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8 毫秒
1.
手性2-氯-1-苯乙醇这一关键的药物中间体,已被酶法合成。经过筛选多种脂肪酶,一种新的商业化的来自Pseudomonas cepacia固定化脂肪酶PS IM,表现出最高的活力。同时首次发现小麦胚芽脂肪酶(WGL)具有与其他脂肪酶相反的立体选择性。并系统探讨了溶剂体系,温度以及水活度对PS IM催化拆分2-氯-1-苯乙醇的影响。最终发现在正己烷体系,35℃和水活度0.69时,获得最好的分离效果,能同时得到两个高纯度的对映体(eep 99%,ees 99%)。PS IM在经过5次重复反应之后的活力约保留了85%。  相似文献   

2.
利用制备的舍Fe304无机磁性复合物FSN固定假单胞茵脂肪酶(Pseudomonas sp Lipase,PSL),获得具有高活性、高对映体选择性和易分离的固定化酶PSL/FSN.乙酸乙烯酯做酰化试剂,PSL/FSN在正庚烷溶剂中催化(R,S)-1-苯乙醇转酯化拆分反应,40℃反应2h时,(S)-1-苯乙醇对映体过量值eep和(R)-乙酸-1-苯乙酯的对映体过量值eep均为99%,(R,S)-1-苯乙醇的转化率达到理论值。固定化酶PSL/FSN在70℃经2h热处理,其活性和对映选择性没有明显的下降;PSL/FSN重复使用10次,其活性和对映体选择性未出现衰减。基于实验数据,研究了固定化酶催化(R,S)-1-苯乙醇转酯化拆分反应的动力学行为,获得了(R,S)-1-苯乙醇转酯化拆分反应的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3.
用壳聚糖修饰的MCM-48固定化脂肪酶拆分(R,S)-1-苯乙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涂覆壳聚糖(CS)的介孔分子筛MCM-48固定化假单胞菌脂肪酶(PSL),及其在(R,S)-1-苯乙醇转酯化拆分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壳聚糖与MCM-48的质量比为1:10时,用有机相固定化法制备的固定化酶PsL/CS-MCM-48显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及对映选择性,且高于游离酶和纯壳聚糖固定化酶PSL/CS.在PSL/CS-MCM-48的催化作用下,1-苯乙醇的转化率(C)达到46.9%,(S)-1-苯乙醇的对映体过量值(ees)达到87.5%,产物(R)-1-乙酸苯乙酯的对映体过量值(eep)大于99%,对映选择性参数(E)为576.同时,PSL/CS-MCM-48对(R,S)-1-苯乙醇催化转酯化拆分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  相似文献   

4.
为将脂肪酶固定化,以提高酶的稳定性、使酶可以重复利用和降低生产成本,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Fe3O4,以透射电镜、X-射线粉末衍射和红外光谱对所得产品进行表征,并且采用硅烷-戊二醛偶联法和壳聚糖包埋法分别将脂肪酶固定于磁球表面,再以生物拆分(R,S)-1-苯乙醇为模型考察了各种因素对转酯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共沉淀法制备Fe3O4为粒径小于20 nm的磁性纳米粒子;壳聚糖包埋法操作简单、酶载量大;扫描电镜分析揭示固定酶的磁球表面含有大量微孔结构。在最佳条件下,1-苯乙醇的转化率达44.3%,对映体过量值eep为99%,酶的半衰期为121h。反应完成后,施加外磁场可使酶与反应体系迅速分离,固定化酶重复使用11次酶的活性没有明显减少,说明壳聚糖-Fe3O4超顺磁微球固定脂肪酶具有高的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固定化扩展青霉TS414脂肪酶(PEL)对外消旋布洛芬的拆分效率, 利用均匀设计的实验方法,在酶反应器中考察和优化了布洛芬、固定化脂肪酶、1-丙醇等几个参数对拆分反应的影响. 优化后的实验结果表明:当反应体系中布洛芬为200 mg,固定化酶的加量为6 g, 1-丙醇为0.383 mL,反应达到平衡时,布洛芬拆分反应的底物转化率接近50%,底物的对映体过量值达到94.3%,产物的对映体过量值则稳定在98%以上.而且固定化PEL催化拆分反应的周期缩短至12 h.同时,基于乒乓反应机制的动力学方程,建立了相应的拆分反应动力学模型,并得到了该模型的有关参数.  相似文献   

