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田七是在广西产区种植的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 F.H.Chen。近10年来,广西田七产业大起大落,其原因令人深思。新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新版中药材GAP”)的实施,为田七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本文在分析广西田七产业现状及田七产业发展必要性的基础上,探寻当前广西田七产业发展的困境,针对广西田七产业发展存在的缺乏适应广西气候特征的优良品种、科学的规划与布局、适应广西气候特性的标准化栽培技术、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持、龙头企业面临的生存与发展危机、田七生产者的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不强等问题,提出了以下对策:加快适应广西田七产区的良种选育;根据田七生长特性,科学规划田七产业布局;运用中药材GAP生产原理,研究及推广适应产区气候及经济发展的生产栽培技术体系;研究制定一套长期稳定有效的产业政策支持体系;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重振广西田七品牌;实施田七名牌战略,强化质量和品牌意识。  相似文献   

2.
广西油茶(Camellia oleifera)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广西油茶产业虽然初具规模,但是还存在资源质量不高、产业链条不长、品牌建设滞后等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油茶产业早日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3.
广西是我国兰科植物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省区之一,同时也是兰科植物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特别严重的省区之一。摸清广西兰科植物资源的家底,分析广西兰科植物资源的优势以及广西兰科植物的区系特征,有助于为广西兰科植物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整理广西兰科植物近20年的文献资料,对广西目前兰科植物资源的状况进行编目和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已发现野生兰科植物129属510种,分别占中国兰科植物总属数和总种数的67.89%和31.88%,其中石斛属Dendrobium、羊耳蒜属Liparis、石豆兰属Bulbophyllum、兰属Cymbidium、虾脊兰属Calanthe和玉凤花属Habenaria是本区兰科植物中的优势属。从区系来看,广西兰科热带分布类型94属,占广西兰科植物总属数的72.87%,其中热带亚洲分布有44属,占广西兰科植物总属数的34.11%;广西兰科植物以热带成分为主,受温带成分影响,保留了较多特有性、古老残遗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了解广西廉州湾红树林群落本底数据,预测其发展方向,本研究以广西廉州湾红树林群落为研究对象,在东江口、木案、针鱼墩、垌尾设置4条典型断面共计36个样方,调查红树林群落的类型、树高、覆盖度、冠幅、基径等,并计算物种重要值、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分析种群动态及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广西廉州湾红树林树种以演替前中期树种为主,群落结构简单;物种重要值的排序为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秋茄(Kandelia obovata)>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大多种群主要呈集群分布;更新层以桐花树和秋茄幼苗为主,与该地现有成年红树植物物种重要值排序一致。广西廉州湾红树林群落是由陆向海逐渐发育的,未来该地红树林群落物种组成发生变化的可能性不大。如果人为干扰得以控制,红树林面积有望继续增加。  相似文献   

5.
芒果实生苗是攀枝花市芒果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对芒果优良苗木的繁育和荒山造林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芒果实生苗规范化育苗技术的阐述,旨在提高攀枝花市芒果实生苗成活率,推动芒果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产业链的角度认识和分析广西电子信息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产业链的角度分析广西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认为广西电子信息产业的主导产品不明确,市场竞争优势不显著,尚未溶入中国信息产业链中,在技术产品结构上还处于低端,无法与产业链的高端靠拢和对接。提出广西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应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主链条的软件和服务环节,次链条的芯片和元器件、研发和销售环节;在产业发展模式上既要实施集群战略,又要实施分工战略;产业的发展重点是抓“两个链条三大基地”,即:计算机产业链、光通讯产品产业链,基础材料及元器件生产基地、软件基地、军工电子基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茶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广西是发展茶产业的理想区域,也是中国重点茶区之一。本文从基本情况、种质资源及茶树品种情况、茶类分布情况3个方面分析了广西茶产业发展的现状,指出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预测了广西茶产业的发展趋势,从品种选育、茶树栽培和茶叶加工3个方面对产业未来的主要技术创新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广西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唐健民  韦霄  邹蓉  丁涛  柴胜丰  朱显亮 《广西科学》2023,30(6):1025-1036
本文论述广西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种类、地理分布、区系组成及特点,分析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结果表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广西部分)》共收录野生植物332种,其中苔藓植物1种,石松和蕨类植物44种,裸子植物31种,被子植物255种,真菌1种,共计69科125属33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99种,其中物种数量较多(≥9种)的前3个科分别是兰科Orchidaceae (84种)、豆科Fabaceae (32种)、山茶科Theaceae (31种),前3个属分别是石斛属Dendrobium(32种)、山茶属Camellia(30种)、红豆属Ormosia(26种)。中国特有属13个,中国特有种114个,其中广西特有种28个。地理分布统计结果表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最多的3个市县行政单元分别是龙州县(86种)、那坡县(84种)和靖西市(75种),桂西南喀斯特山地区是广西生物多样性优先区域。从属级水平可以看出,本研究区的种子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广西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具有种类数量多、科属组成丰富、具有重要价值的种类比例高、特有现象明显、生活型种类丰富、草本种类占优势等特点。研究结果可为广西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保护提供理论参考和指导,同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符合广西独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和建议,以推动广西濒危植物的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2019年11月25日广西靖西市湖润镇发生Ms5.2级地震,该地震震情特征在同级地震中具有很好的代表性,是研究解剖中强地震的典型震例。本文介绍了广西靖西Ms5.2级地震的地震序列,分析此次地震的余震特征,总结此次地震震区的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貌特点。通过对震区开展房屋结构、房屋震害、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等调查,评定地震烈度及灾害损失。分析表明,广西靖西Ms5.2级地震为主余震型地震,余震强度大,分布集中。此次地震烈度Ⅵ度区虽面积不大,但震害较严重。此外,分析还表明地质地貌条件和抗震设防的差异会造成较大的震害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广西汉族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等位基因及单倍体的关联性,本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Oligonucleotides,PCR-SSO)技术对广西汉族578例终末期肾病患者(ESRD组)进行HLA-A、B和DRB1基因分型,HLA等位基因频率用直接计数法来计算,采用Arlequin 3.5.2.2软件计算单倍型频率,并与1 644例广西汉族健康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ESRD组HLA-A*11:01、A*02:01、B*13:01、DRB1*12:02、DRB1*04:05、DRB1*14:54DRB1*11:01的基因频率大于对照组(P<0.05),HLA-A*11:02、A*30:01、A*32:01、B*13:02、B*07:02、DRB1*07:01DRB1*13:02的基因频率小于对照组(P<0.05)。ESRD组和对照组中频率最高的三位点单倍型都是A*33:03-B*58:01-DRB1*03:01。实验结果表明,广西汉族ESRD患者HLA-A、B和DRB1高频率的等位基因及单倍型与广西汉族健康人基本相同,其中HLA-A*11:01、A*02:01、B*13:01、DRB1*12:02、DRB1*04:05、DRB1*14:54DRB1*11:01可能与广西汉族ESRD高发病风险相关;HLA-A*11:02、A*30:01、A*32:01、B*13:02、B*07:02、DRB1*07:01DRB1*13:02可能与广西汉族ESRD低发病风险相关。  相似文献   

