助治疗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140例,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P16蛋白表达情况;收集患者年龄、月经情况、组织学分级、肿瘤直径、病灶分化程度、病理类型等临床病理指标;乳腺癌根治术后给予患者为期3 a的随访,记录生存情况.结果 140例乳腺癌患者组织中雌激素受体阳性58例(41.43%),孕激素受体阳性60例(42.56%),P16阳性82例(58.57%).不同年龄、月经状态、分化程度的乳腺癌患者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阳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0岁、组织学分级Ⅲ期、低分化程度是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阳性、孕激素受体阳性、P16蛋白阴性是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及P16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患者预后明显相关,可用于内分泌辅助治疗预后的判断; P16基因可能参与调控乳腺癌内分泌辅助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探讨单手起床法在乳腺癌患者术后中的应用价值。选取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接收的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者126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63例。对照组实施术后常规起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单手起床法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上肢功能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观察组上肢功能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乳腺癌患者术后采取单手起床法进行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上肢功能,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