6.
以脂肪酶Novozym435为催化剂,乙酸乙酯作溶剂和酰基供体,酶促合成瑞格列奈关键中间体S(+)3-甲基-1-(2-(1-哌啶基)苯基)丁胺,总收率为17%.该酶促拆分方法较化学拆分法具有高度的对映选择性及底物的专一性,副反应少,反应条件温和,合成路线易于操作,酶经活化后可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准确评价不对称合成反应和手性催化剂的立体选择性分析方法,采用Chiralcel OD-H和Chiralpak AD-H 手性柱,研究了7种p-取代2-硝基-1-苯乙醇对映体的高效液相色谱拆分特性.详细考察了手性柱类型、流动相中醇类调节剂对这些对映体色谱拆分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实验条件下,7种p-取代2-硝基-1-苯乙醇对映体均可达到很好的基线拆分,并且方法简便、准确,适合于不对称亨利反应合成p-取代2-硝基-1-苯乙醇化合物的对映体纯度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将脂肪酶固定化,以提高酶的稳定性、使酶可以重复利用和降低生产成本,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Fe,0。,以透射电镜、x-射线粉末衍射和红外光谱对所得产品进行表征,并且采用硅烷.戊二醛偶联法和壳聚糖包埋法分别将脂肪酶固定于磁球表面,再以生物拆分(R,s)一1一苯乙醇为模型考察了各种因素对转酯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共沉淀法制备Fe304为粒径小于20nm的磁性纳米粒子;壳聚糖包埋法操作简单、酶载量大;扫描电镜分析揭示固定酶的磁球表面含有大量微孔结构。在最佳条件下,1一苯乙醇的转化率达44.3%,对映体过量值eep为99%,酶的半衰期为121h。反应完成后,施加外磁场可使酶与反应体系迅速分离,固定化酶重复使用11次酶的活性没有明显减少,说明壳聚糖一Fe3O4超顺磁微球固定脂肪酶具有高的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酶促氨解反应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新反应。脂肪酶Novozym435在催化苯甘氨酸甲酯的氨解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酶活性和对映体选择性。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氨基甲酸铵浓度、温度、溶剂及初始水活度对酶促氨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酯的酶促氨解反应不仅是酰胺合成的有效方法,也是手性酸、手性醇及手性酯拆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使用一种重组脂肪酶对乙酸苯乙酯进行选择性水解拆分以得到R-α-苯乙醇.研究首先以选择性和转化率为指标,测定了底物浓度、酶量、缓冲液的浓度和pH、反应温度、摇床转速以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拆分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最佳条件下,产物R-α-苯乙醇ee达到97.2%,转化率48%.反应液进行过硅胶柱分离后,R-α-苯乙醇的产率为30%,ee值为98%;S-乙酸苯乙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到S-α-苯乙醇产率为40%,ee值为85%.  相似文献   