11.
黎贞崇  韦宇拓 《广西科学》2018,25(3):229-232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广西现代生物技术及产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其中,以黄日波教授带领下的科研团队在学科建设和平台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最突出,他们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反映了广西生物技术及产业的发展特点和成就,尤其在酶制剂的新产品开发方面开创了新河,是广西乃至我国生物技术及产业独树一面的专业旗帜。因此,本文总结了近30年来黄日波教授研究团队在学科进展和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取得的瞩目成就。基于此,《广西科学》本期特向黄日波教授研究团队组织相关研究领域的高质量稿件,期待通过"生物工程专刊"的出版,进一步加强广西生物工程学科的宣传,也鼓励正在接受和准备接受广西生物工程学科培养的学生,敢于创新、勇于挑战,成为我国生物工程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12.
广西食用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用菌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是我国农产品中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品种.广西发展食用菌的优势有:种类丰富;地形气候均非常合适生产食用菌;有丰富的栽培材料和充沛的劳动力资源;发展基础较好;自治区出台新政策重点支持发展食用菌等,这对于广西发展食用菌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食用菌生产、经营的研究,分析广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目的是为广西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药食同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国家提出打造“健康中国”战略以及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冲击背景下,根植于传统中医药文化的药食同源理念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药食同源产业也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并由此引发出一场产业变革,为药食同源产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市场机遇,是将我国药食同源植物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一把利剑。广西中草药植物达6 265种之多(截至2020年),发展药食同源产业优势得天独厚。广西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让药食同源植物充分发挥绿色健康食品和药品的引导优势,充分带动餐饮、种植、旅游、医疗卫生等产业的发展。本文深入剖析了广西药食同源产业创新发展的基础、不足及优势,针对性地提出广西药食同源产业创新发展的战略和具体路径,旨在为广西药食同源资源保护和产业发展壮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从土榨加工制糖生产、机制糖厂的兴建、蔗糖产量、食糖的出口4个方面,论述了民国时期广西制糖业繁荣昌盛,认为民国时期广西制糖业的发展,为建国以后广西制糖业大规模走向现代化提供了量的积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广西特色海水养殖品种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日益加速,地方特色海产品养殖已经成为海水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介绍广西几种特色海水养殖品种研究发展的实际情况及相关资料,侧面反映广西近几十年在特色海产品养殖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指出广西特色海水养殖品种产业发展过程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产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对广西田阳、田东、钦州和防城果主要产区的代表性果园(16个)进行土壤农化性状调查的基础上,进行N、P、K、Mg田间施肥试验,试验小区5个,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5株,重复4次。土壤调查表明,供试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g/kg)11.44~12.09,全N量(g/kg)0.53~0.92,全P量(g/kg)0.20~0.38,全K量(g/kg)5.14~18.43。速效P(mg/kg)0.8~26.2,速效K(mg/kg)33.9~53.3。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N、K配镁肥,能改善果植株的营养状况。施钾配镁肥,落果率可减少20.87%。在试验施肥条件下,单株产量提高0.85千克/株。增施N、K配施Mg肥,单果重达323g,此外施K,可提高果实粗蛋白和VC含量,可食部分略有增加。N2PK2Mg处理的果在室内气温26.5℃~32.5℃,64%~89%的相对湿度下,可贮藏23d。  相似文献   

17.
广西作为全国面积最大的天然富硒土壤区,通过实施富硒创新驱动发展科技重大专项,其富硒产业取得了蛙跳式发展,富硒产业也成为了广西产业扶贫的生力军,成效显著。本文在总结梳理科技创新引领富硒产业发展的有力举措与成效的同时,找出了当前科技创新驱动在引领富硒产业高质量发展中还存在的一些不足与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建议与对策,以更好地推进富硒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并引领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