11.
 酶法是制取生物柴油的一种新型方法,而酶的重复利用率直接影响该法的运行成本.本文采用吸附法将碱性脂肪酶L4固定在4种不同树脂上,对比了利用不同树脂和在不同酶液浓度条件下的固定化效果,然后采用吸附-交联法将脂肪酶固定在树脂DK110上,考查交联方式和交联剂浓度对酶固定化的影响以及固定化酶的重复使用稳定性.结果表明: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DK110的固定化效果最好,酶液浓度对脂肪酶固定化影响显著.交联方式对固定化效果有显著影响,酶液先与戊二醛混合后加入树脂载体(JL1)所获得的酶活最大(340U/g),酶液、戊二醛与树脂载体同时混合(JL2)重复使用稳定性最好.该研究为固定酶法制取生物柴油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采用聚氨酯类材料为载体固定化根霉BUCT-11发酵生产脂肪酶.对根霉BUCT-11游离脂肪酶催化反应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双温程等手段以后,产物中单甘酯质量分数可达47.5%.固定化细胞简单处理后,用于甘油解反应,在最佳条件下双温程后,单甘酯质量分数达到35.5%.文中实现了根霉BUCT-11发酵产物的综合利用,降低了单甘酯合成中酶的成本,因而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小桐子毛油合成生物柴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以石油醚提取的小桐子毛油和甲醇为原料,利用固定化Candidasp.99-125脂肪酶催化反应合成生物柴油的可行性。考察了几种因素对酶法催化合成脂肪酸甲酯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小桐子毛油的质量为基准,在水含量为10%,溶剂量为2mL/g,脂肪酶量为20%,温度为40℃的条件下,3次流加甲醇,12 h后单批最高产率可达93%。在此条件下固定化酶连续使用14批,产率仍然可保持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14.
Recently, significant efforts have been devoted into the study of the effect of hydrophobic supports on the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immobilized lipases. It seems that immobilization lipases on hydrophobic supports is a simple and efficient method to improve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lipases. In this study, the hydrophobic poly(N-propyl-norbornene-exo-2,3-dicarboximide)s with well-controlled molecular weight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living ring-opening metathesis polymerization, and the lipases from Pseudomonas sp. were then immobilized on these hydrophobic polymer supports through the physical adsorption. The immobilized lipases exhibited higher activity and enantioselectivity for the transesterification of 2-octanol than those of free lipases. Furthermore, we investigated the polymer molecular weight-mediated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immobilized lipases. It was found that the catalytic activity and E value of the immobilized lipase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polymer molecular weight. At the polymeric molecular weight of about 40kDa, the highest E value (58 at 54.2% of conversion, enantiomeric excess = 99%) was reached. After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polymers getting higher than 40 kDa, catalytic activity and E value of the immobilized lipase decreased. Supported by the Stake Key Development Program of Basic Research of China (Grant No.2007CB808000) and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s. 50773028, and 20803028).  相似文献   

15.
以自制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固定化脂肪酶为催化剂,在微水相、无溶剂体系中研究了大豆油和甲醇合成生物柴油的工艺。在系统考察了酶用量、醇油比、含水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甲醇流加方式等因素对甲酯得率影响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了各主效因子,建立甲酯得率的二次回归方程,获得了最优的工艺条件:加酶量2.4%、加水量7.1%、反应温度40.4℃、反应时间10.7h、 醇油比4.5。在此条件下,实验测得甲酯得率为97.2%,与响应面模型预测值96.9%非常吻合,说明该优化方法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天然纤维载体表面氨基和羧基丰富的特点,选取戊二醛和碳二亚胺分别对此二种基团进行预活化,然后共价固定化脂肪酶Candida sp.99-125。考察了pH、温度等对不同载体固定化酶与游离酶的酶活力影响。结果表明,固定化后的脂肪酶对于酸碱的耐受范围变宽,最适pH向碱性方向移动,对温度适应范围也变宽。在相同的保存条件下,固定化酶较游离酶能更好的保持酶活力。在酯化反应中,活化后的载体对酶活稳定性有更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以产物作为溶剂,采用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合成棕榈酸异辛酯。考察了溶剂用量、底物用量比、水含量、水活度对反应的影响以及固定化酶的使用寿命。研究结果表明,最适溶剂量为每g棕榈酸3 mL棕榈酸异辛酯,最适醇酸物质的量比为1.3∶1;同时体系中水含量越高反应转化率越低,使用MgC l2饱和盐溶液可将反应体系的水活度控制在0.33左右,可使反应转化率增加20%左右。以1 g棕榈酸、0.67 g异辛醇、0.12 g固定化脂肪酶和3 mL棕榈酸异辛酯组成的反应系统在40℃条件下敞口反应24 h,酯化率可达97.5%,固定化酶连续反应30批后酯化率仍能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